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8752发布日期:2019-06-13 10:0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领域,尤其设计用于汽车的电池包的整体性设计。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世界各国均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战略,电动汽车由于其无污染、噪声低;能源效率高、多样化;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诸多优点目前正在迅速发展。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为电动汽车提供主要动力来源,因此必须保证电池包安装的固定可靠性,对其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电池包结构,具有电池包上壳体、下壳体和位于上、下壳体内部的若干电池模组。电池包上壳体、电池包下壳体通过电池包上压板和电池包下压板以及若干螺栓相连接。每一个电池模组本体由上塑料固定模、模组电芯和下塑料固定模构成,并且,每一个电池模组本体通过若干颗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使上塑料固定模、模组电芯和下塑料固定模拉紧固定。每一个电池模组本体可以单独地通过下塑料固定模与电池包下壳体相连接。

现有的电池包结构,虽然实现了电池包上、下壳体与电池模组的连接,但每个电池包模组之间并无连接,并且电池模组上塑料固定模与电池包上壳体之间亦没有连接。

电池包上壳体限制于电池包模组尺寸和地板布置限制,电池包上壳体起筋高度为3毫米,难以单独布置电池包上壳体支架。由于上述工程现实条件限制,现有的电池包模组结构整体性设计较差,电池包模组整体模态和电池包上壳体模态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因此,亟需要一种电池包结构,能够在上述工程现实条件的制约下,依然能够从整体上将电池包的各部件连接在一起,使得电池包模组整体模态和电池包上壳体模态达到设计要求,以满足电池包安装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如上所述,为了解决现有的电池包结构中,电池模组之间没有连接,并且模组与电池包上壳体之间无法连接,造成电池包整体模态和上壳体模态均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结构,上述电池包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位于上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多个电池模组,上述多个电池模组的下固定模紧固至上述下壳体,上述电池包结构还包括用于连接上述多个电池模组的上固定模与上述上壳体以将上述多个电池模组整体地紧固至上述上壳体的至少一个固定结构,其中上述多个电池模组中每一对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至少通过一个固定结构衔接,用以连接一对相邻电池模组的固定结构安装于该对相邻电池模组的上固定模的侧边以在纵向或横向上衔接该对相邻的电池模组从而将该对相邻的电池模组一起紧固至上述上壳体。

如上述的电池包结构,可选的,上述多个电池模组包括以2×2形式排列的四个相同定向的电池模组,上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压条,上述固定压条的第一段覆压上排两个电池模组的上固定模的邻接侧边以实现上排两个电池模组的横向连接,上述固定压条的第二段覆压下排两个电池模组的上固定模的邻接侧边以实现下排两个电池模组的横向连接,上排两个电池模组与下排两个电池模组之间实现纵向连接。

如上述的电池包结构,可选的,上述固定压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过渡段与上述上壳体相连以将上述四个电池模组整体地紧固至上述上壳体。

如上述的电池包结构,可选的,上述固定压条的过渡段宽于上述固定压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且上述固定压条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皆采用带减重孔的轻量化设计。

如上述的电池包结构,可选的,上述多个电池模组还包括纵向排列的两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以及纵向排列的三个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上述三个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在横向上与上述两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邻接,其中上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压板,上述固定压板包括纵向延伸的竖直段和横向延伸的两个水平段,上述竖直段覆压上述两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的上固定模的邻接上述三个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一侧的侧边以实现上述两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的纵向连接,每个水平段覆压上述三个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中相邻两个电池模组的上固定模的邻接侧边以实现上述三个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的纵向连接,上述竖直段和上述水平段相连以实现上述三个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与上述两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之间的横向连接。

如上述的电池包结构,可选的,上述竖直段和上述水平段相连的连接段与上述上壳体相连以将上述三个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和上述两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整体地紧固至上述上壳体。

如上述的电池包结构,可选的,上述固定压板的两个水平段为带减重孔的平板结构的侧边。

如上述的电池包结构,可选的,上述多个电池模组还包括以2×2形式排列的四个相同定向的电池模组,上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压条,上述固定压条的第一段覆压上排两个电池模组的上固定模的邻接侧边以实现上排两个电池模组的横向连接,上述固定压条的第二段覆压下排两个电池模组的上固定模的邻接侧边以实现下排两个电池模组的横向连接,上排两个电池模组与下排两个电池模组之间实现纵向连接。

