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1535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线柱。



背景技术:

接线柱广泛应用于电气领域,特别是应用于在空气密封的情况下实现防爆电气设备内部和外部的电连接。现有的接线柱与导线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在接线柱两端设置螺栓孔的方式,使用时先将导线缠绕在螺栓上,再将螺栓固定在接线柱两端的螺栓孔之中,实现接线柱与导线之间的固定连接。该方式存在带电部件(即螺栓和导线)裸露在外、安全性差,连接固定不牢靠,操作难度大、操作步骤复杂等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观小巧、安全性高、易于操作的接线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线柱,包括圆柱形的导电柱1和从圆周方向包裹固定在导电柱1外侧的圆柱形绝缘壳体2;所述导电柱1的上端设有上接线口11、下端设有下接线口12;所述绝缘壳体2的中间位置外圆周上设有外螺纹21。导电柱1优选为黄铜材料,也可选用其他导电材料。使用时,通过旋转实现接线柱的外螺纹21和电气设备外壳的连接,即在空气密封的情况下,实现电气设备内部和外部的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绝缘壳体2外螺纹21的上部设有固定部22,所述固定部22为与绝缘壳体2一体成型且同轴的圆柱形,固定部22的直径大于外螺纹21的最大直径。设置固定部22的目的,主要是在电气设备外壳上安装接线柱时,实现接线柱安装深度限位和定位,同时还可以增强空气密封效果。

进一步,所述绝缘壳体2的外螺纹21的有效螺纹扣数大于6,即可实现接线柱与电气设备外壳的有效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电柱1的外圆周表面设有滚花,可增强导电柱1与绝缘外壳2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所述导电柱1一体成型为三段直径不同的圆柱形,中间段的直径小于上、下段的直径,可进一步增强导电柱1与结缘外壳2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所述导电柱1的上接线口11和下接线口12均为与导电柱1同轴的圆柱形孔,用于将待连接的导线插入该孔中,实现导线与导电柱1的电连接和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电柱1的上接线口11的圆柱形孔的侧面设有圆形的第一上通孔13,下接线口12的圆柱形孔的侧面设有圆形的第一下通孔14;所述第一上通孔13和第一下通孔14的内侧均设有内螺纹。通过在第一上通孔13和第一下通孔14在安装螺栓并旋转,螺栓的端部对导线进行挤压,实现导线与导电柱1的电连接和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绝缘壳体2上与第一上通孔13对应的位置设有圆形的第二上通孔23,与第一下通孔14对应的位置设有圆形的第二下通孔24;所述第一上通孔13的直径小于第二上通孔23的直径,所述第一下通孔14的直径小于第二下通孔24的直径。设置第二上通孔23和第二下通孔24的目的,是便于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安装和转动固定导线的螺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柱,将导线连接端、螺栓等带电部件设置在绝缘外壳内部,安全性高。同时,通过螺栓挤压的方式实现导线与导电柱的固定连接,具有结构简洁、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导电柱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导电柱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和2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导电柱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导电柱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和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导电柱的主视剖面图和俯视图,包括圆柱形的导电柱1和从圆周方向包裹固定在导电柱1外侧的圆柱形绝缘壳体2;所述导电柱1的上端设有上接线口11、下端设有下接线口12;所述绝缘壳体2的中间位置外圆周上设有外螺纹21。

所述导电柱1一体成型为三段直径不同的圆柱形,中间段的直径小于上、下段的直径,导电柱1的外圆周表面设有滚花,可增强导电柱1与绝缘外壳2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导电柱1的上接线口11和下接线口12均为与导电柱1同轴的圆柱形孔,用于将待连接的导线插入该孔中,实现导线与导电柱1的电连接和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柱1的上接线口11的圆柱形孔的侧面设有圆形的第一上通孔13,下接线口12的圆柱形孔的侧面设有圆形的第一下通孔14;所述第一上通孔13和第一下通孔14的内侧均设有内螺纹。通过在第一上通孔13和第一下通孔14在安装螺栓并旋转,螺栓的端部对导线进行挤压,实现导线与导电柱1的电连接和固定连接。

所述绝缘壳体2外螺纹21的上部设有固定部22,所述固定部22为与绝缘壳体2一体成型且同轴的圆柱形,固定部22的直径大于外螺纹21的最大直径。设置固定部22的目的,主要是在电气设备外壳上安装接线柱时,实现接线柱安装深度限位和定位,同时还可以增强空气密封效果。所述绝缘壳体2的外螺纹21的有效螺纹扣数大于6,即可实现接线柱与电气设备外壳的有效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壳体2上与第一上通孔13对应的位置设有圆形的第二上通孔23,与第一下通孔14对应的位置设有圆形的第二下通孔24;所述第一上通孔13的直径小于第二上通孔23的直径,所述第一下通孔14的直径小于第二下通孔24的直径。设置第二上通孔23和第二下通孔24的目的,是便于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安装和转动固定导线的螺栓。

产品安装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接线柱旋转安装在电气设备外壳上,直至固定部22与电气设备表面贴合;然后分别将设备内部、外部导线插入导电柱1的上接线口11和下接线口12中,最后拧紧安装在第一上通孔13和第一下通孔14中的固定螺栓,即完成产品安装。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