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接触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86039阅读:来源:国知局
对于一对固定触头IlAUlB的固定触点IlcUlle离开规定间隔的状态。
[0100]此外,可动触头12在该电磁线圈34为励磁状态而处于接通状态时,可动触点12d、12e接触一对固定触头IlAUlB的固定触点lid、lie。此时,可动触点12d、12e以可动触头12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接触弹簧16产生的规定的作用力和板簧部件20的长度方向两端附近的一对施力部22a、22b施加的规定的作用力这3个作用力接触固定触点lld、lle。
[0101]接着,电磁体单元3如图1所示,具有从侧面观察呈扁平的U字形状的磁轭31,在该磁轭31的底板部的中央部固定有圆筒状辅助轭32。在圆筒状辅助轭32的外侧配置有作为柱塞驱动部的线轴33。
[0102]该线轴33包括:插通圆筒状辅助轭32的中央筒部33a ;从中央筒部33a的上端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上凸缘部33b ;和从中央筒部33a的下端部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下凸缘部33c。而且,在由中央筒部33a、上凸缘部33b和下凸缘部33c形成的收容空间内,卷绕安装有电磁线圈34。
[0103]而且,在成为磁轭31的开放端的上端之间固定有平板状的上部磁轭35。在上部磁轭35的中央部形成有与线轴33的中央筒部33a相对的贯通孔35a。
[0104]而且,在线轴33的中央筒部33a内,能够上下滑动地配置有可动柱塞36。在可动柱塞36的上端部,形成有从上部磁轭35向上方突出并且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周凸缘部36a0
[0105]此外,在上部磁轭35的上表面,以包围可动柱塞36的周凸缘部36a的方式固定有形成为环状的永磁体40。例如,该永磁体40以上端侧为N极、下端侧为S极的方式被磁化。
[0106]而且,在永磁体40的上端面固定有与永磁体40外形相同且具有比可动柱塞36的周凸缘部36a的外径小的内径的贯通孔的辅助轭41。可动柱塞36的周凸缘部36a与该辅助轭41的下表面相对。因而,可动柱塞36向上方的移动因周凸缘部36a与辅助轭41的下表面抵接而被限制,可动柱塞36向下方的移动因周凸缘部36a与上部磁轭35的上表面抵接而被限制。
[0107]此外,在可动柱塞36上,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在上方侧支承可动触头12的连结轴37。而且,在辅助轭41的上面的与一对固定触头IlAUlB之间,设置有绝缘体14。而且,由压缩弹簧构成的复位弹簧15被支承在该绝缘体14与连结轴37的凸缘37a之间。复位弹簧15总是以规定的作用力对连结轴37向上方施力。
[0108]其中,可动柱塞36的至少下端部侧被非磁性体制且形成为上方开放的有底筒状的盖42覆盖。盖42的底部侧以嵌入线轴33的中央筒部33a的方式插入。由此,可动柱塞36的下端部侧成为隔着盖42接近线轴33的中央筒部33a内的状态。
[0109]而且,在盖42的开放端侧设置有在半径方向外侧延长而形成的凸缘43。该凸缘43与上部磁轭35的下表面密封接合。由此,形成了消弧室2和盖42经由上部磁轭35的贯通孔35a连通的密封容器(密封结构)。而且,在由消弧室2和盖42形成的密封容器内封入有氢气、氮气、氢和氮的混合气体、空气、SF6等气体。由此,可动柱塞36位于密封容器内。
[0110]此外,对于由消弧室2和盖42构成密封容器、在该密封容器内封入气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可以省略封入气体。例如,有切断的电流低的情况。
[0111]接着,说明这样构成的电磁接触器I的动作。
[0112]将固定触头IlA例如连接至供给大电流的电力供给源,将固定触头IlB连接至负载。
[0113]在该状态下,电磁体单元3中的电磁线圈34处于非励磁状态而处于释放状态时,电磁体单元3中不产生使可动柱塞36下降的励磁力,可动柱塞36被复位弹簧15的作用力经由连结轴37在远离上部磁轭35的上方向施力。与此同时,永磁体40的磁力引起的吸引力作用于辅助轭41,可动柱塞36的周凸缘部36a的上表面与辅助轭41的下表面抵接。
[0114]因此,在固定于可动柱塞36的连结轴37上支承的可动触头12的可动触点12d、12e成为相对于一对固定触头IlAUlB的固定触点IlcUlle在上方离开规定间隔的状态。可动柱塞36的周凸缘部36a的上表面与辅助轭41的下面抵接的状态,是释放的最终状态。
[0115]该释放的最终状态下,一对固定触头IlA和IlB之间的电流处于切断状态,触点机构CM成为断开状态。该触点机构CM为断开状态时,可动触头12被长度方向中央部的接触弹簧16产生的朝向下方侧的作用力和板簧部件20的长度方向两外端附近的一对施力部22a、22b对一对可动触点12d、12e向下方侧施加的作用力按压在凸缘37a上而被保持在连结轴37上。
