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8844发布日期:2018-10-16 20:2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具有防水功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安装于电子机器等筐体的具有防水功能的电连接器,已知有藉由设在外部的密封材来塞住与筐体之间的空间,使机器的内部成为防水(例如专利文献1)。

作为该电连接器,已知有图12所示。图12为将以往具有防水功能的电连接器200安装于机器的筐体300的安装孔301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2所示的电连接器200,将在筒状的外壳201的外周面沿着周方向设置的密封材202,压接于安装孔301的内壁302,藉此可将安装孔301与电连接器200之间的空间密封于机器内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22571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以往的具有防水功能的电连接器中,在与对象侧连接器连接之际所施加的例如图12所示的s方向的外力使密封材弹性变形,会使安装孔的内壁与外壳的距离变化,故在密封材与内壁之间产生间隙,有着防水性能降低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亦可确实防水的电连接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关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其安装在设在机器的筐体且于上述筐体的外表面开口的安装孔,其具有:导电性的连接件;绝缘性的壳体,其保持上述连接件;筒状的外壳,于前方开口且具备可供插入于上述安装孔的对象侧连接器插入的连接器开口部,且收纳上述壳体;密封构件,设在上述外壳的外周面的前方侧且具备对上述安装孔的内壁压接的弹性力;突出部,设在上述外壳并从上述外周面往外方突出且配置成与上述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根据上述密封构件的压缩幅度而与上述内壁接触或分离,上述密封构件,可藉由上述内壁以比上述间隙的宽度还大的压缩幅度来压缩而压接于上述内壁。

在由对象侧连接器往上下左右方向施加外力之际,安装孔的内壁与外壳之间的距离会变化,密封构件的藉由内壁而受到较大按压力的部分以较大的压缩幅度来弹性变形之际,在与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地配置的突出部会抵接于内壁,藉此限制密封构件之压缩幅度变大的情况,由于密封构件的藉由内壁而受到较大按压力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以比间隙的宽度还大的压缩幅度来压接于内壁,故保持着压接于内壁的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是施加外力的情况亦可确实防水。

附图说明

图1为关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关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将关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安装于筐体的安装孔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5为将关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安装于筐体的安装孔的状态的扩大剖面图。

图6为表示将关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安装于筐体的安装孔的状态中来施加外力的情况的剖面图。

图7为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b-b剖面图。

图9为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密封材的立体图。

图10为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密封材的剖面图。

图11为将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安装于筐体的安装孔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2为将以往具有防水功能的电连接器安装于筐体的安装孔的状态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电连接器

2:电连接器

10:壳体

11:本体部

12:板状部

20:连接件

21:连接部

22:端子部

23:固定部

30:金属外壳

30a:外周面

31:开口部

32:突出部

40:密封构件

43:压接部

44:前端部

45:开口部

50:辅助框架

100:筐体

101:安装孔

102:内壁

130:金属外壳

130a:外周面

131:开口部

132:突出部

140:密封构件

143:压接部

144:前端部

145:开口部

146: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图示,针对关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进行详细说明。图中,x轴、y轴及z轴,成为3轴直角坐标,以y轴的正方向为前方向、以y轴的负方向为后方向、以x轴方向为左右方向、以z轴的正方向为上方向、以z轴的负方向为下方向来进行说明。

(第1实施形态)

(电连接器的构造)

针对关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1的构造,一边参照图1~图5一边于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电连接器1,如图4所示设在机器的筐体100且安装在开口于筐体100的外表面的安装孔101,并具有:壳体10、连接件20、金属外壳30、密封构件40、辅助框架50。

壳体10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所形成,且保持着连接件20。壳体10具备本体部11、板状部12。

本体部11被压入金属外壳30而被固定。并且,作为本体部11对金属外壳30的固定手段,并不限于压入,亦可为一体成型或是卡合等。

板状部12从本体部11的前端往前方突出,并与未图标的对象侧连接器嵌合。

连接件20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所形成,其具有:连接部21、端子部22、固定部23。

连接部21露出于板状部12的表面,且可连接于对象侧连接器的连接件。

端子部22从本体部11的后端往后方突出,且以焊锡等连接于未图示的基板的导电部。

固定部23藉由一体成型而被固定于本体部11。作为固定部23对本体部11的固定手段,并不限于一体成型,亦可为压入或卡合等。

金属外壳30具备:于前方开口,且可供从前方插入安装孔101的对象侧连接器插入的开口部31,并将保持连接件20的壳体10予以收纳。金属外壳30具备从外周面30a往外方突出的突出部32。

