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2894发布日期:2019-05-24 21:0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以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常规地,小型的且低高度的连接器已广泛地用于将诸如线缆的导线连接于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等所包含的诸如印刷电路基板的基板。与这样的连接器相关的一个问题是这些连接器容易与对接连接器脱开或解除连接。由此,已提出包括扣持机构的一种扣持连接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图17是示出常规的扣持连接器的视图。

在图中,811是与线缆861的末端连接的扣持连接器的基座的嵌合部。嵌合部是与对接连接器(未示出)嵌合的部分。包括嵌合部811的基座由绝缘树脂材料制成。嵌合部811具有长方形状的开口,用于与多个对接端子(未示出)电连接的多个端子851设置在所述开口内。嵌合部811由壳体871包围,壳体871由金属板制成且具有方管状。

基座具有本体部,本体部相对嵌合部811更靠后方设置且由覆盖部件821覆盖,覆盖部件821由绝缘树脂材料制成。基座的本体部使后端与线缆861连接。线缆861所包含的多条导线焊接于多个端子851。

此外,左右一对的缺口部873形成在壳体871的顶板上,其中扣持部件收容在各缺口部873内。扣持部件为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的金属板制成的悬臂状的弹性部件,其中向上突出的扣持爪881形成在扣持部件的顶端(即扣持部件的自由端),而扣持部件的基端固定于基座中。

另一方面,扣持解除按钮826设置在覆盖部件821的顶板的中央。扣持解除按钮826置于左右一对的扣持部件的顶端和基端之间且接近基端的位置的正上方。

因为扣持部件具有弹性性能且通常与壳体871的顶板齐平,所以扣持爪881常突出到壳体871的顶板的上方。由此,针对扣持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嵌合在一起的情形,当嵌合部811插入对接连接器(未示出)的插入开口时,扣持爪881进入在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开口的顶板上形成的锁定孔中以被锁定。结果,扣持连接器的嵌合部811被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开口扣持,能够防止脱离该插入开口。

此外,针对解除扣持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之间的嵌合以移除扣持连接器的情况,操作者用手指压下突出到覆盖部件821的顶板的上方的扣持解除按钮826。进而,在接近左右一对的扣持部件的基端的位置压下扣持解除按钮826,使得在扣持部件的顶端处的扣持爪881向下位移并脱离在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开口的顶板上形成的锁定孔。结果,扣持爪881和锁定孔之间的锁定状态被解除且扣持连接器的嵌合部811和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开口之间的扣持被解除,由此允许嵌合部811从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开口脱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26667号公报

然而,因为在该常规的扣持连接器中,细长的板状的扣持部件设置在壳体871的顶板的左右的各侧,所以各扣持部件以及形成在扣持部件的自由端处的扣持爪881的强度低。由此,例如,针对在扣持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嵌合的状态下,操作者等误使其脚钩住线缆861由此将大的拉力施加到扣持连接器上的情况,扣持部件或扣持爪881变形以解除扣持并解除扣持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之间的嵌合。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扣持部件和扣持爪881的尺寸(板厚、宽度等)必须增加,以提高扣持部件和扣持爪881的强度,然而,在近年来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等不断小型化的环境下,扣持部件和扣持爪881的尺寸的增加变得困难,因为这会导致扣持连接器大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在此,为了解决该常规的扣持连接器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以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其能在不使尺寸大型化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增加扣持强度,从而即使当意外的外力施加时,扣持也不会被解除且能可靠地维持与对接连接器的嵌合状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种连接器包括罩体、安装于所述罩体内的端子以及扣持部件。所述罩体的顶板部包括弹片部,所述弹片部具有悬臂状并通过切出所述顶板部的一部分而形成。所述扣持部件包括本体部、与所述本体部的前端连接的接合部以及与所述本体部的后端连接并能够与所述弹片部的自由端部接触的操作部,且所述扣持部件能够摆动地安装于所述顶板部。

在另一连接器中,所述扣持部件的本体部包括用作所述摆动的支点的支点部,以及在所述支点部的附近形成的被保持部,所述多个被保持部各由形成在所述顶板部上的多个保持部中的对应一个保持。

在又一连接器中,各保持部使两端连接于所述顶板部以成为弓状的部件,且包括在所述保持部与所述顶板部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的保持开口,各被保持部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嵌合在所述多个保持开口的对应一个中以被保持。

在又一连接器中,所述扣持部件的本体部包括各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均具有大体矩形的多个缺口孔,其中,各被保持部在所述多个缺口孔的对应一个的后缘处一体连接于所述本体部并从所述后缘向前延伸,各缺口孔包括从所述缺口孔的前缘向后延伸的限制部,在所述限制部的顶端和所述被保持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间隙。