如上述的电池包结构,可选的,上述多个电池模组为上述四个相同定向的电池模组、上述三个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和两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其中,上述相同定向为纵向,四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和上述三个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分别在横向上与上述两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邻接;上述三个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和两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通过上述固定压板连接;上述四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通过上述固定压条相互连接,且通过另一个上述固定压条与上述两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相连。

如上述的电池包结构,可选的,每一个上述固定压条的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过渡段与上述上壳体相连,且上述固定压板的连接段与上述上壳体相连以将上述四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上述三个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和上述两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整体地紧固至上述上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包结构,能够有效地将电池包模组的上部连接起来,并且还将电池包模组的上部与电池包上壳体相连,电池包整体性能较优,具有更符合要求的电池包整体模态和电池包上壳体模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包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包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不设置固定结构的电池包模组整体模态效果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设置固定结构的电池包模组整体模态效果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不设置固定结构的电池包上壳体模态效果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设置固定结构的电池包上壳体模态效果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1为上壳体;12为下壳体;13为压板;14为螺栓;

251-259为电池模组;261为第一固定压条;262为第二固定压条;263为固定压板;2611为第一固定压条的第一段;2612为第一固定压条的第二段;2613为第一固定压条的过渡段;2621为第二固定压条的第一段;2622为第二固定压条的第二段;2623为第二固定压条的过渡段;27为固定结构螺钉;28为上壳体支撑螺钉;

31为电池模组内芯;32为上固定模;33为下固定模;34为紧固螺钉;

51为压板前部结构;52为压板第一水平结构;53为压板第二水平结构;54为压板加强结构;

810为固定压条;811为固定压条的第一段;812为固定压条的第二段;813为固定压条的第三段;814为固定压条的第一过渡段;815为固定压条的第二过渡段;820为固定压板;821为压板第一前部结构;822为压板第二前部结构;823为压板第一水平结构;824为压板第二水平结构;825为压板第一加强结构;826为压板第三水平结构;827为压板第四水平结构;828为压板第二加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优选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顶”、“底”,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纵向”、“横向”、“前部”、“后部”,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电池包结构中,电池模组之间没有连接,并且电池模组与电池包上壳体之间无法连接,造成电池包整体模态和上壳体模态均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问题。

如图1所示,电池包结构的外壳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边沿分别设有压板13。电池包上壳体11的上压板与电池包下壳体12的下压板通过若干螺栓14相连接。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螺栓14连接上压板与下压板只是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包的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也可以通过卡扣或其他方式连接。

如图2所示,电池包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设有多个电池模组251-259,以及至少一个固定结构261-263。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电动汽车的实际电压需求和续航里程需求,选用了9个电池模组251-259来构成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上述9个电池模组251-259可以通过电池包下壳体支架,以总成连接的方式分别固定于电池包下壳体12。

根据电动汽车的内部空间分布,上述9个电池模组251-259可以如图2所示地设置在电池包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251-256以2×3的形式平行排列,其中,电池模组251和252沿X方向纵向排列,电池模组251、253和255沿Y方向横向排列。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257-259沿X方向纵向排列于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255、256的侧面。上述纵向设置指的是电池模组的长边沿X方向设置的形式,上述横向设置指的是电池模组的长边沿Y方向设置的形式。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纵向(X方向)与横向(Y方向)只是为了方便表述和理解,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纵向(X方向)与横向(Y方向)也可以相互替换,或替换为其他表述方式。

上述电池模组251-259的结构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由若干模组电芯31构成的电池模组本体,用于连接上述至少一个固定结构261-263的上固定模32,用于连接上述下壳体12的下固定模33,以及若干用于紧固连接上述模组电芯31、上固定模32和下固定模33的紧固螺钉34。

上述上固定模32和下固定模33上需要设置若干与上述紧固螺钉34相对应的螺孔,螺孔对应于紧固螺钉34螺钉头的部分可以进一步设置为向上述上固定模32和下固定模33内凹陷的形状,使紧固螺钉34紧固时,其螺钉头能够完全内嵌于上述螺孔内部,从而减少上述电池模组251-259的高度。

