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整的卫星通讯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5768发布日期:2019-11-05 23:42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整的卫星通讯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通信天线安装调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调整的卫星通讯天线。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天线主要分为便携式卫星通信天线、车载静中通卫星通信天线、船载动中通卫星通信天线和车载动中通卫星通信天线等。

卫星通信天线是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卫星通信天线主要有便携式、车载式和船载式卫星通信天线,市场规模占地面卫星通信系统产业规模的20%,其应用领域包括新闻媒体、政府应急、企业应急、军警系统、保密部门、海上油田、游船、远洋运输等。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天线开始向小型化和分布式的方向发展,即通过多个小型卫星通信天线组网的方式来代替大型卫星通信天线,这种方式的建设成本低,覆盖面积大,后期运营与维护费用也能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小型卫星通信天线的调整多采用手动转动天线、更换摆放位置和使用垫脚等方式,这些方式的调整精度低,尤其是在微调阶段,很容易出现调整量过大的现象,需要反复进行调整,十分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调整的卫星通讯天线,该卫星通信天线可以实现精确调整,能够有效缩短调整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调整的卫星通讯天线,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角度调整装置;

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调整座、与调整座转动连接的转动架、与转动架转动连接的上转杆、与调整座转动连接的下转杆和螺栓;

所述上转杆与螺栓转动连接,所述下转杆与螺栓螺纹连接;

所述转动架上设有通讯天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卫星通信天线进行微调时,缓慢转动上转杆上的螺栓,使上转杆与下转杆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支架与调整座之间的夹角也随之发生改变,螺栓的螺距小,单次调整量也非常小,能够实现精确调整,避免了重新摆放位置和使用垫脚等单次调整量过大和调整量不确定的问题,能够避免反复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转杆上设有下螺母,所述螺栓与下螺母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时将螺母直接固定在下转杆上并与螺栓连接,这样下转杆可以使用薄板制作,重量更轻,制作成本也更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上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和螺栓的头部分别抵接在上转杆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完成后,将锁紧螺母拧紧,能够避免螺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转动导致的通讯天线工作角度变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架的两侧对称设有弧形调整孔,所述弧形调整孔中心线的曲率中心位于转动架的转动轴线上;

所述转动架上设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上设有压紧螺母;

所述锁紧螺栓的螺杆顺序穿过弧形调整孔、调整座上的孔和下转杆上的孔,所述压紧螺母抵接在下转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完成后,拧紧压紧螺母,可以将转动架压在调整座上,增大二者的接触压力,进一步降低其发生相对位移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架上设有仰角刻度,所述仰角刻度位于弧形调整孔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过程中通过仰角刻度能够确定调整座与转动架之间夹角的数值,可以给调整方向和调整量提供参考,调整起来更加方便,不会出现方向错误和单次调整量过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在转动架上的压盘,所述压盘与转动架螺栓连接;

所述通讯天线位于转动架与压盘之间,所述压盘、转动架和通讯天线顺序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讯天线与转动架的连接方式,压板将通讯天线直接压在转动架上,这种连接方式下通讯天线的安装角度可以自由选择,更加灵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讯天线上开有一个直径小于压盘直径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中心线与压盘的中心线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过程中进行微调时,松动压盘上的螺栓后推动通讯天线转动,就能够进行微调。这种调整是基于原来的安装参数,不需要将通讯天线拆下来,调整的工作量小,速度快,能够避免反复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讯天线与转动架接触的面上设有极化角刻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时参考通讯天线背面的极化角刻度,可以迅速确定调整方向和调整量,调整起来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架上设有与极化角刻度相匹配的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过程中,通过观察定位和与其对应的极化角刻度,能够迅速确定调整量和调整方向,避免出现量过大和调整方向错误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进行微调时,缓慢转动上转杆上的螺栓,上转杆与下转杆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支架与调整座之间的夹角也随之发生改变,螺栓的螺距小,单次调整量也非常小,能够实现精确调整,避免了重新摆放位置和使用垫脚等单次调整量过大和调整量不确定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调整精度。

2.本实用新型在螺栓上增加了锁紧螺母,调整完成后将锁紧螺母拧紧,能够有效避免螺栓发生转动导致通讯天线的工作角度发生变化,降低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调整次数。

