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端子线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9601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端子线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端子线成型机。



背景技术:

端子线是将两个圆环端子分别和导电线的两端压合在一起,以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在生产端子线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端子机。

端子机是一种用于将圆环端子与导电线压接在一起的设备,使用时,需要人工先将导电线与圆环端子在装配位置相对准、插合,然后放置到端子机上进行压接,且导电线还需要人工进行裁切成所需要的长度,当导电线的两端都需要压接圆环端子时,需要人工实现导电线的两端与圆环端子的对准、插合,这样的生产方式,存在端子线组装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品质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端子线成型机,以解决上述端子线因人工参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自动端子线成型机,包括:底座;

设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沿第一输送路径提供第一端子料条的第一送料装置,所述第一端子料条包括:间隔排布的第一接线部与第一连接部,相邻的所述第一接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构成第一端子;

设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沿第二输送路径提供第二端子料条的第二送料装置,所述第二端子料条包括:间隔排布的第二接线部与第二连接部,相邻的所述第二接线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构成第二端子;

设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沿第三输送路径或第四输送路径提供导电线的、并在所述第一输送路径末端与所述第三输送路径末端相对应的位置实现所述导电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准插合的第三送料装置;

设于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末端与所述第三输送路径末端之间的、用于实现所述导电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插合后压合的、并对所述第一端子料条在所述第一接线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以在所述导电线上成型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成型装置;

设于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第四输送路径末端相对应位置上、用于对沿所述第四输送路径输送来的、已成型所述第一端子上的所述导电线在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对一侧进行裁切以形成半成品的裁切装置;

设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沿第五输送路径将所述半成品输送到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末端的对应位置以使所述半成品的与所述第一端子相对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准插合的转送装置;

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末端与所述第五输送路径末端之间的、用于实现所述半成品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合后压合的、并对所述第二端子料条在所述第二接线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以在所述导电线上成型所述第二端子的、以得到成品端子线的第二成型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对第一端子料条、第二端子料条和导电线经过第一送料装置、第二送料装置、第三送料装置、第一成型装置、裁切装置、转送装置、第二成型装置等一系列装置的加工处理,得到所需要的端子线,其中,通过第一送料装置、第二送料装置与第三送料装置,分别实现第一端子料条、第二端子料条与导电线的自动送料;通过第一成型装置与第三送料装置的配合,实现对第一端子料条上的第一连接部与导电线一端的压合、以及对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接线部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得到第一端子,通过第三送料装置与裁切装置配合,将已成型的第一端子上的导电线进行裁切成所需要的长度以得到半成品;通过转送装置、第二送料装置和第二成型装置的配合,实现对第二端子料条上的第二连接部与导电线的另一端对准插合后进行压合,以及对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接线部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从而得到第二端子以及成品端子线。在端子线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对第一端子料条、第二端子料条与导电线的自动送料,自动将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从导电线的两端与导电线进行对准、压合,并将导电线自动裁切成所需要的长度,无需人工参与,因此,节省了人工并提高了生产工效率和生产品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送料装置和所述第二送料装置均包括:

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安装架;

设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用于承载所述第一端子料条或第二端子料条的、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的滚筒,所述滚筒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端子料条或所述第二端子料条的输送方向;

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将所述第一端子料条或第二端子料条分别牵引并输送到所述第一成型装置或第二成型装置上的辊组;

以及,驱动所述辊组转动的第一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动式安装在安装架上的滚筒,便于卷在滚筒上的第一端子料条与第二端子料条的输送,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而转动的辊组,用于将第一端子料条和第二端子料条有序地牵引并输送到第一成型装置或第二成型装置上,实现自动送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三送料装置包括:

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活动式卷装所述导电线的定位柱;

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转动盘;

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盘转动的第二电机;

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盘上、随所述第一转动盘的转动而摆动以在所述第三输送路径或第四输送路径间切换的摆线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定位柱用于活动式卷装导电线,便于导电线有序地输送,通过第一转动盘和驱动第一转动盘转动的第二电机,以及安装在第一转动盘上的摆线装置,当第二电机驱动第一转动盘转动时,带动摆线装置摆动,从而实现第三送料装置在第三输送路径与第四输送路径之间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摆线装置包括:

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盘上的安装座;

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用于将所述导电线沿所述第三输送路径或所述第四输送路径输送的压线轮组;