上述下固定模33上可以设有与电池包下壳体支架相对应的紧固件,用于将上述电池模组251-259分别和电池包下壳体12紧固连接。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电池包可以用于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电动汽车所指的是带有电能驱动功能的车辆,并不仅限于纯电能驱动的车辆,也可以包括混合能源驱动的车辆;电动汽车不受载客、载货等用途的限制,不排除其他特殊用途的特种车辆。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电池包也可以用于为其他电器提供电能。

上述模组电芯31采用的电池种类并不对本实用新型产生影响,因此不仅可以采用锂电池、铅酸电池等常见的蓄电池,还可以采用碱性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等燃料电池,以及其他形式的电池。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上固定模32和下固定模33可以由可塑性好、轻质的塑料材料制成,从而提高电池模组251-259组装精度,以节省体积,并减轻其重量。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固定模和下固定模也可以由其他任意能够开设螺孔的材料制成,而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模组电芯31、上固定模32和下固定模33是通过紧固螺钉34紧固连接的。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模组电芯、上固定模和下固定模也可以通过卡扣或其他方式连接。

由于上述电池包上壳体11限制于电池包尺寸和地板布置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上壳体11的起筋高度仅为3毫米。电池包中难以单独布置将上述多个电池模组251-259分别固定于电池包上壳体11的电池包上壳体支架,而是采用了上述至少一个固定结构261-263,用于连接上述多个电池模组251-259,并将其整体地紧固至上述上壳体11。

上述至少一个固定结构261-263可以采用不锈钢、铝合金、硬质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其厚度不大于电池包上壳体11的起筋高度(例如3毫米),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固定压条261、第二固定压条262和固定压板263。

上述至少一个固定结构261-263上还可以进一步采用减重孔的轻量化设计,在不影响固定结构261-263强度的前提下,减轻电池包的重量。

上述固定压条261-262的结构如图2和图4所示,其中,第一固定压条261包括:用于连接上述电池模组251与电池模组253的第一固定压条的第一段2611,用于连接上述电池模组252与电池模组254的第一固定压条的第二段2612,以及用于连接上述第一固定压条的第一段2611与第一固定压条的第二段2612的第一固定压条的过渡段2613。

上述第一固定压条的第一段2611上可以设有若干固定结构螺钉27,用于将第一固定压条的第一段2611分别紧固至上述电池模组251与电池模组253的上固定模32,从而实现紧固上述电池模组251与电池模组253的效果。

上述固定结构螺钉27的螺钉头可以设置成扁平的形状,上述第一固定压条261上对应于固定结构螺钉27的螺孔边沿可以设置为向内凹陷的形状。当固定结构螺钉27紧固时,其螺钉头与上述第一固定压条261的上表面相平,从而节省电池模组251-259到电池包上壳体11之间的电池包上部空间。

相应的,第一固定压条的第二段2612上也可以设有若干固定结构螺钉27,从而实现紧固上述电池模组252与电池模组254的效果。

上述第一固定压条的过渡段2613上可以设有上壳体支撑螺钉28。上壳体支撑螺钉28的螺钉头向下,设于上述电池模组251-254之间的空隙中;上壳体支撑螺钉28的螺杆向上延伸,固定连接电池包的上壳体11,从而实现将上述电池模组251-254整体地紧固至上述上壳体11的效果。

上述第一固定压条的过渡段2613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成宽于上述第一固定压条的第一段2611和第一固定压条的第二段2612的结构,从而进一步增强上述电池模组251-254与上述上壳体11的紧固程度。

相应的,上述第二固定压条262也可以采用与上述第一固定压条261相同的结构,从而实现连接上述电池模组253-256,并将其整体地紧固至上述上壳体11的效果。

上述固定压板263的结构如图2和图5所示,包括:用于连接上述电池模组255与电池模组256的压板前部结构51,用于连接电池模组258与电池模组259的压板第一水平结构52,用于连接电池模组257与电池模组259的压板第二水平结构53,以及用于增强压板第一水平结构52与压板第二水平结构53之间强度的压板加强结构54。

如图5所示,上述压板前部结构51具体为上述固定压板263中纵向延伸的竖直段,其上可以设有若干固定结构螺钉27,用于将压板前部结构51分别紧固至上述电池模组255与电池模组256的上固定模32;上述压板第一水平结构52具体为上述固定压板263中上方的横向延伸的水平段,其上可以设有若干固定结构螺钉27,用于将压板第一水平结构52分别紧固至上述电池模组258与电池模组259的上固定模32;上述压板第二水平结构53具体为上述固定压板263中下方的横向延伸的水平段,其上可以设有若干固定结构螺钉27,用于将压板第二水平结构53分别紧固至上述电池模组257与电池模组259的上固定模32,从而实现紧固上述电池模组255-256与电池模组257-259的效果。

