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连接器及其电池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64183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导电片上,在震动的环境下,接触部4仍然可以与电池保持紧密接触,提高结构可靠性。
[0030]如图2,各弹性连接部3依序设置于各插槽12内的顶部位置及底部位置而交互排列各导电端子2于各插槽12中,即各导电端子2呈正反排列设置,提供节约组装成本及减小产品的体积,且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利于提高产品轻薄化设计并可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0031]换言之,多个弹性臂31构成弹簧式结构力臂,可有效压缩与提升弹性力,在剧烈震动的环境下,能保证与电池的接触,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从多个弹性臂31俯视观之,弹簧式结构力臂形成有多个弹性力臂以增加其弹性力。
[0032]如图2与图4与图5,各接触部4穿出于各前开孔13并用于与电池相接触,各接触部4包括一自弹性连接部3前侧延伸且回折向后之弯曲接触部414、一形成于弯曲接触部414末端之主动接触臂42、及一形成于弯曲接触部414上之凸块结构411、及在主动接触臂42上凹设有突部43。
[0033]如图2与图4与图5,在此,弯曲接触部414的侧视观之概呈旋转90度后的U字型外观,且弯曲接触部414的是由上向下延伸而呈弧面在前而开口处面向后侧(即固定部5方向)的方式,并且,主动接触臂42则由弯曲接触部414下方末端向后延伸形成。
[0034]如图2与图4与图5,各接触部4的弯曲接触部414的接触端部设置有强化结构作用的凸块结构411,以增加接触部4的导电能力及接触能力,避免接触不良,使讯号的传输更稳定。
[0035]如图3与图6,并且,在弯曲接触部414的侧端延伸突出有止挡段412,在组装过程中藉由止挡段412抵靠在插槽12内而提供止位作用,有效控制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4突出于前开孔13的突出量。
[0036]如图2与图4,各固定部5穿出于各后开孔14,各固定部5包括一^^固于插槽12内之固定片53、一自固定片53后侧延伸至后开孔14外部之焊接脚54 (可为SMT或DIP型式)、一自弹性连接部3后侧而在固定片53上延伸且回折向前之折弯部51以及一形成于折弯部51末端并对位于主动接触臂42之被动接触臂52。
[0037]如图2与图4,在此,折弯部51的侧视观之概呈旋转90度后的U字型外观,且折弯部51是由上向下延伸而呈弧面在后且开口处面向前侧(即接触部4方向)的结构,并且,被动接触臂52则由折弯部51下方末端于各弹性臂31下方向前延伸而对位在主动接触臂42上。并且,固定部5固定于插槽12内,固定片53卡固在横向滑槽121中。
[0038]如图4与图5,当接触部4被电池抵压时,接触部4连动弹性连接部3而以弹性连接部3本身可提供一定的弹性,使接触部4可以弹性抵顶于电池上。此外,被动接触臂52(力臂)末端为包括有呈半圆形的导引部521,当接触部4在移动时,主动接触臂42的突部43经由导引部521导向而与被动接触臂52接触,使导引部521提供接触部4接触时起导向作用。
[0039]如图3与图5,当各导电端子2安装各插槽12后,各该固定部5对应卡制在横向滑槽121中,而固定部5上向下反折的被动接触臂52 (力臂)与接触部4的突部43接触时,即接触部4与电池接触并传输电力时,电力以最短路径传输而从突部43传至被动接触臂52,即复数绕接的弹性臂31展开后所形成的路径较长,以电传输特性而选择最短路径传输,以主动接触臂42与被动接触臂52的相对应结构设计,在传输电力上即可缩短电力传输路程,增大正向力。
[0040]如图3与图5,此外,前述主动接触臂42之突部43为可活动地接触或脱离被动接触臂52,在此,以接触部4未与电池接触时,突部43未与被动接触臂52接触,而接触部4与电池接触时,突部43方与被动接触臂52接触的方式,换言之,在接触部4于受力并压缩时,使突部43与被动接触臂52接触并传输电力。然而,在一些实施态样中,亦可进一步在接触部4未与电池接触时,突部43预先设置成与被动接触臂52接触,而接触部4与电池接触时,突部43方与被动接触臂52相分离的方式设计。
