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023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结构较小的微型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人类对信息通讯产品愈加依赖,信息电子产品的运算速度及传输信息量皆大幅提升,电子零组件的高频特性愈发重要。为获得最大的传输效率,各项高频参数将成为设计、除错改良、实际应用上的重要参数参考依据。例如,连接器、PCB、线缆等过去被视为单纯桥接作用的元件,现有规格已增加了特性阻抗(Impedance)及串音(Cross Talk)等高频特性要求。电连接器的串音及特性阻抗对信号传输品质至关重要,在电连接器的设计过程中,通常尽可能的降低串音干扰和信号反射以提高信号传输品质,而且电连接器必需通过相应的串音及特性阻抗测试,以满足其规格要求。
目前,出现了一种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上的新型的DVI(Digital Visual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连接器,其可通过末端设有DVI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将资料由笔记本电脑输出到其它显示设备上,其构形较小而可满足笔记本电脑对尺寸的要求。请参阅图1所示,该种构形较小的DVI电连接器3可传输数字和模拟两种信号,因此其包括若干数字信号端子31及若干模拟信号端子32,此外这种电连接器还包括若干接地端子33及电源端子(未标示)。在一般情况下,在模拟信号端子间设置接地端子可增强产品的防电磁干扰效果,因此部分接地端子331、332是设在模拟信号端子321、322、323之间。然而接地端子的增加,势必影响电连接器的特性阻抗。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为这种DVI电连接器在传输模拟信号时的特性阻抗测试图。特性阻抗是采用TDR(TimeDomain Reflectometers,时域反射计)进行测试的,测试图的横坐标为Time(时间),单位为sec.(秒),而纵坐标为Voltage(电压),单位为V(伏特),测试曲线反映了特性阻抗的变化情况。由于模拟信号端子321、323只有一侧具有接地端子331、332,而模拟信号端子322的两侧均具有接地端子331、332,导致上述两种模拟信号端子具有不同的特性阻抗。其中图2为两侧均具有接地端子的模拟信号端子322的特性阻抗测试图,而图3为只有一侧具有接地端子的模拟端子321、323的特性阻抗测试图。这种连接器模拟信号端子的特性阻抗规格为75ohms(欧姆)±10%,因此测试中采用75ohms作为参考值,由图2可看出,特性阻抗的最小值为66.6ohms,其超出前述范围而不能满足其规格要求,势必影响信号传输的品质。由于这种DVI电连接器的串音及在传输数字信号时的特性阻抗均满足要求,因此在这里不再讨论。
因此,确有必要对这种构形较小的DVI连接器的结构加以改进,以提高信号传输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较小的电连接器,其通过改变其端子排布可减小其特性阻抗的变化范围,并且简化了电连接器的设计。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可传输数字及模拟信号,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向前延伸而成的对接部及形成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收容通道,导电端子包括若干数字端子及模拟端子,这些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的收容通道内且突伸入绝缘本体的对接部内,导电端子分成若干组,每个导电端子组排成一排,且相邻两个导电端子组的导电端子分别对齐,部分导电端子组的导电端子以一特定距离均匀排布,包含至少两个模拟信号端子在内的导电端子组的端子数少于上述均匀排布的导电端子组的端子数,这个导电端子组中的模拟信号端子是相邻排布且其间距为上述特定距离的两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取消了模拟信号端子间的接地端子,使这些模拟信号端子的间距大于其它导电端子的间距,不但减小了电连接器的特性阻抗的变化范围,使特性阻抗满足规格需求,而且简化了电连接器的设计。

图1是现有微型DVI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微型DVI电连接器的两侧均设有接地端子的模拟信号端子的特性阻抗测试图。
图3是现有微型DVI电连接器的仅一侧设有接地端子的模拟端子的特性阻抗测试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位于两模拟信号端子之间的一个模拟信号端子的特性阻抗测试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仅一侧设有模拟信号端子的模拟信号端子的特性阻抗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是用于传输视频信号的微型DVI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0、遮覆于绝缘本体10外的遮蔽壳体40、50、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0及用以定位导电端子20的定位座60。
绝缘本体10包括本体部11及由本体部11向前延伸形成的对接部12,对接部12包括上壁、下壁121及连接上、下壁121的一对侧壁122,对接部12中间突设有一舌板123,该舌板123的上、下表面及上、下壁121分别形成有若干上、下排列成四排且向后贯穿本体部11的收容通道124。绝缘本体10的后部凹设有收容空间(未图示),绝缘本体10两侧下端还分别设有卡口111。
导电端子20是收容于本体部11及对接部12的收容通道124内,导电端子20包括若干信号端子、若干接地端子及电源端子,而信号端子还包括若干数字信号端子(未标号)及三个模拟信号端子221、222、223。导电端子20大体呈“L”形,每一导电端子20均包括固持在本体部11的收容通道124内的固持部201、自固持部201一端延伸入对接部12的收容通道124内的接合部202及自固持部201另一端延伸出绝缘本体10的安装部203。导电端子20分为四组,每一导电端子组21、22、23、24均排成一排。相邻两个导电端子组21、22、23、24的导电端子分别对齐。其中三组导电端子组21、23、24的端子数目相同且均匀排布,导电端子组21、23、24中相邻两导电端子之间均间隔一特定距离。而包含至少两个模拟信号端子在内的导电端子组22的端子数少于上述均匀排布的三组导电端子组21、23、24的端子数。导电端子组22中包括三个模拟信号端子221、222、223,这些模拟信号端子221、222、223位于导电端子组22的一侧,模拟信号端子221、222、223是相邻排布且其间距为上述特定距离的两倍。导电端子组22中的其它导电端子20则与其它组的导电端子20的间距相同。在绝缘本体10上于相邻的两个模拟信号端子221、222、223间未设有其它元件和结构。导电端子组22、23、24中的导电端子的安装部203是垂直于固持部201,导电端子组21中的导电端子20的安装部203是平行于固持部201。