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压线轮组运转的第三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于第一转动盘上的安装座用于为压线轮组与第三电机的安装提供一个安装位置,通过第三电机驱动的压线轮组用于牵引导电线的输送,从而实现导电线沿第三输送路径和第四输送路径的自动送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成型装置包括:

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基座;

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的、用于承载所述第一端子料条的第一成型台;

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的、用于将所述第一端子料条上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的第一刀片;

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的、通过第一中间连接体与所述第一刀片一体成型的、用于对插合后的所述导电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进行压合的第一成型块;

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成型块和所述第一刀片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成型台的第一气压缸;

所述第二成型装置包括:

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二基座;

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上的、用于承载所述第二端子料条的第二成型台;

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上的、用于将所述第二端子料条上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的第二刀片;

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上的、通过第二中间连接体与所述第二刀片一体成型的、用于对插合后所述导电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进行压合的第二成型块;

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成型块和所述第二刀片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成型台的第二气压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在第一基座上的第一成型块、以及驱动第一成型块动作的第一气缸,用于实现对导电线与第一连接部对准插合后的压合,设置第一刀片,用于实现对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接线部之间的部位的裁切,第一成型块与第一刀片一体成型,便于同时实现上述两个动作,以便得到成型的具有导电线的第一端子,同样,设置在第二基座上的第二成型块、以及驱动第二成型块动作的第二气缸,用于实现对第一端子上的导电线与第二连接部对准插合后的压合以得到第二端子,设置第二刀片用于实现对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端子之间的部位的裁切,第二成型块与第二刀片一体成型,便于同时实现上述两个动作,以便得到成品端子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裁切装置包括:

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三基座;

设于所述第三基座上的、用于承载所述第一端子的承载平台;

设于所述第三基座上的、用于将成型有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导电线进行裁断的、以形成所述半成品的第三刀片;

以及,设于所述第三基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刀片进行裁切动作的第三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用第三气缸驱动第三基座上的第三刀片进行裁切动作,以对摆线装置输送过来的第一端子上的导电线在承载平台上进行裁切成所需要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转送装置包括:

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二转动盘;

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盘上的、用于夹持所述半成品的第一夹持件;

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盘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完成夹持动作的第四气缸;

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动盘在所述底座上转动的第四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四气缸驱动的第一夹持件夹持半成品,通过第四电机驱动第二转动盘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持件和第四气缸随第二转动盘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实现转送装置在位于裁切装置和第二成型装置之间进行切换输送半成品和成品端子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全自动端子线成型机还包括:卸料装置;

所述卸料装置包括:

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四基座;

设于所述第四基座上的、输出端运动方向为水平伸缩的第五气缸;

与所述第五气缸的输出端相装配的、当所述第五气缸的输出端伸长或缩短时、用于夹持所述转送装置所输送的所述端子线或将夹持的所述端子线松开的、以致所述端子线掉落在设置于所述第四基座上的收料槽内的第二夹持件;

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夹持件夹持或松开所述端子线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在第四基座上的,输出端水平伸缩的第五气缸,以及设于第五气缸输出端上的第二夹持件,以及当第五气缸的输出端伸长或收缩时、用于控制第二夹持件进行夹持或松开端子线的驱动件,实现自动将端子线从转送装置上卸料到收料槽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提供一种全自动端子线成型机,其中,对第一端子料条、第二端子料条和导电线经过第一送料装置、第二送料装置、第三送料装置、第一成型装置、裁切装置、转送装置、第二成型装置等一系列加工处理,得到所需要的端子线,其中,通过第一送料装置、第二送料装置与第三送料装置,实现第一端子料条、第二端子料条与导电线的自动送料;通过第一成型装置与第三送料装置的配合,实现对第一端子料条上的第一连接部与导电线的压合、以及对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接线部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得到第一端子,通过第三送料装置与裁切装置配合,将第一端子上的导电线进行裁切成所需要的长度以得到半成品;通过转送装置、第二送料装置和第二成型装置的配合,实现对第二端子料条上的第二连接部与导电线的压合,以及对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接线部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从而得到成品端子线;在端子线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了端子料条与导电线的自动送料、自动将端子与导电线进行对准、压合,并将导电线自动裁切成所需要的长度,同时能对导电线的两端进行压合端子以得到端子线,无需人工参与,因此,节省了人工并提高了生产工效率和生产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自动端子线成型机的端子线成型的路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自动端子线成型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送料装置与第二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裁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送装置与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端子料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端子料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成品端子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第一端子料条;21、第一连接部;22、第一接线部;3、第一送料装置;4、第二端子料条;41、第二连接部;42、第二接线部;5、第二送料装置;6、第三送料装置;61、定位柱;62、第一转动盘;63、第二电机;64、摆线装置;641、安装座;642、压线轮组;643、第三电机;65、导电线;7、第一成型装置;71、第一基座;72、第一成型台;73、第一刀片;74、第一成型块;75、第一气缸;8、裁切装置;81、第三基座;82、承载平台;83、第三刀片;84、第三气缸;9、转送装置;91、第二转动盘;92、第一夹持件;93、第四气缸;94、第四电机;10、第二成型装置;101、第二基座;102、第二成型台;103、第二刀片;104、第二成型块;105、第二气缸;11、卸料装置;111、第四基座;112、第五气缸;113、第二夹持件;114、驱动件;12、安装架;13、滚筒;14、辊组;141、辊轴;142、皮带;143、凸起;15、第一电机;16、第一端子;17、第二端子;18、安装箱;19、收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全自动端子线成型机,如图1、图2、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送料装置3、第二送料装置5、第三送料装置6、第一成型装置7、第二成型装置10、裁切装置8和转送装置9;其中第一送料装置3用于沿第一输送路径提供第一端子料条2,第一端子料条2包括:间隔排布的第一接线部22与第一连接部21,相邻的第一接线部22与第一连接部21用于构成第一端子16。

