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电池隔膜除褶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538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褶皱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电池隔膜除褶皱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锂电池隔膜材料可以分为:织造膜、非织造膜、微孔膜、复合膜、隔膜纸、碾压膜等几类。聚烯烃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相对廉价的特点,因此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微孔膜在锂电池研究开发初期便被用作锂电池隔膜。尽管近年来有研究用其他材料制备锂电池隔膜,如BoudunF等采用相转化法以聚偏氟乙烯为本体聚合物制备锂电池隔膜。Kuribayash等研究纤维素复合膜作为锂电池隔膜材料。然而,至今商品化锂电池隔膜材料仍主要采用聚乙烯、聚丙烯微孔膜。现有的电池隔膜不方便进行除褶皱处理,尤其是不具有通过电加热的方式来实现除褶皱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控制电热片实现电加热;通过电热传输滚筒可以对电池隔膜进行电热传输;方便对电池隔膜进行除褶皱处理的改进结构的电池隔膜除褶皱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进结构的电池隔膜除褶皱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内顶部上设有第一张紧轮,第一张紧轮通过第一吊顶架安装在机架的内顶部上,机架的内顶部上设有第二张紧轮,第二张紧轮通过第二吊顶架安装在机架的内顶部上;机架的内顶部上设有温控器,第一张紧轮与第二张紧轮之间设有电热片,电热片通过电线与温控器连接;机架的内顶部上设有第一扣板与第二扣板,第一扣板设置在温控器的一侧,第二扣板设置在温控器的另一侧,第一扣板的下部设有第一扣部,第二扣板的下部设有第二扣部,第一扣部与第二扣部扣接在温控器的下部;机架的内底部上设有固定箱,固定箱上设有电热传输滚筒,固定箱的内底部上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电热传输滚筒为电连接;固定箱的一外侧壁设有放卷轮,放卷轮通过第一安装架安装在固定箱的一外侧壁上,固定箱的另一外侧壁设有收卷轮,收卷轮通过第二安装架安装在固定箱的另一外侧壁位置;放卷轮、电热传输滚筒以及收卷轮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器通过吊顶板安装在机架的内顶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热片为片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板与第一扣部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扣板与第二扣部为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张紧轮通过第一吊顶架进行安装,第二张紧轮通过第二吊顶架进行安装,通过第一张紧轮与第二张紧轮对电热片进行安装,温控器可以控制电热片实现电加热;通过放卷轮与收卷轮可以对电池隔膜进行收放卷操作;通过电热传输滚筒可以对电池隔膜进行电热传输;方便对电池隔膜进行除褶皱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电池隔膜除褶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结构的电池隔膜除褶皱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内顶部上设有第一张紧轮2,第一张紧轮2通过第一吊顶架3安装在机架1的内顶部上,机架1的内顶部上设有第二张紧轮4,第二张紧轮4通过第二吊顶架5安装在机架1的内顶部上;机架1的内顶部上设有温控器6,第一张紧轮2与第二张紧轮4之间设有电热片7,电热片7通过电线8与温控器6连接;机架1的内顶部上设有第一扣板9与第二扣板11,第一扣板9设置在温控器6的一侧,第二扣板11设置在温控器6的另一侧,第一扣板9的下部设有第一扣部10,第二扣板11的下部设有第二扣部12,第一扣部10与第二扣部12扣接在温控器6的下部;机架1的内底部上设有固定箱14,固定箱14上设有电热传输滚筒15,固定箱14的内底部上设有控制器16,控制器16与电热传输滚筒15为电连接;固定箱14的一外侧壁设有放卷轮17,放卷轮17通过第一安装架18安装在固定箱14的一外侧壁上,固定箱14的另一外侧壁设有收卷轮19,收卷轮19通过第二安装架20安装在固定箱14的另一外侧壁位置;放卷轮17、电热传输滚筒15以及收卷轮19对接;温控器6通过吊顶板13安装在机架1的内顶部上;电热片7为片状结构;第一扣板9与第一扣部10为一体结构;第二扣板11与第二扣部12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电池隔膜除褶皱装置,第一张紧轮2通过第一吊顶架3进行安装,第二张紧轮4通过第二吊顶架5进行安装,通过第一张紧轮2与第二张紧轮4对电热片7进行安装,温控器6可以控制电热片7实现电加热;通过放卷轮17与收卷轮19可以对电池隔膜进行收放卷操作;通过电热传输滚筒15可以对电池隔膜进行电热传输;方便对电池隔膜进行除褶皱处理。

其中,温控器6通过吊顶板13安装在机架1的内顶部上;所以通过吊顶板13对温控器6进行固定更加牢固。

其中,第一扣板9与第一扣部10为一体结构;第二扣板11与第二扣部12为一体结构;所以连接更加牢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