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86126阅读:来源:国知局
13到锁定臂15的在横向上的宽度长度设定为与阴壳体20的形状匹配。更具体地,宽度长度设定为大致等于从右侧外侧面21到左侧外侧面23的距离。以这种方式,在限制阴壳体20在横向上的移动的状态下,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互相相对靠近地移动。
[0099]另外,在嵌合过程中,如图4(a)、4(b)和7所示,第一导轨25限制引导臂13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引导引导臂13在纵向上的移动。
[0100]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引导臂13具有接触部14,并且形成为梯形形状。接触部14进入第一导轨25的限制部26与阴壳体20的右侧外侧面21之间的部分。因此,例如,当横向上的外力施加到阳壳体10,锁定臂15在横向上弯曲并且变形,并且引导臂13将要在离开右侧外侧面21的方向(S卩,右向)上移动时(即,当包括引导臂13的阳壳体10将要相对于阴壳体20在横向上移动时),接触部14与限制部26的限制面26a进行接触。以这种方式,向左的力施加到引导臂13,从而限制引导臂13的向右移动。
[0101]此外,在嵌合过程中,如图5(a)、5(b)和8所示,第二导轨27限制锁定臂15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引导锁定臂15在纵向上的移动。
[0102]即使在完成嵌合之后,在上述的嵌合过程期间的阳壳体10和阴壳体20在垂直方向和横向上的相对移动的限制也同样适用。即使在完成嵌合之后,也限制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在各个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0103]在如上所述的限制在垂直方向和横向上的移动的状态下,如果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互相相对靠近地移动,以到达图2所示的中间位置,则锁定臂15弯曲并且变形,从而在临时锁定突起33的倾斜面34a和34b上移动(run)并且越过临时锁定突起33移动。以这种方式,如图5(a)所示,锁定臂15的锁定面17由临时锁定突起33锁定,从而限制锁定臂15 (换句话说,阳壳体10)的向后移动。以这种方式,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进入临时嵌合状态。
[0104]其后,如果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在图3所不的嵌合完成位置处进一步互相相对靠近地移动,则锁定臂15弯曲并且变形,从而在完全锁定突起31的倾斜面32上移动,并且越过完全锁定突起31移动。以这种方式,如图5(b)所示,锁定臂15的锁定面17由完全锁定突起31锁定,从而限制锁定臂15 (换句话说,阳壳体10)的向后移动。以这种方式,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进入完全嵌合状态。
[0105]在该完全嵌合状态下,如图5 (b)所不,壁11的前表面与阴壳体20的后侧开口的缘部进行接触,从而限制阳壳体10的向前移动。即,在完全嵌合状态下,限制了阳壳体10在纵向上相对于阴壳体20的移动。另外,在完全嵌合状态下,通过填充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之间的间隙而实现壳体内部的防水性的密封50在阳壳体10的安装部与阴壳体20的内壁面之间被按压并且变形,从而紧密装接于两个部件。
[0106]如上所述,各个部件互相关联,从而使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互相嵌合,并且得到了处于嵌合状态的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I。
[0107]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I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0108]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I包括阳壳体10和阴壳体20,该阴壳体20形成为嵌合于阳壳体10的筒状。阳壳体10具有:平板状的壁11 ;引导臂13,该引导臂13配置成从壁11延伸,从而沿着作为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互相嵌合的方向的嵌合方向(纵向)延伸;和柔性的锁定臂15,该柔性的锁定臂15配置成从壁11延伸,从而在嵌合方向上延伸。阴壳体20具有第一导轨25,在阴壳体20的右侧外侧面(第一外侧面)21和与右侧外侧面21相反的左侧外侧面(第二外侧面)23插置在引导臂13与锁定臂15之间,并且限制阴壳体20在作为右侧外侧面21与左侧外侧面23互相对置的方向的横向上的移动的状态下,当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互相嵌合时,该第一导轨25通过限制引导臂13在作为与嵌合方向和横向中的各个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移动而引导引导臂13在嵌合方向上的移动,并且该第一导轨25配置成从右侧外侧面21突出,并且阴壳体20具有锁定突起29,在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互相嵌合的嵌合状态下,通过利用锁定突起29将锁定臂15锁定而限制阳壳体10在嵌合方向上的移动,并且该锁定突起29配置成从左侧外侧面23突出。
