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7242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油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浸式变压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油箱。



背景技术:

油箱作为油浸式变压器的外壳,用来存放变压器铁芯和绕组,起到保护的作用。油箱一般是用钢板焊接成的,其结构需要具备国家标准的强度,除了可以满足变压器在运行时的安全性能外,还应满足变压器在检修和运输时的一些要求。变压器工作时,油箱内将灌满变压器油。变压器油起到两种作用,一方面作为绝缘介质,起到对高压电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作为散热的媒介,即通过变压器油的导热性能,将绕组和铁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外部散热。

片式散热器是由1mm厚钢板的波形冲片,借助于上下集油盒(管)经焊接组装而成。它比圆管散热器省料,重量轻,可节省2/3变压器油。散热片形成的波纹片内部中空,一方面提供了变压器油的热膨胀体积变化的空间,一方面增大了散热面积。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Q=⊿t/R,变压器油温度升高后,与绕组温差变小,导致变压器油传热速率降低,散热效果变差。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2816565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油箱结构,包括油箱箱体,与传统的油箱箱体一样,其形状呈规则的长方体形,油箱箱体包括底壁和内侧壁,所述内侧壁由若干波纹片组成,所述内侧壁上安装有挡板。该实用新型在油箱结构内设置了有用于促进油箱内油循环的挡板,该挡板的设置是用来改变油浸式变压器油箱内的油循环路径,增加了油箱内部的油循环强度,提高油循环速度使得其内部的散热性能提高。

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上述专利中的油箱结构不够合理,油箱中内侧壁处油循环过程本十分缓慢,而挡板安装在内侧壁上并没有起到分流效果,难以引导电压器油循环,导致对流强度过低,温度升高时,无法实现油液在波纹片中流动的效果,通过流动而带走热量的方式并没有充分实现,不利于降低油浸式变压器的油温,在高强度工作下油箱的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对流强度高,安全可靠的油浸式变压器用油箱,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油箱,包括油箱箱体,所述油箱箱体由侧面板和底面板组成,所述侧面板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波纹片,所述波纹片内开设有与油箱箱体内部相连通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靠近底面板的一侧为出油段,远离底面板的一侧为进油段,所述出油段的长度长于进油段的长度。

在变压器油受热后,温度较高的变压器油由于密度较小,会上浮到油箱箱体的顶部,而温度较低的变压器油将会聚集到油箱箱体的底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改变了油箱箱体传统的规则长方体设置,出油段的长度较长且靠近底面板设置,可以有效地冷却出油段内的油温,加剧进油段与出油段之间的热不均匀性,从而加速油箱箱体内部变压器油的循环运动,有利于热量的排除,适应于高工作强度的变压器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油箱箱体的侧面板靠近底面板的一段朝向油箱箱体内部倾斜与底面板之间形成倒角,或向油箱箱体内部凹陷与底面板一起形成倒“凸”字形结构;

所述波纹片沿侧面板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且与侧面板垂直,所述波纹片内散热通道的进油口与出油口分别位于侧面板远离底面板一段的侧壁上以及靠近底面板一段的侧壁上。

通过将油箱箱体设置成不规则的形状,并且波纹片配合于该形状设置,增加散热面积的同时加剧了散热不均匀的状态,促进油箱箱体内部的热流循环,有利于油箱箱体内部热量的散除。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通道靠近波纹片的边缘设置,所述波纹片整体呈“U”字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最大程度的增加变压器油在通道内可以冷却的时间,有利于波纹片内变压器油的流动以及热量的散除。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波纹片远离油箱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波纹片的固定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波纹片在恶劣天气中晃动,防止可能遇到的碰撞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波纹片整体呈“U”字形,所述出油段或进油段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大出油段或进油段散热面积的辅助散热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出油端的散热能力,使得变压器油在通道内的流动能力加强,从而使得油箱内变压器油对流效果更好,从而提高铁芯和绕组的散热更出众。

进一步的,所述油箱箱体靠近底面板处设置有与用于排除油箱箱体内变压器油的出油管口。

进一步的,所述底面板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开设有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将变压器的油箱散热部设置成上大下小的形式,使得油箱箱体内部的变压器油散热不均匀,从而增强油箱箱体内部变压器油的循环,有利于热量的快速散除,适用于高工作强度的变压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油箱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油箱实施例二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志:1、油箱箱体;2、侧面板;3、底面板;4、波纹片;5、散热通道;6、出油段;7、进油段;8、固定杆;9、辅助散热片;10、出油管口;11、安装底座;12、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油箱,包括油箱箱体1,油箱箱体1由侧面板2和底面板3组成,侧面板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波纹片4,波纹片4内开设有与油箱箱体1内部相连通的散热通道5,散热通道5靠近底面板3的一侧为出油段6,远离底面板3的一侧为进油段7,出油段6的长度长于进油段7的长度。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油箱箱体1的侧面板2靠近底面板3的一段朝向油箱箱体1内部倾斜与底面板3之间形成倒角,或向油箱箱体1内部凹陷与底面板3一起形成倒“凸”字形结构。为了安装生产方便,本实施例中采用倒“凸”字形结构。波纹片4沿侧面板2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且与侧面板2垂直,分布于油箱箱体1的两侧,波纹片4内散热通道5的进油口与出油口分别位于侧面板2远离底面板3一段的侧壁上以及靠近底面板3一段的侧壁上,方便温度高的变压器油由侧壁上部进入到散热通道5中。通过将油箱箱体1设置成不规则的形状,并且波纹片4配合于该形状设置,增加散热面积的同时加剧了散热不均匀的状态,促进油箱箱体1内部的热流循环,有利于油箱箱体1内部热量的散除。

为了最大程度的增加变压器油在通道内可以冷却的时间,有利于波纹片4内变压器油的流动以及热量的散除。散热通道5靠近波纹片4的边缘设置,波纹片4整体呈“U”字形,方便变压器油流动。

为了防止波纹片4在恶劣天气中晃动,防止可能遇到的碰撞损坏,优化的,若干波纹片4远离油箱箱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波纹片4的固定杆8,固定杆8将所有散热片连成一体。

如图1所示,油箱箱体1靠近底面板3处设置有与用于排除油箱箱体1内变压器油的出油管口10,方便变压器后期维护时能够及时快速的将变压器油箱箱体1内的油料排除。

为了方便安装,底面板3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底座11,安装底座11上开设有螺纹孔12。本实施例中,安装底座11包括两个垂直于变压器油箱箱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支架。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油箱,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出油段6或进油段7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大出油段6或进油段7散热面积的辅助散热片9,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设置在出油段6的外壁上,上述辅助散热片9不仅能够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还能够进一步加固各个波纹片4之间的连接。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出油端的散热能力,使得变压器油在通道内的流动能力加强,从而使得油箱内变压器油对流效果更好,从而提高铁芯和绕组的散热更出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在变压器油受热后,温度较高的变压器油由于密度较小,会上浮到油箱箱体1的顶部,而温度较低的变压器油将会聚集到油箱箱体1的底部,通过改变油箱箱体1的形状,突破了油箱箱体1传统的规则长方体设置,出油段6的长度较长且靠近底面板3设置,可以有效地冷却出油段6内的油温,加剧进油段7与出油段6之间的热不均匀性,从而加速油箱箱体1内部变压器油的循环运动,有利于热量的排除,适应于高工作强度的变压器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