上述压板前部结构51与压板第一水平结构52的相交位置可以设有上壳体支撑螺钉28。上壳体支撑螺钉28的螺钉头向下,设于上述电池模组256、258、259之间的空隙中,上壳体支撑螺钉28的螺杆向上延伸,固定连接电池包的上壳体11;相应的,上述压板前部结构51与压板第二水平结构53的相交位置也可以设有上壳体支撑螺钉28,从而实现将上述电池模组255-256整体地紧固至上述上壳体11的效果。

基于以上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固定压条261-262具有紧固平行排列的电池模组251-256,并将其整体地紧固至上述上壳体11的效果。上述固定压板263具有紧固垂直排列的电池模组255-256与电池模组257-259,并将其整体地紧固至上述上壳体11的效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为了进一步减小上述固定结构261-263的宽度,从而实现电池包的轻量化,上述固定结构螺钉27可以进一步限定为连接上述电池模组251-259的上固定模32的上部边沿。该上部边沿可以是上述上固定模32的上表面的边沿,也可以是上述上固定模32的侧表面的上边沿。

当上述上部边沿为上述上固定模32的侧表面的上边沿时,上述固定结构261-263也可以进一步设置在上述电池模组251-259之间空隙中,从而进一步节省电池模组251-259到电池包上壳体11之间的电池包上部空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上述固定压板263的压板加强结构54为一种增强压板第一水平结构52与压板第二水平结构53之间强度的优选方案,具有整体设计的优势,能够减少电池包所需固定结构的个数,从而方便生产和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压板也可以不包括压板加强结构;两个平行固定压条之间也可以设置类似于压板加强结构的结构,以增强其相互之间的强度,并减少电池包所需固定结构的个数,从而方便生产和安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电池包结构的周期振动频率f跟电池包结构的质量m和刚度k之间存在关系: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仿真获取电池包结构的周期振动频率f,以判断电池包安装的可靠性。电池包结构的周期振动频率f越高,则电池包安装的可靠性越高。

根据对电池包模组整体模态的仿真实验可以发现,在如图6A所示的不设置固定结构的电池包模组整体模态效果图中,电池包的平均模组整体模态仅为13.48Hz,且电池包结构的周期振动频率f分布不均。而在如图6B所示的设置固定结构的电池包模组整体模态效果图中,电池包的平均模组整体模态为28.47Hz,且电池包结构的周期振动频率f分布均均匀性大幅提升。

根据对电池包上壳体模态的仿真实验可以发现,在如图7A所示的不设置固定结构的电池包上壳体模态效果图中,电池包的平均上壳体模态仅为11.19Hz,且电池包结构的周期振动频率f分布不均。而在如图6B所示的设置固定结构的电池包上壳体模态效果图中,电池包的平均上壳体模态为27.61Hz,且电池包结构的周期振动频率f分布均均匀性大幅提升。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包结构能够有效地将电池包模组251-259的上部连接起来,并且还将电池包模组251-259的上部与电池包上壳体11相连,电池包整体性能较优、可靠性较高,具有更符合要求的电池包整体模态和电池包上壳体模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电动汽车的实际电压需求和续航里程需求,也可以选用6个电池模组来构成电动汽车的电池包。

根据电动汽车的内部空间分布,上述6个电池模组可以按照类似于图2中电池模组251-256的形式排列。电池模组251-256以2×3的形式平行排列,其中,以电池模组251和252的排列方向为纵向排列,电池模组251、253和255的排列方向为横向排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固定结构可以仅包括第一固定压条261和第二固定压条262,即可起到连接电池模组251-256,并将其整体地紧固至上壳体的效果。

基于相同构思,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电池模组以2×n的形式平行排列的电池包中,采用n-1个固定压条即可实现连接电池模组,并将其整体地紧固至上壳体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电动汽车的实际电压需求和续航里程需求,也可以选用5个电池模组来构成电动汽车的电池包。

