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0128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绕线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到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有一种连接器所使用的导电端子是由一定长度(例如1米)含金量为99%的金丝作为线材,经若干次对折,并对折后金丝扭转适当角度,最后挤压到所需的规定尺寸后形成。而现有这种导电端子的生产加工采用纯手工,或半自动实现,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在制作由金丝作为线材折叠制作导电端子存在自动化程序不高,生产效率低的技术不足,而提出绕线机构。

为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有底座支架(1),在底座支架(1)上设有往返旋转的旋转台(2),旋转台(2)上设有绕线轮组支架(3),绕线轮组支架(3)通过轴承机构(41)活动连接有绕线轮(4);所述的绕线轮(4)的外侧端水平并排设有第一插针(42)和第二插针(43),在第一插针(42)内侧设有与其配合用于夹持线材的夹线臂(44);所述的绕线轮(4)内部设有一空腔,在空腔中设有与夹线臂(44)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夹线臂(44)相对于第一插针(42)张开或并拢的夹线臂驱动机构(441);所述的绕线轮(4)的内侧端连接有用于驱动绕线轮(4)往返旋转的绕线轮驱动机构(45)。

作为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包括有:

所述的旋转台(2)包括有旋转台本体(21),旋转台本体(21)的底部中心设有与底座支架(1)活动连接的旋转轴(22),旋转轴(22)上设有平台驱动轮(23),平台驱动轮(23)通过同步带(24)连接有平台驱动电机(25),平台驱动电机(25)安装于底座支架(1)上,底座支架(1)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旋转台本体(21)旋转角度的平台旋转角度检测光纤传感器(26)。

所述的底座支架(1)通过直线滑轨组件(52)滑动连接有安装支架(5),安装支架(5)上还设有驱动底座支架(1)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51)。

所述的夹线臂驱动机构(441)包括有摆臂块(4411)和摆臂动驱件(4412),摆臂块(4411)通过轴(4413)与绕线轮(4)内壁活动连接,摆臂动驱件(4412)的壳体与绕线轮(4)固定安装,摆臂动驱件(4412)的伸缩杆上垂直固定有销轴(44121),所述的摆臂块(4411)上设有与销轴(44121)滑动配合的导向槽(44111);所述的夹线臂(44)固定于摆臂块(4411)上。

所述的绕线轮组支架(3)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壳(6),支撑壳(6)上设有盖板(61),盖板(61)内侧面固定安装有一个轴套(62),轴套(62)中设有空心轴(63),空心轴(63)的端部通过法兰盘与绕线轮驱动机构(45)的被动轮(451)固定连接。

所述的绕线轮驱动机构(45)包括有与所述的绕线轮(4)的内侧端同轴固定连接的被动轮(451),被动轮(451)通过同步带(452)连接有绕线轮驱动电机(453),绕线轮驱动电机(453)安装于所述的绕线轮组支架(3)上。

所述的第二插针(43)通过插针滑块(431)与绕线轮(4)端面连接,绕线轮(4)的端面设有供插针滑块(431)滑动调节第二插针(43)与第一插针(42)之间的间距的滑槽(46),插针滑块(431)与绕线轮(4)之间还设有锁紧螺丝(43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以通过绕线轮往返转动实现并排的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进行绕线,在绕线轮往返转动的同时绕线轮组支架同时进行往返旋转,从而全自动实现线材呈数字8的形状进行交叉绕制,节省人工绕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应用过程中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与放线机构和滚丝压线机构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除底座支架和安装支架以外部位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的除底座支架和安装支架以外部位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照图1至图4中所示,本发明安装于大底板9上,线材由大底板上的放线机构释放出之后,经滚丝压线机构压制成波浪状,之后由本发明进行呈数字8的形状进行交叉绕制。

本发明绕线机构包括有底座支架1,在底座支架1上设有往返旋转的旋转台2,旋转台2上设有绕线轮组支架3,绕线轮组支架3通过轴承机构41活动连接有绕线轮4;所述的绕线轮4的外侧端水平并排设有第一插针42和第二插针43,在第一插针42内侧设有与其配合用于夹持线材的夹线臂44;所述的绕线轮4内部设有一空腔,在空腔中设有与夹线臂44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夹线臂44相对于第一插针42张开或并拢的夹线臂驱动机构441;所述的绕线轮4的内侧端连接有用于驱动绕线轮4往返旋转的绕线轮驱动机构45。

