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电流的USB2.0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9250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高电流的USB2.0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电流的USB2.0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Universal Serial Bus2.0,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应用在计算机领域的新型接口技术。USB接口具有传输速度更快,支持热插拔以及连接多个设备的特点。目前已经在各类外部设备中广泛的被采用。这几年,随着大量支持USB的个人电脑的普及,USB逐步成为个人电脑的标准接口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主机端,最新推出的个人电脑几乎100%支持USB;而在外设端,使用USB接口的设备也与日俱增,例如数码相机、扫描仪、游戏杆、磁带和软驱、图像设备、打印机、键盘、鼠标等等。

市面上,常用的USB接口工作电压为5V(伏特),支持的最大工作电流为2A(安培),这巳不能满足手机,PDA(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要求的越来越快的电源快速充电的要求。所以能满足快速充电的高工作电流的USB2.0连接器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高电流的USB2.0连接器,解决适用于高工作电流的连接器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高电流的USB2.0连接器,包括主体、端子组和内壳,所述端子组插入所述主体内形成第一组合体,所述第一组合体整体固设在所述内壳内,所述端子组包括电源端子、数据发送端子、数据接收端子和接地端子,所述数据发送端子和数据接收端子的宽度为1mm,所述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宽度为1.8mm。

优选地,所述电源端子、数据发送端子、数据接收端子和接地端子的材质分别为C7025高导电铜合金。

进一步地,还包括护套,所述第一组合体整体插入所述内壳形成第二组合体,所述第二组合体套设在所述护套内,在高电流环境工作时,对外界干扰起到良好的绝缘保护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壳的两侧设置有倒扣,所述护套两侧开设有适配的通槽,防止护套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倒勾,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倒勾匹配的扣槽,防止产品向上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的后端上部设置有铆合爪,所述主体的后端上部设置有与所述铆合爪相匹配的铆合槽,所述铆合爪铆接所述铆合槽;防止主体退出内壳。

优选地,所述内壳的前端底部设置有两个DIP焊脚,内壳的后端两侧设置有两个DIP焊脚。内壳上共设计有4个DIP焊脚,使的整个连接器具有良好的屏蔽抗EMI电磁功能,并在焊接在PCB(印刷电路板)上后,具有对PCB(印刷电路板)较佳的保持力和机械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端子、数据发送端子、数据接收端子和接地端子各自的插入部插入至主体内,各自的焊脚部上设置有双卡凸,所述主体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双卡凸匹配的卡槽,焊脚部抵接后侧面时,所述双卡凸卡接在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内壳的材质为磷铜,具有更好的导电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高电流的USB2.0连接器,包括主体、端子组和内壳,所述端子组插入所述主体内形成第一组合体,所述第一组合体整体固设在所述内壳内,所述端子组包括电源端子、数据发送端子、数据接收端子和接地端子,所述数据发送端子和数据接收端子的宽度为1mm,所述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宽度为1.8mm。该连接器将传统的USB2.0串行连接器的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宽度由标准的1.0mm提高到1.8mm,并采用C7025高导电铜合金材质,提高产品的工作电流,使产品的工作电流由传统的1.5A(安培)提高到6A(安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电流的USB2.0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电流的USB2.0连接器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电流的USB2.0连接器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电流的USB2.0连接器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5所示,一种适用于高电流的USB2.0连接器,包括主体1、端子组2和内壳3,所述端子组2插入所述主体1内形成第一组合体,所述第一组合体整体固设在所述内壳3内,所述端子组2包括电源端子21、数据发送端子22、数据接收端子23和接地端子24,所述数据发送端子22和数据接收端子23的宽度为1mm,所述电源端子21和接地端子24的宽度为1.8mm。组装时,端子组2被从主体1的后端铆入。

所述电源端子21、数据发送端子22、数据接收端子23和接地端子24的材质分别为C7025高导电铜合金。

还包括护套4,所述第一组合体整体插入所述内壳3形成第二组合体,所述第二组合体套设在所述护套4内。

所述内壳3的两侧设置有倒扣32,所述护套4两侧开设有适配的通槽41。

所述内壳3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倒勾31,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倒勾31匹配的扣槽11。

所述内壳3的后端上部设置有铆合爪33,所述主体1的后端上部设置有与所述铆合爪33相匹配的铆合槽13,所述铆合爪33铆接所述铆合槽13。

所述内壳3的前端底部设置有两个DIP焊脚34,内壳3的后端两侧设置有两个DIP焊脚34。

所述电源端子21、数据发送端子22、数据接收端子23和接地端子24各自的插入部2b插入至主体1内,各自的焊脚部2a上设置有双卡凸2c,所述主体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双卡凸2c匹配的卡槽12,焊脚部2a抵接后侧面时,所述双卡凸2c卡接在所述卡槽12内。

所述内壳3的材质为磷铜。

整个连接器设计为加高型结构,总高度达12.96mm,端子组2为水平铆入式结构,整个产品设计利于自动化生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