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192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开关装置可在配电和控制电路中,主要作为终端组合电器中的总开关,也可用于不频繁控制各类小功率电器和照明,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高层建筑、商业及家庭等场所。开关装置一般包括手柄、动触头、静触头、接线端子、弹性件、连接件、保持件等,具有小型化、模块化优点。主要工作原理是当手柄处于OFF状态时,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电路断开,当手柄处于ON状态时,手柄通过连接件带动处于保持件中的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电路导通;或者当存在两路电路,且需满足一路导通,另一路闭合的条件时,手柄处于OFF状态时,一动触头与一静触头闭合,该电路导通,另一路动触头与另一静触头断开,该电路断开;当手柄处于ON状态时,情况与OFF的状态相反,手柄通过连接件带动处于保持件中的动触头,一动触头与一静触头断开,该电路断开,另一路动触头与另一静触头闭合,该电路导通。

当手柄由OFF状态推至ON状态时,现有技术可能造成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不稳,时而接触,时而不接触,特别是频繁使用中,触头造成一定磨损后,其后果愈加明显。其次,手柄状态改变的速度慢(如有OFF状态推至ON状态),无快速断开或闭合装置,对于手柄状态改变速度要求高的环境使用,存在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性能安全稳定,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的开关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关装置,包括壳体1,枢转安装于壳体1内部且一端伸出于壳体1外部的手柄2和安装于壳体1内部的保持件3,所述手柄2的一端与保持件3联动,还包括可以将手柄2定位于不同档位的档位切换结构,所述档位切换结构包括设于壳体1上的固定件4和安装于保持件3上的配合件5,所述固定件4和配合件5配合限位将手柄2定位于不同的档位。

进一步,开关装置包括两个电源回路;所述保持件3上设有两对触点相对设置的动触头7,动触头7的两端触点分别伸向保持件3的两侧,壳体1的两侧固定设有两对与动触头7配合的静触头8,两对静触头8的触点与动触头7的触点相对设置;手柄2可带动保持件3上下动作控制开关装置接通任一路电源回路或者同时关闭两路电源回路。

进一步,所述配合件5活动连接于保持件3的下端,固定件4固设于壳体1内侧底部,位于配合件5的一侧与配合件5相对设置,配合件5的一端连接有为配合件5提供弹力与固定件4紧密配合的复位弹簧6,保持件3上下移动带动配合件5与固定件4限位配合将保持件3定位于不同的档位。

进一步,所述配合件5和固定件4均为两个;保持件3的下端固设有安装部31,安装部31的中部朝保持件3的两侧贯通设有安装空腔311,两个配合件5的一端安装于安装空腔311内并可沿安装空腔311滑动,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配合件5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4为W状,配合件5为另一端设有与固定件4配合的W状的配合部51;所述固定件4朝向配合部51的一侧分别形成第一固定件V形凹面401、固定件V形凸面402和第二固定件V形凹面403,所述配合部51包括第一配合部V形凸面501、配合部V形凹面502和第二配合部V形凸面503;开关装置处于分闸状态时,第一固定件V形凹面401和第二配合部V形凸面503限位配合;开关装置处于过渡状态时,第一固定件V形凹面401和第一配合部V形凸面501限位配合,第二固定件V形凹面403和第二配合部V形凸面503限位配合,同时固定件V形凸面402与配合部V形凹面502限位配合;开关装置处于合闸状态时,第二固定件V形凹面403与第一配合部V形凸面501限位配合。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V形凸面402为圆弧面。

进一步,所述配合件5包括配合部51和配合部51向一端延伸的两条端臂52,两条端臂52之间形成复位弹簧6的安装腔体521,安装腔体521的底部凸出设有与复位弹簧6的一端安装配合的安装凸台522。

进一步,所述两条端臂52相向的一侧设有与复位弹簧6安装配合的弧状凹槽523。

进一步,所述手柄2通过联接件10与保持件3连接,所述手柄2的一端凸出设有与联接件10的一端连接配合的第一连接凸台22,所述保持件3的顶部凸出设有与联接件10的另一端连接配合的第二连接凸台33。

