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35100发布日期:2020-01-18 04:2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半导体裸片等电子零件热压接于基板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关于将半导体裸片等电子零件封装于基板的方法之一,有下述方法,即:将液状的绝缘树脂涂布于基板或将膜状的绝缘树脂贴附于电子零件的背侧后,利用封装工具将电子零件热压接于基板上。所述封装方法中,能一次进行基板与电子零件的接合、和电子零件与基板之间的密封树脂的硬化。但是,所述封装方法中存在从电子零件与基板之间渗出的绝缘树脂污染封装工具等问题。因此,可使用下述方法,即:在封装工具与电子零件之间夹持膜而进行热压接,由此防止从电子零件与基板之间渗出的绝缘树脂附着于封装工具。所述方法中可使用下述方法,即:利用膜搬送机构来搬送膜,每当封装电子零件时,更新夹持在封装工具与电子零件之间的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3549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包括:封装头,使封装工具相对于基板而上下移动封装、以及基板平台,保持基板并且使基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而进行基板的接合位置与封装工具的对位,且依次更新膜的膜搬送机构搭载于封装头。

另一方面,近年来逐渐使用下述电子零件封装装置,此电子零件封装装置使封装头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而将半导体裸片热压接于基板上,其中所述封装头使吸附半导体裸片的封装工具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这种电子零件封装装置中,也存在从电子零件与基板之间渗出的绝缘树脂污染封装工具等问题。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膜搬送机构为大型且重量也大,因此当搭载于使封装头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时,有导致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体积变大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简便的方法抑制绝缘树脂附着于封装工具。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将电子零件热压接于基板或其他电子零件,并且利用绝缘树脂将电子零件与基板的间隙或电子零件与其他电子零件的间隙密封,且所述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膜切出机构,将长条膜以切片状膜切出;以及封装工具,经由切片状膜而真空吸附电子零件,并将电子零件热压接于基板或其他电子零件。

本发明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中也适合设为:具有膜回收机构,所述膜回收机构从封装工具的表面接收所述切片状膜。

本发明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中也适合设为:封装工具包含基部、以及从基部突出而在表面真空吸附电子零件的岛部,膜切出机构包括:基体部,具有形状比岛部的平面形状更大的孔;夹具,具有与基体部相同形状的孔,在与基体部之间夹入长条膜;以及冲头,脱出或插入基体部的孔及夹具的孔,从长条膜中切出切片状膜,冲头的与长条膜接触的面为使切片状膜交付至封装工具的表面那样的平面。

本发明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中也适合设为:膜回收机构具有平板状的平台、以及沿着平台的面移动而从封装工具的表面依次接收切片状膜的吸附带。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利用简便的方法来抑制绝缘树脂附着于封装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台架框的截面图。

[图4]为表示图3所示的a部的详细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膜切出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膜回收机构的立体图。

[图7a]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膜切出机构的膜进给动作的说明图。

[图7b]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膜切出机构的膜夹入动作的说明图。

[图7c]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膜切出机构的切片状膜切出动作的说明图。

[图8]为表示图7c中切出的切片状膜的立体图。

[图9a]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切片状膜交付动作的说明图(1)。

[图9b]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切片状膜交付动作的说明图(2)。

[图10a]为表示将半导体裸片吸附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封装工具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0b]为表示利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将半导体裸片热压接于基板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1a]为表示图9b所示的热压接后的封装工具及膜回收机构的说明图。

[图11b]为表示本发明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切片状膜接收动作的说明图。

[图11c]为表示本发明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的膜回收机构的膜进给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方面参照附图一方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一方面参照图1、图2,一方面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100的总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100包括:主架台11、支撑在主架台11上的台架框20、支撑于台架框20的封装头70、将台架框20在x方向上驱动的x方向线性马达35、将封装头70在y方向上驱动的y方向线性马达55、远离主架台11而配置的副架台80、及安装于副架台80的y方向荷重承件54。y方向线性马达55的y方向定子50的一端与y方向荷重承件54经连接构件53连接。此外,x方向、y方向为在水平面上相互正交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将台架框20延伸的方向说明作y方向,将与其正交的方向说明作x方向。另外,z方向为垂直于xy面的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主架台11为具有四方形状平面的架台,在其上表面安装有封装平台10、膜切出机构200及膜回收机构300,所述封装平台10真空吸附要封装作为电子零件的半导体裸片150的基板15。在主架台11上表面的相向的两边附近,彼此平行地安装有线性导件12。在线性导件12上,在x方向上移动自如地安装有滑块26。而且,在两个线性导件12的各滑块26上分别安装有台架框20的各脚部23。也就是说,台架框20以横跨主架台11上的方式在y方向上延伸,两端的各脚部23安装于滑块26而在x方向上移动自如地受到支撑。