在又一连接器中,所述扣持部件的本体部具有与所述顶板部的上表面大体齐平的下表面,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顶板部的上表面的上方。

在又一连接器中,在所述扣持部件的本体部上形成有左右一对的被保持部,其中,在所述顶板部上形成有保持所述被保持部的左右一对的保持部,所述弹片部为从连接于所述顶板部的基端向后延伸的弹片且形成在左右一对的保持部之间。

在又一连接器中,所述弹片部的本体部的上表面与所述顶板部的上表面大体齐平,所述弹片部具有相比所述顶板部的上表面向上突出的自由端部。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本发明所述的连接器;以及对接连接器,包括能够与所述扣持部件的接合部接合的对接接合部,所述对接连接器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嵌合。

在另一连接器组件,在所述连接器和所述对接连接器中的任一方连接线缆的末端。

根据本发明,在不使尺寸大型化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增加扣持强度,从而即使当意外的外力施加时,扣持也不会被解除。由此,能确保维持与对接连接器的嵌合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立体图,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嵌合之前的状态。

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除覆盖壳部以外的部分的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一部分的从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一部分的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6a、图6b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扣持部件的立体图,图6a是从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6b是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上侧覆盖壳部的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9a、图9b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一部分的剖视图,图9a是沿图8的a-a线作出的剖视图,图9b是沿图8的b-b线作出的剖视图。

图10a、图10b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10a是图9a的部位d的放大图,图10b是图9b的部位e的放大图。

图11是俯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嵌合之前的状态。

图12是纵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嵌合之前的状态且是对应图11的沿c-c线作出的剖视图。

图13是纵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的嵌合的中途的状态。

图14是纵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嵌合之后的状态。

图15是纵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已开始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之间的嵌合解除的动作的状态。

图16是纵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之间的嵌合解除的中途的状态。

图17是示出常规的扣持连接器的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导线连接器

1a、811嵌合部

11基座

11f、172f前端

13连接凹部

15开口部

16连接电路基板

18导线连接垫

21上侧覆盖壳部

21f覆盖壳部前端

22上板部

23上侧壁部

24结合脚部

24a锁定开口

26扣持操作部

26a、75a基端

26b顶端

26c、75c凸部

31下侧覆盖壳部

32下板部

33下侧壁部

33a锁定突起

51、851端子

52、152尾部

54、154接触部

61、861线缆

61a外覆盖物

62中间线缆

62a中间覆盖物

63导线

63a导线覆盖物

64芯线

71、871壳体

71a连接部

71b第一本体部

71c第一舌片部

71d第一外部导体连接部

72、172顶板部

72a、72b、873缺口部

75弹片部

75b、82本体部

76保持部

76a保持开口

78夹接壳体

78a、83接合部

78b第二本体部

78c第二舌片部

78d第二外部导体连接部

81扣持部件

82a前半部

82b后半部

82c缺口孔

82d支点部

83a爪部

83b、84b连接段部

83c前表面

84操作部

84a操作凸片

85a被保持部

85b限制部

101基板连接器

111对接基座

115舌状部

151对接端子

171对接壳体

172a对接接合部

173侧壁部

177安装脚部

821覆盖部件

826扣持解除按钮

881扣持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例。

图1是立体图,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嵌合之前的状态。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的分解图。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除覆盖壳部以外的部分的分解图。图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一部分的从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所述部分的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6a、图6b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扣持部件的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上侧覆盖壳部的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图8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9a、图9b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0a、图10b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在图6a、图6b中,图6a是从上方观察到的立体图而图6b是从下方观察到的立体图。在图9a、图9b中,图9a是沿图8的a-a线作出的剖视图而图9b是沿图8的b-b线作出的剖视图。在图10a、图10b中,图10a是图9a的部位d的放大图而图10b是图9b的部位e的放大图。

在图中,1是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导线连接器,其连接于包括多条导线63的线缆61的末端,且是一种类型的包括扣持机构的扣持连接器。此外,101是作为对接连接器与导线连接器1嵌合的基板连接器(另一连接器),并安装在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等所包含的基板(未示出,诸如印刷电路基板)上。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线缆61是细长的部件,而在图中,为了方便起见,省略整个线缆的示出,而仅示出导线连接器1附近的部分。

例如,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形成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并用于各种电子设备(诸如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以及各种设备(诸如家庭用设备、医疗设备、工业设备以及运输设备(诸如汽车)),也可用于各种应用。

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说明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的各部分的构成和动作的指示方向的表述(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而且尽管当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的各部分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方向是合适的;但是当这些位置变化时,这些方向应对应这些变化而变化地解释。

