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持式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9590发布日期:2018-08-29 00:35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尤其是一种保持式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通常有接通和断开两个状态,而传统的继电器在运行时,接通和关断的两个状态中至少有一个状态需要线圈保持通电。由此,当大批量的继电器频繁使用时,继电器的耗电不可小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式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保持式继电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外壳;所述底座与外壳之间安装有扼铁,所述扼铁内安装有线架,所述线架的上端与扼铁之间设置有永磁铁;所述线架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线架设置有线架通孔,所述线架通孔内安装有动铁芯以及位于动铁芯和永磁铁之间的静铁芯;所述动铁芯上设置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与线架的下端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与动触点相匹配的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当线圈通以正向脉冲电流时,动铁芯移动至与静铁芯紧密接触,第一弹簧被压缩,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分离;当线圈通以反向脉冲电流时,第一弹簧推动动触点,使得动铁芯与静铁芯分离,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闭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继电器,其进一步设计在于:还包括手动开关支架、第二弹簧和手动开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手动开关孔,所述手动开关支架安装在手动开关孔内;所述静铁芯设置有静铁芯通孔,所述手动开关支架上设置有与静铁芯通孔同轴向的手动开关支架通孔;所述手动开关呈钉形,其上端与手动开关支架的顶端相匹配,其下端均与静铁芯通孔及手动开关支架通孔相匹配;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在手动开关的上端与手动开关支架的上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继电器,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继电器,其进一步设计在于:还包括电缆,所述电缆经导线连接至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继电器设置有线圈、动铁芯、动触点、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当线圈通以短时间的脉冲电流时,动铁芯将带动动触点,实现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的分离或者闭合。由于本继电器只需在通断的瞬间给线圈通以电流,而无需长时间通电,故本继电器与传统继电器相比,本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大大降低了电能的耗费。另外,本继电器设置有手动开关,该设计使得本继电器在需要时可手动按下手动开关,从而将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闭合,由此拓展了本继电器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外壳2;所述底座1与外壳2之间安装有扼铁3,所述扼铁3内安装有线架4,所述线架4的上端与扼铁3之间设置有永磁铁5;所述线架4上缠绕有线圈6,所述线架4设置有线架通孔,所述线架通孔内安装有动铁芯7以及位于动铁芯7和永磁铁5之间的静铁芯8;所述动铁芯7上设置有动触点9,所述动触点9与线架4的下端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10,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与动触点9相匹配的第一静触点11和第二静触点12;当线圈6通以正向脉冲电流时,动铁芯7移动至与静铁芯8紧密接触,第一弹簧10被压缩,动触点9与第一静触点11、第二静触点12分离;当线圈6通以反向脉冲电流时,第一弹簧10推动动触点9,使得动铁芯7与静铁芯8分离,动触点9与第一静触点11、第二静触点12闭合。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设置有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螺孔16。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螺孔16的数量为2个,但不限于此,其数量可根据需求灵活配置。固定螺孔16用于通过螺栓将本继电器安装至应用场合。底座1上安装有外壳2,该外壳2设置有手动开关孔21,手动开关15安装在手动开关孔21内。

如图2所示,底座1上安装有扼铁3,扼铁3内安装有线架4,所述线架4的上端与扼铁3之间设置有永磁铁5,线架4上缠绕有线圈6。扼铁3用于固定线架4以及传导线圈6产生的部分磁场。

如图2和图3所示,本继电器还设置有电缆17,该电缆17经导线连接至线圈6,其用于给线圈6供电。

如图4所示,线架4设置有圆柱形的线架通孔,该线架通孔内安装有动铁芯7以及位于动铁芯7和永磁铁5之间的静铁芯8。动铁芯7上固定有动触点9,动触点9与线架4的下端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10。底座1上安装有与动触点9相匹配的第一静触点11和第二静触点12。当本继电器安装至应用场合后,第一静触点11和第二静触点12均连接至各导线的一端。

当线圈6不通电时,永磁铁5的磁力与第一弹簧10的弹力相当。动铁芯7比较靠近静铁芯8时,永磁铁5的磁场传导至静铁芯8,静铁芯8的磁力大于第一弹簧10对动铁芯7的弹力,故而此时动触点9与第一静触点11、第二静触点12分离。当动铁芯7较为远离静铁芯8时,由于距离的增加,静铁芯8的磁力小于第一弹簧10对动铁芯7的弹力,故而此时动触点9与第一静触点11、第二静触点12闭合。

当线圈6通以正向脉冲电流时,线圈6产生的磁场与永磁铁5的磁场方向一致。此时,静铁芯8对动铁芯7的磁力远大于第一弹簧10动铁芯7的弹力,动铁芯7迅速移动至与静铁芯8紧密接触。同时,第一弹簧10被压缩,动触点9与第一静触点11、第二静触点12分离。由此,当本继电器需要断开时,只需给线圈6输送一短时间的正向脉冲电流即可,而无需持续给线圈6供电。

当线圈6通以反向脉冲电流时,线圈6产生的磁场与永磁铁5的磁场方向相反。此时,静铁芯8对动铁芯7的磁力远小于第一弹簧10动铁芯7的弹力,动铁芯7迅速与静铁芯8分离。同时,第一弹簧10伸展至最大状态,动触点9与第一静触点11、第二静触点12闭合。由此,当本继电器需要接通时,只需给线圈6输送一短时间的反向脉冲电流即可,而无需持续给线圈6供电。

如图4所示,本继电器还包括手动开关支架13、第二弹簧14和手动开关15。其中,手动开关支架13安装在手动开关孔21内。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永磁铁5成圆柱形,其中间设置有永磁铁通孔;静铁芯8设置有与永磁铁通孔同轴向的静铁芯通孔,手动开关支架13贯穿于永磁铁通孔并镶嵌在静铁芯通孔内。手动开关支架13上设置有与静铁芯通孔同轴向的手动开关支架通孔。手动开关15呈钉形,其上端与手动开关支架13的顶端相匹配并将手动开关支架13的顶端包裹,其下端与静铁芯通孔、手动开关支架通孔相匹配并贯穿静铁芯通孔、手动开关支架通孔。第二弹簧14安装在手动开关15的上端与手动开关支架13的顶端之间。

当动触点9与第一静触点11、第二静触点12分离,线圈6未通电时,第二弹簧14未被压缩,手动开关15的下端穿过手动开关支架通孔和静铁芯通孔,并与动铁芯7接触,此时手动开关15处于初始状态。

当手动按下手动开关15时,手动开关15的下端推动动铁芯7向下运动使得动触点9与第一静触点11、第二静触点12闭合,第二弹簧14被压缩。

当松开手动开关15时,第二弹簧14复位,手动开关15恢复至初始状态,动触点9与第一静触点11、第二静触点12依旧处于闭合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