遮蔽壳体包括第一遮蔽壳体40及第二遮蔽壳体50。第一遮蔽壳体40遮覆于绝缘本体10的对接部12外,其向后延伸形成卡持片41,绝缘本体10顶面还凹设有卡槽112,两者配合以将第一遮蔽壳体40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第一遮蔽壳体40还设有若干向下延伸而成的接地脚42。第二遮蔽壳体50包覆于绝缘本体10的本体部11外,其包括顶壁51、后壁(未图示)及一对侧壁52,由两侧壁52向下延伸形成有锁扣脚53,以与印刷电路板上的通孔(未图示)相配合以将电连接器1定位于印刷电路板上(未图示)。
定位座60包括纵长的基部61、由基部61向上延伸成的台阶部62及由基部61相对两端向外延伸形成的突块63,此突块63与绝缘本体10的卡口111相配合,从而将定位座60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台阶部62后表面形成有若干定位槽65,基部61及台阶部62上还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通孔64。
组装时,导电端子组21、22、23、24依次组入收容通道124内,其中导电端子20的固持部201收容于本体部11的收容通道124内,接合部202延伸出绝缘本体10的本体部11且收容于对接部202的收容通道124内。定位座60从下向上组入绝缘本体10的收容空间内,通过突块63与绝缘本体10的卡口111相配合,定位座60固持于绝缘本体10上,同时导电端子组22、23、24的导电端子20的安装部203穿过定位座60上的通孔64,延伸出绝缘本体10下表面,另一导电端子组21的安装部203收容于定位座60的定位槽65内并延伸出绝缘本体10的下表面。最后,第一遮蔽壳体40通过卡持片41与绝缘本体10的卡槽112相配合固持于绝缘本体10的对接部12外,而第二遮蔽壳体50由后向前安装至绝缘本体10的本体部11外。
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传输模拟信号时的特性阻抗测试图,其中图6为位于模拟信号端子221、223之间的模拟信号端子22的特性阻抗测试图,而图7是仅一侧设有模拟信号端子222的模拟信号端子221、223的特性阻抗测试图。由上述两个测试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将模拟信号端子221、222、223之间的接地端子取消后,模拟信号端子221、222、223的特性阻抗均符合75ohms±10%的规格要求。由于电连接器1的串音测试也符合要求,在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一般的情况下,当特性阻抗超过规格要求时,通常会采用增加其它元件的方法以使其达到阻抗要求,这样势必增加了产品设计的复杂度,同样也会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而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相对于现有的连接器来说,取消了部分信号端子221、222、223间的接地端子,使部分导电端子的间距大于其它导电端子的间距,不但减小了电连接器的特性阻抗的变化范围,使特性阻抗满足规格需求,并且无需增加其它元件,而简化了电连接器的设计。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可传输数字及模拟信号,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向前延伸而成的对接部及形成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收容通道,导电端子包括若干数字端子及模拟端子,这些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的收容通道内且突伸入绝缘本体的对接部内,导电端子分成若干组,每个导电端子组排成一排,且相邻两个导电端子组的导电端子分别对齐,部分导电端子组的导电端子以一特定距离均匀排布,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两个模拟信号端子在内的导电端子组的端子数少于上述均匀排布的导电端子组的端子数,这个导电端子组中的模拟信号端子是相邻排布且其间距为上述特定距离的两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端子数目较少的导电端子组中,除模拟导电端子外的其它导电端子的排布与等间距排布的导电端子组的排布相同,而在绝缘本体上于相邻的模拟信号端子间未设有其它元件和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还包括若干接地端子及电源端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分成四组,其中三组的导电端子数目相同,而一组导电端子数目少于其它三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数目较少的导电端子组中包括三个模拟信号端子,三个模拟信号端子位于导电端子组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端子包括固持在收容通道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入对接部内的接合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安装部。
7.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对接部包括上壁、下壁、连接上、下壁的一对侧壁及舌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舌板的上、下表面及上、下壁,收容通道在对接部内上、下排列成四排且向后贯穿本体部。
9.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壳体包括第一遮蔽壳体及第二遮蔽壳体,第一遮蔽壳体遮覆于绝缘本体的对接部外,第二遮蔽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的本体部外。
10.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可组装至绝缘本体上的定位座,定位座包括基部及由基部向上延伸成的台阶部,台阶部后表面形成有若干定位槽,基部及台阶部上还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向前延伸而成的对接部及若干收容通道,导电端子包括若干数字端子及模拟端子,这些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的收容通道内且突伸入绝缘本体的对接部内,导电端子分成若干组,每个导电端子组排成一排,且相邻两个导电端子组的导电端子分别对齐,部分导电端子组的导电端子以一特定距离均匀排布,包含至少两个模拟信号端子在内的导电端子组的端子数少于上述均匀排布的导电端子组的端子数,这个导电端子组中的模拟信号端子是相邻排布且其间距为上述特定距离的两倍,从而减小电连接器的特性阻抗的变化范围,使特性阻抗满足规格需求。
文档编号H01R13/40GK2682603SQ03279389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7日
发明者王振胜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