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100以包围主架台11的周围的方式而包括远离主架台11的副架台80。副架台80为包含柱81、柱82以及将柱81、柱82连接的梁84的框架。在x方向上延伸的梁84上,安装有槽形的x方向线性马达35的x方向定子30,x方向定子30相向地配置有永磁铁52。另外,在从台架框20的脚部23延伸的臂24的前端,安装有x方向动子40,x方向动子40含有在x方向定子30的永磁铁52之间而在x方向上移动的线圈42。x方向线性马达35的x方向动子40与各台架框20一并在x方向上移动。

如图1、图3所示,台架框20支撑封装头70。在封装头70,收纳着使在前端安装有加热器120及封装工具110的主轴72在z方向上上下移动的z方向驱动机构73。z方向驱动机构73使加热器120及封装工具110上下移动,在吸附固定于封装平台10的基板15上按压半导体裸片150。如图3所示,在台架框20的内部设有空间,在台架框20的内表面的两侧安装有两根在y方向上延伸的线性导件27。在各线性导件27分别安装有滑块75,在两个滑块75安装有封装头70的悬吊构件74。

如图1、图2所示,y方向线性马达55的y方向定子50经由板弹簧58而安装于台架框20的各脚部23之间。如图3所示,y方向定子50是在槽形的框架51的内表面空开空间将永磁铁52相向地配置而成。在y方向定子50的永磁铁52之间的空间,配置有在内部安装有线圈62且从封装头70延伸的框架61。根据所述构成,y方向动子60与封装头70一起在y方向上移动。

如图1、图2所示,在副架台80的梁85安装有线性导件86,在线性导件86上,在x方向上可滑动地安装有y方向荷重承件54。y方向荷重承件54与y方向定子50经连接构件53连接,y方向荷重承件54将y方向的荷重传递至梁85。

以上那样构成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100利用x方向线性马达35使台架框20在x方向上移动,利用y方向线性马达55使安装于台架框20的封装头70在y方向上移动。进而,电子零件封装装置100利用安装于封装头70的z方向驱动机构73使加热器120及封装工具110在z方向上移动。因此,x方向线性马达35、y方向线性马达55及台架框20作为驱动封装头70的水平方向驱动机构而构成在水平方向上的xy方向驱动机构65。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100利用远离主架台11而配置的副架台80来承受使台架框20在x方向上移动时的x方向的反作用力、及使封装头70在y方向上移动时的y方向的反作用力。因此,安装有封装平台10、膜切出机构200及膜回收机构300的主架台11几乎不振动。

接着,一方面参照图4,一方面对安装于主轴72的前端的加热器120及封装工具110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封装工具110包括四方板状的基部111、以及从基部111的下表面119以四方台座状突出的岛部112。岛部112在表面118真空吸附图3所示的半导体裸片150。岛部112比基部111更小,为与在表面118真空吸附的半导体裸片150大致相同的四方形状。在封装工具110的中心,设有用于真空吸附半导体裸片150的真空孔114。另外,在基部111的与岛部112的外周面邻接的位置设有多个真空孔115。真空孔115经设于基部111的上表面的环状的槽116相互连通。

如图4所示,加热器120例如为在氮化铝等陶瓷的内部嵌埋包含铂或钨等的发热电阻器而成的四方板状物,其大小与封装工具110的基部111大致相同。在加热器120的中心设有与封装工具110的真空孔114连通的真空孔122。另外,在加热器120的下表面设有槽124,在槽124的一端连通着将加热器120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真空孔123。另外,在与封装工具110的环状的槽116连通那样的加热器120的位置,设有真空孔121。加热器120的各真空孔121、真空孔122、真空孔123在厚度方向上贯穿。

如图4所示,在主轴72上,分别在与加热器120的各真空孔121、真空孔122、真空孔123对应的位置设有真空孔76、真空孔77、真空孔78,加热器120的各真空孔121、真空孔122、真空孔123与主轴72的各真空孔76、真空孔77、真空孔78分别连通。如图4所示,当利用未图示的真空装置将真空孔78设为真空时,与真空孔78连通的真空孔123及与真空孔123连通的槽124成为真空,而将封装工具110吸附固定于加热器120的下表面。

