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3642发布日期:2020-12-29 09:56阅读:69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使用光伏发电时,在相邻电池片之间由于设计原因具有相当大的间隔空间,从而让光伏组件单位面积的发电功率较低,不仅如此,在采用双层电池片设计时,叠瓦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伏组件,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基体、多片间隔开的第一电池片、多片间隔开的第二电池片、透明盖板、第一胶层、背板和第二胶层。

其中,所述基体为透光基体,所述基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片所述第一电池片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池片之间具有间隙,多片所述第一电池片依次电连接,多片所述第二电池片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每个所述第二电池片与所述间隙相对,多片所述第二电池片依次电连接,所述透明盖板位于所述第一电池片背离所述基体的一侧,所述第一胶层夹设于所述透明盖板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所述背板位于所述第二电池片背离所述基体的一侧,所述第二胶层夹设于所述背板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中,通过设有第一电池片以及与第一电池片的间隔相对应的第二电池片,能够让光伏组件在进行太阳光照射发电时,光伏组件的发电面积增加,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得到提高,同时由于采用双层电池片进行发电,相较于两层单片电池片进行发电的光伏组件来说,结构得到优化,而且减少了光伏组件的结构,从而降低了光伏组件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池片之间通过第一焊带电连接,所述第一焊带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一中间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其中一个第一电池片的背离所述基体的表面贴合且电连接,所述第一中间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表面贴合,所述第二连接段与其中另一个第一电池片的朝向所述基体的表面贴合且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池片之间通过第二焊带电连接,所述第二焊带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段、第二中间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与其中一个第一电池片朝向所述基体的表面贴合且电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段与其中另一个第一电池片的背离所述基体的表面贴合且电连接,所述第二中间连接段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四连接段位于同一平面,且与所述第二表面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池片呈多边形,每条边的长度为50-210mm,所述第一电池片的厚度为30-15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池片呈多边形,每条边的长度为50-210mm,所述第二电池片的厚度为30-15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池片之间的距离为100-210mm,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池片之间的距离为100-2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中的至少一个为透明的eva胶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为绝缘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体为透明的ecpec绝缘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为玻璃件。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组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剖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

光伏组件100,

基体110,

第一电池片120,第一焊带121,第一连接段122,第一中间连接段123,第二连接段124,

第二电池片130,第二焊带131,第三连接段132,第二中间连接段133,第四连接段134,

透明盖板140,

第一胶层150,

第二胶层160,

背板1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10、多片间隔开的第一电池片120、多片间隔开的第二电池片130、透明盖板140、第一胶层150、背板170和第二胶层160。

具体而言,基体110为透光基体110,基体1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多片第一电池片120设于第一表面,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池片120之间具有间隙,多片第一电池片120依次电连接,多片第二电池片130设于第二表面,每个第二电池片130与间隙相对,多片第二电池片130依次电连接,透明盖板140位于第一电池片120背离基体110的一侧,第一胶层150夹设于透明盖板140和第一表面之间,以将第一电池片120、透明盖板140固设于第一表面,背板170位于第二电池片130背离基体110的一侧,第二胶层160夹设于设于背板170和第二表面之间,以将第二电池片130、背板170固设于第二表面。

可以理解,多片第一电池片120连接以形成第一电池片串,多片第一电池片120以电连接的方式连接到一起以形成一个光伏发电主体,能够收集处于第一电池片120上电流于一处,从而让第一电池片120上收集的电流更为明显。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池片130与第一电池片120在结构上基本相似,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推导得出,在此不做赘述。

这样,通过设有第一电池片120以及与第一电池片120的间隔相对应的第二电池片130,能够让光伏组件100在进行太阳光照射发电时,光伏组件100的发电面积增加,光伏组件100的发电效率得到提高,同时由于采用双层电池片进行发电,相较于两层单片电池片进行发电的光伏组件100来说,结构得到优化,而且减少了光伏组件100的结构,从而降低了光伏组件100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池片120之间通过第一焊带121电连接,第一焊带1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22、第一中间连接段123和第二连接段124,第一连接段122与其中一个第一电池片120的背离基体110的表面贴合且电连接,第一中间连接段123与第一表面贴合,第二连接段124与其中另一个第一电池片120的朝向基体110的表面贴合且电连接。

其中,一个第一焊带121的第一连接段122连接于一个第一电池片120的一面,一个第一焊带121的第二连接段124连接于另一个第一电池片120的相对于一面的另一面,在焊接之后的第一焊带121的第一连接段122、第一中间连接段123、第二连接段124呈z字型。可以理解,第一电池片120的一面焊接有一个第一焊带121的至少一部分,且至少包括第一连接段122,第一电池片120的另一面焊接有另一个焊带的至少一部分,且至少包括第二连接段12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池片120在进行连接时需要连接让第一电池片120内的正极与负极相连接,在通常情况下,定义第一电池片120接受到阳光照射的一面定义为负极,背离太阳光照射的一面定义为正极,在每个第一电池片120形成连接时按照同一方向进行排列,即每个第一电池片120的负极都朝向阳光排列,故在电连接一个第一电池片120与另一个第一电池片120时需要使焊接后的焊带形成z字型以连接一个第一电池片120与另一个第一电池片120。