3.本实用新型使用压盘将通讯天线压在转动架上,安装时能够自由选择安装角度,并且在后续的调整过程中,松动压盘的螺栓后就能够方便的推动通讯天线转动,这种调整方式是基于之前的安装参数,因此调整量非常小,调整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螺栓与锁紧螺母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压盘与通讯天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讯天线与转动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讯天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1、支架;12、通讯天线;21、调整座;22、转动架;23、上转杆;24、下转杆;25、螺栓;31、下螺母;32、锁紧螺母;33、弧形调整孔;34、锁紧螺栓;35、压紧螺母;41、压盘;42、定位孔;5、定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调整的卫星通讯天线,主要由支架11、角度调整装置和通讯天线12三部分组成。

支架11放置在地面上,提供支撑和定位作用。

角度调整装置包括调整座21、转动架22、上转杆23、下转杆24和螺栓25,其中调整座21固定在支架11上,转动架22安装在调整座21上,二者的连接处用螺栓连接,松动螺栓上的螺母时,转动架22可以相对于调整座21转动,拧紧该螺母后,二者固定在一起。上转杆23与转动架22转动连接,下转杆24与调整座21转动连接,这两处的连接方式均与转动架22和调整座21的连接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图3和图4,上转杆23上开有一个圆孔,下转杆24上开有一个螺纹孔,螺栓25顺序穿过上转杆23上的圆孔和下转杆24上的螺纹孔,螺栓25转动时,能够拉动下转杆24向靠近或者远离上转杆23的方向移动。为了结构更加简单,此处在下转杆24上焊接一个下螺母31,代替下转杆24上的螺纹孔。螺栓25上拧有一个锁紧螺母32,调整完成后,将锁紧螺母32拧紧,此时锁紧螺母32和螺栓25的头部分别顶在上转杆23的两侧,三者紧紧压在一起,能够避免螺栓25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转动。

转动架22的两个侧面上各开有一个弧形调整孔33,弧形调整孔33中心线的曲率中心位于转动架22的转动轴线上,转动架22的转动轴线就是其与调整座21连接处螺栓的中心线。每个弧形调整孔33上安装有一个锁紧螺栓34,锁紧螺栓34的螺杆顺序穿过弧形调整孔33、调整座21上的孔和下转杆24上的孔,将三者连接在一起,锁紧螺栓34上拧有一个压紧螺母35,调整完成后,拧紧压紧螺母35,可以将转动架22、调整座21和下转杆24固定到一起。锁紧螺栓34能够代替掉调整座21和下转杆24之间的螺栓,使结构更加简单。转动架22上靠近弧形调整孔33的地方刻有仰角刻度,该仰角刻度位于弧形调整孔33的一侧,调整过程中,可以通过锁紧螺栓34与仰角刻度的相对位置确定转动架22与调整座21之间的夹角。

参考图5和图6,转动架22上螺栓连接有一个压盘41,通讯天线12同样放置在转动架22的该面上,其上开有一个比压盘41直径小的定位孔42,压盘41将通讯天线12压在通讯天线12上,此时定位孔42位于压盘41的正下方。松动压盘41上的螺栓后,可以推动通讯天线12转动。为了使通讯天线12仅转动而不发生位移,可以在通讯天线12上增加几个弧形的限位孔,压盘41上的螺栓穿过通讯天线12上的限位孔后固定到转动架22上,这样在转动的过程中,限位孔与压盘41上的螺栓接触,能够起到限制作用,使通讯天线12只转动不移动。

通讯天线12与转动架22接触的面上刻有一圈极化角刻度,对应的在转动架22上固定有一个定位5,该定位5可以是一个三角形突起或者一根指针,通讯天线12转动时,极化角刻度与定位5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屋顶、空旷区域或者其他指定位置,安装完成后进行粗调,粗调包括更换安装位置,改变朝向和使用垫脚调整水平度等,粗调完成后开始进行微调。

首先轻微松动调整座21与转动架22连接处的螺栓、螺栓25上的锁紧螺母32和锁紧螺栓34上的压紧螺母35,然后用工具拧动上转杆23上的螺栓25,螺栓25转动时下螺母31开始在螺栓25上移动。下螺母31移动时拉动下转杆24向靠近或者远离上转杆23的方向移动,此时需要同时观察锁紧螺栓34与仰角刻度的相对位置,达到要求后停止并拧紧调整座21与转动架22连接处的螺栓、螺栓25上的锁紧螺母32和锁紧螺栓34上的压紧螺母35。

接着轻微松动压盘41上的螺栓并推动通讯天线12转动,该过程中同时观察通讯天线12背面上极化角刻度与定位5的相对位置,达到要求后停止并拧紧压盘41上的螺栓。

使用过程中通讯天线12的角度发生改变后也需要进行调整,该部分调整跳过粗调,直接进行微调,微调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同。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