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线圈绕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2499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空心线圈绕线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线圈绕线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绕线机,当完成线圈绕制时,一般是采用对整个模具进行加热,模具加热后实现对线圈的加热,加热后的线圈其漆包线的绝缘层被热熔从而使内外圈连接在一起。

上述的这种加热方式,其耗能较大且容易发生烫伤事故。

其次,现有的空心线圈,其均为一根漆包线,而绕制一个空心线圈时,其需要绕设n圈,生产效率较低。

为了能够改进上述的技术问题,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绕线治具,申请号201520734127.6,包括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绕线固定板座,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用于将线缆线材弯折成第一形状并固定的若干个定型固定针。该方案通过在绕线固定板座上设置用于将线缆线材弯折成第一形状并固定的若干个定型固定针,使得线缆线材被弯折成需要的第一形状,随后经过加热后冷却定型成生产所需要的线缆线材,十分方便,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的方案并未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因此,急需设计一款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绕线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能且更加安全,实用性更强的空心线圈绕线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空心线圈绕线设备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转盘,在机架上设有位于转盘外围且能够将若干漆包线水平排列且能够将所述若干漆包线并排紧贴的过线机构,在转盘上设有若干圆周分布的下治具,在每个下治具上分别通过治具离合机构连接有上治具,在上治具和下治具之间或者在机架上设有能够将空心线圈内线头夹持并刺破的内线头夹持刺破机构,在下治具或上治具上设有能够将空心线圈外线头夹持并刺破的外线头夹持刺破机构,在机架上设有沿着转盘圆周依次分布的治具驱动机构和线圈通电机构,转盘将相互配合的下治具和上治具转动至治具驱动机构位置时该治具驱动机构驱动下治具与上治具进行绕线,转盘将绕制在下治具与上治具的空心线圈转动至线圈通电机构处时该线圈通电机构对空心线圈进行通电加热。

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位于线圈通电机构后方且依次设置的线圈冷却机构和线圈下料机构,转盘将通电加热后的空心线圈转动至线圈冷却机构处时该线圈冷却机构对空心线圈进行冷却,转盘将冷却后的空心线圈转动至线圈下料机构处时该线圈下料机构将冷却后的空心线圈脱离。

所述的内线头夹持刺破机构包括穿设在下治具内的下定位柱,本机构还包括穿设在上治具内的内线头刺破刀且当上治具下降到设定位置时所述内线头刺破刀的刀刃与下定位柱的上端接触,在下定位柱的上端或内线头刺破刀的下端设有过线凹槽且所述的过线凹槽槽深小于空心线圈内线头的直径,在内线头刺破刀和上治具之间设有弹簧件。

通过夹持并同步刺破的方式,后续再连通电源,其不仅降低了加工难度,而且还降低了成本,无需实时检测治具的温度和保持治具温度的恒定,节能且设计更合理。

所述的内线头刺破刀下端具有两个刀刃。

所述的内线头刺破刀上端设有定位盲孔,弹簧件的下端插于定位盲孔内且弹簧件的下端端部作用在定位盲孔孔底,弹簧件的上端作用在上治具的顶部下表面。

所述的上治具顶部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与所述的定位盲孔连通。

所述的上治具内设有位于内线头刺破刀外围的内线头切刀,内线头切刀的下端切刃位于上治具的下表面下方。

所述的下定位柱顶端设有让位台阶,所述的内线头切刀的下端切刃插于所述的让位台阶中。

所述的内线头刺破刀和内线头切刀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的下治具内设有套设在下定位柱上的离合管,离合管的上端延长至下治具的上表面且在离合管的上端开设有过线缺口。

所述的内线头刺破刀由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的外线头折弯机构包括固定外壳,在固定外壳内设有能够在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座,在升降座内穿设有设置设置的折弯头且折弯头的下端向下延长至固定外壳的下表面下方,在折弯头的上端和升降座之间设有竖直弹性件,在固定外壳和升降座之间设有当升降座带动折弯头下降到设定位置时能够将固定外壳与升降座之间锁止的锁止结构。

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穿设在升降座上端且呈横向设置的锁止销活动孔,在锁止销活动孔内穿设有锁止销,锁止销的一端与升降座之间设有横向弹性件,在固定外壳的内壁设有供锁止销另一端插入的锁止孔,当锁止销另一端插于锁止孔中时将固定外壳与升降座之间锁止。所述的锁止孔为腰形孔。

所述的锁止销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拨杆,且拨杆的上端从升降座上端的条形孔中穿出,当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所述的拨杆带动锁止销脱离锁止孔时取消固定外壳与升降座之间的锁止。

所述的拨杆与锁止销垂直连接。

所述的折弯头和升降座之间设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可以避免折弯头过度向下下降和过度向上上升。

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穿设在升降座上且呈水平设置的限位销子,在折弯头的侧面设有供所述的限位销子内端插入的条形限位孔。

所述的折弯头伸出至固定外壳下表面下方的一端横向截面呈梯形。所述的升降座呈l形,在固定外壳的一侧设有供所述升降座横向部卡入的缺口。

所述的升降座内设有竖直定位盲孔,且竖直定位盲孔的孔口朝下并与外界连通,所述的折弯头上端插于所述的竖直定位盲孔内,所述的竖直弹性件为弹簧,竖直弹性件的上端作用在竖直定位盲孔孔底,竖直弹性件的下端作用在折弯头上端端面上。

所述的外线头夹持刺破机构包括安装座,在安装座上设有通孔,在通孔中穿设有能够相对通孔轴向升降的l形夹持件且l形夹持件的上端横向部将空心线圈外线头压紧在安装座上表面,在安装座的侧部设有外线头刺破刀且外线头刺破刀的刀刃突出于安装座的上表面,在l形夹持件的纵向部与安装座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弹性结构。