接着,一方面参照图5,一方面对膜切出机构200的详细进行说明。膜切出机构200在将长条膜210夹入基体部201的上表面201a与夹具204的下表面204a之间的状态下使冲头203在z方向上移动,从长条膜210中切出图8所示那样的四方的切片状膜220。如图5所示,当切出切片状膜220时,在长条膜210残留与切片状膜220相同大小的四方的孔212。

膜切出机构200包括:在中央设有四方的孔202的长方体的基体部201、配置于基体部201的上侧的四方框形状的夹具204、配置在基体部201的孔202中的冲头203、绕中心轴207旋转的圆筒状的膜送出辊206、以及配置在基体部201的与膜送出辊206相反之侧且绕中心轴209旋转的圆筒状的膜卷取辊208。在初始状态下,长条膜210卷绕于膜送出辊206,一端越过基体部201的上表面201a而延伸至膜卷取辊208,并固定于膜卷取辊208。

图5所示的基体部201的四方的孔202的形状大于参照图4所说明的四方形状的岛部112的形状。岛部112的形状为与要封装的半导体裸片150大致相同尺寸的四方形状,因此基体部201的孔202为比电子零件封装装置100要封装的半导体裸片150更大的四方形截面的孔。另外,夹具204的孔205为与基体部201的孔202相同的大小。

夹具204以下表面204a接触或离开基体部201的上表面201a的方式,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而在z方向上移动。如上文中所说明那样,夹具204的孔205与基体部201的孔202为相同大小,因此当夹具204的下表面204a与基体部201的上表面201a接触时,基体部201的孔202与夹具204的孔205构成连通的一体的孔。

冲头203配置在基体部201的孔202中,在z方向上移动。冲头203的外表面尺寸略小于孔202、孔205的内表面尺寸,为在与孔202、孔205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稍许间隙的尺寸。冲头203的上表面203a为平面,且为与长条膜210接触的面。

图5所示的长条膜210为具备能耐受将半导体裸片150热压接于基板15时的温度那样的耐热性、及图10b所示的绝缘树脂153不易附着的防附着性的膜。对于长条膜210,例如合适的是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等氟树脂。另外,作为长条膜210的厚度,考虑到机械强度及向半导体裸片150的导热性而优选设为20μm~50μm左右。如图5所示,在长条膜210的宽度方向中央,以不堵塞真空孔114的方式设有孔211,真空孔114真空吸附半导体裸片150,而设于封装工具110的中央。孔211沿着长条膜210的长边方向以比孔202的长边方向长度更大的间距而设置。

另外,长条膜210只要具备耐热性及防附着性,则不限于所述氟树脂等,也适合使用除了耐热性及防附着性以外还具备通气性及防水性的无纺布的或多孔的树脂材料。当使用无纺布或多孔的树脂材料时,切片状膜220不会堵塞真空吸附半导体裸片150的真空孔114,因此无需先在长条膜210设置孔211。

接着,一方面参照图6,一方面对膜回收机构300进行说明。膜回收机构300如下文将说明的图11a~图11c所示,使保持于封装工具110的表面118、下表面119的切片状膜220吸附至位于平台301的上表面301a的吸附带310,将吸附有切片状膜220的吸附带310卷取于带卷取辊304。

如图6所示,膜回收机构300包括:平板状的平台301、绕中心轴303旋转的圆筒状的带送出辊302、以及配置在平台301的与带送出辊302相反之侧且绕中心轴305旋转的圆筒状的带卷取辊304。在初始状态下,吸附带310卷绕于带送出辊302,一端越过平台301的上表面301a而延伸至带卷取辊304,并固定于带卷取辊304。另外,平台301的上表面301a为平面。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100在主架台11的内部包括控制部90,所述控制部90控制x方向线性马达35、y方向线性马达55、z方向驱动机构73、膜切出机构200及膜回收机构300的动作。控制部90为包含进行运算处理的中央处理器及保存控制程序、控制数据的存储部的计算机。

接下来,一方面参照图7a~图11c一方面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7a所示,在初始状态下,膜切出机构200的夹具204位于基体部201的上部,在基体部201的上表面201a与夹具204的下表面204a之间形成间隙。长条膜210卷绕于膜送出辊206,一端通过基体部201的上表面201a与夹具204的下表面204a之间的间隙而延伸至膜卷取辊208,并固定于膜卷取辊208。另外,收纳在基体部201的孔202的冲头203的上表面203a形成为相较于基体部201的上表面201a而在z方向上稍降低的位置。