导线连接器1包括与基板连接器101嵌合的嵌合部1a。此外,导线连接器1包括由绝缘材料(诸如合成树脂)一体形成的基座11以及安装于基座11的多个金属制的端子51。基座11是具有沿导线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以及导线连接器1的与对接连接器101的嵌合方向(即前后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大体长方体的箱状的部件。另外,基座11包括在其前端11f开口的开口部15以及连接凹部13,其中多个端子收容槽形成在开口部15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连接凹部13收容连接电路基板16的前半部分。另外,各端子51的接触部54从各端子收容槽朝向开口部15的内部突出。端子51具有尾部52,尾部52通过端子51的弹性力接触而电连接于在连接电路基板16的前半部分的表面露出的端子连接垫。可替代地,可通过诸如焊接的连接手段来建立电连接。

线缆61可为任何类型的线缆,诸如单芯电缆、同轴线缆、双绞线缆、柔性扁平线缆、柔性印刷电路基板等。在本文所述的本实施例中,线缆61为捆住不同类型的多条导线63并由编织线等的外部导体(未示出)覆盖在外侧而得到的屏蔽线缆。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线缆61包括:多条中间线缆62,其中,多条导线63收容于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制成的中间覆盖物62a中;以及未收容于中间覆盖物62a的多条导线63。所有的多条中间线缆62以及多条导线63收容在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制成的外覆盖物61a内。外部导体基本在线缆61的整个长度上覆盖外覆盖物61a的内周面,且使一部分突出超出外覆盖物61a的前端、翻折并在前端附近覆盖外覆盖物61a的外周面。在导线63的末端,使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制成的导线覆盖物63a去除从而导电芯线64露出。芯线64通过诸如焊接的连接手段电连接于在连接电路基板16的后半部分的表面上露出的导线连接垫18。而且,导线连接垫18各经由导电迹线(未示出)连接于在连接电路基板16的前半部分的表面上露出的多个端子连接垫中的对应一个。由此,能建立导线63和端子51之间的对应于彼此的电连接。注意的是,导线63和端子51的数量能任意地设定。

此外,导线连接器1包括:壳体71,其通过对由磷青铜、不锈钢等制成的导电金属板进行冲压、弯折等加工成型且覆盖基座11和连接电路基板16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以对通过其内部的信号进行emi(电磁干扰)屏蔽;以及夹接壳体78,其通过对由磷青铜、不锈钢等制成的导电金属板进行冲压、弯折等加工成型并安装于壳体71的下侧。壳体71和夹接壳体78统称为罩体。壳体71和夹接壳体78可由合成树脂等制成。

壳体71覆盖基座11的周围,且包括:连接部71a,其具有方管状且能连接于基板连接器101;以及第一本体部71b,其覆盖连接电路基板16的后半部分的上侧。壳体71具有在连接部71a和第一本体部71b整个范围存在的顶板部(顶板面)72。顶板部72使后端与向后(x轴负方向)延伸的第一舌片部71c一体连接。第一舌片部71c使后端与向后延伸的第一外部导体连接部71d一体连接。第一舌片部71c是覆盖位于线缆61的外覆盖物61a的前端和连接电路基板16的后端之间的中间线缆62以及导线63的上侧的部分。第一外部导体连接部71d覆盖线缆61的外覆盖物61a的位于前端附近的一部分,并在该前端附近与将外覆盖物61a的外周面覆盖的外部导体电连接。

夹接壳体78包括:接合部(锁定部)78a,接合并安装于壳体71的连接部71a的后端附近的部分;以及第二本体部78b,覆盖连接电路基板16的后半部分的下侧。第二本体部78b使后端与向后延伸的第二舌片部78c一体连接。第二舌片部78c使后端与向后延伸的第二外部导体连接部78d一体连接。第二舌片部78c是覆盖位于线缆61的外覆盖物61a的前端和连接电路基板16的后端之间的中间线缆62和导线63的下侧的部分。第二外部导体连接部78d以覆盖线缆61的外覆盖物61a的前端附近的状态压接(压紧),并与将外覆盖物61a的外周面的前端附近的部分覆盖的外部导体电连接。

由夹接壳体78安装于壳体71而构成的罩体包括筒状的连接部、由第一本体部71b和第二本体部78b构成的筒状的本体部、由第一舌片部71c和第二舌片部78c构成的舌片部,以及由第一外部导体连接部71d和第二外部导体连接部78d构成的外部导体连接部。