通过夹持并同步刺破的方式,后续再连通电源,其不仅降低了加工难度,而且还降低了成本,无需实时检测治具的温度和保持治具温度的恒定,节能且设计更合理。

所述的外线头刺破刀有两把且对称设置;

在l形夹持件的横向部下表面设有过线槽且过线槽的槽深小于空心线圈外线头的直径。该结构避免了线被切断。

所述的安装座的侧部设有两个导向槽,所述的外线头刺破刀位于所述的外线头刺破刀内。

所述的通孔为方形孔、三角形孔和异形孔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l形夹持件与所述的通孔相匹配。

所述的外线头刺破刀的刀刃突出于安装座上表面的高度小于外线头的直径。

所述的弹性结构包括套设在l形夹持件纵向部上的弹簧,弹簧的上端作用在安装座的下端,弹簧的下端作用在l形夹持件纵向部下端的挡圈上。

在上述的空心线圈绕线设备中,本装置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的l形夹持件在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的上移驱动装置。

所述的上移驱动装置包括悬臂式驱动杆,悬臂式驱动杆与升降驱动气缸连接。所述的安装座呈条状,且该安装座插于悬臂式定位架内。所述的悬臂式定位架上设有若干安装固定孔。

治具离合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治具上端中心的离合管定位孔,离合管的下端插于离合管定位孔中,离合管的上端延长至下治具的上端面,在上治具下端中心设有供所述的离合管上端插入的离合管插入孔,在离合管上端开设有过线槽,在离合管的上端外壁设有环形锁止槽,在上治具上设有至少一个径向通孔且当上治具和下治具相互靠拢后所述的离合管插于上治具内从而使径向通孔与环形锁止槽连通,在每个径向通孔内分别设有圆珠且圆珠的直径大于径向通孔的长度,在上治具上套设有能够沿着上治具轴向移动的驱动套,在驱动套的内壁具有能够驱动所述的圆珠径向向内从而部分卡于所述环形锁止槽中的驱动斜面;

所述的下定位柱穿设在离合管的下端,内线头刺破刀向下移动从而插于离合管内。

所述的驱动斜面设置在驱动套的下端内壁。

所述的驱动套上端内壁设有台阶孔,在台阶孔内设有轴向弹簧,轴向弹簧的下端作用在台阶孔上,轴向弹簧的上端作用在上治具顶部的凸肩上。

所述的径向通孔内端具有环形凸部,且环形凸部的内径小于圆珠的直径。所述的环形锁止槽为v形槽。所述的径向通孔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的离合管上端外壁设有倒角。

所述的过线槽将离合管的上端分切成两块对称设置的半圆块。

治具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治具下端的定位筒,主轴穿设在定位筒内且主轴与定位筒转动连接,在主轴下端穿设有一根沿着主轴径向设置且能够在主轴轴向方向移动的周向锁止销,在主轴内设有弹性件一,弹性件一的下端作用在周向锁止销上,上端作用在主轴内台阶上,在定位筒的内壁下端设有两个供所述的周向锁止销两端一一卡入的周向锁止缺口,本机构还包括能够向上推动所述的周向锁止销脱离周向锁止缺口且能带动主轴转动的动力装置。

所述的主轴上设有沿着主轴径向设置的腰形孔,周向锁止销插于所述的腰形孔中且能够沿着腰形孔径向长边方向移动。所述的周向锁止缺口内侧设有内倒角。

所述的周向锁止销两端与主轴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的周向锁止销轴向窜动的轴向定位结构。

所述的轴向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周向锁止销两端的卡簧,所述的卡簧分别与主轴的外壁接触。

所述的主轴下端外壁设有两个定位平面,所述的卡簧一一与所述的定位平面贴靠。所述的弹性件一为弹簧和弹性柱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可升降动力轴,在可升降动力轴的上端和主轴的下端之间设有凹凸配合结构且当可升降动力轴的上端从主轴下端插入至主轴内时所述的可升降动力轴推动周向锁止销向上脱离周向锁止缺口。

所述的凹凸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主轴下端的v形槽,在可升降动力轴的上端具有与所述的v形槽中的v形部。

所述的可升降动力轴设置在升降定位板上,所述的升降定位板与升降驱动器连接,所述的可升降动力轴与转动驱动装置连接。

当然,升降驱动器可以直接驱动所述可升降动力轴升降。

在上述的空心线圈绕线设备中,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的治具驱动机构和线圈下料机构处上方的开盖装置,在机架上设有能够将漆包线牵引至治具驱动机构处的带剪断功能的拉线机构,当漆包线被牵引至治具驱动机构处时位于治具驱动机构上方的开盖装置将上治具向上脱离下治具,当空心线圈被转动至线圈下料机构处时开盖装置将上治具向上脱离下治具。

所述的下治具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扁平形脱料杆,所述的下治具上套设有下脱料驱动套,所述的下脱料驱动套上端与所述的扁平形脱料杆连接;

上治具上设有脱料机构,上治具包括呈圆柱状的本体,本体下部具有呈圆盘状的压线部,压线部的底面为用于使线圈绕卷成型的成型面,本脱料机构包括进气环和通气孔,上述进气环呈环形且套在本体上,所述进气环上具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上端位于进气环上部并用于与气源相联,所述通气孔下端位于成型面处,通气孔上端与进气通道下端相连通。

所述的过线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且具有呈平面的过线面,过线面上连接有能使若干漆包线水平排列的线排组件,上述过线面边沿处还连接有集线组件,上述集线组件能将线排组件处的若干漆包线呈水平方向并排紧贴。

