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头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0554发布日期:2019-06-26 01:1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触头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头连接装置,属于断路器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在操作机构的带动下可以接通或分断电路,同时断路器中还设有脱扣器,当电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时,脱扣器可以驱动操作机构使动、静触头分离,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的作用。然而脱扣器的保护作用是有限的,因为脱扣器的动作相对迟缓,脱扣器动作以后,还要经过一系列的机械传递过程才能使动、静触头分离,对于特别大的故障电流来说,这种反应速度是无法保证电路安全的。利用故障电流所产生的电动斥力来直接使动、静触头分离,可以达到快速切断电路的目的,这种技术已经在现有的断路器触头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动触头被斥开后,如果操作机构还没有来得及发生动作,动触头又可能会在触头弹簧的作用下回落,再次与静触头形成闭合或者在动、静触头之间产生电弧,进而导致断路器的分断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对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触头连接装置,该触头连接装置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当线路发生短路时,利用短路电流所产生的电动斥力将动触头抬起并保持在开距的位置,提高了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触头连接装置,包括联结板、固定板、壳体、动触头、拉簧、第一拉簧轴、第二拉簧轴和连接销轴,在所述壳体内间隔且相对设置两固定板通过固定销固定相连,固定板上中心位置设有第一穿孔,所述壳体侧面与所述第一穿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穿孔;所述联结板上具有相对设置的两导电耳板,两导电耳板伸至两固定板之间,且两导电耳板上与所述第一穿孔正对位置设有第三穿孔;所述动触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触点,所述第二端设有第四穿孔和U形卡槽,所述第二端插入所述两导电耳板之间,且所述第四穿孔和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及第三穿孔对齐并穿设连接销轴;在固定板与其内侧相应导电耳板之间夹紧设有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套设在所述连接销轴上,在固定板的边缘设有锁定卡槽和弧形缺槽,所述第一拉簧轴卡设在所述锁定卡槽内,所述第二拉簧轴被限位在所述弧形缺槽内,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勾挂在所述第一拉簧轴和第二拉簧轴上,所述U形卡槽与所述第二拉簧轴卡接,所述动触头相对固定板转动时所述第二拉簧轴在所述弧形缺槽内移动,所述弧形缺槽内相对两端分别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二拉簧轴配合的第一卡位和第二卡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拉簧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两固定板外侧,所述壳体内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拉簧轴上可自由转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弧形缺槽的槽壁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由左壳体和右壳体对接构成,所述壳体上具有贯穿的用于穿设触头连接轴的轴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引弧板,所述引弧板包括套接部和挡弧板部,所述套接部套接在所述动触头上,所述挡弧板部连设于所述套接部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套接部内侧设有卡台,所述动触头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卡台配合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触头连接装置的结构合理,该触头连接装置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当线路发生短路时,利用短路电流所产生的斥力将动触头向上抬起并通过拉簧使其保持在开距位置,从而提高了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触头连接装置(去掉左壳体)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触头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触头连接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4为图3中矩形虚线框中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联结板;11-导电耳板;12-第三穿孔;2-固定板;21-第一穿孔;22-锁定卡槽;23-弧形缺槽;231-第一卡位;232-第二卡位;3-壳体;31-第二穿孔;32-左壳体;33-右壳体;34-轴孔;4-动触头;41-第四穿孔;42-U形卡槽;5-拉簧;6-第一拉簧轴;7-第二拉簧轴;71-套筒;8-连接销轴;9-弹性垫圈;10-引弧板;101-套接部;102-挡弧板部;103-卡槽;01-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一种触头连接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联结板1、固定板2、壳体3、动触头4、拉簧5、第一拉簧轴6、第二拉簧轴7和连接销轴8,在所述壳体3内间隔且相对设置两固定板2通过固定销01固定相连,固定板2上中心位置设有第一穿孔21,所述壳体3侧面与所述第一穿孔21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穿孔31;所述联结板1上具有相对设置的两导电耳板11,两导电耳板11伸至两固定板2之间,且两导电耳板11上与所述第一穿孔21正对位置设有第三穿孔12;所述动触头4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触点,所述第二端设有第四穿孔41和U形卡槽42,所述第二端插入所述两导电耳板11之间,且所述第四穿孔41和第一穿孔21、第二穿孔31及第三穿孔12对齐并穿设连接销轴8;在固定板2与其内侧相应导电耳板11之间夹紧设有弹性垫圈9,所述弹性垫圈9套设在所述连接销轴8上,弹性垫圈9的存在为所述导电耳板提供弹性作用力使得导电耳板侧面与动触头第二端侧面能够形成紧密接触,保证电连接可靠性,在固定板2的边缘设有锁定卡槽22和弧形缺槽23,所述第一拉簧轴6卡设在所述锁定卡槽22内,所述第二拉簧轴7被限位在所述弧形缺槽23内,所述拉簧5的两端分别勾挂在所述第一拉簧轴6和第二拉簧轴7上,所述U形卡槽42与所述第二拉簧轴7卡接,所述动触头4相对固定板转动时所述第二拉簧轴7在所述弧形缺槽内移动,所述弧形缺槽23内相对两端分别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二拉簧轴7配合的第一卡位231和第二卡位232。触头连接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安装使用时,在合闸状态下当有短路电流产生时,短路电流所产生的斥力施加在动触头的第一端上,动触头相对于固定板2绕所述连接销轴8转动,使动触头第一端向上抬起,相应的,动触头4第二端向下运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二拉簧轴7在所述弧形缺槽23内移动由第一卡位231处移动至第二卡位232处,并在所述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动触头保持在开距位置,避免动触头向下跌落与静触头接触,此时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具有明显的间隙,提高了塑壳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此时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但动触头处于分闸位置;如控制断路器分闸时,控制断路器操作机构(手柄)分闸动作,并通过触头连接轴带动固定板绕所述连接销轴8转动,同时动触头受断路器上限位结构的限制不随固定板转动,固定板相对于动触头转动,第二拉簧轴7在弧形缺槽内发生相对移动并再次与第一卡位配合,在所述拉簧的作用下动触头保持在此位置,从而使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当控制断路器合闸时,控制断路器操作机构(手柄)合闸动作,并通过触头连接轴带动固定板及动触头均绕所述连接销轴8转动,直至动触头上的动触点与静触头上静触点接触时实现断路器合闸。

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簧5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两固定板2外侧,所述壳体3内部,这样设置拉簧5提供的弹性拉力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第二拉簧轴7上可自由转动套设有套筒71,所述套筒71与所述弧形缺槽23的槽壁接触,采用上述结构在所述第二拉簧轴7在所述弧形缺槽23内移动时所述套筒71与所述弧形缺槽23的槽壁为滚动接触,摩擦阻力更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由左壳体32和右壳体33对接构成,如此设置有利于装配,所述壳体3上具有贯穿的用于穿设触头连接轴的轴孔34,安装使用时将触头连接轴穿设在轴孔中,在分闸时操作机构动作并通过触头连接轴带动动触头4分闸。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引弧板10,所述引弧板10包括套接部101和挡弧板部102,所述套接部101套接在所述动触头4上,所述挡弧板部102连设于所述套接部101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套接部101内侧设有卡台,所述动触头4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卡台配合的卡接槽103,在装配时通过卡台与所述卡接槽103配合将所述引弧板10固定在动触头4上,挡弧板的设置可以避免电弧随意窜流。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