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二极管封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8767发布日期:2018-10-30 23:21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电二极管封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电二极管封装装置,属于光电二极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电二极管(包括PhotoDiode和AvalanchePhotoDiode)是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它的核心部分也是一个PN结,和普通二极管相比,在结构上不同的是,为了便于接收入射光照,PN结的面积尽量做的大一些,电极面积尽量小些,而且PN结的结深很浅,一般小于1微米,另外,光电二极管的材料一般采用硅(Si)、锗(Ge)、铟镓砷(InGaAs)等半导体材料,具有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量子效率高、频率特性好等优点,适宜于快速变化的光信号探测,被广泛应用于激光雷达、激光制导、光纤通信等领域,传统的光电二极管通常采用TO(transistoroutline,晶体管轮廓)封装,该封装形式包括光电二极管裸片、TO管座、管舌、管脚和管帽。其中,管舌连接在TO管座上面,光电二极管裸片粘接固化在管舌上,光电二极管裸片的负极通过焊接线键合在管脚上,管脚与TO管座之间通过绝缘陶瓷隔离,管帽倒扣于管座上密封,然而,上述传统的TO封装结构中,管座与管脚间绝缘陶瓷的尺寸、管脚的直径及厚度、管帽的高度等因素限制了TO封装结构整体尺寸的缩减,使得TO封装结构的整体尺寸较大,例如传统TO18封装的外径为5.6mm,无法满足激光雷达、光纤通信等领域对于光电二极管机械尺寸及厚度进一步压缩的要求,是本实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光电二极管封装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方便光电二极管的封装,同时提高散热能力,避免高温影响光电二极管的正常工作,通过将主体设置为圆柱型结构,能够对光电二极管裸片的位置与角度进行调整,避免光电二极管裸片的光敏面被遮挡,便于接收光线,通过设置旋转盘,能够在管脚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对主体进行旋转,从而改变光电二极管裸片的角度,通过设置石墨电刷电刷与伸缩弹簧,能够使旋转盘与导电环良好的接触,避免接触不良,影响光电二极管的工作,通过设置固定板,可以对光电二极管裸片进行固定,同时减小与光电二极管裸片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散热,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电二极管封装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主体两端对称设有连接槽,且所述连接槽设于主体内部,所述连接槽一侧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贯穿主体两端,所述连接槽内腔设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腔底部均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另一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腔安装有石墨电刷,所述连接槽内壁均设有导电环,两个所述导电环相对一侧均设有导线,所述旋转盘一侧设有管脚,所述主体外壁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设有光电二极管裸片,所述光电二极管裸片的正极与负极分别与导线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主体与固定板均为绝缘材质制作。

进一步而言,所述旋转盘、管脚、安装座与伸缩弹簧均为导电金属材质制作。

进一步而言,所述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环,且所述橡胶环与管脚贴合。

进一步而言,所述旋转盘与管脚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且所述管脚贯穿通孔弯折向下。

进一步而言,所述石墨电刷的宽度与导电环相同,且所述石墨电刷与导电环内壁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一种光电二极管封装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方便光电二极管的封装,同时提高散热能力,避免高温影响光电二极管的正常工作,通过将主体设置为圆柱型结构,能够对光电二极管裸片的位置与角度进行调整,避免光电二极管裸片的光敏面被遮挡,便于接收光线,通过设置旋转盘,能够在管脚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对主体进行旋转,从而改变光电二极管裸片的角度,通过设置石墨电刷电刷与伸缩弹簧,能够使旋转盘与导电环良好的接触,避免接触不良,影响光电二极管的工作,通过设置固定板,可以对光电二极管裸片进行固定,同时减小与光电二极管裸片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散热。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电二极管封装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电二极管封装装置安装槽结构图。

图中标号:1、主体;2、连接槽;3、通孔;4、旋转盘;5、安装槽;6、伸缩弹簧;7、安装座;8、石墨电刷;9、导电环;10、导线;11、管脚;12、固定板;13、光电二极管裸片;14、橡胶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为圆柱形结构,能够对光电二极管裸片13的位置与角度进行调整,避免光电二极管裸片13的光敏面被遮挡,便于接收光线,所述主体1两端对称设有连接槽2,且所述连接槽2设于主体1内部,所述连接槽2一侧设有通孔3,且所述通孔3贯穿主体1两端,所述连接槽2内腔设有旋转盘4,能够在管脚11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对主体1进行旋转,从而改变光电二极管裸片13的角度,所述旋转盘4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内腔底部均安装有伸缩弹簧6,所述伸缩弹簧6另一端设有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内腔安装有石墨电刷8,能够使旋转盘4与导电环9良好的接触,避免接触不良,影响光电二极管的工作,所述连接槽2内壁均设有导电环9,两个所述导电环9相对一侧均设有导线10,所述旋转盘4一侧设有管脚11,所述主体1外壁安装有固定板12,可以对光电二极管裸片13进行固定,同时减小与光电二极管裸片13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散热,所述固定板12顶部设有光电二极管裸片13,所述光电二极管裸片13的正极与负极分别与导线10连接。

更具体而言,所述主体1与固定板12均为绝缘材质制作,所述旋转盘4、管脚11、安装座7与伸缩弹簧6均为导电金属材质制作,所述通孔3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环14,且所述橡胶环14与管脚11贴合,可以避免主体1位置确定后发生旋转,所述旋转盘4与管脚1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且所述管脚11贯穿通孔3弯折向下,所述石墨电刷8的宽度与导电环9相同,且所述石墨电刷8与导电环9内壁滑动连接。

工作原理:通过将主体1设为圆柱型结构,能够有利于光电二极管裸片13对光的接收,同时能够根据电路板的间距以及光源位置等情况,进行旋转,方便光电二极管裸片13接受光信号,通过石墨电刷8与导电环9,可以使主体1旋转的过程中一直保持通电的状态,避免二极管断电,影响设备使用。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