在上述的空心线圈绕线设备中,所述的线排组件包括呈固定排和活动排,上述固定排固连在过线面的边沿处,上述活动排内端与过线面铰接,活动排外端与过线面之间具有当活动排摆动后能将其定位的定位结构;

所述的集线组件包括连接块和引线条,上述连接块固连在过线面上,上述引线条的数量为两个:条体一和条体二,上述条体一和条体二通过连接销相固连且在条体一与条体二之间形成与漆包线直径相匹配的过料间隙,上述连接销下端伸出条体二并与连接块固连。

在上述的空心线圈绕线设备中,所述的拉线机构包括拉线定位板且所述的拉线定位板与xyz装置连接,在拉线定位板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带剪断功能的夹持装置,该带剪断功能的夹持装置包括升降压头和l形固定夹,所述的升降压头与压头升降驱动结构连接,且压头升降驱动结构驱动升降压头将线头压紧在l形固定夹的横向部上,在升降压头上连接有位于升降压头后侧的剪线切刀且剪线切刀的刀刃延长至升降压头的下表面下方。

在上述的空心线圈绕线设备中,所述的线圈通电机构包括升降板且升降板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在升降板上穿设有至少一根竖直设置的通电电极一和至少一根竖直设置的通电电极二,通电电极一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内线头夹持刺破结构接触,通电电极二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外线头夹持刺破结构接触。

在上述的空心线圈绕线设备中,所述的所述的开盖装置包括夹爪气缸,在夹爪气缸上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抓取夹爪,在每个抓取夹爪上分别设有可相对抓取夹爪在竖直方向升降的解锁夹爪且所述的解锁夹爪位于两个抓取夹爪之间,在抓取夹爪上设有与所述的解锁夹爪连接的解锁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夹爪气缸与开盖升降驱动机构连接;

两个解锁夹爪将驱动套夹持并驱动驱动套向上移动从而迫使圆珠脱离环形锁止槽,两个抓取夹爪将上治具夹持并在开盖升降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驱动套向上脱离下治具。

线圈冷却机构包括两个对置的出风壳,在两个出风壳相对应的一面分别设有弧形凹面和设置在弧形凹陷上的若干离散排列的出风孔;

线圈下料机构包括吸盘定位板且所述的吸盘定位板与搬运装置连接,在吸盘定位板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线圈仿形吸盘,在吸盘定位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位于线圈仿形吸盘外侧的外线头夹持装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空心线圈绕线设备的优点在于:

1、通过夹持并同步刺破的方式,后续再连通电源,其不仅降低了加工难度,而且还降低了成本,无需实时检测治具的温度和保持治具温度的恒定,节能且设计更合理。

2、通过竖直弹性件的设计,其可以实现竖直方向的减震缓冲,同时,可以避免激烈和直接的硬性接触导致两者的相互损坏。

3、周向锁止销和周向锁止缺口的协同作用,其可以避免主轴在停止转动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而自由转动,即,实现了周向固定,设计更加合理。

4、圆珠与环形锁止槽容易对位,只要能够卡于环形锁止槽中即可,而环形锁止槽为环形结构,其不仅降低了配合难度,而且还提高了配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内线头夹持刺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内线头夹持刺破机构夹持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内线头夹持刺破机构另一视角夹持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下定位柱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内线头切刀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外线头折弯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外线头折弯机构安装在上治具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外线头夹持刺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l形夹持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外线头夹持刺破机构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增加上移驱动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主轴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提供主轴部分横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提供的主轴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提供的主轴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提供的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提供的分离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提供的空心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上治具的脱料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上治具的脱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脱料机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提供的下治具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提供的过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提供的绕线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提供的通电加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提供的通电状态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提供的开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提供的去除开盖升降驱动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提供的解锁夹爪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提供的拉线机构的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提供夹持装置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提供的凹凸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发明提供的拉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本发明提供的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发明提供另一视角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发明提供的过线机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本发明提供的漆包线进线状态示意图。

图40是本发明提供的冷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发明提供的转盘带治具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发明提供的各个机构分布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26所示,本空心线圈绕线设备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有转盘2,转盘2与转盘驱动机构连接。转盘驱动机构包括带传动和齿轮传动中的任意一种。转盘2顺时针转动。

如图1-2、图20、图26和图41-42所示,在机架1上设有位于转盘2外围且能够将若干漆包线水平排列且能够将所述若干漆包线并排紧贴的过线机构3,在转盘2上设有若干圆周分布的下治具a,在每个下治具a上分别通过治具离合机构连接有上治具b,在上治具b和下治具a之间设有能够将空心线圈内线头夹持并刺破的内线头夹持刺破机构c,在上治具b的外缘设有当空心线圈完成绕制时能够迫使空心线圈的外线头向内折弯的外线头折弯机构d。

在下治具a或上治具b上设有能够将空心线圈外线头夹持并刺破的外线头夹持刺破机构e,图41-42所示,在机架1上设有沿着转盘2圆周依次分布的治具驱动机构4、线圈通电机构5、线圈冷却机构6和线圈下料机构7,上述的各个机构顺时针分布,转盘2将相互配合的下治具a和上治具b转动至治具驱动机构4位置时该治具驱动机构4驱动下治具a与上治具b进行绕线,转盘2将绕制在下治具a与上治具b的空心线圈转动至线圈通电机构5处时该线圈通电机构5对空心线圈进行通电加热,转盘2将通电加热后的空心线圈转动至线圈冷却机构6处时该线圈冷却机构6对空心线圈进行冷却,转盘2将冷却后的空心线圈转动至线圈下料机构7处时该线圈下料机构7将冷却后的空心线圈脱离。

