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FP网络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2885发布日期:2018-08-10 14:5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FP网络连接器。



背景技术:

SFP网络连接器属于一种用于光纤网络连接器设备中的连接器,符合光纤通道,千兆以太网和InfiniBand*标准。现有的SFP网络连接器存在组装工序复杂,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SFP 网络连接器,结构简单,减少了组装工序,提高组装效率,给大批量生产带来了便利。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提供了一种SFP网络连接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上盖、下壳体扣合而成,所述上盖包括顶板、固定于所述顶板两侧的左侧板及右侧板以及与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一端共同固定的端板,所述顶板的一端与所述端板形成安装插入模块的通孔,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两侧的左板及右板;所述顶板下表面两侧边缘相对设有两对卡钩,所述左板及所述右板前端内壁上部相对设有两对固定柱,每对所述固定柱均相对设置,各所述固定柱上凹设有卡槽,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左板、所述右板后端内壁底部相对设有内弹片。

在本实用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板及所述右板的内壁上部,当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扣合时,所述挡板位于两对所述固定柱之间,所述顶板下表面凸设有两个凸柱,两个所述凸柱位于所述挡板的两侧,所述凸柱到所述底板的距离大于所述挡板到所述底板的距离。

在本实用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端板的内壁凸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到所述左侧板的距离与所述导向板到所述右侧板的距离相同,所述导向板的宽度等于所述左板及所述右板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本实用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向板两侧的顶部设置有倒角。

在本实用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顶板上表面边缘设有接地针。

在本实用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接地针的端部设置有倒角。

在本实用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左侧板、所述左板上设置有多个共同的散热孔,所述右侧板、所述右板上设置有多个共同的散热孔。

本实用提供的SFP网络连接器,在组装连接器时,将所述插入模块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通过所述内弹片的弹性恢复力使所述插入模块与所述下壳体侧壁连接牢固,再将所述上盖扣合到所述下壳体上,并使所述卡钩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连接牢固,连接结构简单,减少连接器的组装工序,提高组装效率,给大批量生产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SFP网络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卡钩与卡槽的配合;

图3是挡板与凸柱的配合。

图中:

100、外壳;110、上盖;111、顶板;112、左侧板;113、右侧板;114、端板;115、卡钩;116、凸柱;117、导向板;118、接地针;119、散热孔;120、下壳体;121、底板;122、左板;123、右板;124、固定柱;125、卡槽;126、内弹片;127、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SFP网络连接器包括外壳100,所述外壳100由上盖110、下壳体120扣合而成,所述上盖110包括顶板111、分别固定于所述顶板111两侧的左侧板112及右侧板113以及与所述左侧板112、所述右侧板113一端共同固定的端板114,所述顶板111的一端与所述端板114形成安装插入模块的通孔,所述下壳体120包括底板121、分别固定于所述底板121两侧的左板122及右板 123;如图2所示,所述顶板111下表面两侧边缘相对设有两对卡钩115,所述左板122及所述右板123前端内壁上部相对设有两对固定柱124,每对所述固定柱124均相对设置,所述固定柱124共有4个,各所述固定柱124上凹设有卡槽125,所述卡钩115与所述卡槽125卡接;所述左板122、所述右板123后端内壁底部相对设有内弹片126。

在组装连接器时,先将插入模块放置于所述下壳体120内,通过所述内弹片126的弹性恢复力使所述插入模块与所述下壳体120侧壁连接牢固,然后将所述上盖110扣合到所述下壳体120上,并使所述卡钩115与所述卡槽125卡接,所述上盖110与所述下壳体120连接牢固。

现有的STP网络连接器的外壳由壳体、上盖板、侧板组装而成,在组装连接器外壳时,需要将上盖板及侧板铰接在壳体上,并通过卡扣结构固定,这种连接器结构的组装工序复杂,组装时间较长。本实用将现有的上盖板及端板成为所述上盖110的一部分,其中所述上盖110为一体冲压成型,将所述上盖110 扣合在所述下壳体120上,即外壳100组装完成,减少组装工序,提高组装效率。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120内设有挡板127,所述挡板12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板122及所述右板123的内壁上部,所述挡板127位于两对所述固定柱124之间,所述顶板111下表面凸设有两个凸柱116,当所述上盖110与所述下壳体120扣合时,两个所述凸柱116位于所述挡板127的两侧,所述凸柱116到所述底板121的距离大于所述挡板127到所述底板121的距离;设置所述挡板127限制所述凸柱116的移动,当所述上盖110扣合在所述下壳体120上,有效防止所述上盖110沿所述顶板111的长度方向移动,有利于使所述上盖110与所述下壳体120连接更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端板114的内壁凸设有导向板117,所述端板114的内壁凸设有导向板117,所述导向板117到所述左侧板112的距离与所述导向板117到所述右侧板113的距离相同,所述导向板117的宽度等于所述左板122及所述右板123之间的最小距离;在所述上盖110插接到所述下壳体120上时,所述导向板117起导向作用,便于所述上盖110与所述下壳体120的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117两侧的顶部设置有倒角,辅助所述上盖110插接到所述下壳体120上,提高所述上盖110的组装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111上表面边缘设有接地针118,有利于降低连接器内外部的信号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针118的端部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辅助所述接地针118插接,提高所述接地针118的插接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112、所述左板122上设置有多个共同的散热孔119,所述右侧板113、所述右板123上设置有多个共同的散热孔119,增强连接器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