第二送料装置5用于沿第二输送路径提供第二端子料条4,第二端子料条4包括:间隔排布的第二接线部42与第二连接部41,相邻的第二接线部42与第二连接部41用于构成第二端子17。

第三送料装置6用于沿第三输送路径或第四输送路径提供导电线65、并在第一输送路径末端与第三输送路径末端相对应的位置实现导电线65与第一连接部21对准插合。

第一成型装置7位于第一输送路径末端与第三输送路径末端之间,第一成型装置7用于实现导电线65与第一连接部21插合后的压合、并对第一端子料条2在第一接线部22与第一连接部21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以在导电线65上成型第一端子16。

裁切装置8位于第四输送路径末端相对应位置上,裁切装置8用于对沿第四输送路径输送来的、已成型第一端子16上的导电线65在与第一端子16相对一侧进行裁切以形成半成品。

转送装置9用于沿第五输送路径将半成品输送到与第二输送路径末端的对应位置以使半成品的、与第一端子16相对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41对准插合。

第二成型装置10位于第二输送路径末端与第五输送路径末端之间,第二成型装置10用于实现半成品与第二连接部41插合后的压合、并对第二端子料条4在第二接线部42与第二连接部41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以在导电线65上成型第二端子17的、以得到成品端子线的第二成型装置10。

其中,通过第一送料装置3、第二送料装置5与第三送料装置6,实现对第一端子料条2、第二端料条4与导电线65的自动送料;通过第一成型装置7与第三送料装置6的配合,实现对第一端子料条2上的第一连接部21与导电线65的对准插合后并压合、以及对第一连接部21与第一接线部22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得到成型第一端子16,通过第三送料装置6与裁切装置8的配合,将已成型第一端子16上的导电线65进行裁切成所需要的长度以得到半成品;通过转送装置9、第二送料装置5和第二成型装置10的配合,实现对第二端子料条4上的第二连接部41与第一端子16上的导电线65对准插合后的压合,以及对第二连接部41与第二接线部42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从而得到成品端子线;在端子线的整个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参与,因此,节省了人工并提高了生产工效率和生产品质。

具体的,如图2、图3、图9、图10所示,第一送料装置3和第二送料装置5均包括:安装箱18和安装架12;安装箱18设置在底座1上,安装架12设置在安装箱18上;在安装架12上设置有用于承载第一端子料条2或第二端子料条4的、与安装架12转动连接的滚筒13,滚筒13的轴向垂直于第一端子料条2或所述第二端子料条4的输送方向;在安装箱18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端子料条2或第二端子料条4分别牵引并输送到第一成型装置7或第二成型装置10上的辊组14,辊组14包括:两组辊轴141,设于两组辊轴141之间的、被一组辊轴141转动而带动的皮带142,以及皮带142上设置的间隔排布的凸起143,凸起143用于与第一接线部22或第二接线部42匹配,便于辊组14对第一端子料条2与第二端子料条4的牵引与输送;在底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辊组14转动的第一电机15,以便实现对第一端子料条2、第二端子料条3和导电线63的自动送料。

