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顶盖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271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电芯顶盖治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顶盖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并逐步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因此,电池生产企业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机械自动化设备以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图1及图2所示,其分别为一种软包电池10的整体图及分解图。软包电池10包括电芯11及顶盖12。电芯11具有电芯极耳13,顶盖12具有顶盖极耳14,顶盖极耳14包括第一极耳片15及第二极耳片16。在软包电池10的组装过程中,主要是将第一极耳片15及第二极耳片16压合到电芯极耳13上,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一极耳片15、第二极耳片16、电芯极耳13焊接在一起。

为了更好实现顶盖极耳14对电芯极耳13的包夹,实现电池的机械自动化生产,如何设计一种同时放置电芯11及顶盖12的治具,这是企业的研发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芯顶盖治具,用于同时放置电芯及顶盖,方便顶盖极耳对电芯极耳的包夹,实现电池的机械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芯顶盖治具,包括:电芯顶盖固定底座、电芯固定工位及顶盖固定工位;

所述电芯固定工位包括:电芯固定夹板、电芯活动夹板、电芯固定驱动部、电芯定位板,所述电芯固定夹板固定于所述电芯顶盖固定底座上,所述电芯活动夹板滑动设于所述电芯顶盖固定底座上,所述电芯固定驱动部驱动所述电芯活动夹板靠近或远离所述电芯固定夹板,所述电芯活动夹板与所述电芯固定夹板之间形成电芯固定夹持空间,所述电芯定位板位于所述电芯固定夹持空间的一侧;

所述顶盖固定工位具有一顶盖固定板,所述顶盖固定板位于所述电芯固定夹持空间远离所述电芯定位板的一侧,所述顶盖固定板开设有顶盖固定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固定工位还包括活动夹板引导装置,所述活动夹板引导装置包括:活动夹板引导基座、活动夹板引导柱,所述活动夹板引导柱滑动穿设于所述活动夹板引导基座并与所述电芯活动夹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夹板引导装置还包括活动夹板引导套筒,所述活动夹板引导柱通过所述活动夹板引导套筒滑动穿设于所述活动夹板引导基座并与所述电芯活动夹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固定驱动部为气缸驱动结构。

电芯顶盖治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前一工序的机械手夹取电芯放置于电芯活动夹板与电芯固定夹板之间形成电芯固定夹持空间中,电芯固定驱动部驱动电芯活动夹板靠近电芯固定夹板,从而对电芯进行固定,此时,电芯处于直立的状态,特别设置了电芯定位板对电芯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为后续电芯极耳与顶盖极耳的准确焊接作好准备;

相关的机械手夹取顶盖放置于顶盖固定板的顶盖固定凹槽中,顶盖的一端固定于顶盖固定凹槽中,顶盖处于直立的状态,与电芯的直立状态形成配合,为后续的夹极耳工序作好准备。

本实用新型的电芯顶盖治具,通过设置电芯顶盖固定底座、电芯固定工位及顶盖固定工位,并对各个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用于同时放置电芯及顶盖,方便顶盖极耳对电芯极耳的包夹,实现电池的机械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软包电池的整体图;

图2为一种软包电池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芯顶盖治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芯顶盖治具1200的结构图。电芯顶盖治具1200包括:电芯顶盖固定底座1210、电芯固定工位1220及顶盖固定工位1230。电芯固定工位1220用于对电芯进行固定,顶盖固定工位1230用于对顶盖进行固定,将电芯及顶盖放置于一个治具中,可以方便后续的夹极耳、焊接、贴极耳胶等工序。

电芯固定工位1220包括:电芯固定夹板1221、电芯活动夹板1222、电芯固定驱动部1223、电芯定位板1224。电芯固定夹板1221固定于电芯顶盖固定底座1210上,电芯活动夹板1222滑动设于电芯顶盖固定底座1210上,电芯固定驱动部1223驱动电芯活动夹板1222靠近或远离电芯固定夹板1221,电芯活动夹板1222与电芯固定夹板1221之间形成电芯固定夹持空间1225,电芯定位板1224位于电芯固定夹持空间1225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电芯固定驱动部1223为气缸驱动结构。

顶盖固定工位1230具有一顶盖固定板1231,顶盖固定板1231位于电芯固定夹持空间1225远离电芯定位板1224的一侧,顶盖固定板1231开设有顶盖固定凹槽1232。

电芯顶盖治具1200的工作原理如下:

前一工序的机械手夹取电芯放置于电芯活动夹板1222与电芯固定夹板1221之间形成电芯固定夹持空间1225中,电芯固定驱动部1223驱动电芯活动夹板1222靠近电芯固定夹板1221,从而对电芯进行固定,此时,电芯处于直立的状态,特别设置了电芯定位板1224对电芯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为后续电芯极耳与顶盖极耳的准确焊接作好准备;

相关的机械手夹取顶盖放置于顶盖固定板1231的顶盖固定凹槽1232中,顶盖的一端固定于顶盖固定凹槽1232中,顶盖处于直立的状态,与电芯的直立状态形成配合,为后续的夹极耳工序作好准备。

进一步的,电芯固定工位1220还包括活动夹板引导装置1226,活动夹板引导装1226置包括:活动夹板引导基座1227、活动夹板引导柱1228,活动夹板引导柱1228滑动穿设于活动夹板引导基座1227并与电芯活动夹板1222连接。通过设置活动夹板引导装置1226,使得电芯活动夹板1222在电芯固定驱动部1223作用下可以更加稳定的往复运动。

更进一步的,活动夹板引导装置1226还包括活动夹板引导套筒1229,活动夹板引导柱1228通过活动夹板引导套筒1229滑动穿设于活动夹板引导基座1227并与电芯活动夹板1222连接。通过设置活动夹板引导套筒1229,进一步提高了电芯活动夹板1222往复运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电芯顶盖治具1200,通过设置电芯顶盖固定底座1210、电芯固定工位1220及顶盖固定工位1230,并对各个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用于同时放置电芯及顶盖,方便顶盖极耳对电芯极耳的包夹,实现电池的机械自动化生产。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