如图7a所示,控制部90使膜送出辊206及膜卷取辊208旋转,如图5所示,以按规定间隔设于长条膜210的孔211来到冲头203的中心的方式将长条膜210在x方向上送出。

接着,如图7b所示,控制部90使夹具204在z方向上下降,在基体部201的上表面201a与夹具204的下表面204a之间夹入长条膜210并固定。基体部201的孔202与夹具204的孔205大小相同,孔202与孔205配置在相同位置。因此,在如图7b所示那样夹入长条膜210时,孔202与孔205构成隔着长条膜210而连通的一体的孔。

接着,控制部90如图7c所示,使冲头203在z方向上上升直至冲头203的上表面203a超过基体部201的上表面201a而进入夹具204的孔205。由此,从长条膜210中切出与基体部201的孔205的大小大致相同的切片状膜220(参照图7)。所切出的切片状膜220在中央具有孔211。在图7c所示的状态下,所切出的切片状膜220位于平面状的冲头203的上表面203a。

切片状膜220的切出结束后,如图9a所示,控制部90使x方向线性马达35、y方向线性马达55及z方向驱动机构73驱动,以封装工具110的真空孔114成为图8所示的切片状膜220的孔211的位置的方式调整xy方向的位置,使封装工具110的表面118下降至冲头203的上表面203a。然后,如图9b所示,控制部90利用未图示的真空装置将主轴72的真空孔76设为真空。于是,封装工具110的上表面的槽116通过与真空孔76连通的真空孔121而成为真空,与槽116连通的多个真空孔115成为真空。由此,如图9b所示,位于冲头203的上表面203a的切片状膜220以覆盖岛部112的表面118、岛部112的侧面、基部111的下表面119的方式吸附于封装工具110的z方向下侧。此外,封装工具110的真空孔114因存在切片状膜220的孔211而未被堵塞。

如图9b所示,控制部90在切片状膜220从冲头203的上表面203a向封装工具110的下侧表面的交付完成之后,使膜送出辊206及膜卷取辊208旋转,如图5所示,将长条膜210的经切取切片状膜220的含有孔212的部分卷取于膜卷取辊208,从膜送出辊206将新的长条膜210送出至基体部201、冲头203上。

如图10a所示,控制部90驱动x方向线性马达35、y方向线性马达55而使封装工具110移动至半导体裸片150上,利用z方向驱动机构73使封装工具110下降至半导体裸片150的上表面。然后,当将真空孔77设为真空时,与真空孔77连通的封装工具110的真空孔114成为真空,半导体裸片150经由切片状膜220而真空吸附于表面118。如图10a所示,在半导体裸片150的要进行热压接的面形成有电极151,在电极侧面贴附有绝缘树脂膜152。

如图10b所示,控制部90驱动x方向线性马达35、y方向线性马达55而使封装工具110移动至基板15的封装位置的正上方。另外,控制部90使加热器120接通而将半导体裸片150的温度加热至250℃~300℃左右。然后,控制部90利用z方向驱动机构73使封装工具110下降,使半导体裸片150的电极151热压接于基板15的电极154,并且使半导体裸片150与基板15之间的绝缘树脂膜152热硬化而作为绝缘树脂153将间隙密封。此时,绝缘树脂153的一部分在半导体裸片150的周围渗出,绝缘树脂153到达封装工具110的岛部112侧面。但是,此部分的表面由切片状膜220所覆盖,因此绝缘树脂153不会附着于封装工具110的表面。

将半导体裸片150以规定时间热压接于基板15后,控制部90解除真空孔77、真空孔114的真空而解除半导体裸片150的吸附,使加热器120断开并利用z方向驱动机构73使封装工具110上升,驱动x方向线性马达35、y方向线性马达55,如图11a所示,使封装工具110移动至膜回收机构300的平台301的正上方。此时,在切片状膜220的表面,附着有绝缘树脂153的残渣156。

接着,如图11b所示,控制部90使z方向驱动机构73动作而使封装工具110下降至膜回收机构300的平台301上,解除真空孔76、槽116、真空孔115的真空。于是,通过切片状膜220的真空孔115而吸附于基部111的下表面119的部分离开下表面119。另外,切片状膜220的覆盖封装工具110的表面118的部分吸附于吸附带310的表面。吸附带310只要具有比封装工具110的表面118保持切片状膜220的附着力、引力等更大的粘着力、吸附力即可,例如也可设为胶带等。