[0109]在连接器I中,以右侧外侧面21和左侧外侧面23插置在阳壳体10的引导臂13与锁定臂15之间的方式限制阴壳体20在横向上的移动。在以第一导轨25引导引导臂13的方式限制阴壳体20在垂直方向上的移动的状态下,阴壳体20在嵌合方向上被引导,从而相对靠近阳壳体10移动。此外,锁定突起29将锁定臂15锁定,从而限制阴壳体20在嵌合方向上的移动。以这种方式,在限制在垂直方向和横向上的移动的状态下,形成为矩形筒状的阴壳体20与具有平板状的壁11的阳壳体10在嵌合方向上互相靠近地移动,并且互相嵌合。因此,与传统的连接器不同,在阳壳体10中,在嵌合期间,不需要形成布置在阴壳体20的外侧表面外侧的罩。
[0110]例如,在如图9所示的传统的连接器中,在嵌合途中,在阳连接器112与阴连接器122的嵌合状态下配置在阳型罩114外侧的阴型罩124具有两个功能,包括:限制阳型罩114在除了嵌合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引导阳连接器112在嵌合方向上的移动的功能,以及在嵌合完成之后利用锁定爪116锁定锁定凹部126并且锁定阳连接器112与阴连接器122的功能。
[0111]与此相反,在连接器I中,在如上所述地不在阳壳体10上设置罩的情况下,通过设置板状的壁11和形成在壁11上的引导臂13和锁定臂15来实现这两个功能。罩不设置在阳壳体10上,并且因此,能够使连接器小型化并且减小高度。
[0112]结果,根据该实施例中的连接器1,能够提供能够小型化的连接器。
[0113]另外,在如图9所示的传统的连接器中,锁定爪116设置在阳连接器112的垂直方向上的相反侧上,并且当阳连接器112与阴连接器122嵌合时,要求锁定两个锁定爪116与各个锁定凹部126。
[0114]以这种方式,由于如图9所示的传统的连接器具有两个锁定机构,所以工人能够在通过一个锁定机构进行锁定的状态下终止嵌合工作,从而引起不完全嵌合状态。
[0115]与此相反,在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I中,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通过锁定一个锁定臂15与锁定突起29而嵌合。从而,能够防止引起与上述传统的连接器中一样的不完全嵌合状态。
[0116]另外,在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I中,第一导轨25包括限制部26,该限制部26配置成在垂直方向上从第一导轨25延伸。引导臂13包括接触部14,在嵌合期间,该接触部14位于限制部26与右侧外侧面21之间。在嵌合状态下,接触部14与限制部26进行接触,从而限制引导臂13在离开右侧外侧面21的方向(右向)上的移动。
[0117]以这种方式,限制引导臂13在离开阴壳体20的右侧外侧面21的方向上的移动。因此,例如,当外力在横向上施加到阳壳体10时,锁定臂15在横向上弯曲并且变形,并且包括引导臂13的阳壳体10将要在横向上移动到阴壳体20,移动被限制。以这种方式,抑制了由横向上的外力引起的侧隙。
[0118]另外,在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I中,在嵌合状态下,配置成在垂直方向上从第一导轨25延伸的限制部26与引导臂13的接触部14进行接触。从而,限制引导臂13在离开阴壳体20的右侧外侧面21的方向上的移动。该限制部26配置成在垂直方向上从第一导轨25延伸。因此,限制部26不增加第一导轨25的厚度。因此,实际上,在不增加第一导轨25 (阴壳体20)的宽度的情况下,限制了引导臂13的移动。
[0119]另外,在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I中,锁定突起29具有:完全锁定突起31,该完全锁定突起31在垂直方向上从左侧外侧面23的中心突出;和临时锁定突起33,在嵌合状态下,该临时锁定突起33从阳壳体10侧(S卩,后侧)的位置而不是完全锁定突起31形成在左侧外侧面23上的位置在左侧外侧面23上突出。当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互相嵌合时,锁定臂15由临时锁定突起33锁定,并且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临时锁定。其后,锁定臂15由完全锁定突起31锁定,并且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完全锁定。
[0120]以这种方式,例如,当应用于像该实施例中一样的多极连接器时,曾经进入临时嵌合状态的阳壳体10与阴壳体20互相对齐。其后,两个壳体嵌合并且进入完全锁定状态。以这种方式,能够可靠地进行嵌合工作。另外,通过运输处于临时锁定状态的连接器,外力施加于诸如形成为从阳壳体突出的端子这样的部件,并且防止部件损坏。
[0121]另外,在根据该实施例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