进一步,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面凸出设有与保持件3滑动配合导向的导向轨18。

本实用新型开关装置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固定件,保持件上设置与固定件配合限位的配合限位的配合件,固定件和配合件配合限位将保持件定位于不同的档位,通过手柄和保持件的联动作用,将手柄定位于不同的档位;采用配合件和固定件的限位结构,将手柄定位于不同的档位,手柄在每个状态更加稳定,动静触头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W状的结构体进行限位配合只是一个最优实施例,固定件和配合件还有其他多种限位配合结构。配合件的配合部只设置一个V形凸面,在手柄只需两个档位时,固定件只需设为W形即可满足要求,在手柄只需三个档位时,在W形固定件的一侧延伸一个V形结构即可。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W状的结构体进行限位配合,设计巧妙,用料最少,成本最低,而且简单易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档位切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保持件和一端设置的配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手柄处于过渡状态的平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柄处于过渡状态的档位切换结构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开关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开关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开关装置包括壳体1,枢转安装于壳体1内部且一端伸出于壳体1外部的手柄2和安装于壳体1内部的保持件3,所述手柄2的一端与保持件3联动,还包括可以将手柄2定位于不同档位的档位切换结构,所述档位切换结构包括设于壳体1上的固定件4和安装于保持件3上的配合件5,所述固定件4和配合件5配合限位将手柄2定位于不同的档位。本实用新型开关装置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固定件,保持件上设置与固定件配合限位的配合限位的配合件,固定件和配合件配合限位将保持件定位于不同的档位,通过手柄和保持件的联动作用,将手柄定位于不同的档位;采用配合件和固定件的限位结构,将手柄定位于不同的档位,手柄在每个状态更加稳定,动静触头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给出开关装置包括两个电源回路的实施例。所述保持件3上设有两对触点相对设置的动触头7,动触头7的两端触点分别伸向保持件3的两侧,壳体1的两侧固定设有两对与动触头7配合的静触头8,两对静触头8的触点与动触头7的触点相对设置;手柄2可带动保持件3上下动作控制开关装置接通任一路电源回路或者同时关闭两路电源回路。显而易见,经过简单变型,可以接入单个电源回路或更多电源回路。还包括两侧分别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装置整体布局简单紧凑。

如图1、3所示,所述配合件5活动连接于保持件3的下端,固定件4固设于壳体1内侧底部,位于配合件5的一侧与配合件5相对设置,配合件5的一端连接有为配合件5提供弹力与固定件4紧密配合的复位弹簧6,保持件3上下移动带动配合件5与固定件4限位配合将保持件3定位于不同的档位。所述配合件5和固定件4均为两个;保持件3的下端固设有安装部31,安装部31的中部朝保持件3的两侧贯通设有安装空腔311,两个配合件5的一端安装于安装空腔311内并可沿安装空腔311滑动,复位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配合件5的一端连接。配合件5和固定件4均为两个,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件4为W状,配合件5为另一端设有与固定件4配合的W状的配合部51;所述固定件4朝向配合部51的一侧分别形成第一固定件V形凹面401、固定件V形凸面402和第二固定件V形凹面403,所述配合部51包括第一配合部V形凸面501、配合部V形凹面502和第二配合部V形凸面503。

开关装置处于分闸状态时,第一固定件V形凹面401和第二配合部V形凸面503限位配合;开关装置处于过渡状态时,第一固定件V形凹面401和第一配合部V形凸面501限位配合,第二固定件V形凹面403和第二配合部V形凸面503限位配合,同时固定件V形凸面402与配合部V形凹面502限位配合;开关装置处于合闸状态时,第二固定件V形凹面403与第一配合部V形凸面501限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W状的结构体进行限位配合只是一个最优实施例,固定件4和配合件5还有其他多种限位配合结构。配合件5的配合部51只设置一个V形凸面,在手柄只需两个档位时,固定件4只需设为W形即可满足要求,在手柄只需三个档位时,在W形固定件4的一侧延伸一个V形结构即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W状的结构体进行限位配合,设计巧妙,用料最少,成本最低,而且简单易加工。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件V形凸面402为圆弧面,配合部V形凹面502为直三角形面。显然这种结构更加稳定可靠。而且,只有固定件V形凸面402设为圆弧面,既能保证固定件和配合件的滑动连接,又能稳定限位配合。

如图2、3所示,所述配合件5包括配合部51和配合部51向一端延伸的两条端臂52,两条端臂52之间形成复位弹簧6的安装腔体521,安装腔体521的底部凸出设有与复位弹簧6的一端安装配合的安装凸台522。复位弹簧6被放置于两条端臂52之间的安装腔体521内,结构稳固可靠。而且复位弹簧6的两端加以安装凸台522进行固定,结构稳定可靠。所述两条端臂52相向的一侧设有与复位弹簧6安装配合的弧状凹槽523。安装时,复位弹簧6放置于弧状凹槽523中,复位弹簧6的安装结构稳固,安装方便。

如图1所示,所述手柄2通过联接件10与保持件3连接,所述手柄2的一端凸出设有与联接件10的一端连接配合的第一连接凸台22,所述保持件3的顶部凸出设有与联接件10的另一端连接配合的第二连接凸台33。通过单独设置的第一连接凸台22和第二连接凸台,满足不同工艺的连接方式的需求。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面凸出设有与保持件3滑动配合导向的导向轨18。导向轨18对保持件3起导向作用,使得保持件3的滑动更加平滑稳定。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