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极板组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0034发布日期:2020-05-08 13:53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铅蓄电池极板组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铅蓄电池极板组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二次电源使用中,铅蓄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电动车、飞机、坦克、舰艇、雷达系统等领域,铅蓄电池属于可逆直流电源,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同时也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铅蓄电池主要由电解液、电池槽以及极群组成,铅蓄电池的电解液为硫酸溶液,其中极群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组成,隔板主要起到储存电解液,作为氧气复合的气体通道,起到防止活性物质脱落以及正、负极之间短路的作用。

现有的铅蓄电池在连接时一般由焊接完成,一般是对两极柱之间、隔板之上的局域进行操作,由于两个极柱之间的细缝较小,不易对准定位,导致在焊接时容易相互错位,需要借助额外的工具将极柱夹紧后才能进一步焊接,组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铅蓄电池极板组的连接装置,其优点是:该连接装置方便人员快速的对正、负极板对准定位,避免在焊接时,正、负极板之间相互错位,提高了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铅蓄电池极板组的连接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依次串联的若干极板组,所述极板组包括依次排布的若干负极板、位于相邻负极板之间的正极板以及设置在相邻负极板和正极板之间的绝缘板,还包括设置在两侧负极板侧壁上的标识板、分别设置在若干正极板和负极板侧壁上的正导电板和负导电板、分别设置在正导电板和负导电板侧壁上的插块、两相对的定位块以及分别设置在两定位块上的正极柱和负极柱,两所述定位块的侧壁沿其轴向均布设有若干供插块插入的锁紧槽以及将若干正导电板、负导电板分别与正极柱、负极柱电性连接的导电组件,所述锁紧槽内设有用于固定插块的锁紧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时,首先将插块插入锁紧槽内,锁紧槽的设置,可对正导电板和负导电板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组装;其次利用锁紧组件将插块固定在锁紧槽内;然后利用导电组件将若干个负导电板和正导电板分别与正极柱、负极柱电性连接,最终实现了对极板组的组装;标识板的设置,起到标识作用,方便人员快速的取出一定数量的负极板,以实现对极板组的组装;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连接装置,方便人员快速的对正、负极板对准定位,避免在焊接时,正、负极板之间产生错位,提高了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内设有与锁紧槽相连通的空腔,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空腔内壁且沿定位块轴向排布的若干齿盘、分别设置在若干齿盘侧壁轴心处的螺杆、滑移在空腔内且与定位块轴向同向的齿条以及设置在齿条顶壁的驱动块,若干所述齿盘与齿条啮合,所述插块的侧壁设有与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驱动块远离齿条的一端延伸出定位块的侧壁外,所述定位块的侧壁沿其轴向设有供驱动块滑移的开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首先拉动驱动块,带动齿条滑移,进而带动若干个齿盘转动,进而带动螺杆转动;然后同时将插块插入锁紧槽内,随着插块的插入,从而可将螺杆转动至螺纹孔内,最终实现了将插块固定在锁紧槽内;开口的设置,对驱动块的滑移起到限位作用,使得齿条能够稳定滑移;该锁紧方式,方便操作,通过拉动齿条的滑移,便可将插块固定在锁紧槽内,提高了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块的侧壁设有锁紧弹簧,所述锁紧弹簧远离驱动块的一端固定在空腔内壁上,所述锁紧弹簧的延伸方向与定位块的轴向同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先拉动驱动块在开口内滑移,此时锁紧弹簧呈压缩状态,然后放开驱动块,同时将插块插入锁紧槽内,利用锁紧弹簧的弹力,使得驱动块复位,进而带动齿条滑移,进而齿盘转动,从而实现了在插块插入过程中,将螺杆转动至螺纹孔内;当螺杆转动至螺纹孔内后,利用锁紧弹簧,将驱动块抵紧在开口的侧壁,避免驱动块滑移,进而可将齿条稳定固定在空腔内,提高了插块固定在锁紧槽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两定位块侧壁且与其轴向同向的接线排、分别设置在两接线排一侧触点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以及分别焊接在若干正导电板和负导电板侧壁上的镀锡铜线,若干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远离接线排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正极柱和负极柱的侧壁上,若干所述镀锡铜线远离正导电板和负导电板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接线排的另一侧触点,若干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与镀锡铜线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插块固定在锁紧槽内后,然后将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焊接在正极柱和负极柱上,再将若干镀锡铜线远离正导电板和负导电板的一端焊接在接线排的另一侧触点;接线排起到电路连接的作用,进而实现了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与镀锡铜线的电性连接,使得若干正导电板、负导电板分别与若干正极柱和负极柱的电性连接;最终实现了对极板组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板呈波纹状设置,位于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侧壁上均设有活性材料层分别与绝缘板的两侧壁相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性材料层的设置,当蓄电池放电时,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在充电时又恢复为原组分的极板物质,使得蓄电池能够稳定的工作;呈波纹状设置的绝缘板,对正极板和负极板起到定位的效果,避免在组装时,正极板和负极板发生位置偏差,提高了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两侧所述负极板的厚度尺寸小于中间负极板的厚度尺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活性材料层只设置在位于两侧负极板朝向绝缘板的侧壁上,中间负极板的厚度尺寸小于两侧负极板的厚度尺寸,起到节省材料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线排的两侧壁向外延伸设有连接板,通过螺栓将连接板固定在定位块的侧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和螺栓的设置,方便人员安装接线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均布设有若干分隔板,相邻所述分隔板之间预留有放置极板组的空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板的设置,对若干个极板组起到分隔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组装时,首先将插块插入锁紧槽内,锁紧槽的设置,可对正导电板和负导电板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组装;其次利用锁紧组件将插块固定在锁紧槽内;然后利用导电组件将若干个负导电板和正导电板分别与正极柱、负极柱电性连接,最终实现了对极板组的组装;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连接装置,方便人员快速的对正、负极板对准定位,避免在焊接时,正、负极板之间产生错位,提高了组装效率;