具体地,如图3-7所示,本实施例的内线头夹持刺破机构包括穿设在下治具a内的下定位柱d1,本机构还包括穿设在上治具b内的内线头刺破刀d2且当上治具b下降到设定位置时所述内线头刺破刀d2的刀刃与下定位柱d1的上端接触,内线头刺破刀d2由金属材料制成。在下定位柱d1的上端或内线头刺破刀d2的下端设有过线凹槽d11且所述的过线凹槽d11槽深小于空心线圈内线头的直径。

空心线圈内线头经过所述过线凹槽,此时的空心线圈内线头部分位于过线凹槽内,部分凸出于过线凹槽外,而此时的上治具b被下降到设定位置时,此时的内线头刺破刀d2的下端与下定位柱d1上端端面接触,由于空心线圈内线头部分凸出于过线凹槽外,此时的内线头刺破刀d2则将凸出部分刺破,整个过程简单且稳定性非常好。

在内线头刺破刀d2和上治具b之间设有弹簧件d3。通过设计弹簧件d3,其可以避免内线头刺破刀d2与下定位柱d1上端端面接触后过度地向下移动。当然,这里的弹簧件d3还具有复位作用。

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内线头刺破刀d2下端具有两个刀刃。即,两个刀刃之间形成与过线凹槽垂直的成型槽。

在内线头刺破刀d2上端设有定位盲孔d21,弹簧件d3的下端插于定位盲孔d21内且弹簧件的下端端部作用在定位盲孔d21孔底,弹簧件d3的上端作用在上治具b的顶部下表面。

当然,这里的弹簧件d3可以直接套设在内线头刺破刀d2上端。另外,在上治具b顶部设有通孔d10,所述的通孔d10与所述的定位盲孔d21连通。通孔d10的设计便于后续通电电极二的插入。

在上治具b内设有位于内线头刺破刀d2外围的内线头切刀d4,内线头切刀d4的下端切刃位于上治具b的下表面下方。通电加热完毕之后,通过内线头切刀d4的设计其可以将多余的废线头切除。

优化方案,在下定位柱d1顶端设有让位台阶d11,所述的内线头切刀d4的下端切刃插于所述的让位台阶d11中。让位台阶d11起到避让和减重的目的。当然,本实施例的内线头刺破刀d2和内线头切刀d4之间滑动连接。

在下治具a内设有套设在下定位柱d1上的离合管d5,离合管d5的上端延长至下治具a的上表面且在离合管d5的上端开设有过线缺口。

具体地,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的外线头折弯机构包括固定外壳f1,固定外壳f1下端敞口且固定在上治具上。

在固定外壳f1内设有能够在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座f2,在升降座f2内穿设有设置设置的折弯头f3且折弯头f3的下端向下延长至固定外壳f1的下表面下方,折弯头f3呈扁平状结构,并穿过上治具。

在折弯头f3的上端和升降座f2之间设有竖直弹性件f4,具体地,在升降座f2内设有竖直定位盲孔f28,且竖直定位盲孔f28的孔口朝下并与外界连通,所述的折弯头f3上端插于所述的竖直定位盲孔f28内,所述的竖直弹性件f4为弹簧,竖直弹性件f4的上端作用在竖直定位盲孔f28孔底,竖直弹性件f4的下端作用在折弯头f3上端端面上。

通过竖直弹性件f4的设计,其可以实现竖直方向的减震缓冲,同时,可以避免激烈和直接的硬性接触导致两者的相互损坏。

在固定外壳f1和升降座f2之间设有当升降座f2带动折弯头f3下降到设定位置时能够将固定外壳f1与升降座f2之间锁止的锁止结构。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锁止结构包括穿设在升降座f2上端且呈横向设置的锁止销活动孔f21,在锁止销活动孔f21内穿设有锁止销f22,锁止销f22的一端与升降座f2之间设有横向弹性件f23,横向弹性件f23为弹簧,在固定外壳f1的内壁设有供锁止销f22另一端插入的锁止孔f24,当锁止销f22另一端插于锁止孔f24中时将固定外壳f1与升降座f2之间锁止。

其次,锁止孔f24为腰形孔。

另外,在锁止销f22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拨杆f25,且拨杆f25的上端从升降座f2上端的条形孔f26中穿出,当在外力作用下驱动所述的拨杆f25带动锁止销f22脱离锁止孔f24时取消固定外壳f1与升降座f2之间的锁止。

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拨杆f25与锁止销f22垂直连接。

在折弯头f3和升降座f2之间设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可以避免折弯头f3过度向下下降和过度向上上升。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包括穿设在升降座f2上且呈水平设置的限位销子f27,在折弯头f3的侧面设有供所述的限位销子f27内端插入的条形限位孔f31。

折弯头f3伸出至固定外壳f1下表面下方的一端横向截面呈梯形。在梯形部的每个棱边上分别设有圆弧倒角。

本实施例的升降座f2呈l形,在固定外壳f1的一侧设有供所述升降座f2横向部卡入的缺口。设计的缺口便于拆装。

折弯工作原理如下:当空心线圈完成绕线时,此时的升降座f2在竖直力的作用下实现向下移动,移动的同时带动折弯头f3向下移动并与下治具的上表面接触,通过设计竖直弹性件f4,其可以起到弹性减震作用,再结合锁止结构,其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设计的合理性,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能。

当需要解锁时,此时的拨杆f25在外力驱动下迫使锁止销f22脱离锁止孔f24。

具体地,如图10-13所示,本实施例的外线头夹持刺破装置包括安装座c1,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安装座c1呈条状,且该安装座c1插于悬臂式定位架c7内。