突出部32沿着外周面30a的周方向复数设置,且设在外周面30a的上下方向互相对向的位置、以及外周面30a的左右方向互相对向的位置。并且,突出部32沿着外周面30a的周方向复数设置在随机位置亦可。

突出部32设在密封构件40的后方,且在密封构件40与辅助框架50之间设在密封构件40侧。突出部32通过对金属外壳30冲压加工而形成。突出部32,在金属外壳30与安装孔101的内壁102之间的距离为沿着金属外壳30的外周面30a的周方向为大致均等的图4及图5所示的状态的情况,配置成与内壁102之间具有间隙。突出部32,根据密封构件40的压缩幅度而与内壁102接触或分离。

密封构件40为环状,由具有弹性力的材料所形成,且设在金属外壳30的外周面30a的前端,具备:压接部43、前端部44、开口部45。密封构件40,在整体藉由内壁102而承受到大致均等的按压力的图4及图5所示的状态的情况,以比突出部32与内壁102之间的间隙宽度r2还大的压缩幅度r1(r1>r2)来被内壁102压缩且压接于内壁102。并且,在图5中,密封构件40的虚线部分表示密封构件40的弹性变形前的状态。

压接部43往外方突出而压接于内壁102。

前端部44比金属外壳30还往前方突出,且覆盖金属外壳30的前端面。

开口部45于前后方向贯通而使对象侧连接器的插通成为可能。开口部45与开口部31连通。

辅助框架50设在金属外壳30的外周面30a的后方侧,且安装于机器的筐体。并且,电连接器1亦可不具有辅助框架50。

(电连接器的动作)

针对关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1的动作,一边参照图4~图6一边于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将电连接器1从后方插入电子机器的筐体100的安装孔101,并将电连接器1插入至安装孔101的既定位置为止。此时,电连接器1,其密封构件40的压接部43会被筐体100的内壁102给按压而弹性变形,故被压入安装孔101。并且,以在与内壁102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将突出部32设在金属外壳30,藉此在将电连接器1压入安装孔101之际不会使突出部32卡到内壁102,故可防止电连接器1成为无法插入安装孔101的状态。

在金属外壳30与内壁102之间的距离为沿着金属外壳30的外周面30a的周方向呈大致均等的图4及图5所示的状态中,密封构件40因来自内壁102的按压力来弹性变形而以压缩幅度r1被压缩,整体受到来自内壁102的大致均等的按压力而压接于内壁102。并且,图4及图5所示的状态中,突出部32以对内壁102具有间隙的状态来对向配置。

电连接器1,在与未图标的对象侧连接器连接之际,透过对象侧连接器例如在下方受到外力,藉此使密封构件40的下方侧以较大的压缩幅度来弹性变形而强力压接于内壁102,使得内壁102相对于密封构件40的整体的推压状态成为不均。此时,如图6所示,突出部32会抵接于内壁102,而防止电连接器1对安装孔101的图6的状态以上的向下移动。并且,密封构件40的下方侧以外以比间隙的宽度r2还大的压缩幅度r1来压接于内壁102而保持压接于内壁102的状态,故可得到既定的防水效果。并且,突出部32抵接于内壁102而限制电连接器1对安装孔101的移动,藉此可防止电连接器1对电子机器的筐体100的位置偏移。

并且,电连接器1,在透过对象侧连接器所施加的外力被解除之际,藉由密封构件40的弹性恢复力而回到图4所示的状态。

在此,藉由电连接器1对筐体100的安装位置的偏移,而使金属外壳30与内壁102之间的距离为沿着外周面30a的周方向呈现不均的情况时,即使是由对象侧连接器施加较小外力的情况,亦认为会产生密封构件40对内壁102的压接力变弱的部分。即使是在上述情况,藉由将突出部32配置成相对于内壁102具有间隙,使在施加有外力之际,突出部32会抵接于内壁102,而可限制密封构件40的压缩幅度,可得到既定的防水效果,可防止电连接器1对筐体100的安装误差所致的防水效果的降低。

根据本实施形态,藉由将突出部32设在密封构件40的后方,可将突出部32利用于将密封构件40安装于金属外壳30的前端之际的位置定位。

并且,根据本实施形态,藉由将突出部32与金属外壳30设成一体,可不必将突出部32作为个别构件来设置,可抑制零件数量的增加,而抑制产品及制造的成本的增加。

(第2实施形态)

