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基板、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8823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基板、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的制作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显示基板、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柔性显示装置以及曲面显示装置基于柔性基底制作得到的,由于具有可卷曲、宽视角、便于携带等特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良好的市场潜力。

现有的柔性显示装置和曲面显示装置都是在最上方设置柔性封装层以进行封装。目前柔性封装层需要具有一定的封装要求,因此由特定的材料制成。目前能够满足柔性封装层的材料在柔韧性具有一定缺陷,特别是在柔性封装层贴合在曲面位置时,更容易因自身弯曲而发生结构上的破损,从而导致柔性显示器件密封失效,导致功能失效。

有鉴于此,当前亟需一种解决柔性封装层易损坏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显示基板的柔性封装层易于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

柔性基底、形成在柔性基底上的显示器件以及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显示器件;

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用于将所述显示基板的应力中性层的位置控制在所述封装层的位置上。

其中,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且与所述封装层相接触。

其中,所述柔性基底具有可弯折区域,所述保护层完全覆盖所述可弯折区域,从而将所述显示基板对应可弯折区域的应力中性层的位置控制在所述封装层的位置上。

其中,所述保护层在可弯折区域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一侧。

其中,

所述凹槽结构在垂直于其自身延伸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多边形或半球形或球形。

其中,所述保护层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子保护层和一个子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子保护层由无机材料形成,所述第二子保护层由有机材料形成,且在所述第一子保护层和所述第二子保护层的数量之和大于或等于3时,第一子保护层和第二子保护层交替排列。

其中,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丙烯基聚合物、氨基甲酸乙酯基聚合物和环氧基聚合物中的一者或任意几者的组合。

其中,所述保护层的平均厚度为10um至150um,平均弹性模量为100kpa至1gpa。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柔性基底上形成显示器件以及封装层的步骤,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显示器件,在所述柔性基底上形成保护层的步骤,所述保护层用于将所述显示基板的应变中性层的位置控制在所述封装层的位置上。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设置保护层来改变显示基板的膜层结构,从而将应力中性层的位置调整至封装层上,该应力中性层是显示基板弯曲后受到应力最小的部位,因此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封装层的发生破损的概率,从而避免显示器件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作为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针对现有柔性显示装置以及曲面显示装置的柔性封装层易于损坏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如图1所示,包括:

柔性基底11;

形成在柔性基底11上的显示器件12,该显示器件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电极、发光单元、信号线等,由于是显示基板常见的部件,本文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覆盖显示器件12的封装层13,该封装层13即本文上述的柔性封装层,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封装层13并不一定必需具有柔性;

设置在柔性基底11上的保护层14,该保护层14用于将显示基板的应力中性层的位置控制在封装层13的位置上。

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设置保护层来改变显示基板的膜层结构,从而将应力中性层的位置调整至封装层上,该应力中性层是显示基板弯曲后受到应力最小的部位,因此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封装层的发生破损的概率,从而避免显示器件失效。

下面结合实际应用对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进行详细介绍。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的保护层14位于封装层13远离柔性基底的一侧,且与封装层13相接触。

其中,柔性基底11具有可弯折区域,本实施例的保护层14至少完全覆盖可弯折区域(即有弯曲需求的区域),从而将显示基板至少对应于可弯折区域的应力中性层的位置控制在封装层13的位置上,即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要至少能够保证降低可弯折区域的封装层13所受到的应力。

以手机屏幕为例,如图2所示,一般情况下,手机屏幕中心区域为显示区域a,在显示区域a两侧具有一定弯曲的弧度,即本文所指的可弯折区域,本实施例的保护层14应至少覆盖手机屏幕两侧的弯曲面上,从而在该位置保证封装层13受到最小的应力。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保护层14也可以完全覆盖在封装层13上,从而给整张封装层13提供保护。

在上述基础之上,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保护层14在可弯折区域的部分具有至少一个凹槽结构141,该凹槽结构141的开口朝向远离柔性基底的一侧。

经不断的实践验证,基于图2所示的设计,凹槽结构141能够有效释放保护层14在弯曲状态的应力,从而改善保护层14的柔韧性,避免该保护层14发生应弯折而发生结构破损,从而使得对应的应力中性层位置在封装层13的位置上发生偏移。

此外,作为优选方案,在上述基础之上,本实施例的凹槽结构141在垂直于其自身延伸方向上的截面的形状为多边体(如梯形)或半球形或球形,即凹槽结构整体呈多变体或半球体或球体。

