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酸锌/氧化铜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2169发布日期:2018-12-14 21:39阅读:844来源:国知局
锰酸锌/氧化铜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锰酸锌/氧化铜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锂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电动汽车等各领域。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的理论比容量只有372mahg-1,难以满足人们对更高容量的需求。

znmn2o4作为一种锰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具有锰类金属氧化物固有优点的同时,又由于加入了zn,导致彼此间电极电势不同,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能够相互协同互为缓冲组分,有效改善原有的循环性能,其理论可逆容量高达784mah/g,是常用的碳材料负极的两倍多。但znmn2o4也存在着缺点,如在充放电过程中,材料体积变化大,结构可能塌陷,而且材料容易发生粉化而从集流体上脱落,导致循环性能变差。

氧化铜(cuo)具有价格低廉、稳定性好、安全性好、储量丰富等优点,是储能器件、光催化和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的优良选择。cuo的理论容量为674mahg-1,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应用前景。然而,cuo电极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中,锂(或电解质)离子和电子的缓慢传输以及电化学活性位点的降低,限制其进一步应用。

纳米材料的包覆改性能够改善单一材料体积变化大,结构塌陷,不可逆容量损失大等缺点。yao等人用乙酸锰和乙酸锌作为锰源和锌源,采用油浴法170℃,加热回流2h得到mwctn/znmn2o4,但电化学性能表现不佳,初始比容量仅为1092mah/g(yaow,etal.chemicallyintegratedmultiwalledcarbonanotubes/zincmanganatenanocrystalsasultralong-lifeanodematerialsforlithium-ionbatteries[j].acssustainablechem.eng,2015)。熊等人报道了一种化学合成的杂化znmn2o4/石墨烯纳米片,采用简易的两步法,显示出明显增强的锂储存能力。(xiongp,etal.,acsnano,2014,8,8610)。b.chandrasekhar等人通过ph值控制驱动,制备了znmn2o4与氮掺杂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在100ma·g-1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仅仅能达到1025mahg-1,第二次放电容量仅为410mah·g-1(sekharbc,etal.customdesignedznmn2o4/nitrogendopedgraphenecompositeanodevalidatedforsodiumionbatteryapplication[j].rscadvances,2017,7(32):20057-20061)。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锰酸锌/氧化铜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混合溶剂热和后续热处理的方法合成原位生长的锰酸锌/氧化铜复合材料,该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比容量、倍率性能、循环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锰酸锌/氧化铜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尿素作为沉淀剂,使用混合溶剂热法,后续热处理制备锰酸锌/氧化铜负极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按锰盐、锌盐的物质的量比为2:1~4:1,将乙酸锌和乙酸锰溶于乙醇溶液中,加入浓度为2.5m~3m的尿素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加入cuo粉末,混合均匀得到前驱体溶液;

步骤2,将前驱体溶液置于150~200℃下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15~20h,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离心,水洗,醇洗,将沉淀真空干燥,得到前驱体;

步骤3,将前驱体在500℃~700℃下煅烧5~6h,得到锰酸锌/氧化铜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溶液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乙酸锌和乙酸锰的混合溶液中,乙酸锌的浓度为0.02m~0.2m。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前驱体溶液中,乙酸锌的浓度为0.1m,尿素溶液的浓度为2.5m。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溶剂热反应中的升温速率为2~5℃/min。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煅烧温度为600~700℃。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锰酸锌/氧化铜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锰酸锌/氧化铜呈多孔球状结构,充分缓解了充放电过程中锰酸锌过大的体积变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锰酸锌/氧化铜复合材料中,锰酸锌呈多孔纳米微球结构,多孔的存在有助于电解液的渗透,增强活性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锂离子扩散距离大大缩短,提高了锰酸锌/氧化铜复合材料的比容量,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352mah/g,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在890mah/g;在倍率性能测试中,经过1000ma/g大电流70次充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569mah/g,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具有优秀的比容量、倍率性能、循环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温度下煅烧的产品的xrd图。

图2(a)为600℃下煅烧得到的锰酸锌/氧化铜复合材料的sem图,图2(b)为600℃下煅烧得到的锰酸锌/氧化铜的sem局部放大图,图2(c)是600℃下煅烧得到的锰酸锌的sem图。

图3为600℃下煅烧得到的锰酸锌/氧化铜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图。

图4为600℃下煅烧得到的锰酸锌/氧化铜复合材料的恒流充放电曲线图。

图5为600℃下煅烧得到的锰酸锌/氧化铜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曲线图。

图6为600℃下煅烧得到的锰酸锌/氧化铜复合材料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倍率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1)锰盐、锌盐溶液的配制:称取0.01mol乙酸锌,0.02mol乙酸锰溶于100ml乙醇的水溶液中(v(乙醇):v(水)=1:1),称取0.1mol尿素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2)cuo粉体的制备:

(a)cuc2o4前驱体的制备:分别称取0.02molcucl2、0.02molh2c2o4溶于去离子水中,在连续磁力搅拌下将两种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在120℃下反应24h,升温速率为5℃/min水洗、醇洗数次,真空干燥过夜,得到前驱体。