导线连接器1还包括上侧覆盖壳部21以及下侧覆盖壳部31,它们用作覆盖壳部,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一体形成并覆盖所述罩体的连接部的后端附近的部分、本体部、舌片部以及外部导体连接部。上侧覆盖壳部21包括:上板部22,设置在壳体71的顶板部72的上侧;以及上侧壁部23,连结于上板部22的两侧端。此外,下侧覆盖壳部31包括:下板部32,设置在夹接壳体78的下侧;以及下侧壁部33,从下板部32的两侧端向上延伸。另外,当锁定开口24a(其是在从上侧壁部23的下端朝向下方延伸的结合脚部24上形成的开口)被锁定于从下侧覆盖壳部31的下侧壁部33突出的锁定突起33a时,上侧覆盖壳部21和下侧覆盖壳部31彼此连结以覆盖所述罩体的周围。如图1所示,在所述罩体由上侧覆盖壳部21和下侧覆盖壳部31覆盖的情况下,壳体71的连接部71a与基座11的前端11f附近的由连接部71a覆盖的部分从用作上侧覆盖壳部21的前端的覆盖壳部前端21f向前突出并起到嵌合部1a的作用。

用作悬臂状的接合部件的扣持部件81(其为构成扣持机构的部件)安装于用作所述罩体的顶板部的壳体71的顶板部72。由不锈钢等制成的扣持部件81为通过对具有例如约0.3mm的厚度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弯折等加工一体形成的板状的部件。扣持部件81包括:本体部82,具有平板状;接合部83,连接于本体部82的前端;以及操作部84,连接于本体部82的后端。

更具体地,如图6a、图6b所示,本体部82包括宽的后半部82b以及比后半部82b窄的前半部82a。平板状的接合部83连接于前半部82a的前端。接合部83经由在侧视图中具有大体曲柄状(cranked)的连接段部83b连接于前半部82a的前端。采用这种结构,接合部83位于高于本体部82的位置同时与本体部82大体平行。接合部83使前端连接于朝向后下方斜延伸的爪部83a。爪部83a具有前表面83c,前表面83c为朝向后下方斜延伸的倾斜面。所述操作部84经由在侧视图中具有大体曲柄状的连接段部84b连接于后半部82b的后端。由此,操作部84位于高于本体部82的位置同时与本体部82大体平行。操作部84为在俯视图具有大体等腰三角形的平板状的部件,且在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对应的部分与朝向后方延伸的操作凸片84a连接。连接段部84b的下端和后半部82b的后端之间的连接部分用作支点部82d,支点部82d在侧视图中具有弯曲形状并起到用于扣持部件81的摆动运动的支点的作用。

后半部82b使左右两个部分各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体矩形的缺口孔(缺口部)82c。缺口孔82c内包括朝向前方延伸的被保持部(被支持部)85a以及朝向后方延伸的限制部85b。被保持部85a是细长的且大体矩形的板状的悬臂状的部件,其形成在支点部82d附近、在缺口孔82c的后缘处一体连接于后半部82b并从该后缘朝向前方延伸。限制部85b是细长的且大体矩形的板状的悬臂状的部件,其在缺口孔82c的前缘处一体连接于后半部82b并从该前缘朝向后方延伸。限制部85b形成为比被保持部85a宽。在被保持部85a的顶端和限制部85b的顶端之间形成间隙。限制部85b可形成为薄壁或中空以能够更容易地弯曲。

在用作所述罩体的顶板部的壳体71的顶板部72形成有弹片部75以及保持部(支持部)76。更具体地,均为弹性部的弹片部75和保持部76形成在由例如具有约0.4mm的厚度的金属板制成的壳体71的顶板部72。所述弹片部75为通过切掉顶板部72的一部分而形成的板状的弹性部件,且使基端(固定端)75a一体连接于顶板部72。另外,弹片部75的周缘除基端75a外通过在顶板部72上形成缺口部72a而从顶板部72上切离。基端75a处于与顶板部72的第一本体部71b的前端附近的部分对应的位置。弹片部75为从基端75a向后延伸的悬臂状的板状的弹性部件,且包括:本体部(接合本体部)75b,具有在俯视图中为大体等腰三角形的板状;以及凸部75c,用作本体部75b的自由端,即连接于顶端的自由端部。在没有力施加的初始状态下,本体部75b的上表面与周围的顶板部72的上表面大体齐平。另一方面,所述凸部75c具有相比顶板部72的上表面向上突出的弯曲形状。

本体部75b在俯视图具有三角形形状,从而通过调整该三角形的宽度、长度而能容易地调整本体部75b的弹性力。本体部75b在俯视图的形状不限于三角形而且可以为矩形或梯形。而且,本体部75b的自由端的弹性位移范围能通过调整凸部75c向上突出的量来调整。例如,本体部75b的自由端的向下弹性位移的范围能通过增加凸部75c向上突出的量来增加,且能通过减少或消除凸部75c向上突出的量来减少。