工作时,经滚丝压线机构处理的线材伸入到夹线臂(44)与第一插针42之间后,夹线臂驱动机构441动作,夹线臂44与第一插针42配合夹紧固定线材;之后绕线轮驱动机构45驱动绕线轮4旋转,同时旋转台2也开始旋转,当绕线轮4旋转到线材斜向从第二插针43前端绕过时,旋转台2反转,绕线轮4也开始反转,使线材绕在第二插针43上;同理,当绕线轮4旋转到线材斜向从第一插针42前端绕过时,旋转台2正转,绕线轮4也开始正转,使线材绕在第一插针43上;循环往返,线材在第一插针42和第二插针43呈数字8的形状进行交叉绕制。

参照图3至图9所示,旋转台2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旋转台本体21,旋转台本体21的底部中心设有与底座支架1活动连接的旋转轴22,旋转轴22上设有平台驱动轮23,平台驱动轮23通过同步带24连接有平台驱动电机25,平台驱动电机25安装于底座支架1上,底座支架1上还设有用于检测旋转台本体21旋转角度的平台旋转角度检测光纤传感器26。平台旋转角度检测光纤传感器26检测旋转台本体21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最大角度值,为控制平台驱动电机25正反转提供切换信号。

参照图2至图5中所示,所述的底座支架1通过直线滑轨组件52滑动连接有安装支架5,安装支架5顶部固定安装在大底板9上,安装支架5上还设有驱动底座支架1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51。升降驱动机构51优选为电机与丝杆驱动机构构成,通过升降驱动机构51可以控制第一插针42和第二插针43整体上下移动,以便经滚丝压线机构压制成波浪状的线材准确地伸入到夹线臂44与第一插针42之间,而在绕制过程中线材能位于第一插针42和第二插针43居中位置,以便线材在第一插针42和第二插针43上能绕制均匀。

参照图4及图7至图9中所示,夹线臂驱动机构441包括有摆臂块4411和摆臂动驱件4412;摆臂块4411通过轴4413与绕线轮4内壁活动连接;摆臂动驱件4412可以是电磁铁,也可以是气缸,摆臂动驱件4412的壳体与绕线轮4固定安装,摆臂动驱件4412的伸缩杆上垂直固定有销轴44121,所述的摆臂块4411上设有与销轴44121滑动配合的导向槽44111;所述的夹线臂44固定于摆臂块4411上。也即是摆臂动驱件4412顶伸时,在导向槽44111的导向作用下,摆臂块4411以轴4413为支点摆动,夹线臂44也就同步上摆,与第一插针42配合夹紧线材。

参照图4及图7至图9中所示,绕线轮驱动机构45具体结构包括有与所述的绕线轮4的内侧端同轴固定连接的被动轮451,被动轮451通过同步带452连接有绕线轮驱动电机453,绕线轮驱动电机453安装于所述的绕线轮组支架3上。通过绕线轮驱动电机453的正反转实现绕线轮4正反转。绕线轮组支架3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壳6,支撑壳6上设有盖板61,盖板61内侧面固定安装有一个轴套62,轴套62中设有空心轴63,空心轴63的端部通过法兰盘与绕线轮驱动机构45的被动轮451固定连接。空心轴63除加强支撑被动轮451之外,还以便于摆臂动驱件4412的电源线引入。为了检测被动轮451旋转角度,为绕线轮驱动电机453正反转控制提供切换信号,支撑壳6上设有光纤传感器4532,被动轮451上设有与光纤传感器4532配套的挡当片4531。

为了便于调节第一插针42和第二插针43间距,实现不同规格的导电端子绕制,第二插针43通过插针滑块431与绕线轮4端面连接,绕线轮4的端面设有供插针滑块431滑动调节第二插针43与第一插针42之间的间距的滑槽46,插针滑块431与绕线轮4之间还设有锁紧螺丝432。拧松锁紧螺丝432后,滑动插针滑块431,就可以调节第二插针43相对于第一插针42的间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