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增益及高性能UV全向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2374阅读:1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增益及高性能UV全向天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讯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具有高增益及高性能UV全向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对空间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辐射或接收的能力,根据天线方向性的不同,现有的电视接收天线一般分为定向接收天线和全向接收天线,而全向接收天线属于天线设计中的难点,其中,现有的全向电视接收天线主要采用的是三对各成120°分布接收振子设计,这种全向接收天线的增益低、性能差,在实际使用效果较差。为此,需要新的一种高增益、高性能的全向天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增益及高性能的UV全向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高增益及高性能UV全向天线,包括有两个V频信号辐射单元、布置在基板顶面上的四组U频辐射单元和阻抗单元以及布置在基板底面上的馈电单元;所述四组U频辐射单元环形阵列分布于阻抗单元外侧,其中,相邻的任意两组所述U频辐射单元之间相互垂直;每组所述U频辐射单元均包括有第一信号辐射单元和第二信号辐射单元,其中,所述四组U频辐射单元的第一信号辐射单元均与馈电单元相连接,所述四组U频辐射单元的第二信号辐射单元均与阻抗单元相连接;所述馈电单元与阻抗单元形成馈电阻抗匹配网络;所述两个V频信号辐射单元对称分布于基板外侧。

进一步,所述四组U频辐射单元均为印刷电路板制成,所述第一信号辐射单元与第二信号辐射单元彼此对置且形状对称,其中,第一信号辐射单元和第二信号单元通过金属线路分别与馈电单元和阻抗匹配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第一信号辐射单元和第二信号辐射单元的结构包括有开有一缺口的方形结构以及在其缺口一端成型有沿垂直于缺口所在边方向延伸的直线结构。

进一步,所述四组U频信号辐射单元为对称偶极振子,其中,第一信号辐射单元和第二信号辐射单元的各边的长度均为谐振波长的1/4。

进一步,所述阻抗匹配单元包括有呈锥形结构以及在锥形结构两侧成型有的直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四组U频辐射单元环形阵列分布且相邻的任意两组辐射单元之间呈90°,实现全向接收,再在将接收的信号经由馈电单元和阻抗单元组成的馈电阻抗匹配网络进行馈电阻抗匹配后输出,从而使全向天线获得高增益以及全向接收效果,并且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向天线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向天线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在47MHz至700MHz下的增益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VHF接收的方向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MHF接收的方向图。

其中,1-基板,2-U频辐射单元,21-第二信号辐射单元,22-第一信号辐射单元,3-阻抗单元,4-馈电单元,5-V频信号辐射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高增益及高性能UV全向天线,包括有两个V频信号辐射单元5、布置在基板1顶面上的四组U频辐射单元2和阻抗单元3以及布置在基板1底面上的馈电单元4;四组辐射单元U频辐射单元2环形阵列分布于阻抗单元3外侧,其中,相邻的任意两组U频辐射单元2之间相互垂直;每组U频辐射单元2均包括有第一信号辐射单元22和第二信号辐射单元21,其中,第一信号辐射单元22和第二信号辐射单元21彼此对置且形状对称;U频辐射单元2均为印刷电路板制成且为对称偶极振子,其中,第一信号辐射单元22和第二信号辐射单元21的结构包括有开有一缺口的方形结构以及在其缺口一端成型有沿垂直于缺口所在边延伸的直线结构,且各边长度均为谐振波长的1/4。四组U频辐射单元2的第一信号辐射单元22和第二信号单元通过金属线路分别与馈电单元4和阻抗单元3相连接;馈电单元4以马口铁为材质制成,用于将由四路第一信号辐射单元22接收的振子信号进行馈电匹配成75Ω后输出;阻抗单元3的结构包括有呈锥形结构以及在锥形结构两侧成形有的直线结构,通过阻抗单元3将由四路第二信号辐射单元21接收的振子信号进行阻抗匹配后输出,其中,阻抗单元3的匹配范围为470-862MHz;通过馈电单元4和阻抗单元3形成馈电阻抗匹配网络。两个V频信号辐射单元5对称布置于基板1外侧,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两个V频信号辐射单元5为花线振子,其中,V频信号辐射单元5在接收振子信号经过放大处理输出。

本实施例的UV全向天线的工作原理为:U频辐射单元2用于U频接收,其中,四组U频辐射单元2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分别接收0°方位、90°方位、180°方位和270°方位的信号,在经由馈电单元4和阻抗单元3形成的馈电阻抗匹配网络进行馈电匹配和阻抗匹配,然后输出;两组V频辐射单元用于V频的接收并经放大处理后输出;通过上述方式,使全向天线的增益相对于现有的普通天线有4-5DB增益的提升,从而实现了高增益接收、稳定好、性能好。

参见附图3所示,该图为本实施例仿真在47MHz至700MHz下的增益图,可以看出增益的提升明显。

参见附图4所示,该图为本实施例VHF方向图,可看出全向天线在各方位接收VHF信号的情况。

参见附图5所示,该图为本实施例UHF方向图,可看出全向天线在各方位接收UHF信号的情况。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