在弹片部75的本体部75b的左右两侧的每侧形成有保持部76。如图9a、9b所示,保持部76为通过将顶板部72的一部分切起并施加延伸加工而形成的弓状或u字状的部件,且具有使两端与顶板部72一体连接并使中央部分突出到顶板部72的上表面上方的弯曲形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保持开口(贯通孔)76a形成在保持部76的中央部分的下表面和顶板部72的上表面之间。该保持开口76a中插入并保持扣持部件81的被保持部85a。具体地,所述保持以间隙配合实现,即在被保持部85a的外表面和保持开口76a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限制部85b使宽度设定为充分大于保持开口76a的宽度,由此不进入到保持开口76a中。采用这种结构,扣持部件81相对顶板部72的沿前后方向的位移能被限制。作为切起保持部76的结果,在顶板部72上形成缺口部72b。

如图4、图8和图9a、图9b所示,扣持部件81安装于壳体71的顶板部72,其中左右一对被保持部85a从后方各插入对应一个的保持部76的保持开口76a中。具体地,扣持部件81的姿势被控制成被保持部85a的顶端位于比保持部76稍靠后方而限制部85b的在其顶端附近的部分位于保持部76的正上方。随后,扣持部件81定位于顶板部72上方并相对顶板部72向下移动以压靠在顶板部72的上表面上。结果,限制部85b的顶端压靠在保持部76的上表面上以朝着斜上方向弹性变形。由此,被保持部85a的在其顶端附近的部分面向保持开口76a。在这种状态下,使扣持部件81向前移动。结果,被保持部85a从后方插入保持开口76a,且限制部85b的在顶端附近的部分脱离保持部76的上表面,并因限制部85b自身的弹性性能而复原至与被保持部85a相同的高度。以这种方式,扣持部件81安装于顶板部72。

当扣持部件81安装于顶板部72时,弹片部75的本体部75b的上侧由扣持部件81的本体部82的后半部82b以及能与弹片部75的凸部75c接触的操作部84覆盖。结果,操作部84的操作凸片84a位于弹片部75的凸部75c的正上方。接合部83位于壳体71的连接部71a的沿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分附近。可使操作凸片84a向下突出来代替使弹片部75的凸部75c向上突出,且调整突出的量,从而能够调整弹片部75的本体部75b的自由端的向下弹性位移的范围。

在没有力施加的初始状态下,安装于顶板部72的扣持部件81的本体部82置于顶板部72的上表面上同时与顶板部72平行,操作部84位于顶板部72上方同时与顶板部72平行,而操作凸片84a处于接近或接触弹片部75的凸部75c的上表面的状态。由于凸部75c未接收到来自操作凸片84a的向下的(z轴负方向)的力,本体部75b的弹片部75未变形且与周围的顶板部72齐平。

板状的扣持操作部26通过切去上板部22的一部分而形成在上侧覆盖壳部21的上板部22。构成扣持机构的扣持操作部26为与上板部22一体形成的板状的弹性部件,其中其基端26a一体连接于上板部22。扣持操作部26为从位于上板部22的后半部分的基端26a向前延伸的悬臂状的板状的弹性部件,且使为自由端的顶端26b位于上板部22的前端附近。扣持操作部26的上表面与上板部22的上表面大体齐平且在扣持操作部26的下表面上的基端26a和顶端26b之间的中间附近的位置具有向下突出的凸部26c,如图7所示。

如图1所示,在所述罩体由上侧覆盖壳部21和下侧覆盖壳部31覆盖的状态下,壳体71的连接部71a的前半部以及扣持部件81的接合部83向前突出超出上侧覆盖壳部21的覆盖壳部前端21f。所述罩体的其余部分被上侧覆盖壳部21和下侧覆盖壳部31覆盖。另外,在所述罩体被上侧覆盖壳部21和下侧覆盖壳部31覆盖的状态下,凸部26c置于扣持部件81的操作凸片84a的正上方;且由此,当操作者用手指压下扣持操作部26时,扣持部件81的操作凸片84a被压下。当操作凸片84a被压下时,扣持部件81绕与壳体71的顶板部72的上表面接触的支点部(立设部)82d摆动。结果,本体部82的前端向上移动,且由此接合部83被抬起。

当操作凸片84a被压下时,操作凸片84a压下凸部75c,且由此本体部75b的弹片部75弹性变形,从而自由端向下位移。结果,为悬臂状的板状的弹性部件的弹片部75施加反作用力,且由此操作凸片84a接收到来自凸部75c的向上(z轴正方向)的弹性力。由此,当操作者解除用于压下扣持操作部26的力时,扣持部件81绕与壳体71的顶板部72的上表面接触的支点部82d沿相反的方向摆动。结果,本体部82的前端向下移动,从而接合部83向下位移。以这种方式,扣持部件81复原到初始状态下的姿势。类似地,扣持操作部26复原到初始状态下的姿势,同时扣持操作部26的上表面与上板部22的上表面大体齐平。