根据电动汽车的内部空间分布,上述5个电池模组可以按照类似于图2中电池模组255-259的形式排列。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255、256纵向排列,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257-259纵向排列于电池模组255、256的侧面。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固定结构可以仅包括固定压板263,即可起到连接上述5个电池模组255-259,并将其整体地紧固至上壳体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电动汽车的实际电压需求和续航里程需求,也可以选用8个电池模组来构成电动汽车的电池包。

上述8个电池模组的排列形式可以参照上述5个电池模组的实施例,在上述5个电池模组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电池模组255、256的另一侧,以镜面对称的方式添加3个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257’-259’,电池模组257’-259’纵向排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固定结构可以仅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第一固定压板263和第二固定压板263’,即可起到连接上述8个电池模组,并将其整体地紧固至上壳体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电动汽车的实际电压需求和续航里程需求,也可以仅选用2个电池模组来构成电动汽车的电池包。根据电动汽车的内部空间分布,上述2个电池模组可以平行排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固定结构可以仅包括一个固定压条,即可起到连接上述2个电池模组,并将其整体地紧固至上壳体的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强电池包的整体性和可靠性,上述固定压条的固定结构螺钉可以不设置在电池模组的上固定模的上部边沿,而是设置在上固定模的上表面的纵向中轴线上,从而进一步提升电池包的整体模态和上壳体模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电动汽车的实际电压需求和续航里程需求,也可以选用11个电池模组来构成电动汽车的电池包。

根据电动汽车的内部空间分布,在上述11个电池模组中,6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可以以3×2的形式平行排列;另外5个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可以纵向排列于任意一列的3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的侧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固定结构可以包括如图8所示的一个固定压条810和一个固定压板820。

上述固定压条810包括:用于连接上述6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的固定压条的第一段811、固定压条的第二段812和固定压条的第三段813,以及用于连接上述三段固定压条的固定压条的第一过渡段813和固定压条的第二过渡段814。

固定压条的第一段811、固定压条的第二段812和固定压条的第三段813上可以设有若干固定结构螺钉。

固定压条的第一过渡段813和固定压条的第二过渡段814上可以分别设有一个上壳体支撑螺钉。上壳体支撑螺钉的螺钉头向下,设于电池模组之间的空隙中;上壳体支撑螺钉的螺杆向上延伸,固定连接电池包的上壳体。

上述固定压板820包括:用于连接上述任意一列的3个纵向设置的电池模组的压板第一前部结构821和压板第二前部结构822,用于连接上述5个横向设置的电池模组的压板第一水平结构823、压板第二水平结构824、压板第三水平结构826和压板第四水平结构827,以及用于增强压板各水平结构之间强度的压板第一加强结构825和压板第二加强结构828。

上述固定压板821的压板第一前部结构821、压板第二前部结构822、压板第一水平结构823、压板第二水平结构824、压板第三水平结构826和压板第四水平结构827上都可以设有若干固定结构螺钉。

上述压板第一前部结构821与压板第一水平结构823的相交位置可以设有上壳体支撑螺钉。上壳体支撑螺钉的螺钉头向下,设于电池模组之间的空隙中;上壳体支撑螺钉的螺杆向上延伸,固定连接电池包的上壳体。相应的,上述压板第一前部结构821与压板第二水平结构824的相交位置、上述压板第二前部结构822与压板第三水平结构826的相交位置,以及上述压板第二前部结构822与压板第四水平结构827的相交位置上也可以设有上壳体支撑螺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上述至少一个固定结构261-263的简单变形,即可得到固定结构810、820,从而起到连接上述11个电池模组,并将其整体地紧固至上壳体的效果。

基于相同构思,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电池模组以3×n的形式平行排列的电池包中,采用n-1个上述固定压条也可实现连接电池模组,并将其整体地紧固至上壳体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固定压条810可以看成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定压条261、262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变形,进一步增加了固定压条的第三段813和固定压条的第二过渡段814后的产物。上述固定压板820可以看成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固定压板263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变形,进一步增加了压板第二前部结构822、板第三水平结构826和压板第四水平结构827,以及压板第二加强结构828后的产物。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基于相同构思,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对上述至少一个固定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变形,使固定压条具有更多用于固定电池模组的固定段,以及相应的过渡段;使固定压板具有更多的水平结构,以及相应更长的前部结构,从而起到连接任意个数的电池模组,并将其整体地紧固至上壳体的效果。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