悬臂式定位架c7上设有若干安装固定孔c71。安装固定孔c71内穿设有紧固件,通过紧固件将悬臂式定位架c7固定在下治具上。

在安装座c1上设有通孔c11,在通孔c11中穿设有能够相对通孔c11轴向升降的l形夹持件c2且l形夹持件c2的上端横向部将空心线圈外线头压紧在安装座c1上表面,l形夹持件c2为金属件,在安装座c1的侧部设有外线头刺破刀c3且外线头刺破刀c3的刀刃突出于安装座c1的上表面,即,在空心线圈外线头压紧在安装座c1上表面时,此时的外线头刺破刀c3刀刃将外线头刺破,刺破后外界的通电电极一与l形夹持件c2横向部接触,即,实现通电加热。

该方式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效率非常高,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电能的消耗,节能且设计更合理。

在l形夹持件c2的横向部下表面设有过线槽且过线槽的槽深小于空心线圈外线头的直径。

过线槽便于线的卡入,同时,可以避免线被切断。

在l形夹持件c2的纵向部与安装座c1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弹性结构。弹性结构的设计其可以迫使l形夹持件c2的纵向部将外线头压紧,同时,弹性结构其还起到复位的作用,即,l形夹持件c2向上移动后,此时的复位就采用弹性结构。

具体地,上述的弹性结构包括套设在l形夹持件c2纵向部上的弹簧c4,弹簧c4的上端作用在安装座c1的下端,弹簧c4的下端作用在l形夹持件c2纵向部下端的挡圈c5上。

挡圈c5可以被螺栓代替。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外线头刺破刀c3有两把且对称设置。

在安装座c1的侧部设有两个导向槽,所述的外线头刺破刀c3位于所述的外线头刺破刀c3内。

其次,本实施例的通孔c11为方形孔、三角形孔和异形孔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l形夹持件c2与所述的通孔c11相匹配。

还有,外线头刺破刀c3的刀刃突出于安装座c1上表面的高度小于外线头的直径。该结构的设计,其避免了刺破刀将外线头切断。

本装置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的l形夹持件c2在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的上移驱动装置c6。上移驱动装置c6包括悬臂式驱动杆,悬臂式驱动杆与升降驱动气缸连接。

上移驱动装置c6驱动l形夹持件c2向上移动从而使l形夹持件c2横向部与安装座c1上表面之间形成卡线槽。

具体地,如图1-2所示,治具离合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治具a上端中心的离合管定位孔q23,离合管q1的下端插于离合管定位孔q23中,离合管q1的上端延长至下治具a的上端面,在上治具b下端中心设有供所述的离合管q1上端插入的离合管插入孔。

在离合管q1的上端外壁设有环形锁止槽q11,环形锁止槽q11为v形槽。在上治具b上设有至少一个径向通孔q21且当上治具b和下治具a相互靠拢后所述的离合管q1插于上治具b内从而使径向通孔q21与环形锁止槽q11连通,离合管插入孔与径向通孔q21连通,在每个径向通孔q21内分别设有圆珠q3且圆珠q3的直径大于径向通孔q21的长度,在上治具b上套设有能够沿着上治具b轴向移动的驱动套q4,在驱动套q4的内壁具有能够驱动所述的圆珠q3径向向内从而部分卡于所述环形锁止槽q11中的驱动斜面q41。

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驱动斜面q41设置在驱动套q4的下端内壁。通过驱动斜面q41的设计,其可以实现驱动圆珠q3在径向通孔q21内向内移动。

在驱动套q4上端内壁设有台阶孔q42,在台阶孔q42内设有轴向弹簧q43,轴向弹簧q43的下端作用在台阶孔q42上,轴向弹簧q43的上端作用在上治具b顶部的凸肩上。

在径向通孔q21内端具有环形凸部q22,且环形凸部q22的内径小于圆珠q3的直径。该环形凸部q22的设计,其避免了圆珠q3向内脱离径向通孔q21。

在离合管q1上端开设有过线槽q12。

作为本实施例的最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径向通孔q21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当然,这里的径向通孔q21数量不宜多于6个。

在离合管q1上端外壁设有倒角q13。过线槽q12将离合管q1的上端分切成两块对称设置的半圆块。

上、下治具的离合原理如下:

驱动套q4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此时的驱动斜面q41则与径向通孔q21内的圆珠q3接触,接触的同时则驱动所述圆珠q3不断向径向通孔q21内孔口移动,即,可以将圆珠q3的部分卡于离合管q1上端的环形锁止槽q11内,实现了上、下治具的连接。

该方式,圆珠q3无需寻求对位,只要能够卡于环形锁止槽q11中即可,而环形锁止槽q11为环形结构,其不仅降低了配合难度,而且还提高了配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取消配合时,此时的驱动套q4向上移动从而圆珠q3离开环形锁止槽q11。

还有,如图14-19所示,治具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下治具a下端的定位筒h2,主轴h1穿设在定位筒h2内且主轴h1与定位筒h2转动连接,定位筒h2固定在转盘上。

在主轴h1下端穿设有一根沿着主轴h1径向设置且能够在主轴h1轴向方向移动的周向锁止销h3,在主轴h1内设有弹性件一h4,弹性件一h4为弹簧和弹性柱中的任意一种。

弹性件一h4的下端作用在周向锁止销h3上,上端作用在主轴h1内台阶上,在定位筒h2的内壁下端设有两个供所述的周向锁止销h3两端一一卡入的周向锁止缺口h21,弹性件一h4的作用在于:当周向锁止销h3向上脱离周向锁止缺口h21后,其能够实现周向锁止销h3的向下复位。

