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线缆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21140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同轴线缆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同轴线缆连接器主要用于手机蓝牙、无线网络等方面,其通常与一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对接同轴连接器对接。同轴线缆连接器通常包括有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固持在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以及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绝缘本体呈圆形凸台状设计并设有一上下贯穿的收容部。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定在收容部下侧的基板及自基板向上突伸入收容部内的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接触的接触第一弹片。对接同轴连接器亦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屏蔽壳体。屏蔽壳体具有环设于绝缘本体周缘的环形部,对接时两个连接器的两个导电端子相互接触从而建立电性连接。由于当前连接器日渐小型化的发展趋势,现有的同轴线缆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线缆之间经常会出现接触不稳定的问题,特别是线缆的芯线与导电端子接触的部分,从而导致同轴线缆连接器信号中断等问题。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同轴线缆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其导电端子与线缆固持稳定,信号传输稳定。
[0005]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收容在金属壳体内的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于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有主体部,沿主体部一侧弯折延伸形成的用于与对接同轴连接器接触的接触部,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端子收容槽内,并弹性抵接于绝缘本体上,使得所述导电端子沿插接方向上能够位移。
[0006]进一步,所述导电端子自主体部延伸形成有弹片,所述导电端子通过所述弹片对应弹性抵接于绝缘本体上。
[0007]进一步,所述弹片包括有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于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内,所述第二弹片与第一弹片延伸方向相反。
[0008]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上形成有对应与所述端子收容槽连通的第一抵接槽和第二抵接槽,所述第一弹片弹性抵接于第一抵接槽内,所述第二弹片弹性抵接于第二抵接槽内,所述第一抵接槽贯穿绝缘本体外周,所述第一弹片宽于所述第二弹片。
[0009]进一步,所述弹片沿主体部倾斜延伸,所述弹片及接触部均位于主体部所在平面的同一侧。
[0010]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上形成有对应与所述端子收容槽连通的抵接槽,所述弹片弹性抵接于抵接槽内。
[0011]进一步,于所述主体部所在平面内,所述弹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线缆的轴向平行。
[0012]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进一步包括有压线部,所述压线部对应扣合将对接线缆夹持固定于导电端子的主体部与压线部之间。
[0013]进一步,所述导电端子的主体部进一步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限位片,所述绝缘本体上凹陷形成有对应收容限位片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片沿主体部倾斜延伸,所述限位片及接触部位于主体部所在平面的不同侧。
[0014]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头部、自头部局部外周向外延伸的接合部及与所述头部相连的压线部,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平板状主板、与主板一端相连的且与主板垂直的环形部及沿主板另一端延伸形成的用于固定线缆的扣线部,所述金属壳体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围。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同轴线缆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上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结构,使得导电端子沿垂直上表面的方向上相对于绝缘本体具有一定的位移量。其一,使得导电端子与压线部夹持线缆的方式更灵活,利于兼容不同粗细的线缆;其二,使得导电端子与线缆的接触方式为弹性接触,在使用过程中减少出现接触中断的风险;其三,使得同轴线缆连接器与对接同轴连接器对接时,具有更好的插拔手感,插拔时不容易损坏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同轴线缆连接器组装入线缆后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发明同轴线缆连接器及线缆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3为图2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0019]图4为本发明同轴线缆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线缆及绝缘本体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21]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同轴线缆连接器100包括有金属壳体10、收容在金属壳体10内的绝缘本体20和导电端子30及与所述导电端子30相连的线缆40。
[0022]请参照图2至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20包括头部21、自头部21局部外周向外延伸的接合部22及与所述头部21相连的压线部23。所述接合部22的宽度小于头部21的直径。所述接合部22与压线部23分别位于头部21的外周相对侧,所述压线部23能够以与头部21的连接处为转轴相对头部21旋转并与头部21扣合用于压线。所述头部21外周分别向外凸伸有若干用于与金属壳体10相配合的耳部214及向内凹陷形成有若干用于与金属壳体10相配合的凹口 215,俯看所述耳部214大致呈燕尾槽状。
[0023]请参照图2至图4所示,所述头部21包括有一体设置且相互呈堆叠状的共轴的圆柱状基部210及圆柱状插接部211,所述插接部211的直径小于所述基部210。为了便于描述,所述绝缘本体20定义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201和下表面202。所述接合部22由上表面201向内凹陷形成有台阶状的第一抵接槽221 (参图4),所述头部21贯穿上下表面形成有端子收容部2101,所述端子收容部2101内壁上靠近所述压线部23所在端形成有第二抵接槽2110,所述端子收容部2101内壁上与第二抵接槽2110相邻位置处形成有限位槽212。所述第一抵接槽221、第二抵接槽2110及限位槽212均由头部21的上表面201向下凹陷并与所述端子收容部2101贯通且未贯穿头部21的下表面202形成。本发明中,所述第一抵接槽221和第二抵接槽2110统称为抵接槽。
[0024]请参照图2至图4所示,所述导电端子30包括有大致呈平板状的主体部31、由主体部31两侧靠近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限位片32及沿主体部31其中一侧垂直延伸并弯折形成的用于与对接同轴连接器(未图示)电性接触的接触部33,所述接触部33大致呈“U”型。所述限位片32沿主体部31倾斜延伸,且与所述接触部33位于主体部31所在平面的不同侧。限位片32的倾斜具有一定的导引组装功效,如此设计易于导电端子30组装。
[0025]所述导电端子30还包括有自主体部31延伸形成的第一弹片34和第二弹片35,所述第一弹片34和第二弹片35分别位于主体部31的相对两端,且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弹片34和第二弹片35均相对于主体部31沿接触部33所在侧倾斜设置(即第一弹片34、第二弹片35及接触部33均位于主体部31所在平面的同一侧)。以上所述第一弹片34及第二弹片35统称为弹片。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片设计有两片,当然数量亦可适当增减。同理,上述抵接槽的数量亦可相应增减。本发明中,于所述主体部31所在平面内,所述弹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线缆40的轴向平行,以利于同轴线缆连接器100整体的小型化,同时亦兼顾了导电端子30与线缆40之间尽可能大的接触面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