(b)cuo的制备:称取1.5gcuc2o4分散在3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将cuc2o4溶液匀速滴入0.025mol的50mlnaoh溶液中,室温下磁力搅拌10min,离心收集沉淀,水洗醇洗数次,60℃下真空干燥12h。干燥后的粉末置于管式炉中,在350℃下反应0.5h,升温速率为10℃/min,得到黑色粉末cuo。

(3)溶液的混合:在不断磁力搅拌下,将尿素溶液缓慢滴加到锰盐、锌盐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30min后,将cuo加到混合溶液中,继续磁力搅拌1h,形成均一稳定的前驱体溶液。

(4)溶剂热反应:将前驱体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20h,升温速率5℃/min。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离心,水洗,醇洗,真空干燥,得到前驱体。

(5)高温烧结:将前驱体分别在500~700℃下煅烧6h,得到锰酸锌/氧化铜复合材料。

图1是前驱体经500~700℃不同温度下烧结得到锰酸锌/氧化铜复合材料的xrd图,可知随着温度不断升高,结晶度升高、平均粒径增大。500℃下结晶度略低,600℃与700℃结晶度差异不大,但温度更高必将导致更严重的粉体团聚,因此选择600℃作为最佳烧结温度。

图2(a)、(b)是前驱体经600℃煅烧得到的锰酸锌/氧化铜的sem图,由图可以看出znmn2o4均匀的包覆在cuo表面。图2(c)是经600℃煅烧后纯锰酸锌的sem图。

图3为600℃下煅烧得到的znmn2o4/cuo的循环伏安曲线。测试条件为扫描速度0.5mv/s,测试电压0.01~3.0v,得到如图3所示的循环伏安曲线。首圈循环与后续循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是因为首圈与后续循环存在不同的储锂机制。首圈阴极扫描曲线中主要在1.22v,0.63v和0.17v处观测到3个峰,其中1.22v处的峰表示的是mn3+还原生成mn2+,0.63v处的峰表示电解液的不可逆分解和sei膜的形成,而0.17v处的峰表示mn2+和zn2+还原生成mn和zn以及li-zn合金的形成;在之后首圈阳极扫描曲线中主要在1.31v和1.57v处观测到2个峰,分别是mn被氧化成mno和zn被氧化成zno。在后续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循环中,阴极扫描曲线只有两个稳定的峰出现,分别位于0.48v和0.67v处,分别表示mno和zno被还原为mn和zn,而在阳极扫描曲线中两个稳定的峰出现1.34v和1.60v处,分别表示mn和zn被氧化为mno和zno。除首圈循环伏安扫描属于一个不可逆过程以外,其余的循环伏安扫描曲线形状相同,重合度高,说明znmn2o4/cuo粉体的循环可逆性良好。

图4是600℃下烧结得到的znmn2o4/cuo复合材料的恒流充放电曲线。在恒流充放电测试中,测试电流密度为100ma/g,循环次数为50次,得到首次、第2次、第3次和第50次恒流充放电曲线,如图4所示。首次充放电曲线中,有两个明显的放电平台,这与循环伏安测试结果一致。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52mah/g,高于znmn2o4的理论。首次充电比容量922mah/g,第2次放电比容量为893mah/g,较之首次有很大的容量损失,主要原因是电解液的不可逆分解和sei膜的形成。

图5为600℃下烧结得到的znmn2o4/cuo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曲线。如图5所示,电极材料容量在前十次衰减较快,在后续恒流充放电实验中,容量衰减逐渐趋于平缓。此外,循环50次后,放电充电的比容量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说明循环稳定性良好。

图6为600℃下烧结得到的znmn2o4/cuo复合材料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倍率性能测试。选用100ma/g、200ma/g、500ma/g和1000ma/g的电流密度进行倍率性能测试实验,由小电流逐渐加大,经过1000ma/g的大电流后,逐渐减小电流,恢复到初始的小电流,看其容量的恢复状况,考察材料的倍率性能。每个电流密度循环测试10次,得到结果如图6所示。在经过一系列大电流70次循环后,100ma/g下的平均容量达到810.8mah/g,远高于同类商业化的碳负极材料,较之第二次放电比容量893mah/g,容量保持率为110%,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在300,400,500,600,700,1000℃下进行烧结。图1可以看出,随着烧结温度的不断提高,znmn2o4/cuo粉体的衍射特征峰越尖锐,说明结晶度不断提高,但同时,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衍射特征峰峰宽化现象减弱,说明高温烧结导致znmn2o4/cuo粉体团聚现象加重,平均粒径增大。对于材料的筛选,需要综合考虑结晶度和团聚因素的影响,图1中,煅烧温度为600℃和700℃时,两者的衍射特征峰差异不大,即结晶度差异不大,但700℃温度更高,必将导致更严重的粉体团聚,且700℃的条件下更浪费能源。因此,选用600℃煅烧后的znmn2o4/cuo粉体作为负极材料进行后续实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烧结时间为6h。与烧结5h的样品各项电化学性能几乎没有差别,考虑到节约能源,选择5h为最佳烧结时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尿素溶液的浓度为3m。与尿素溶液浓度为2.5m的样品的各项电化学性能几乎没有差别,考虑到节约资源,选择2.5m为尿素溶液的最佳浓度。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尿素溶液的浓度为2m,与尿素溶液浓度为2.5m的样品比,无法形成粒径较小且均匀的复合材料,且各项电化学性能较差,故选择2.5m为尿素溶液的最佳浓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