相比之下,基板连接器101包括:对接基座111,其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一体形成且与导线连接器1嵌合;以及多个金属制的对接端子151,安装于对接基座111。所述对接基座111是具有沿基板连接器101的宽度方向和与导线连接器1嵌合的方向(即基板连接器10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大体长方体的箱状的部件。另外,对接基座111包括向前方突出的舌状部115,其中多个对接端子151的接触部154沿基板连接器10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并列布置在舌状部1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每一个表面上。对接端子151的尾部152沿基板连接器101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并通过诸如焊接而电连接于基板(未示出)的表面上的连接垫。注意的是,对接端子151的数量能任意地变化。

此外,基板连接器101包括对接壳体171,对接壳体171由不锈钢等制成的导电金属板制成且覆盖对接基座111的周围,以对通过其内部的信号进行emi屏蔽。对接壳体171包括:顶板部172,覆盖基座111的上表面;以及侧壁部173,连结于顶板部172的两侧端,以覆盖基座111的左右的侧面。此外,侧壁部173包括从其下端向下延伸的多个(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为四个)安装脚部177。安装脚部177插入并固定于在基板(未示出)上形成的安装孔,由此确保基板连接器101固定于基板。缓缓地向上弯曲的对接接合部(接受部)172a与顶板部172的前端172f一体形成。

接下来将说明导线连接器1的动作。首先,将说明导线连接器1与基板连接器101嵌合的动作。

图11是俯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嵌合之前的状态。图12是纵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嵌合之前的状态且是对应图11的沿c-c线作出的剖视图。图13是纵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的嵌合的中途的状态。图14是纵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嵌合之后的状态。

首先,如图1、图11和12所示,操作者使导线连接器1与安装在基板上的基板连接器101相向。即基座11的前端11f与收容在对接壳体171的腔体内的对接基座111的舌状部115相向。此时,置于壳体71的顶板部72上的扣持部件81处于初始状态,其中被保持部85a插入保持部76的保持开口76a中但未受到任何力且由此未变形或位移。类似地,弹片部75处于没有力施加于其上的初始状态,且由此未变形或位移。

操作者使导线连接器1朝向基板连接器101相对移动,且由此使基座11的前端11f移动以接近顶板部172的前端172f。

接下来,操作者进一步使导线连接器1移动,从而如图13所示,嵌合部1a插入对接壳体171的腔体,其中对接基座111的舌状部115相对地插入基座11的开口部15。在这种状态下,顶板部172的对接接合部172a缓缓地向上弯曲,另一方面,位于壳体71的顶板部72上方的扣持部件81的接合部83的前端处的爪部83a的前表面83c为朝向后方斜延伸的倾斜面,因此,即使操作者未压下扣持操作部26以压下扣持部件81的接合部83,接合部83也能够向前移动,同时爪部83a的前表面83c滑动接触顶板部172的对接接合部172a,从而顺利地被向上压且由此能容易地越过对接接合部172a

在接合部83被向上压的情况下,扣持部件81绕支点部82d摆动,从而操作凸片84a向下移动以压下弹片部75的凸部75c且由此本体部75b变形。结果,所述接合部83上作用有因弹片部75的弹性力而产生的向下的作用力。所述作用力可能是接合部83越过顶板部172的对接接合部172a时的阻力。然而,支点部82d与接合部83之间的距离远大于支点部82d与操作凸片84a之间的距离。由此,由于杠杆原理,施加给接合部83的向下的作用力比由弹片部75的凸部75c施加给操作凸片84a的弹性力低得多,由此,所述作用力将不会成为接合部83越过顶板部172的对接接合部172a时的实质阻力。由于弹片部75的凸部75c被压下,下降到壳体71的顶板部72下方的本体部75b可能与位于顶板部72下方的导线63等发生干涉。然而,接合部83与支点部82d之间的距离远大于操作凸片84a与支点部82d之间的距离。由此,凸部75c和本体部75b向下位移的量比接合部83向上位移的量低得多。由此,凸部75c和本体部75b不干涉导线63等。

随后,当操作者进一步使导线连接器1移动时,如图14所示,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之间的嵌合完成。结果,对接基座111的整个舌状部115插入基座11的开口部15,同时各端子51的接触部54与对应的对接端子151的接触部154接触以导通。因弹片部75的弹性力而向下施压的扣持部件81的接合部83已越过对接壳体171的顶板部172的对接接合部172a,并由此向下位移。结果,接合部83的爪部83a与顶板部172的对接接合部172a结合。结果,导线连接器1的壳体71被基板连接器101的对接壳体171扣持,能够防止导线连接器1脱离基板连接器101并解除嵌合。

