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包膜包边机的入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711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包膜包边机的入膜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包膜包边机的入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极板。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在传输和存储中,需要用隔板纸将正极板和负极板分隔,这个过程称之为包板或者成为包边,通常,往往是将正极板进行包边,随后在正极板上方或者下方,放置负极板。

包边后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称为一个单元。而在实际生产中,要将多个单元的极板有续叠加在一起,并包裹住透明塑料膜,这个工序称之为包膜。

而包膜这项工序,在传统技术中,需要工人手工进行包膜,效率低,膜容易贴合不平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包膜包边机的入膜装置,自动对极板进行包膜操作,效率高,膜和极板的贴合度好。

一种适用于包膜包边机的入膜装置,包含用于放置膜的舒膜筒,还包含用于导向和夹紧膜的压膜棍、用于裁断膜的裁膜刀和供覆盖好膜的极板群通过的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靠近所述出口的位置上设有负压吸膜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包含用于放置极板的供料装置,还包含用于传送极板的传送装置和用于往身上传送装置上补送极板的补料装置,所述补料装置包含用于放置补料极板的补料储料区和用于将极板从所述补料储料区转移至所述传送装置的补料吸料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补料吸料器包含气缸一和在所述气缸一的驱动下移动且用于吸取极板的吸料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吸料件将极板放置在中转架上,所述中转架在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吸料件能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中转架设在所述传送装置与所述补料储料区之间,还包含用于将极板从所述中转架上推至所述传送装置上的推料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推料件包含气缸二和与所述气缸二连接的推料板,所述推料板将补料极板从所述中转架推送至所述传送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中转架与所述传送装置之间设有供补料极板通过的下接缝,补料极板经过所述下接缝被推送至在所述传送装置上的极板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还包含将极板从所述供料装置转移到传送装置上的转移装置和位于所述传送装置上,将多个极板进行堆叠的堆板装置,所述补料装置按极板的传送方向位于所述堆板装置的后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供料装置包含正极板供料装置和负极板供料装置,所述负极板供料装置更靠近所述堆板装置,所述补料装置上放置的是负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补料装置靠近所述堆板装置的一侧设有用于夹紧导向堆叠结束的极板群的夹料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夹料夹包含位于侧方的侧夹架和位于上方的上夹架,所述侧夹架和所述上夹架均按传送方向向后逐渐收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工序完成后,在工序上,所有的正极板包纸已经完成,在数量上,拥有正确的三正四负或者四正五负的顺序,在排序上,也是正负依次叠加。

2、全程自动化,无需过多人工干预,效率高,不容易出错。

3、夹料夹能对极板群进行整形收拢,使得更为紧凑整齐。

4、吸料件能转动,从而匹配负极板在补料储料区的倾斜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补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

1、供料装置,14、正极板供料装置,15、负极板供料装置,2、转移装置,3、传送装置,31、传送架,6、补料装置,61、夹料夹,611、侧夹架,612、上夹架,62、补料储料区,63、补料吸料器,631、气缸一、632、吸料件,64、推料件,641、气缸二,642、推料板,65、中转架,66、下接缝,71、舒膜筒,72、压膜棍、73、裁膜刀,74、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用户实现把正极板和负极板都分别放置在正极板供料装置15和负极板供料装置15上,由转移装置2将正负极板转移到传送装置3上。转移装置2可采用油缸或者气缸之类的驱动件配合吸盘使用,将正负极板吸到传送装置3上。而正极板往往需要使用隔板纸进行包边操作,所以较佳的,在二者之间可设置上纸装置,给正极板进行自动包边。包好隔板纸的正极板向前传送,随后经过负极板供料装置15附近,负极板叠加在已经包好隔板纸的正极板,这样作为一组极板单元,继续向前传送。

传送装置3可以采用多种传动方式,例如传送滚筒、输送带等,在本技术方案中,可采用链条配合推头的行驶。极板单元向前推进,到达堆板装置5处,堆板装置5可以包含一个大型外转盘,上面连接有推片,随着外转盘的旋转,将极板单元推起,转移到另一端进行堆叠,堆叠到指定层数,例如三层,再由传送装置3传输到下一工位。

到了下一工位,即补料工位。在实际生产中,极板在包膜之前的组合规格往往是三正四负或者四正五负,即需要在堆叠好的极板组合集上再补上一块负板,此时就会使用到补料装置6.

如图2和图3所示,完成堆叠好的极板组合集,以下简称为组合集,从传送架31上进入夹料夹61.夹料夹的作用是将原本松垮的组合集进行整形和收拢,让彼此更贴合更紧凑。夹料夹61包含侧夹架611和上夹架612,分别从侧方和上方进行收拢整合。

而如图2和图4所示,负极板均放置在补料储料区62上,依靠补料吸料器63来转移。具体的,包含气缸一631,气缸一631驱动吸料件632移动,移动的方向可以和传送装置3的传送方向垂直,吸料件632上也可以包含吸盘,使用吸盘将负极板从补料储料区62上吸附到中转架65上。中转架65在水平方向上,而极板在补料储料区62往往是倾斜堆叠的,所以为了更好的吸附效果和释放效果,吸盘的角度时需要转动调整的。具体的,可以是吸料件632和气缸一631之间是铰接,从而调节吸盘的延伸角度。

吸盘将负极板放置到中转架65后,就由推料件64将负极板往前推送。气缸二64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气缸一631平行,即推料板642推动负极板的方向也是与传送装置3的方向垂直。负极板在推料板642的作用下经过下接缝66,从中转架65推送到传送装置3上,具体的,即是组合集的下方,随后被传送装置3往前行进。此时的组合集,在工序上,所有的正极板包纸已经完成,在数量上,拥有正确的三正四负或者四正五负的顺序,在排序上,也是正负依次叠加,全程自动化,无需过多人工干预,效率高,不容易出错。

如图1和图5所示,组合集传送到图1中的C处时开始进行上膜工序。如图5所示,膜筒一开始放置在舒膜筒71上,舒膜筒71慢慢展开,膜从舒膜筒71上进入压膜棍72.压膜棍72可以为两个,相对而设,膜从两个压膜棍72中的缝隙继续往下传送,压膜棍72在外置的电机的驱动下进行旋转,随后被下方的裁膜刀73裁断。裁断的膜覆盖在传送到此的组合集上,包裹覆盖。较佳的,在靠近出口74的位置上设有负压吸膜装置,采用负压远离,将原本蓬松的膜吸附在出口74附近,也增加与极板组合集的贴合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