通过设有第一焊带121电连接多个第一电池片120以形成串层,从而使多个第一电池片120连接以形成整体,从而可以对多个第一电池片120经太阳照射后光伏发电所产生的电流进行较好的收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池片130之间通过第二焊带131电连接,第二焊带1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连接段132、第二中间连接段133和第四连接段134,第三连接段132与其中一个第一电池片120朝向基体110的表面贴合且电连接,第四连接段134与其中另一个第一电池片120的背离基体110的表面贴合且电连接,第二中间连接段133的至少部分与第四连接段134位于同一平面,且与第二表面间隔开。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池片130的连接结构设计与第一电池片120的连接结构设计相同,且与第一电池片120相同的是,第二电池片130朝向阳光的一面也定义成负极,背离阳光的一面定义为正极,第二电池片130之间的焊带连接与焊带形状与第一电池片120之间的焊带连接与焊带形状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通过设有第二焊带131电连接多个第二电池片130以形成串层,从而使多个第二电池片130连接以形成整体,从而可以对多个第二电池片130经太阳照射后光伏发电所产生的电流进行较好的收集。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池片120呈多边形,每条边的长度为50-210mm,第一电池片120的厚度为30-150μm。这样,第一电池片120的感光面积相对较大,能够较好地提升第一电池片120的光伏发电效果,而第一电池片120的厚度相对较薄,能够降低第一电池片120的成本从而降低光伏组件100的成本。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电池片130呈多边形,每条边的长度为50-210mm,第二电池片130的厚度为30-150μm。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池片130的结构形状与第一电池片120相同,这样能够采用相同工艺生产第一电池片120和第二电池片130,从而提升光伏组件100的生产效率。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池片120与第二电池片130仅代表电池片在光伏组件100内的位置,在光伏组件100进行生产的时候第一电池片120与第二电池片130相同,这样不但可以让光伏组件100的生产速度加快,而且还能便于第一电池片120以及第二电池片130的组装,能够降低光伏组件100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池片120之间的距离为100-210mm,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池片130之间的距离为100-210mm。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池片120之间的间距由第一电池片120的本身结构尺寸所决定,即光伏组件100在进行发电时,第一电池片120优先进行发电,而有部分阳光会从相邻两个第一电池片120之间漏下,为了兼顾发电效率,将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池片120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第二电池片130的发电面积,且让光线能够充分被第二电池片130吸收发电。作为优选的,可以将第一电池片120和第二电池片130的形状设置成矩形,以能够兼顾生产效率以及发电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胶层150和第二胶层160中的至少一个为透明的eva胶层。这样采用eva胶层连接时,不仅由于其本身透明的特性,能够便于透明盖板140与第一电池片120的连接,让透明盖板140与第一电池片120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且eva胶层具有固液性质,在未使用时是固态,在连接固定第一电池片120与透明盖板140时为液态,不但能够便于eva胶层的涂抹,增加eva胶层的铺设效率,而且让eva胶层在涂抹时能够更加均匀,从而让第一电池片120与透明盖板140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在连接固定第一电池片120与透明盖板140之后又会形成为稳定的固态,让第一电池片120与透明盖板140之间所具有连接更为稳定牢靠。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胶层160与第一胶层150基本类似且为了保证光伏组件10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发电效果,第二胶层160和第一胶层150可以都为eva胶层以增强光伏组件100的连接稳定性,不仅如此,都采用相同的eva胶层还能使生产光伏组件100时的生产流程得到优化,增加光伏组件100的生产效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基体110为绝缘件。通过使用绝缘件设置在第一电池片120与第二电池片130之间,让第一电池片120与第二电池片130之间能够具有较为良好的绝缘效果,从而避免第一电池片120与第二电池片130之间产生短路等危险情况,增加光伏组件100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地,基体110为透明的ecpec绝缘件。这样在增加光伏组件100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的同时,让第二电池片130的接受到的光线在基体110中的损耗降低,从而能够提升第二电池片130的发电效率。

当然,本方案绝不仅限于此,基体110只要采用透明的绝缘件都可以认为是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背板170可以为玻璃件。通过将背板170设置为玻璃件,不仅能够从光伏组件100背离阳光照射方向上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较好的提升,而且能够进一步对光伏组件100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仅如此,将光伏组件100的正面和背面都设置成相同的透明盖板140还会使光伏组件100的生产结构得到简化,生产流程得到优化,光伏组件100的生产效率变得更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