在本实施例中,包含爪部83a的接合部83为宽的且强度高的部件,沿导线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具有壳体71的尺寸的1/2以上的尺寸,如图4等所示。由此,即使当时大的拉力施加于导线连接器1时,接合部83也不会变形,由此可靠地维持接合部83与对接壳体171的顶板部172的对接接合部172a之间的接合。因此,能确保防止导线连接器1脱离基板连接器101并解除嵌合。此外,通过向前延伸的左右一对的被保持部85a从后方插入在壳体71的顶板部72上一体形成的左右一对的保持部76的保持开口76a中,以使扣持部件81支持,由此,即使在大的拉力施加于导线连接器1的情况下扣持部件81受到相对于壳体71的顶板部72向前的拉力时,被保持部85a也不会脱离保持开口76a,且扣持部件81不脱离顶板部72。而且,当扣持部件81受到相对于壳体71的顶板部72的向前的拉力时,由于位于被保持部85a的后方的宽的连接段部84b接触左右一对保持部76的后表面,由此,能确保防止扣持部件81脱离顶板部72。保持部76是两端与顶板部72一体连接的弓状的部件,且由此强度高,即使扣持部件81受到相对于壳体71的顶板部72的向前的拉力,保持部76也不会被损坏。由此,更有效地防止扣持部件81脱离顶板部72。在对接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之间的嵌合完成的状态下,弹片部75处于没有力施加其上的初始状态,因此不会产生应变,具有高耐久性。

接下来将说明解除对接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之间嵌合的动作。

图15是纵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已开始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之间的嵌合解除的动作的状态。图16是纵剖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线连接器和基板连接器之间的嵌合解除的中途的状态。

首先,当操作者用手指压下扣持操作部26时,扣持部件81的操作凸片84a被压下。结果,扣持部件81绕支点部82d摆动从而本体部82的前端向上移动,且接合部83被抬起。由此,所述接合部83的爪部83a与对接壳体171的顶板部172的对接接合部172a之间的嵌合被解除。结果,导线连接器1的壳体71与基板连接器101的对接壳体171之间的扣持被解除且导线连接器1与基板连接器101分离,这能使嵌合将被解除。

支点部82d与接合部83之间的距离远大于支点部82d与操作凸片84a之间的距离,由此,由于杠杆原理,接合部83的向上位移的量比操作凸片84a向下位移的量大得多。这意味着操作者无需压下扣持操作部26大的操作量。当扣持部件81的操作凸片84a被压下时,操作凸片84a下降以压下弹片部75的凸部75c,从而本体部75b变形。由此,由于弹片部75的弹性力,操作凸片84a上作用有向上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可能会成为扣持操作部26被压下时的阻力。然而,由于用操作者的手指施加的力足以克服弹片部75的弹性力,当扣持操作部26被压下时,作用在给操作凸片84a上的向上的作用力不会成为实质上的阻力。

当操作者以大操作量压下扣持操作部26时,弹片部75的凸部75c被压下大的量,由此,本体部75b更大幅地向下移动到壳体71的顶板部72下方,且由此可能干涉位于顶板部72下方的导线63等。然而,如从图4和图8可知,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操作部84使沿导线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位于其下方的具有等腰三角形的弹片部75的本体部75b的尺寸并大于具有等腰三角形的缺口部72a的尺寸。由此,当位于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操作部84的顶点处的操作凸片84a和位于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本体部75b的顶点处的凸部75c一起下降大的量时,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操作部84的两等边与因切出弹片部75而形成在顶板部72上的具有等腰三角形的缺口部72a的两等边发生干涉。结果,操作凸片84a和凸部75c的下降移动停止。换句话说,当扣持操作部26被压下从而弹片部75的凸部75c经由操作凸片84a被压下时,操作部84干涉缺口部72a,由此,弹片部75的凸部75c和本体部75b的向下位移的量被限制以不会过大。因此,凸部75c和本体部75b不干涉导线63等。

接下来,在维持扣持操作部26被压下,然后接合部83的爪部83a与顶板部172的对接接合部172a之间的接合被解除的状态下,操作者拉动并由此使导线连接器1向后移动,即,使导线连接器1在从基板连接器101脱离的方向移动。随后,如图16所示,在扣持部件81的接合部83的前端的爪部83a位于比对接壳体171的顶板部172的对接接合部172a更靠后方。

随后,当导线连接器1进一步被向后移动时,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之间的嵌合的解除完成,同时导线连接器1脱离基板连接器10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导线连接器1包括基座11、壳体71、安装于基座11的端子51以及扣持部件81。壳体71的顶板部72包括弹片部75,弹片部75通过切出顶板部72的一部分而形成且为悬臂状。扣持部件81包括本体部82、与本体部82的前端连接的接合部83、以及与本体部82的后端连接且能够与弹片部75的凸部75c接触的操作部84。扣持部件81能够摆动地安装于顶板部72。