[0041]如图7及图8,为本发明之第二实施例,图7为背面之分解示意图,图8为导电端子之外观示意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差别在于:本实施例之弹性连接部3包括复数自各弹性臂31侧边向下延伸且实质上垂直于各弹性臂31之侧臂33,使弹性臂31与侧臂33前视观之概呈旋转90度的L字型结构。在此,各插槽12中进一步包括限位各侧臂33之纵向滑槽122,当各弹性臂31与侧臂33对应装入横向滑槽121与纵向滑槽122后,在弹性连接部3伸缩时可提供弹性连接部3稳固限位与作动的作用。而各弹性连接部3依序设置于各插槽12内的顶部位置及底部位置而交互排列各导电端子2于各插槽12中,即各导电端子2呈正向L字型结构与反向L字型结构的上下排列设置,提供节约组装成本及减小产品的体积,且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利于提高产品轻薄化设计并可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0042]本发明由导电端子呈弹簧式结构以增加扩展设计空间,以呈一字型或L字型弹簧设计结构能够保持其在电子产品内部正常弹性伸缩,提高结构可靠性。并且,固定部上具有向下反折一被动接触臂(力臂)而用以与接触部的突部接触,可缩短电力传输路程,增大正向力。并且,各弹性连接部依序设置于各插槽内的顶部位置及底部位置而交互排列各导电端子于各插槽中,即各导电端子呈上下正反排列设置,提供节约组装成本及减小产品的体积,且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利于提高产品轻薄化设计并可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主权项】
1.一种电池连接器端子,包括: 一弹性连接部,该弹性连接部包括复数相互横向排列之弹性臂以及复数形成于该些弹性臂两侧的连接部; 一接触部,该接触部包括一自该弹性连接部前侧延伸且回折向后之弯曲接触部以及一形成于该弯曲接触部末端之主动接触臂;及 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包括一自该弹性连接部后侧延伸且回折向前之折弯部以及一形成于该折弯部末端并对位于该主动接触臂之被动接触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接触臂包括一突部,该突部可活动地接触或脱离该被动接触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包括复数自各该弹性臂侧边延伸且实质上垂直于各该弹性臂之侧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一由该弹性臂侧端延伸并转折至另一该弹性臂侧端之转接段以及复数自该转接段两侧延伸且朝远离各该弹性臂侧端方向之延伸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依次排列之复数横向支臂以及复数分别位于该些横向支臂之间之斜向支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一固定片及一自该固定片后侧延伸之焊接脚。
7.一种电池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包含复数插槽、复数前开孔以及复数后开孔,各该前开孔连通各该插槽前侦牝各该后开孔连通各该插槽后侧?’及 复数个如请求项I至6任一项所述之电池连接器端子,各该电池连接器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之各该插槽中,各该电池连接器端子之该接触部穿出于各该前开孔,各该电池连接器端子之该固定部穿出于各该后开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连接器端子依序设置于各该插槽内的顶部位置及底部位置而交互排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中包括一相连通且限位各该电池连接器端子之横向滑槽及纵向滑槽。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覆盖于该绝缘本体之外壳。
【专利摘要】一种电池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复数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含复数插槽。复数导电端子设置于复数插槽中,各导电端子包括:弹性连接部、接触部及固定部。弹性连接部包括复数相互横向排列且平行之弹性臂以及复数形成于复数弹性臂两侧的连接部。接触部穿出于插槽之一侧,接触部包括一自弹性连接部前侧延伸且回折向后之弯曲接触部以及一形成于弯曲接触部末端之主动接触臂。固定部穿出于插槽之另一侧,固定部包括一自弹性连接部后侧延伸且回折向前之折弯部以及一形成于折弯部末端并对位于主动接触臂之被动接触臂。
【IPC分类】H01R13-24
【公开号】CN104682052
【申请号】CN201510055105
【发明人】陈庆典, 段术林, 万伟, 朱炳全, 祁小娟
【申请人】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2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