如图11c所示,当控制部90使z方向驱动机构73动作而使封装工具110上升时,吸附于吸附带310上的切片状膜220以经吸附的状态而残留。然后,控制部90在吸附带310从封装工具110的下侧的表面118、下表面119接收切片状膜220后,如图6、图11c所示,驱动带送出辊302及带卷取辊304而将吸附有切片状膜220的部分卷入带卷取辊304,从带送出辊302将吸附带310的新吸附面送出至平台301的上表面301a上。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100,通过使切出的切片状膜220吸附于封装工具110的表面118、下表面119,经由切片状膜220使半导体裸片150热压接于基板15,从而能够在不对在xy方向上移动的封装头70搭载重量大的膜搬送机构的情况下,抑制绝缘树脂153附着于封装工具110。进而,能够一方面抑制绝缘树脂153附着于封装工具110一方面使封装头70高速移动,而能够缩短半导体裸片150的封装时间。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100无需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技术的膜搬送机构那样,一直在封装工具110的表面118侧配置辊状的膜,因此能够根据要进行热压接的半导体裸片150的种类而简单地更换封装工具110。另外,也可在未使切片状膜220吸附的状态下利用玻璃标记来进行位置修正等附带动作,而能够提高封装精度。

以上所说明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100的膜回收机构300以将切片状膜220吸附于吸附带310并回收的形式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在平台301的上表面301a配置真空抽吸孔,以比封装工具110的表面118的保持切片状膜220的附着力、引力等更大的力进行真空抽吸,真空抽吸切片状膜220并回收。另外,也可将封装工具110的前端放入在下侧的面配置有真空抽吸孔的箱中,解除封装工具110的真空孔115的真空并且将箱内设为真空,将切片状膜220吸入箱中并回收。

另外,以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100的膜切出机构200的冲头203的上表面203a为平面的形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在图5所示的孔211的位置配置顶针。而且,也可在使冲头203上升而从长条膜210中切出切片状膜220时,利用顶针在长条膜210开出孔211后,以顶针进入封装工具110的真空孔114的方式,使封装工具110下降至冲头203的上表面203a,将真空孔115设为真空而将切片状膜220从冲头203的上表面203a交付至封装工具110的表面118、下表面119。

另外,所述说明中,以在基板15上热压接半导体裸片150的形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在基板15上热压接半导体裸片150后,在此半导体裸片150上热压接其他半导体裸片的情况。

进而,所述说明中,以在半导体裸片150的电极侧面贴附绝缘树脂膜152,在将半导体裸片150热压接于基板15时使半导体裸片150与基板15之间的绝缘树脂膜152热硬化而作为绝缘树脂153将间隙密封的形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代替绝缘树脂膜152而将绝缘树脂糊涂布于半导体裸片150的电极侧面,在热压接半导体裸片150时使所述绝缘树脂糊热硬化而制成绝缘树脂153。另外,也可将绝缘树脂糊涂布于基板15的表面,在热压接半导体裸片150使所述绝缘树脂糊热硬化而制成绝缘树脂153。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封装装置100使切出的切片状膜220吸附于封装工具110的表面118、下表面119,经由切片状膜220使半导体裸片150热压接于基板15,因此在任一情况下均能够抑制绝缘树脂153附着于封装工具110。

符号的说明

10:封装平台

11:主架台

12、86:线性导件

15:基板

20:台架框

23:脚部

24:臂

26、75:滑块

27:线性导件

30:x方向定子

35:x方向线性马达

40:x方向动子

42、62:线圈

50:y方向定子

51:框架

52:永磁铁

53:连接构件

55:y方向线性马达

60:y方向动子

61:框架

65:xy方向驱动机构

70:封装头

72:主轴

73:z方向驱动机构

74:悬吊构件

76、77、78、114、115、121、122、123:真空孔

80:副架台

81、82:柱

84、85:梁

90:控制部

100:电子零件封装装置

110:封装工具

111:基部

112:岛部

116、124:槽

118:表面

119:下表面

120:加热器

150:半导体裸片

151、154:电极

152:绝缘树脂膜

153:绝缘树脂

156:残渣

200:膜切出机构

201:基体部

201a、203a、301a:上表面

202、205:孔

203:冲头

204:夹具

204a:下表面

206:膜送出辊

207、209、303、305:中心轴

208:膜卷取辊

210:长条膜

211、212:孔

220:切片状膜

300:膜回收机构

301:平台

302:带送出辊

304:带卷取辊

310:吸附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