由此,扣持部件81具有高的强度且不发生诸如扭转等的变形,使得在不会造成尺寸的大型化的同时增加扣持强度,从而即使意外的外力施加时,扣持也不会被解除。

扣持部件81的本体部82包括用作摆动运动的支点的支点部82d、以及形成在支点部82d的附近的左右一对的被保持部85a。各被保持部85a由在顶板部72上形成的左右一对保持部76中的对应一个保持。扣持部件81由此在左右的两个位置被保持,稳定性高,从而即使意外的外力施加时,扣持也不会被解除。

而且,各保持部76使两端连接于顶板部72以成为弓状的部件,且包括形成在保持部76和顶板部72的上表面之间的保持开口76a。被保持部85a以间隙配合的方式嵌合于保持开口76a中以被保持。采用这种结构,保持部76能具有高的强度,由此即使意外的外力施加时也能防止扣持部件81脱离壳体71。此外,由于能够允许扣持部件81的姿势变化,因此扣持不会被解除。

而且,扣持部件81的本体部82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均具有大体矩形的左右一对的缺口孔82c。各被保持部85a在对应一个缺口孔82c的后缘处一体连接于本体部82并从所述后缘向前延伸。各缺口孔82c包括从其前缘向后延伸的限制部85b,其中,在限制部85b的顶端和被保持部85a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间隙。由此,即使大拉力施加时,扣持部件81也不会脱离壳体71。

而且,扣持部件81的本体部82的下表面与顶板部72的上表面大体齐平,且操作部84位于顶板部72的上表面的上方。弹片部75为从连接于顶板部72的基端75a向后延伸的弹片并形成在左右一对的保持部76之间。弹片部75的本体部75b的上表面与顶板部72的上表面大体齐平。弹片部75的凸部75c相比顶板部72的上表面向上突出。

此外,扣持部件81的被保持部85a以在上下左右方向上能够移动地由保持部76保持。由此,在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嵌合时或嵌合被解除时,即使扣持部件81倾斜,被保持部85a也不会弹性变形。由此,扣持部件81自身不弹性变形,被保持部85a不会受损或变形,由此能防止扣持部件81脱离。

而且,导线连接器1包括形成在壳体71上的弹片部75和扣持部件81。弹片部75朝向壳体71的内侧弹性变形,沿如图12至图16中示出的顺时针方向对扣持部件81施压。由此,无需额外的空间来确保弹片部75的弹性变形,由此导线连接器1能小型化。

此外,由于凸部75c形成在弹片部75的顶端,因此,即使弹片部75朝向壳体71的内侧的弹性变形,也能确保足够的弹性变形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弹片部75形成在壳体71的顶板部72上。可替代地,弹片部75可形成在夹接壳体78上或可形成在壳体71和夹接壳体78二者上。当弹片部75形成在夹接壳体78上时,扣持操作部26可形成在下侧覆盖壳部31上。

而且,保持部76形成在基座11的与嵌合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由此,弹片部75的弹性力能通过改变弹片部75的尺寸来调整,而不会受保持部76的位置影响。在上述示例中,保持部76形成在弹片部75的两侧并形成在嵌合方向的中央附近。注意的是,保持部76可形成在与弹片部75的嵌合方向平行的任意位置,且保持部76的数量和位置能任意地变化。

而且,由于扣持部件81不包括弹片部75,因此无需设置复杂的弹片部75,由此,导线连接器1能具有简单的结构且能以低成本制造。需要说明的是,仅说明了弹片部75的材料为金属的示例,但弹片部75可由任何材料制成,只要能确保维持与基板连接器101的嵌合即可。

而且,扣持部件81的操作部84是通过使扣持部件81倾斜而用于与基板连接器101的嵌合以及解除嵌合的过程。由此,施加给操作部84的力优选经由支点部82d传递给接合部83。具体地,优选通过施加给弹片部75的凸部75c上的力在支点部82d的整个左右方向上无分散地被传递,从而接合部83顺利地位移。因此,由于操作部84具有大体三角形,施加的力能整个传递给支点部82d,由此能确保接合部83位移。

而且,扣持部件81能在移动限制范围内相对壳体71移动。由此,能确保在导线连接器1和基板连接器101嵌合时,不会受到因尺度公差带来的不嵌合的影响,从而能够确保嵌合。

而且,在上文中,壳体71的材料和对接壳体171的材料为磷青铜、不锈钢等。可替代地,任何类型的材料可选用,只要能够满足机械强度、电气特性等即可。材料优选导电材料,但也可为绝缘材料。

注意的是,根据本说明书的本公开内容仅是一个示例,且由此保留本公开内容的主旨的且能容易地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构思的任何合适的变化包含于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图中所示的各部分的宽度、厚度以及形状均是示意性的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解释。

注意的是,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说明了与优选和示范性实施例相关的特性。通过总结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自然能构思出在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构思内的各种其它的实施例、修改以及变形。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适用于一种连接器以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