经实践证明,采用上述形状的凹槽结构141能够实现更好的降低保护层14因弯曲所受到的应力,使得保护层14具有较高的抗弯曲能力,从而防止发生损坏。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保护层14的凹槽结构141可以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从而保证将保护层14所受到的应力进行均匀的释放,降低保护层14发生变形、偏移等不良问题的概率。

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保护层14的性能,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保护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保护层和至少一个子第二保护层,且当第一子保护层和第二子保护层的数量之和大于或等于3时,第一子保护层和第二子保护层交替排列,其中第一子保护层由无机材料形成,第二子保护层由有机材料形成。

基于上述结构,无机材料制成的第一子保护层可以防止氧气和湿气渗透到显示器件,而有机材料制成的有机层可以吸收作用于第一子保护层的应力以增强韧性,两者交替排列,能够有效保证显示器件的封装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设置第一子保护层和第二子保护层数量以及厚度,从而保证保护层14恰好能够将封装层13控制在应力中性层的位置上。

此外,本实施例保护层的材料包括:丙烯基聚合物、氨基甲酸乙酯基聚合物和环氧基聚合物中的一者或任意几者的组合。

其中,由丙烯基聚合物、氨基甲酸乙酯基聚合物和环氧基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膜层结构,均具有一定的抗弯曲能力,因此特别适用于制成本实施例的保护层14。

此外,本实施例的保护层14应质地均匀,使得完全贴合在显示基板后能够受到均匀的应力,从而避免发生不规则的变形。作为示例性介绍,以应用于在手机为例,本实施例的保护层14平均厚度以10um至150um为宜,平均弹性模量以100kpa至1gpa为宜。其中,上述平均厚度以及平均弹性模量均是指保护层14的平均水平,仅作为非必需的优选实施例,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一个实现方式,对实施例的显示基板进行示例性介绍。

本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可以为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具有柔性,可以进行弯曲,如图4所示,包括:

柔性基底401、缓冲层402、栅绝缘层403、有源层404、层间绝缘层405、栅极406、源/漏电极407、钝化层408、平坦化层409、阳极410、像素限定层411、有机发光层412、阴极413、ps层414、封装层415以及保护层416。

其中,本实施例的保护层416设置在阵列基板最上方,且与封装层415相邻。

以上是本实施例显示基板的介绍,可以看出本实施例至少在显示基板可弯折区域的封装层上方设置保护层,使封装层恰好能够位于显示基板应力中性层的位置上,从而降低了封装层的弯折所受到的应力,以提高显示基板的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柔性基底上形成显示器件以及封装层的步骤,该封装层覆盖显示器件;

在所述柔性基底11上形成保护层14的步骤,保护层14用于将显示基板的应力中性层的位置控制在封装层的位置上。

显然,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本发明提供的显示基板,因此该显示基板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也同样能够实现。

在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形成保护层方式并不唯一。

作为示例性介绍,假设本实施例的保护层14只设置在可弯折区域,则形成保护层的步骤包括:

在封装层上沉积厚度约为10um至150um的保护层材料,保护层材料可以是丙烯基聚合物、氨基甲酸乙酯基聚合物和环氧基聚合物材料;

之后,在保护层材料上涂覆一层光刻胶,采用掩膜板对光刻胶进行曝光,使光刻胶形成光刻胶未保留区域和光刻胶保留区域,其中,光刻胶保留区域对应于可弯折区域,光刻胶未保留区域对应于可弯折区域以外的区域,例如显示区域;

之后进行显影处理,光刻胶未保留区域的光刻胶被完全去除,光刻胶保留区域的光刻胶厚度保持不变;通过刻蚀工艺完全刻蚀掉光刻胶未保留区域的保护层材料,剥离剩余的光刻胶,以形成只覆盖可弯折区域的保护层。

当然,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也可以将保护层覆盖到整个显示基板上,而非可弯折区域,其中形成保护层的步骤包括:

将提前形成好的保护层以吸附方式直接贴合在封装层上方(例如离子吸附或真空);或者在封装层上方沉积保护层材料,直接以沉积方式形成保护层。

针对一般情况下的显示基板,可弯折区域不用于显示画面,当本实施例的保护层只设置在可弯折区域时,则可以使用非透光的材料制作保护层。若需要覆盖整个显示基板,则需要使用透明材料制成保护层。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有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基板,基于该显示基板的设计,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良品率,从而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且显示装置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和背板。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