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9997发布日期:2020-11-19 19:37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是指若干电池以串并联的形式形成的整体供电单元,由于电池的数量较多,故电池模组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及时地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目前主要采用风冷方式散热,将散热风扇设置在电芯的一侧,散热风道左右或者前后设置,散热风道为串联式,需要通过多个电芯才散发出去,因此存在前后电池温度温差的问题,散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模组,能够改善模组内电芯之间的温度均匀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芯;固定件,所述电芯设置在所述固定件内,相邻所述电芯之间具有供气体上下流通的通道;上风道结构件和下风道结构件,所述上风道结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上端,所述下风道结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下端,所述上风道结构件和下风道结构件上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其中,所述通道和单个所述电芯并联,每个所述通道的两端分别和上风道结构件和下风道结构件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模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上风道结构件和下风道结构件以及电芯之间的并行通道形成散热风道,风道为上下通风方式,可以是底部进风,顶部出风,也可以为顶部进风,底部出风,通过外界环境中的冷风对电芯进行对流换热,降低电芯温度,冷风只经过单个电芯之间的通道就排出,没有重复经过多个电芯散热,避免后面冷却的空气温度提升导致电芯温度存在差异,电芯之间的温度均匀性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风道结构件和下风道结构件均为楔形,所述上风道结构件和下风道结构件设置的方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架、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内,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固定架分隔为若干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放置所述电芯,所述相邻安装部之间具有供气体上下流通的所述通道,所述安装部的底部设有凸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隔板的中部为空心结构或者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开口,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底部设有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风道结构件上设有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通风口设置在所述上风道结构件的侧面,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在所述下风道结构件的侧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通风口设置在所述上风道结构件的侧面,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在所述下风道结构件的底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通风口或第二通风口上设有风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的上端设有汇流排。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电芯1、固定件2、上风道结构件3和下风道结构件4。所述电芯1设置在所述固定件2内,相邻所述电芯之间具有供气体上下流通的通道7;所述上风道结构件3设置在所述固定件2的上端,所述下风道结构件4设置在所述固定件2的下端,所述上风道结构件3和下风道结构件4上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31和第二通风口41;所述通道7和单个所述电芯1并联,每个所述通道7的两端分别和上风道结构件3和下风道结构件4连通。在使用时,将第一通风口31或第二通风口41朝向电池管理系统中空调或配备的冷却风扇,采用上风道结构件3和下风道结构件4以及电芯之间的并行通道7形成散热风道,风道为上下通风方式,可以是底部进风,顶部出风,也可以为顶部进风,底部出风,单个通道7并联在单个电芯1之间,因此外部冷却风经过并联的通道7冷却单个电芯1就流出电池模组,因为每个电芯1都配备有各自的冷风进出的通道7,所以每个电芯1降温的效果差别不大,不会存在前后电池温度温差的问题,能够改善模组内电芯1之间的温度均匀性,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参见图1、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风道结构件3和下风道结构件4均为楔形,所述上风道结构件3和下风道结构件4设置的方向相反,使两个楔形的结构件互补,整体形成一个矩形结构。上风道结构件3和下风道结构件4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塑胶材料等,推荐使用阻燃绝缘的塑胶材料,安全性能好。上风道结构件3和下风道结构件4组装完后,上风道结构件3和下风道结构件4相互楔合,可以减少上风道结构件3和下风道结构件4所占用空间,能够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风口41设置在下风道结构件4的侧面,方便使用时将电池模组上下堆叠放置。所述第二通风口41上设有风扇42,通过风扇42抽入外界环境中的冷风对电芯1进行对流换热,降低电芯1温度。此实施例不用借助外界的空调或散热风扇,通过自身带有的风扇42抽风或排风。风扇42相应的也可以设置成一个或多个。第一通风口31设置在楔形结构较粗的侧面,可以设成圆形,也可以是矩形或其他,还可以是将较粗的侧面去除,形成一个较大的出风面。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4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通风口31。

所述下风道结构件4上设有挡板43,挡板43的数量为若干个。挡板43可以是曲面结构也可以是平板结构,用于调整空气流,向让空气能够均匀的分配到每一个电芯1之间的通道7内进行对流换热。挡板43可以是单独的结构件安装上去,也可以是与下风道结构件4是一体成型的,比如为开模注塑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2包括固定架21、第一隔板22和第二隔板23,第一隔板22和第二隔板23设置在所述固定架21内,第一隔板22设置在第二隔板23或固定架21上且和第二隔板23相互垂直,所述第一隔板22和第二隔板23将所述固定架21分隔为若干矩形的安装部,电芯1放置在安装内,所述第二隔板23上具有供气体上下流通的通道7,所述安装部的底部设有凸沿24,凸沿24用于抵住电芯1底部,放置电芯1避免下滑。

参见图1,所述第二隔板23的中部为空心结构,当放置电芯1后,构成供气体上下流通的通道7。可以想到的是,第二隔板23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凹槽,也可以形成供气体上下流通的通道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还包括壳体5,所述壳体5上端开口,所述固定件2设置在所述壳体5内,所述壳体5底部设有通孔51,所述壳体5的下端设有下风道结构件4,所述壳体5的上端设有上风道结构件3。壳体5用于保护固定件2及内部电芯1。具体的,通孔51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通孔51位于通道7的下方,通孔51的形状不限,如通孔51形状为条状、圆形或方形等。通过设置通孔51使下风道结构件4、壳体5、固定件2和上风道结构件3上下端连通,便于气体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1的上端设有汇流排6。汇流排6可以采用铝排或铜排等导电性好的材料,汇流排6用于连接电芯1和外部导线。

参见图4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包括若干电芯1、固定件2、上风道结构件3和下风道结构件4。所述电芯1设置在所述固定件2内,相邻所述电芯之间具有供气体上下流通的通道7;所述上风道结构件3设置在所述固定件2的上端,所述下风道结构件4设置在所述固定件2的下端,所述上风道结构件3和下风道结构件4上分别设有第一通风口31和第二通风口41;所述通道7和单个所述电芯1并联,每个所述通道7的两端分别和上风道结构件3和下风道结构件4连通。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还包括壳体5,所述壳体5上端开口,所述固定件2设置在所述壳体5内,所述壳体5底部设有通孔51,所述壳体5的下端设有下风道结构件4,所述壳体5的上端设有上风道结构件3。壳体5用于保护固定件2及内部电芯1。

参见图4,上风道结构件3和下风道结构件4均为矩形框,上风道结构件3的一侧设有第一通风口31。第二通风口41设置在下风道结构件4的底部,具体的下风道结构件4的底部设有四个第二通风口41,每个第二通风口41底部均设有风扇41,风扇41将外界风吸入并使其流经通道7及上风道结构件3排出,外界风经过并联的通道7为每个电芯1降温。

本实施例采用底部进风,顶部出风的方式,单个通道7并联在单个电芯1之间,因此外部冷却风经过并联的通道7冷却单个电芯1就流出电池模组,因为每个电芯1都配备有各自的冷风进出的通道7,所以每个电芯1降温的效果差别不大,不会存在前后电池温度温差的问题,能够改善模组内电芯1之间的温度均匀性,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