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倍率锂电池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84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倍率锂电池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正极浆料的制备:往20-30重量份N-甲基吡咯烷酮中加入3-5重量份的粘合剂、1-2重量份的导电剂后进行搅拌混合,得到一级浆料;往40-50重量份N-甲基吡咯烷酮中加入100重量份的正极活性物质、3-5重量份导电剂、2-5重量份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后进行搅拌混合,得到二级浆料;往二级浆料中加入一级浆料后进行搅拌混合,得到所述正极浆料;其中,所述导电剂由多孔碳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管组成;

(2)负极浆料的制备:将人工石墨、粘合剂、双子表面活性剂、N-甲基吡咯烷酮进行搅拌混合,得到负极浆料;

(3)制芯:将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分别涂布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上,并进行烘干、辊压、裁剪、焊接极耳、卷绕成电芯;

(4)组装:将电芯进行封装,然后注入电解液,抽气,封口,得到所述的锂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倍率锂电池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LiNixCoyMnzO2,其中0.1≤x≤0.2,0.6≤y≤0.8,0.1≤z≤0.2,且x+y+z=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倍率锂电池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聚四氟乙烯和丁苯橡胶按重量比3:1组成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倍率锂电池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每1g的碳纳米管加入体积比为3:1的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超声处理20-40min;

B、然后进行回流处理10-12h,回流温度为80-90℃;

C、静置,除去上层清液,加N-甲基吡咯烷酮;

D、重复步骤C2-3次后,进行超声搅拌,抽滤,水洗,干燥,研磨,得到表面处理后的碳纳米管;

E、将导电聚合物、所述表面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溶于DMF溶剂中,形成纺丝溶液;

F、将纺丝溶液进行纺丝,控制纺丝电压为20-25kV,纺丝温度为25-35℃,得到多孔碳纳米纤维;

G、将所述多孔碳纳米纤维在320-400℃的温度下预氧化2-3h,将预氧化后的多孔碳纳米纤维置于惰性气体氛围中升温碳化,碳化温度为800-100℃,碳化时间为1-2h,即得到所述的导电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倍率锂电池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在紫外线辐照环境下进行,所述紫外线的波长为230-265n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倍率锂电池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倍率锂电池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聚合物由聚丙烯腈、聚(丙烯腈-吡咯)、聚(丙烯腈-衣康酸铵)按摩尔比60-80:10-20:10-20的比例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倍率锂电池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子表面活性剂由具有结构式(Ⅰ)烷基苯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和具有结构式(Ⅱ)的季铵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组成:

结构式(Ⅰ)

结构式(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倍率锂电池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子表面活性剂由具有结构式(Ⅰ)烷基苯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和具有结构式(Ⅱ)的季铵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按重量比2-3:4-6的比例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倍率锂电池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为铝箔,正极浆料的涂布厚度为10-25μm,涂布面密度为23-26mg/cm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