2、安装时,拉动驱动块,带动齿条滑移,进而带动若干个齿盘转动,进而带动螺杆转动;同时将插块插入锁紧槽内,随着插块的插入,可将螺杆转动至螺纹孔内,最终将插块固定在锁紧槽内;该锁紧方式,方便操作,通过拉动齿条的滑移,便可将插块固定在锁紧槽内,提高了组装效率;

3、活性材料层的设置,当蓄电池放电时,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在充电时又恢复为原组分的极板物质,使得蓄电池能够稳定的工作;呈波纹状设置的绝缘板,对正极板和负极板起到定位的效果,避免在组装时,正极板和负极板发生位置偏差,提高了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极板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极板组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体现定位块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用于体现导电组件与负极柱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用于体现导电组件与正极柱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2、极板组;201、负极板;202、正极板;203、绝缘板;3、标识板;4、正导电板;5、负导电板;6、插块;7、定位块;8、正极柱;9、负极柱;10、锁紧槽;11、导电组件;111、接线排;112、第一导线;113、第二导线;114、镀锡铜线;12、锁紧组件;121、齿盘;122、螺杆;123、齿条;124、驱动块;13、空腔;14、螺纹孔;15、活性材料层;16、开口;17、锁紧弹簧;18、连接板;19、螺栓;20、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铅蓄电池极板组的连接装置,参照图1,包括矩形箱体1,箱体1内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有若干分隔板20(优选数量为5个),5个分隔板20将箱体1内部分隔形成有6个空间,每个空间内均放置有极板组2,6个极板组2相互串联。

参照图2和图3,极板组2包括等间距排列的若干负极板201、位于相邻两个负极板201之间的正极板202以及位于相邻正极板202和负极板201之间的绝缘板203,正极板202的数量优选为4个,负极板201的数量优选为5个,绝缘板203的设置,起到隔离作用,使得正极板202和负极板201之间能够稳定的工作。

参照图2,位于两侧的负极板201的侧壁均向外延伸设有标识板3,起到标识作用,方便人员快速的取出5个负极板201,同时将两个厚度尺寸较小的负极板201放置在两侧,提高了组装效率。

参照图2和图3,绝缘板203呈波纹状设置,在正极板202和负极板201的侧壁上均设有活性材料层15分别与绝缘板203的两侧壁相配合;活性材料层15的设置,当蓄电池放电时,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在充电时又恢复为原组分的极板物质,使得蓄电池能够稳定的工作;波纹状设置的绝缘板203,对正极板202和负极板201起到定位的效果,避免在组装时,正极板202和负极板201发生位置偏差,提高了组装效率。

参照图3,位于两侧的负极板201的厚度尺寸小于中间负极板201的厚度尺寸;由于活性材料层15只设置在位于两侧负极板201朝向绝缘板203的侧壁上,中间三个负极板201的厚度尺寸小于两侧负极板201的厚度尺寸,起到节省材料的作用。

