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电池包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8912发布日期:2019-07-24 09:3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电池包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池包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电池包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包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市场对电池包的差异化需求也越来越多。例如将电池包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时,需要考虑不同车型需求的电量不同,即使是同一车型有时也需要配置不同的电量,而一些开始应用的电池包标准箱结构又由于车身空间受限而不适用,因此车企在开发新能源汽车时,会根据每款车型的需求电量不同而开发不同的电池包,这些都会导致电池包的重复开发,进而增加研发成本和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容纳单元,该电池模组容纳单元能够有效解决电池包重复开发的问题。

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配置有本公开提供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

本公开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配置有本公开提供的电池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容纳单元,包括由底板、一对端板和一对侧板围成的容纳室,所述侧板的外侧形成为平板面,以能够与相邻的另一个相同形状的容纳室侧向对接,所述侧板上开设有避让开口,所述避让开口为从所述侧板顶部下凹形成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避让开口为沿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间隔布设的多个。

可选地,多个所述避让开口的长度不等。

可选地,两个所述侧板上的所述避让开口相错设置。

可选地,所述侧板的位于两个所述端板之间的部分开设有第一紧固孔。

可选地,所述侧板的两端凸出于所述端板的端面。

可选地,所述侧板的凸出于所述端板的端面的部分开设有第二紧固孔。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一个或多个依次对接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和容纳在所述电池模组容纳单元中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容纳单元为根据以上所述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的侧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具有能够容纳电池模组的容纳室,并且多个容纳室可以通过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的侧板相互连接,每个容纳室中的电池模组又可以通过侧板上的避让开口连通,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的电量需求,避免电池包的重复开发,节省研发成本和周期。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为两个时的一种示例性连接方式;

图3是图1示出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为两个时的另一种示例性连接方式;

图4是图1中示出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中放置有电池模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容纳室,11-底板,12-端板,13-侧板,20-电池模组,30-水冷板,40-铜排,50-密封件,60-水管,111-孔位,121-翻边,131-避让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是根据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的使用习惯进行定义的,参照图1,容纳室形成为具有开口的槽型结构以容纳电池模组,该槽型结构的槽底即为底,槽型结构的开口即为顶,而“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参照图1和图4,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容纳单元,包括由底板11、一对端板12和一对侧板13围成的容纳室10,以能够将电池模组20容纳在该容纳室10中。其中,侧板13的外侧可以形成为平板面,以能够与相邻的另一个相同形状的容纳室侧向对接,并且侧板13上可以开设有能够连通相邻两个容纳室10的避让开口131。平板面的设计不仅便于两个侧板13之间的连接,而且能够增大彼此间的接触面积,使相邻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连接更加牢固。本公开对两个容纳室10的侧板13间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例如参照图2,侧板13上可以开设有通孔,以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相邻两个侧板13,螺纹紧固件的尺寸和数量可以根据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的具体尺寸设定,再例如参照图3,两个相邻容纳室10的侧板13还可以采用焊接形式进行连接,以保证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的结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的通用性,本公开提供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可以作为电池包的一个标准件而设计成标准尺寸,例如两个端板12之间所对应的宽度以及两个侧板13之间所对应的长度均可以为标准数值,具体尺寸可以依据容纳室10中电池模组20的尺寸相应设定。当所需电量不同时,只要在侧板13上对接相邻的多个电池模组容纳单元即可,简单方便,拓展性强。

这样,本公开提供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具有能够容纳电池模组20的容纳室10,并且多个容纳室10可以通过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的侧板13相互连接,每个容纳室10中的电池模组20又可以通过侧板13上的避让开口131连通,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的电量需求,避免电池包的重复开发,节省研发成本和周期。

进一步地,参照图1,避让开口131可以为从侧板13顶部下凹形成的凹槽,该凹槽既可以保证电池模组20能够完全容纳在容纳室10中,不会有部分裸露在外,又能使得两个相邻容纳室10中的电池模组20具有连通通道,以满足不同电量需求。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避让开口131还可以为开设在侧板13板面上的过孔。

更进一步地,凹槽的槽深与侧板13的高度比为1:2-1:3。这样一方面可以将电池模组20限制在各自的容纳室10中,有利于电池包模块化,另一方面还可以预留给侧板13连接空间,避免侧板13过窄而影响相邻两个电池模组容纳单元之间的相互连接。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避让开口131可以形成为如图1示出的沿侧板13延伸方向贯通的一个大凹槽,以使相邻的容纳室10具有足够的连通空间。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避让开口131还可以形成为沿侧板13的延伸方向间隔布设的多个小凹槽,多个小凹槽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设置在相邻容纳室10中线束需要穿过的位置,并且相邻避让开口131之间的间距以及每个避让开口131的长度可以设计为相同,也可以设计为不同,以提高容纳室10的通用性。其中,避让开口131的长度指的是其沿侧板13延伸方向上的长度。

另外,相对的两个侧板13上的各个避让开口131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错设置,即两个侧板13上的避让开口131并非一定要对称设置,避让开口131可以依据线束的实际走向和位置适应性设计,从而使线束排布整齐,线路走向清晰。

在本公开中,参照图2,侧板13的位于两个端板12之间的部分可以开设有第一紧固孔,即侧板13的位于凹槽以下的部分可以设置有第一紧固孔以实现与相邻容纳室10的侧向对接。第一紧固孔可以沿侧板13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以保证连接强度。

参照图1,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侧板13的两端可以凸出于端板12的端面,即侧板13的两个侧边未与端板12的两个侧边过渡连接,而是沿侧向伸出端板12的端面。参照图2,该伸出部分可以沿竖直方向布设有第二紧固孔,以便于将两个相邻的侧板13进行固定。

此外,如图1所示,为方便在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的顶部安装盖板,端板12的顶部可以形成有向外延伸的翻边121。

进一步地,上述翻边121可以平行于底板11延伸,这样有利于电池模组容纳单元和盖板固定安装,并且便于手持或夹持该电池模组容纳单元。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的底板11上还可以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池模组20的孔位111,多个孔位111间隔布设在底板11上,并与电池模组20的安装孔位一一对应。

另外,如图1至图3所示,底板11可以构造为矩形板,以适应电池模组20的结构。端板12和侧板13分别垂直立于底板11的边缘,这样不仅能够提供给电池模组20尽可能大的容纳空间,而且使得相邻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连接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其中,电池模组容纳单元可以采用铝合金、钣金或其他材料冲压成型。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和配置有该电池包的车辆,电池包包括一个或多个依次侧向对接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和容纳在电池模组容纳单元中的电池模组20,其中,电池模组容纳单元为以上所述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电池包和车辆具有上述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的全部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4,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可以容纳有四个电池模组20,在实际应用中可依据需求调整电池模组20的数量。并且通过调整单个电池模组容纳单元内部电池模组20的串并联形式可以获得不同的输出电压,多个电池模组容纳单元串联即可组成具有不同电量的电池包。电池模组容纳单元设计为标准件,能够使得电池包标准化,有助于减少零部件数量,提高通用性,大幅度减少电池包的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多个电池模组容纳单元之间不相互封闭,彼此之间可以采用高压铜排40和线缆连通,结构简单。电池模组20和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的底板11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水冷板30,以及时对电池模组20进行散热处理。水冷板30可以由拐折的具有中空结构的板状通道铺设形成,其两端分别连接有水管60。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4,在多个电池模组容纳单元侧向对接的情况下,相邻的电池模组容纳单元的侧板13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密封件50,用以防止灰尘尤其是水滴进入容纳室10中。其中,密封件50的形状与侧板13的形状相同,以充分保证密封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