新型变压器绕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173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新型变压器绕组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变压器绕组结构。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变压器是电力设施必不可少的设备,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等,而绕组是变压器的不可或缺的部件,在绕组生产过程中,由于电流入流侧和出流侧电流差距大,为防止击穿在入流侧垫宽度为绕组一半的绝缘纸来增加绝缘纸的厚度防止击穿,在加工过程中不易调整而且容易移动,使生产的绕组易形成椭圆形和枣核形的绕组,不但影响外观同时也会影响变压器的相关性能,同时由于变压器的普遍应用,绕组也会大量应用,减少绕组的成本会大大减少变压器的生产成本,减少绕组成本是现如今变压器技术领域积极研发课题,现有技术中绕组的接线排为长方形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变压器绕组结构,绕组结构外观平整易加工,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变压器绕组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屏蔽层、总绕组组成以及位于所述本体上的引线排,所述总绕组包括外包于所述屏蔽层的低压绕组和外包于所述低压绕组的高压绕组组成,所述低压绕组包括内低压绕组和外低压绕组,所述高压绕组包括内高压绕组和外高压绕组,相邻所述绕组之间设有绝缘纸,所述绝缘纸交错设置即一半在所述绕组的下方,另一半在该所述绕组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引线排由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的接线部组成,连接部设置有宽端和窄端。

优选的,所述引线排设置有第一接线排和第二接线排,所述第一接线排的所述连接部侧沿焊接于屏蔽层上,所述第二接线排的所述连接部插入本体中。

优选的,所述屏蔽层为铜箔。

优选的,所述绕组上还设有固定布带。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新型变压器绕组结构,绕组结构外观平整易加工,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变压器绕组结构成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变压器绕组结构绝缘纸设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变压器绕组结构绝缘纸设置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原变压器绕组结构绝缘纸设置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本体;2、总绕组;21、绝缘纸;22、固定布带;23、绝缘绕线;3、屏蔽层;4、第一接线排;41、连接部;411、焊接侧沿;42、接线部;5第二接线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变压器绕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变压器绕组结构绝缘纸设置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变压器绕组结构绝缘纸设置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原变压器绕组结构绝缘纸设置剖视图,如图所示,

包括本体1,本体1由屏蔽层3和总绕组2组成,本实施例中屏蔽层3选用铜箔,防止静电对电器干扰,同时也有利于散热和保护绕组不被铁芯划破,总绕组2包括外包于屏蔽层3的低压绕组和外包于低压绕组的高压绕组组成,还包括位于本体1上的引线排,引线排由连接部41和与连接部41相连接的接线部42组成,连接部41设置有宽端和窄端,引线排设置有第一接线排4和第二接线排5,第一接线排4的连接部41侧沿焊接于屏蔽层3上,第二接线排5的连接部插入本体中,第二接线排5的接线部外露与本体1外侧,接线排两端设置不同的宽度,相比原有的矩形接线排完成了同样的功能的同时减少了材料的使用成本,低压绕组包括内低压绕组和外低压绕组,高压绕组包括内高压绕组和外高压绕组,相邻绕组之间设有绝缘纸21,绝缘纸21交错设置,如图2和3所示,绝缘纸21一半在绕组的下方,另一半在该绕组的上方,在加工绕组时当绕线绕到中间部位时将整张绝缘纸21卷入绕组中,使得整张绝缘纸21一半在该绕组的下方,一半在该绕组的上方,使电流进入绕组侧的绝缘纸21厚度大于电流流出绕组侧的绝缘纸21的厚度,防止大电流将绕组击穿,相对于一般的用半张纸的设置,如图4所示,传统的结构设置,相比半张纸,整张纸设置易加工对齐,不易移动使得绕组更平整美观,绕组上还设有固定布带22,防止边侧的绕线脱落。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新型变压器绕组结构,绕组结构外观平整易加工,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