(电连接器的构造)

针对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的构造,一边参照图7~图10一边于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并且,在图7~图10中,针对与图1~图3相同构造的部分,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关于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器2,其安装在设在机器的筐体100且于筐体100的外表面开口的安装孔101,并具有:壳体10、连接件20、辅助框架50、金属外壳130、密封构件140。

壳体10的本体部11被压入金属外壳130而被固定。并且,作为本体部11对金属外壳130的固定手段,并不限于压入,亦可为一体成型或是卡合等。

金属外壳130具备:于前方开口且可供对象侧连接器插入的开口部131,并将保持连接件20的壳体10予以收纳。金属外壳130具备从外周面130a往外方突出的突出部132。

突出部132沿着外周面130a的周方向复数设置,且设在外周面130a的上下方向互相对向的位置、以及外周面130a的左右方向互相对向的位置。并且,突出部132沿着外周面130a的周方向复数设置在随机位置亦可。

突出部132藉由密封构件140所覆盖。突出部132通过对金属外壳130冲压加工而形成。突出部132,在金属外壳130与安装孔101的内壁102之间的距离为沿着金属外壳130的外周面130a的周方向呈大致均等的状态的情况,配置成与内壁102之间具有间隙。突出部132根据密封构件140的压缩幅度而与内壁102接触或分离。

密封构件140为环状,由具有弹性力的材料所形成,且设在金属外壳130的外周面130a的前端,具备:压接部143、前端部144、开口部145。密封构件140,在整体来看藉由内壁102而承受到大致均等的按压力的状态的情况,以比突出部132与内壁102之间的间隙宽度还大的压缩幅度来压缩而压接于内壁102。密封构件140具备:压接部143、前端部144、开口部145、凹部146。

压接部143往外方突出而压接于内壁102。

前端部144比金属外壳130还往前方突出,并且覆盖金属外壳130的前端面。

开口部145于前后方向贯通而使对象侧连接器的插通成为可能。开口部145与开口部131连通。

凹部146在与密封构件140的突出部132相对向的位置于内周面凹陷设置,形成为可收纳突出部132的大小。凹部146设在比压接部143还后方。

辅助框架50设在金属外壳130的外周面130a的后方侧,且安装于机器的筐体。并且,电连接器2亦可不具有辅助框架50。

并且,电连接器2的动作与电连接器1的动作为相同动作,故省略其说明。

根据本实施形态,具有:密封构件140,设在金属外壳130的外周面130a的前方侧且具备对安装孔101的内壁102压接的弹性力;突出部132,设在金属外壳130并从外周面130a往外方突出且配置成与内壁102之间具有间隙,根据密封构件140的压缩幅度而与内壁102接触或分离,密封构件140,可藉由比内壁102与突出部132之间间隙的宽度还大的压缩幅度来被内壁102压缩而压接于内壁102,即使是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亦可确实防水。

并且,根据本实施形态,藉由将突出部132设在压接部143的后方,可充分确保密封构件140压接于内壁102之际的弹性力。

并且,根据本实施形态,藉由以密封构件140覆盖突出部132,可使电连接器2的外观成为凹凸较少的形状,可提升外观的美观。

并且,本实施形态中,虽藉由密封构件140覆盖突出部132的整体,但亦可藉由密封构件覆盖突出部132的一部分。

本发明,其构件的种类、配置、个数等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形态,在将构成要件适当置换成可发挥同等的作用效果等,只要在不超脱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自然可适当变更。

具体来说,上述第1实施形态及第2实施形态中,虽将对筐体的内壁接触或分离的突出部设在金属外壳,但亦可将突出部设在与筐体的内壁相对向的金属外壳以外的壳体等的任意的构件。并且,亦可另外设置具有突出部的构件。

并且,上述第1实施形态及第2实施形态中,虽将密封构件设在金属外壳的前端,但亦可将密封构件设在比金属外壳的前端还稍微后方,可在与筐体的内壁相对向之金属外壳的任意的位置设置密封构件。该情况时,密封构件成为没有覆盖金属外壳的前端面的前端部的形状。

并且,上述第1实施形态及第2实施形态中,虽于金属外壳复数形成突出部,但亦可遍及金属外壳的全周形成1个突出部。

并且,上述第1实施形态及第2实施形态中,虽于电连接器设置金属外壳,但亦可于电连接器设置由金属以外的具有绝缘性的材料所形成的外壳。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合具有防水功能的电连接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