参照图2和图3,正极板202和负极板201的侧壁上分别设有正导电板4和负导电板5,正导电板4和负导电板5的侧壁上均设有插块6,每个极板组2的侧壁上分别有与正导电板4和负导电板5相对的定位块7,两个定位块7的侧壁分别焊接有正极柱8负极柱9,两个定位块7的侧壁均设有导电组件11分别将若干正导电板4、负导电板5分别与正极柱8和负极柱9电性连接,两个定位块7远离导电组件11的侧壁沿其高度方向等间距设有若干供插块6插入的锁紧槽10;其中一个定位块7侧壁上的锁紧槽10设为五个,分别与负导电板5一一相对;另一个定位块7侧壁上的锁紧槽10设为4个,与正导电板4一一相对;锁紧槽10内设有用于固定插块6的锁紧组件12;组装时,首先将插块6插入锁紧槽10内,锁紧槽10的设置,可对正导电板4和负导电板5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组装;其次利用锁紧组件12将插块6固定在锁紧槽10内;然后利用导电组件11将5个负导电板5、4个正导电板4分别与正极柱8、负极柱9电性连接,最终实现了对极板组2的组装;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连接装置,方便人员快速的对正、负极板201对准定位,避免在焊接时,正、负极板201之间相互错位,提高了组装效率。

参照图3和图4,定位块7内设有空腔13,锁紧组件12包括转动设置在空腔13内壁且沿定位块7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的若干齿盘121、分别设置在若干齿盘121侧壁轴心处的螺杆122、滑移在空腔13内且与定位块7的轴向同向的齿条123以及设置在齿条123侧壁上的驱动块124,若干齿盘121分别与若干个插块6一一对应,若干个齿盘121与齿条123啮合,插块6的侧壁设有与螺杆122螺纹配合的螺纹孔14,驱动块124的一端延伸出定位块7的侧壁外,定位块7的侧壁沿其轴向设有供驱动块124滑移的开口16;安装时,拉动驱动块124在开口16内滑移,齿条123滑移,进而带动若干个齿盘121转动,带动螺杆122转动,同时将插块6插入锁紧槽10内,随着插块6的插入,可将螺杆122转动至螺纹孔14内,最终可将插块6固定在锁紧槽10内;该锁紧方式,方便操作,通过拉动齿条123的滑移,便可将插块6固定在锁紧槽10内,提高了组装效率。

参照图3和图4,开口16的内壁沿其轴向设有锁紧弹簧17,锁紧弹簧17远离开口16的内壁固定在驱动块124的侧壁上;安装时,先拉动驱动块124在开口16内滑移,此时锁紧弹簧17呈压缩状态,然后放开驱动块124,同时将插块6插入锁紧槽10内,利用锁紧弹簧17的弹力,使得驱动块124复位,进而带动齿条123滑移,进而齿盘121转动,从而实现了在插块6插入过程中,将螺杆122转动至螺纹孔14内;当螺杆122转动至螺纹孔14内后,利用锁紧弹簧17,将驱动块124抵紧在开口16的侧壁,避免驱动块124滑移,进而可将齿条123稳定固定在空腔13内,提高了插块6固定在锁紧槽10内的稳定性。

参照图5和图6,导电组件11包括分别安装在两个定位块7侧壁且与其轴向同向的接线排111、分别设置在两个接线排111一侧触点的第一导线112和第二导线113以及分别焊接在正导电板4和负导电板5侧壁上的镀锡铜线114,若干第一导线112和第二导线113远离接线排111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正极柱8和负极柱9的侧壁上,若干镀锡铜线114远离正导电板4和负导电板5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接线排111的另一侧触点上,第一导线112和第二导线113分别与镀锡铜线114电性连接;将插块6固定在锁紧槽10内后,然后将第一导线112和第二导线113分别焊接在正极柱8和负极柱9上,再将若干镀锡铜线114远离正导电板4和负导电板5的一端焊接在接线排111的另一侧触点;接线排111起到电路连接的作用,进而实现了第一导线112、第二导线113与镀锡铜线114的电性连接,最终实现了若干正导电板4、负导电板5分别与正极柱8和负极柱9的电性连接;第一导线112、第二导线113和镀锡铜线114的设置,方便人员焊接。

参照图6,接线排111的两侧壁向外延伸设有连接板18,连接板18的侧壁设有通孔,定位块7的侧壁设有螺纹孔14,将螺栓19由外至内依次插入通孔、螺纹孔14内,进而可将接线排111固定在定位块7上,方便拆装。

工作过程:组装时,首先拉动齿条123上下往复滑移,进而带动若干个齿盘121转动,进而螺杆122转动;同时将插块6插入锁紧槽10内,随时插块6的移动,进而可将螺杆122转动至螺纹孔14内;在齿条123上下滑移时,锁紧弹簧17的设置,对齿条123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进而提高了齿条123滑移的稳定性,从而可将插块6固定在锁紧槽10内;然后将第一导线112、第二导线113和镀锡铜线114分别焊接在正极柱8和负极柱9的侧壁以及接线端的触点上,最终实现了对极板组2的安装。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