周向锁止销h3和周向锁止缺口h21的协同作用,其可以避免主轴在停止转动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而自由转动,即,实现了周向固定,设计更加合理且无形中提高了绕线精度。

其次,在主轴h1上设有沿着主轴h1径向设置的腰形孔h11,周向锁止销h3插于所述的腰形孔h11中且能够沿着腰形孔h11径向长边方向移动。

为了便于复位,在周向锁止缺口h21内侧设有内倒角h211。内倒角h211为圆弧倒角和倾斜倒角中的任意一种。

在周向锁止销h3两端与主轴h1之间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的周向锁止销h3轴向窜动的轴向定位结构。具体地,该轴向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周向锁止销h3两端的卡簧h31,所述的卡簧h31分别与主轴h1的外壁接触。

另外,在主轴h1下端外壁设有两个定位平面,所述的卡簧h31一一与所述的定位平面贴靠。

设计的定位平面,其进一步提高了接触的稳定性。

本机构还包括能够向上推动所述的周向锁止销h3脱离周向锁止缺口h21且能带动主轴h1转动的动力装置h5。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动力装置h5包括可升降动力轴h51,在可升降动力轴h51的上端和主轴h1的下端之间设有凹凸配合结构且当可升降动力轴h51的上端从主轴h1下端插入至主轴h1内时所述的可升降动力轴h51推动周向锁止销h3向上脱离周向锁止缺口h21。

进一步地,凹凸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主轴h1下端的v形槽h12,在可升降动力轴h51的上端具有与所述的v形槽h12中的v形部h52。

可升降动力轴h51设置在升降定位板h53上,所述的升降定位板h53与升降驱动器连接,所述的可升降动力轴h51与转动驱动装置h54连接。

升降驱动器为气缸或者油缸,转动驱动装置h54包括套设在可升降动力轴h51上的驱动套,驱动套与可升降动力轴h51轴向活动连接,轴向活动连接的结构包括平键和键槽的结构,或者内花键与外花键相互配合的结构,驱动套通过带轮与驱动电机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进行绕线作业时,此时的可升降动力轴h51则上升与主轴周向连接,在上升的同时,可升降动力轴h51的上端将两端卡于周向锁止缺口h21中的周向锁止销h3顶出至周向锁止缺口h21,实现取消周向锁止。

相反,当完成绕线时,此时的可升降动力轴h51停止转动且向下复位,而周向锁止销h3在弹性件一h4的作用下向下复位至周向锁止缺口h21中,即,实现了主轴的周向固定,避免了周向自由转动。

另外,如图24所示,在下治具a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扁平形脱料杆s1,所述的下治具a上套设有下脱料驱动套s2,所述的下脱料驱动套s2上端与所述的扁平形脱料杆s1连接。

如图21-23所示,上治具上设有脱料机构,上治具包括呈圆柱状的本体i1,本体i1下部具有呈圆盘状的压线部i1a,压线部i1a的底面为用于使线圈绕卷成型的成型面i1a1。

本绕线设备中上治具的脱料机构包括进气环i2和通气孔i1b,上述进气环i2呈环形且套在本体i1上,所述进气环i2上具有进气通道i3,进气通道i3上端位于进气环i2上部并用于与气源相联,所述通气孔i1b下端位于成型面i1a1处,通气孔i1b上端与进气通道i3下端相连通。

上述进气环i2上部具有用于与气源相连的进气座i4。

所述进气环i2底部具有呈环形凹入并与进气通道i3相通的气槽i2a,上述通气孔i1b上端与气槽i2a相连通。所述压线部i1a上具有定位销i5,上述进气环i2上具有定位孔i2b且定位销i5嵌于定位孔i2b处。所述定位销i5与压线部i1a垂直设置且定位销i5下端固连在压线部i1a处。

所述定位销i5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上述定位孔i2b与定位销i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定位销i5上端具有平滑过渡的导入部i5a。

具体地,如图25-26所示,过线机构3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且具有呈平面的过线面h1a,过线面h1a上连接有能使若干漆包线水平排列的线排组件,上述过线面h1a边沿处还连接有集线组件,上述集线组件能将线排组件处的若干漆包线呈水平方向并排紧贴。

所述的线排组件包括呈固定排h2和活动排h3,上述固定排h2固连在过线面h1a的边沿处,上述活动排h3内端与过线面h1a铰接,活动排h3外端与过线面h1a之间具有当活动排h3摆动后能将其定位的定位结构。

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过线面h1a上的弧形定位槽h1a1和位于活动排h3外端处的定位螺钉h4,上述定位螺钉h4位于定位槽h1a1处且活动排h3和过线面h1a通过定位螺钉h1a1相连接。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案,即: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连接在过线面上的定位螺钉和活动排外端处的条形定位槽,上述定位螺钉位于定位槽处且活动排和过线面通过定位螺钉相连。

所述活动排h3的数量为两个:排体一h3a和排体二h3b,上述排体一h3a与固定排h2垂直设置,上述排体二h3b位于排体一h3a与固定排h2之间。

所述排体一h3a上部连接有若干滚轮一h3a1,所述排体二h3b上部连接有若干滚轮二h3b1,上述滚轮一h3a1与滚轮二h3b1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固定排h2上部连接有若干滚轮三h2a,所述固定排h2侧部还具有一呈板状的引线孔h5a,上述引线孔h5a的数量与滚轮三h2a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过线面h1a上固连有截面呈l形的连接板h5,上述连接板h5底部与过线面h1a固连,上述引线孔h5a位于连接板h5侧部。

