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导热板排布优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8118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导热板排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布优化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电池模组由N个电池单体组成,电池单体与单体之间留一定的空隙,从电池模组外侧至模组中心的空隙逐渐增大;

步骤二:以电池使用工况的电流大小和使用时间为依据,以步骤一中电池单体与单体之间的空隙以及电池单体与模组箱体之间的空隙为变化参数搭建热仿真模型;空隙大小方案个数M不少于10个,根据热仿真计算结果,得到各个电池单体的平均温度为T_avg,计算N个电池单体T_avg的平均值和离散度,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调节M个方案的空隙大小设置(得到M’个方案),使模组的外侧电池和中心电池T_avg的差减小,最终绘制每组方案(M+ M’个)对应的平均温度关系图;并计算每组方案所对应箱体体积时模组的体积比能量,绘制每组方案与体积比能量关系图;根据绘图结果兼顾两项指标确定电池单体与单体之间从中心至外侧缝隙大小递减方案,以及电池单体与模组箱体之间缝隙大小的最佳方案;

步骤三:分别计算电池单体纵向和横向的热导率,纵向(垂直于电极片的方向)热导率kT_radical计算公式为:L_batt/(L_pos/kT_pos+L_neg/kT_neg+L_pos_cc/kT_pos_cc+L_neg_cc/kT_neg_cc+L_sep/kT_sep),横向(平行于电极片的方向)热导率kT_parallel计算公式为:(kT_pos*L_pos+kT_neg*L_neg+kT_pos_cc*L_pos_cc+kT_neg_cc*L_neg_cc+kT_sep*L_sep)/L_batt式中,L代表长度,KT代表热导率,下标中的batt代表电池厚度、pos代表正极极片厚度、neg代表负极极片厚度、pos_cc代表正极集流体厚度、neg_cc代表负极集流体厚度、sep代表隔膜厚度;

步骤四:根据计算结果,选用热导率接近或大于该方向热导率的材料作为导热板填充在该方向的接触面之间;

步骤五:电池单体与电池模组箱体之间的空隙所使用导热板的板材遵从步骤四所述规律;

步骤六:对板材布局优化后的体系按照一定的产热功率和产热时间进行热仿真计算;

步骤七:对全部采用高热导率的未优化体系进行热仿真计算对比优化前后的动力电池模组重量数据和电池温升数据,并根据对比结果按照步骤二进一步地调整空隙大小,直至得到散热效果好、重量轻并且内外电池温度均匀的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导热板排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电池单体之间以及电池单体与模组箱体之间的空隙为不均匀分布,呈内大外小,以减弱温度分布不均匀性,各个空隙大小采用热仿真进行多次优化,参数变化间隔小于5mm,参数个数不少于5个,根据热仿真计算结果,绘制空隙大小与模组平均温度关系图,并计算空隙大小所对应箱体体积时模组的体积比能量,绘制空隙大小与体积比能量关系图,根据绘图结果兼顾两项指标确定最佳空隙大小,使综合结果达到最优并综合考虑模组箱体体积因素而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导热板排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平均温度T_avg由各个单体根据温度分布进行体积积分,再平均后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导热板排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L_batt 为L_pos+ L_neg+ L_pos_cc+ L_neg_cc+ L_sep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导热板排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选用热导率接近”是指选用热导率不小于该方向热导率计算值一个数量级,热导率最接近,且密度最小的物质,当有几种物质都基本符合时,采用热仿真搭建模型进行计算,根据计算所得散热效果与重量,综合两项指标进行优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导热板排布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得到选材结果后可采用热仿真进一步重复步骤二以调整空隙大小,得到用该板材排布情况下的最佳空隙大小值。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