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5529发布日期:2018-09-21 21:3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具信号屏蔽功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专利号为ZL201420807856.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100,该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和框设于绝缘本体1外的一金属壳,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一基部11及自所述基部11向前凸伸的一舌板12,绝缘本体1上设有部分暴露于舌板12的上排端子2和下排端子3,还包括一屏蔽片4,该屏蔽片4具有一主体部40设于所述舌板12并间隔开所述上排端子2与所述下排端子3,为了使屏蔽片4与金属壳形成接地回路,从而将杂讯传导至外界,主体部40的至少一侧设有一连接部41,自所述连接部41向下弯折形成一弹性抵接部412凸出所述基部11的左、右侧面之一与金属壳相接触。

但是,由于弹性抵接部412与金属壳为弹性接触方式,因此,当发生组装不到位,或于运输、使用等过程发生位移,使弹性抵接部412与金属壳断开接触,则会导致屏蔽片4的接地功能失效,影响讯号传输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接地方式牢靠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组装于一外部电路板,其包括绝缘本体和位于绝缘本体外的内屏蔽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和自基部向前凸伸的舌板,绝缘本体内固定有部分暴露于所述舌板的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所述内屏蔽壳至少部分贴合于基部表面,所述绝缘本体内固定设置有屏蔽片,所述屏蔽片位于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之间,所述屏蔽片朝基部延伸有至少一接地片,所述接地片暴露于基部表面并与内屏蔽壳接触,所述接地片通过焊接与内屏蔽壳形成一体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屏蔽片朝基部上、下各延伸有两接地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地片两两相邻分开布置于屏蔽片的左右两侧,所述相邻的两接地片上、下错位。

进一步,所述内屏蔽壳朝内凹设有与接地片接触的焊接槽,所述焊接槽与接地片一一对应,所述焊接槽与接地片的接触表面熔接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内屏蔽壳开设有与接地片一一对应的焊接孔,所述焊接孔施加有将接地片与内屏蔽壳一体连接的焊料。

进一步,所述内屏蔽壳包括固定部和腔体部,所述固定部贴合于基部表面,所述腔体部自固定部朝舌板方向延伸,所述腔体部具有大于固定部的内部空间。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与腔体部的连接部位呈台阶状。

进一步,所述内屏蔽壳外表面焊接固定有外屏蔽壳,所述外屏蔽壳朝与外部电路板组装方向延伸有接地脚。

进一步,所述屏蔽片包括固定于基部内的连接部和自连接部朝舌板方向延伸的屏蔽部,所述屏蔽部由前向后开设有一凹口。

进一步,所述接地片自连接部朝基部表面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屏蔽片朝基部延伸至少一接地片,接地片暴露于基部表面并与内屏蔽壳接触,接地片通过焊接与内屏蔽壳形成一体连接,使得屏蔽片接地更加可靠,确保了讯号传输的品质,为提升接地效果,可增加接地片的设置数量;另外,由于接地片设置于电连接器内,接地片透过内屏蔽壳将杂讯传导至外界,不需要延伸出电连接器,使得电连接器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利于产品设计小型化;同时,由于屏蔽片与绝缘本体固定连接为一体,通过将接地片与内屏蔽壳焊接固定,即可实现绝缘本体与内屏蔽壳的固定连接,不需要额外设置其它结构使绝缘本体与内屏蔽壳固定连接,如卡扣或铆接结构,简化了产品结构和组装工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于外部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屏蔽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内屏蔽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所示1至图7所示,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组装于一外部电路板1,其包括绝缘本体2和位于绝缘本体2外的内屏蔽壳3,所述绝缘本体2包括基部21和自基部21向前凸伸的舌板22,绝缘本体2内固定有部分暴露于所述舌板22的上排端子3和下排端子4,上排端子3位于舌板22上远离外部电路板1的一侧,而下排端子4位于舌板22上邻近外部电路板1的一侧,所述内屏蔽壳3至少部分贴合于基部21表面,所述绝缘本体2内固定设置有屏蔽片5,所述屏蔽片5位于上排端子3和下排端子4之间,所述屏蔽片5朝基部21延伸有至少一接地片51,所述接地片51暴露于基部21表面并与内屏蔽壳3接触,所述接地片51通过焊接与内屏蔽壳3形成一体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屏蔽片5朝基部21上、下各延伸有两接地片51。进一步,所述接地片51两两相邻分开布置于屏蔽片5的左右两侧,所述相邻的两接地片51上、下错位。

实施例一,所述内屏蔽壳3朝内凹设有与接地片51接触的焊接槽311,所述焊接槽311与接地片51一一对应,所述焊接槽311与接地片51的接触表面熔接为一体。此处所述熔接为通过器具使两金属部件接触的部分加热熔融,材料冷却后连为一体,称为点焊或熔接焊。

实施例二,参照图6和图7所示,所述内屏蔽壳3开设有与接地片51一一对应的焊接孔312,所述焊接孔312施加有将接地片51与内屏蔽片3一体连接的焊料313。焊料313于焊接孔312内呈焊点形态,使内屏蔽片3和接地片51形成牢固的一体连接。焊料可以是锡丝、锡球或锡条,通过加热后连接于内屏蔽片3和接地片51之间。

所述内屏蔽壳3包括固定部31和腔体部32,所述固定部31贴合于基部21表面,所述腔体部32自固定部31朝舌板22方向延伸,所述腔体部32具有大于固定部31的内部空间。所述固定部31与腔体部32的相接部位呈台阶状,使得腔体部32具有大于固定部31的内部空间。参照图7所示,由于腔体部32具有大于固定部31的内部空间,使得腔体部32与舌板2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33,用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外部电连接器对接时起到插槽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内屏蔽壳3外表面焊接固定有外屏蔽壳6,所述外屏蔽壳6朝与外部电路板1组装方向延伸有接地脚61。外屏蔽壳6可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于内屏蔽壳3上,亦可通过熔接的方式与内屏蔽壳3一体连接固定。

另外,所述屏蔽片5包括固定于基部21内的连接部52和自连接部52朝舌板22方向延伸的屏蔽部53,参照图5所示方向,所述屏蔽部53由前向后开设有一凹口54。所述接地片51自连接部52朝基部21表面延伸。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屏蔽片5朝基部21延伸至少一接地片51,接地片51暴露于基部21表面并与内屏蔽壳3接触,接地片51通过焊接与内屏蔽壳3形成一体连接,使得屏蔽片5接地更加可靠,确保了讯号传输的品质,为提升接地效果,可增加接地片51的设置数量;另外,由于接地片51设置于电连接器内,接地片51透过内屏蔽壳3将杂讯传导至外界,不需要延伸出电连接器,使得电连接器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利于产品设计小型化;同时,由于屏蔽片5与绝缘本体2固定连接为一体,通过将接地片51与内屏蔽壳3焊接固定,即可实现绝缘本体2与内屏蔽壳3的固定连接,不需要额外设置其它结构使绝缘本体2与内屏蔽壳3固定连接,如卡扣或铆接结构,简化了产品结构和组装工序。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