所述的集线组件包括连接块h6和引线条,上述连接块h6固连在过线面h1a上,上述引线条的数量为两个:条体一h7和条体二h8,上述条体一h7和条体二h8通过连接销h9相固连且在条体一h7与条体二h8之间形成与漆包线直径相匹配的过料间隙,上述连接销h9下端伸出条体二h8并与连接块h6固连。

上述条体一h7和条体二h8形成一集线单元,所述集线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集线单元分别位于连接块h6两侧。

线排组件能将多根漆包线有序的输送至集线组件处,在集线组件的作用下能将上述多根漆包线有序的并排紧贴。

紧贴在一起的漆包线再进入绕线装置处,通过绕线装置对其进行稳定绕线。

同时,上述的线排组件和集线组件都位于过线面处,这样的结构能使漆包线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相应的提高了漆包线的输送稳定性。

如图38-39所示,在机架上设有位于集线组件后方的并线轮h10,并线轮h10设置在xy移动平台上。并线轮h10其可以对各个散状线进行合并在一起。在并线轮h10后方设有能够对合并在一起的线进行移动加热的移动热风枪h11。移动热风枪h11设置在xy移动平台上。

具体地,如图3-6、图10-13和图25-27所示,线圈通电机构5包括升降板e1且升降板e1与升降驱动装置连接,在升降板e1上穿设有至少一根竖直设置的通电电极一e2和至少一根竖直设置的通电电极二e3,通电电极一e2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内线头夹持刺破结构c接触,通电电极二e3在升降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外线头夹持刺破结构d接触。

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器。升降驱动器为气缸或油缸。

升降板e1为绝缘板。

还有,如图26所示,在机架上还设有分别位于所述的治具驱动机构4和线圈下料机构7处上方的开盖装置8,在机架上设有能够将漆包线牵引至治具驱动机构4处的带剪断功能的拉线机构,当漆包线被牵引至治具驱动机构4处时位于治具驱动机构4上方的开盖装置8将上治具向上脱离下治具,当空心线圈被转动至线圈下料机构7处时开盖装置8将上治具向上脱离下治具。

具体地,如图29-31所示,开盖装置包括夹爪气缸a1,夹爪气缸a1为现有技术,在夹爪气缸a1上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抓取夹爪a2,抓取夹爪a2呈u形结构,在每个抓取夹爪a2上分别设有可相对抓取夹爪a2在竖直方向升降的解锁夹爪a3且所述的解锁夹爪a3位于两个抓取夹爪a2之间。

在抓取夹爪a2上设有与所述的解锁夹爪a3连接的解锁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夹爪气缸a1与开盖升降驱动机构连接。

当完成绕线时,夹爪气缸a1驱动抓取夹爪a2相向移动,同时,解锁夹爪a3也同步相向移动,此时的两个解锁夹爪a3先将上治具的解锁套夹持,此时的两个抓取夹爪a2将上治具的外框夹持,解锁夹爪a3的升降从而带动上治具向上脱离下治具,即,实现上治具和下治具的分离,当分离后,此时的夹爪气缸a1被开盖升降驱动机构直接整个向上提升,实现完全分离。

两个解锁夹爪a3对称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解锁夹爪a3包括拱形夹持部a31和连接在拱形夹持部a31中部的竖直段a32,所述的拱形夹持部a31与竖直段a32上端连接。拱形夹持部a31抱在上治具的解锁套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解锁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抓取夹爪a2上端的解锁升降气缸a4,解锁升降气缸a4的伸缩杆伸入至抓取夹爪a2上端的通孔a21内并与竖直段a32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地,通孔从抓取夹爪a2的上端延长至抓取夹爪a2的中下部,所述的竖直段a32插于所述的通孔中。通过该结构的设计,其可以提高升降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在抓取夹爪a2外侧设有与所述的通孔a21连通的连通孔体a22。连通孔体a22其便于观察,以及安装。另外,在抓取夹爪a2上端设有定位板a23,所述的解锁升降气缸a4固定在定位板a23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开盖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座a5,在固定座a5上设有升降座a51,升降座a51呈块状结构,所述的固定座a5和升降座a51之间设有升降驱动结构,升降驱动结构包括与升降座a51螺纹连接的竖直螺杆,夹爪气缸a1一一固定在升降座a51上。

在夹爪气缸a1上端连接有呈倒置的t形件a11,t形件a11的竖直部分插于升降座a51内且能相对升降座a51移动,在t形件a11的竖直部分套设有压缩弹簧a12,压缩弹簧a12的一端作用在t形件a11横向部分上,压缩弹簧a12的另一端作用在升降座a51下表面,在升降座a51和t形件a11之间或者在升降座a51和夹爪气缸a1之间设有行程控制开关a13。

通过设计t形件a11和压缩弹簧a12,其可以实现减震缓冲,同时,设计的行程控制开关a13,其可以实现升降移动的行程控制。

进一步地,该行程控制开关a13包括固定在t形件a11横向部分上的竖直行程检测杆,在升降座a51上设有带缺口的固定开关,竖直行程检测杆插入至固定开关的缺口中实现行程的控制检测。

优化方案,在夹爪气缸a1相向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连接有向下延长的定位架a14,在两个定位架a14的下端之间设有c形架a15,所述的c形架a15位于抓取夹爪a2之间且c形架a15位于解锁夹爪a3下方。

开盖即将上治具脱离下治具,其工作原理如下:

两个解锁夹爪a3将驱动套q4夹持并驱动驱动套q4向上移动从而迫使圆珠脱离环形锁止槽,两个抓取夹爪a2将上治具夹持并在开盖升降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驱动套q4向上脱离下治具。