如图1、图2与图4所示,第三送料装置6包括:设于底座1上的、用于活动式卷装导电线65的定位柱61;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转动盘62;设于底座1上的、用于驱动第一转动盘62转动的第二电机63;以及,设置于第一转动盘62上、随第一转动盘62的转动而摆动以在第三输送路径或第四输送路径间切换的输送导电线65的摆线装置64;当第二电机63驱动第一转动盘62转动时,带动摆线装置64摆动,从而实现第三送料装置6在第三输送路径与第四输送路径之间的切换,并达到输送导电线65和成型第一端子16的目的。

其中,如图4所示,摆线装置64包括:安装在第一转动盘62上的安装座641;设于安装座641上的、用于将导电线65沿第三输送路径或第四输送路径输送的压线轮组642;以及,设于安装座641上的、用于驱动压线轮组642运转的第三电机643;压线轮组642设置有两组,以便更稳定的将导电线65进行输送,通过第三电机驱动的方式,结构简单、又能实现导电线65的自动送料。

如图2、图5、图9所示,第一成型装置7包括:设于底座1上的第一基座71;设于第一基座71上的、用于承载第一端子料条2的第一成型台72;设于第一基座71上的、用于将第一端子料条2上第一接线部2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的第一刀片73;设于第一基座71上的、通过第一中间连接体与第一刀片73一体成型的、用于对插合后的导电线65与第一连接部21进行压合的第一成型块74;以及,设于第一基座71上的、用于驱动第一成型块74和第一刀片73远离或靠近第一成型台72的第一气缸75;通过一体成型的第一刀片73与第一成型块74在第一气缸75的驱动下,同时完成对第一连接部21与导电线65的压合,以及对第一连接部21与第一接线部22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得到具有导电线65的第一端子16,这样的压合和裁切方式,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2、图6、图11所示,裁切装置8包括:设于底座1上的第三基座81;设于第三基座81上的、用于承载第一端子16的承载平台82;设于第三基座81上的、用于已成型有第一端子16的导电线65进行裁切的、以形成半成品的第三刀片83;以及,设于第三基座81上的、用于驱动第三刀片83进行裁切动作的第三气缸84,这样的裁切导电线65的方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2、图7、图11所示,转送装置9包括: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二转动盘91;设于第二转动盘91上的、用于夹持半成品的第一夹持件92;设于第二转动盘91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92完成夹持动作的第四气缸93;以及,设于底座1上的、用于驱动第二转动盘91在底座1上转动的第四电机94;通过第四电机94驱动第二转动盘91转动,从而带动设置第二转动盘91上的第一夹持件92和第四气缸93随第二转动盘91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实现转送装置9在位于裁切装置8和第二成型装置10之间进行切换并输送半成品和成品端子线的目的。

如2、图8、图10所示,第二成型装置10包括:设于底座1上的第二基座101;设于第二基座101上的、用于承载第二端子料条4的第二成型台102;设于第二基座101上的、用于将第二端子料条4上第二接线部42与第二连接部41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的第二刀片103;设于第二基座101上的、通过第二中间连接体与第二刀片103一体成型的、用于对插合后导电线65与第二连接部41进行压合的第二成型块104;以及,设于第二基座101上的、用于驱动第二成型块104和第二刀片103远离或靠近第二成型台102的第二气缸105;通过一体成型的第二刀片103与第二成型块104在第二气缸105的驱动下,同时完成对第二连接部41与导电线65的压合,以及对第二连接部41与第二接线部42之间的部位进行裁切,得到具有导电线65的第二端子17,从而得到成品端子线,这样的压合和裁切方式,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2、图7、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全自动端子线成型机还包括:卸料装置11;卸料装置11包括:第四基座111和设于第四基座上的收料槽19;第四基座111设置在底座1上;第四基座111上设置有、输出端运动方向为水平伸缩的、并可伸长至裁切装置8处的第五气缸112;第五气缸112的输出端设置有与其相装配的、当第五气缸112的输出端伸长或缩短时、用于夹持转送装置9所输送的端子线或将夹持的端子线松开的、以致端子线掉落在收料槽19内的第二夹持件113;以及,设置在第五气缸112输出端上的用于控制第二夹持件113夹持或松开端子线的驱动件114,实现自动将端子线从转送装置9上卸料到收料槽19内。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92与第二夹持件113为机械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