[0116]该触点机构CM从断开状态起对电磁体单元3的电磁线圈34励磁而成为接通状态时,电磁体单元3中产生励磁力,抵抗复位弹簧15的作用力和永磁体40的吸引力而将可动柱塞36向下方压下。
[0117]因可动柱塞36下降,支承在固定于可动柱塞36的连结轴37上的可动触头12也下降,可动触点12d、12e接触一对固定触头IlAUlB的固定触点lid、lie。此时,可动触点12d、12e以可动触头12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接触弹簧16产生的规定的作用力和板簧部件20的长度方向两外端附近的一对施力部22a、22b施加的规定的作用力这3个作用力接触固定触点I Id、lie。
[0118]由此,成为外部电力供给源的大电流通过固定触头11A、可动触头12和固定触头IlB而供给到负载的触点机构CM的闭合状态。
[0119]此处,可动触点12d、12e以可动触头12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接触弹簧16产生的规定的作用力和板簧部件20的长度方向两外端部附近的一对施力部22a、22b施加的规定的作用力这3个作用力接触固定触点lld、lle,因此即使接触弹簧16的平面度不适当,或者安装接触弹簧16的方向有偏差,可动触头12也不会在长度方向上晃动。因此,在触点机构CM成为闭合状态时,能够抑制发出蜂鸣音、电弧引起的可动触头12和一对固定触头11A、IlB的消耗。
[0120]然后,电磁体单元3中的电磁线圈34的励磁状态持续时,可动触点12d、12e接触一对固定触头IlAUlB的固定触点IlcUlle之后,可动触头12下降直到可动柱塞36的周凸缘部36a与上部磁轭35的上表面抵接。此时,可动触点12d、12e接触固定触点IlcUlle的接触压力与可动触点12d、12e接触固定触点IlcUlle的最初相比,仅增加了接触弹簧16施加的作用力的量。
[0121]然后,触点机构CM成为断开状态时,电磁单元3成为非励磁状态,可动柱塞36因复位弹簧15的作用力而向上方移动,成为释放的最终状态。在该释放的最终状态状态下,支承在固定于可动柱塞36的连结轴37上的可动触头12的可动触点12d、12e相对于一对固定触头IlAUlB的固定触点IlcUlle向上方离开规定间隔。
[0122]该触点机构CM成为断开状态时,可动触头12被长度方向中央部的接触弹簧16产生的朝向下方侧的作用力和板簧部件20的长度方向两外端附近的一对施力部22a、22b对一对可动触点12d、12e向下方侧施加的作用力按压在凸缘37a上而被保持在连结轴37上。因此,可动触头12在释放的最终状态下,不会在可动触头12的长度方向上晃动。由此,触点间隙在可动触头12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可以实现稳定的切断。
[0123]其中,一对施力部22a、22b经由从安装平板部21的长度方向两外端向斜上方外侧延伸的一对倾斜部23a和从一对倾斜部23a各自的端部向长度方向外侧水平地延伸的一对水平部23b,从一对水平部23b各自的长度方向外端部向下方延伸地设置来对一对可动触点12d、12e向下方侧施加规定的作用力,因此一对施力部23a、23b具有充分的弹性,能够可靠地对一对可动触点12d、12e向下方侧施加规定的作用力。
[0124]接着,参考图3和图4说明本发明的电磁接触器的第二实施方式。图3是本发明的电磁接触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电磁接触器中的连结轴、可动触头和板簧部件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图3和图4中,对与图1和图2所示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添加相同的符号,有时省略其说明。
[0125]图3所示的电磁接触器I,基本结构与图1和图2所示的电磁接触器I相同,但板簧部件50的结构、形状及其安装方法与图1和图2所示的板簧部件20的结构、形状及其安装方法不同。
[0126]即,板簧部件50如图4所示,包括:在中央具有在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51a的矩形的安装平板部51 ;从安装平板部51的长度方向两外端向斜下方外侧延伸的一对倾斜臂部53 ;和设置在一对倾斜臂部53各自的端部的、对一对可动触点12d、12e向下方侧施加规定的作用力的一对施力部52a、52b。板簧部件50通过对具有弹性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和弯曲加工而形成。而且,板簧部件50的安装平板部51配置在接触弹簧16的上端与安装于连结轴37的C型环51a之间,而被接触弹簧16的作用力夹持在接触弹簧16的上端与C型环39之间,由此,板簧部件50被保持在连结轴37上。
[012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