在绕线线圈时,需要将上治具脱离下治具,在下料时,需要将上治具脱离下治具,其余的工位,上治具通过离合管和圆珠实现连接。

具体地,如图32-35所示,所述的拉线机构包括拉线定位板j6且所述的拉线定位板j6与xyz装置j7连接,在拉线定位板j6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带剪断功能的夹持装置,该带剪断功能的夹持装置包括升降压头j1和l形固定夹j2,所述的升降压头j1与压头升降驱动结构连接。压头升降驱动气缸j5还可以是油缸,还可以是直线电机。

且压头升降驱动结构驱动升降压头j1将线头压紧在l形固定夹j2的横向部上,在升降压头j1上连接有位于升降压头j1后侧的剪线切刀j3且剪线切刀j3的刀刃延长至升降压头j1的下表面下方。

通过在压头升降驱动气缸j5一个动力,带动升降压头j1将线头压紧在l形固定夹j2上,同时,还协同一把剪线切刀j3,当剪线切刀j3下降至设定位置时,可以将线头切断。

当然,在未切断时,此时的线头被升降压头j1和l形固定夹j2夹持。在升降压头j1下端与l形固定夹j2横向部之间设有凹凸夹线结构。

具体地,该凹凸夹线结构包括设置在升降压头j1下端的至少一个圆弧凸条j11,在l形固定夹j2横向部上设有供所述的圆弧凸条j11一一卡入的圆弧槽j21。

该结构的设计,其可以扩大夹持力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夹持的牢固性。

优化方案,在升降压头j1和l形固定夹j2之间设有导向结构。具体地,该导向结构包括连接在l形固定夹j2上端的导向筒j4,所述的升降压头j1穿设在导向筒j4内且升降压头j1与导向筒j4滑动连接。

在导向筒j4上设有条形导向孔j41,在升降压头j1上设有外端插于所述的条形导向孔j41中的导向销子j12。

具体地,该压头升降驱动结构包括压头升降驱动气缸j5,所述的导向筒j4上端固定在压头升降驱动气缸j5的外壳上,所述的升降压头j1通过连接件j51与压头升降驱动气缸j5的伸缩杆连接。

如图36-37所示,线圈下料机构7包括吸盘定位板k1且所述的吸盘定位板k1与搬运装置k2连接,具体地,搬运装置k2包括安装定位座k21,在安装定位座k21上连接有水平驱动器k22,在水平驱动器k22上连接有平移板k23,在平移板k23上连接有升降驱动气缸一k24,且所述的吸盘定位板k1与升降驱动气缸一k24连接。

升降驱动气缸一k24和吸盘定位板k1之间设有竖直导向结构。竖直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吸盘定位板k1一侧的悬臂部k11,在悬臂部k11上设有若干导向孔,在升降驱动气缸一k24上设有若干一一插于所述的导向孔中的导向柱。水平驱动器k22为无杆气缸。

在吸盘定位板k1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线圈仿形吸盘k3,在吸盘定位板k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位于线圈仿形吸盘k3外侧的外线头夹持装置k4。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外线头夹持装置k4包括与吸盘定位板k1固定连接的固定夹持爪k41,在固定夹持爪k41上铰接有活动夹持爪k42,固定夹持爪k41呈l形,活动夹持爪k42呈l形且固定夹持爪k41的横向部与活动夹持爪k42的横向部之间形成夹线空间,活动夹持爪k42与能驱动其摆动从而将外线头夹持在固定夹持爪k41横向部和活动夹持爪k42的横向部之间的摆动驱动器k43连接。摆动驱动器k43为气缸或者油缸。

优化方案,活动夹持爪k42横向部位于固定夹持爪k41的横向部下方。具体地,该活动夹持爪k42上端与固定夹持爪k41之间设有铰轴k44。

在吸盘定位板k1上设有两个线圈仿形吸盘k3,所述的外线头夹持装置k4有两个且与所述的线圈仿形吸盘k3一一对应。吸盘定位板k1上设有检测传感器k5。

下料的工作原理如下:

搬运装置k2驱动吸盘定位板k1上的线圈仿形吸盘k3移动,此时的活动夹持爪k42打开,同时将外线头夹持,搬运装置k2驱动吸盘定位板k1移动从而实现下料。

如图40所示,线圈冷却机构包括两个对置的出风壳x1,在两个出风壳相对应的一面分别设有弧形凹面x2和设置在弧形凹陷上的若干离散排列的出风孔x3。

本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①、送线,若干根漆包线通过过线机构将漆包线并排靠拢,然后通过拉线机构将漆包线的线头牵引至治具驱动机构处的下治具上,此时的开盖装置将上位于治具驱动机构上方的上治具向上脱离下治具,当线头牵引到位后,此时的开盖装置将上治具与下治具重新配合。

②、绕线,治具驱动机构实现与下治具的连接从而驱动相互配合的上治具和下治具转动绕线。

③、线圈加热,转盘将空心线圈转动至下一个工位,即,线圈通电机构处,此时的上治具和下治具始终处于连接状态,而通过通电电极一e2和通电电极二e3分别与内线头夹持刺破机构c和外线头夹持刺破机构e的接触实现对空心线圈的加热,漆包线被加热后可以使内外圈连接在一起,避免了散开现象。

④、冷却,转盘转动至线圈冷却机构6处,此时的出风壳61连通冷风风源,通过出风孔62对上、下治具之间的空心线圈进行冷却,同时,还可以对治具进行冷却。

⑤、下料:将转盘转动至下料机构处,此时的开盖装置将上治具向上脱离下治具,然后下料机构进行最终的下料作业。

实施例二

如图26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固在此不作赘述,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

设置在机架上的内线头夹持刺破机构c包括陶瓷发热棒j8和激光剥离装置p2中的任意一种。即,进入至治具驱动机构处之前就实现对线头的漆包线剥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