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439312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10、90到达正确嵌合位置时,初始位置保持部76的卡定突起77和初始位置保持托部25的卡定被解除,随之,蓄积于弹簧部件80的弹力被释放,弹簧部件80要复原到自然状态。然后,随着所述弹簧部件80的复原动作,滑动件60的第二弹簧托部68被弹簧部件80按压,使滑动件60整体向后方移动。
[0061]在滑动件60的移动过程中,弹簧容纳部65沿引导壁26的内表面滑动,并且引导肋31在保护壁73和引导主体74上滑动,由此引导滑动件60的移动。然后,如图5所示,在滑动件60到达嵌合位置时,弹簧部件80成为复原到大致自然状态的状态,并且锁定臂17的嵌合位置保持托部23抵接到滑动件60的嵌合位置保持部64,由此限制滑动件60的进一步后退。这样一来,通过目视确认滑动件60到达了嵌合位置的状态,能够获知第一、第二壳体10、90处于正确嵌合状态。
[0062]并且,在滑动件60位于嵌合位置时,如图5所示,凸台部78位于锁定臂17的解除操作部22侧的弯曲空间42,与解除操作部22侧的下表面靠近地配置。在该状态下,假如异物(包括手指)偶然地从上方抵接到锁定臂17的解除操作部22,锁定臂17通过与凸台部78抵接而被限制进一步的弯曲动作,从而也能够防止不慎地对解除操作部22进行解除操作。
[0063]另一方面,假如在第一、第二壳体10、90成为正确嵌合状态之前停止该嵌合操作,则通过在嵌合过程中蓄积的弹簧部件80的弹力将按压部94压回,第一、第二壳体10、90彼此分离。由此,能够防止第一、第二壳体10、90停留在半嵌合状态。
[0064]并且,在由于维护等情形而将第一、第二壳体10、90彼此分离时,首先利用手指按压压入操作部75,将滑动件60向前方压入。这样一来,弹簧部件80被弹性压缩,按压部94成为被弹簧部件80按压的状态。并且,伴随着滑动件60的前进,凸台部78从解除操作部22的下方退避,允许锁定臂17的弯曲动作。在该情况下,如果按压解除操作部22而抬起锁定臂17的前端部,则锁定突起21从锁定部92分离。这样一来,伴随着锁定臂17的锁定状态被解除,弹簧部件80将按压部94向前方按压,通过该按压力(弹力)使第一壳体10从第二壳体90分离。
[0065]如以上所说明地,在滑动件60到达嵌合位置时,在滑动件60的连接部63上设置的嵌合位置保持部64抵接到锁定臂17的嵌合位置保持托部23而限制滑动件60的脱出。另外,在滑动件60位于初始位置的情况下,在滑动件60的基部61上设置的初始位置保持部76弹性地卡定于壳体主体11的初始位置保持托部25,限制滑动件60不慎地向嵌合位置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与以往不同的是,嵌合位置保持托部23未设置在覆盖滑动件60的顶壁,因此能够从连接器中省略顶壁。并且,基部61插入到锁定臂17和壳体主体11之间的成为无效空间的弯曲空间42侧,因此也没有在连接器中特别地设置基部61的容纳空间。因此,能够避免连接器的大型化。
[0066]并且,通过形成于将连接部63和基部61连接的两臂部62的引导主体74来引导滑动件60的移动,因此不需要在两臂部62之外还在滑动件60单独设置用于引导移动的专用的引导结构,能够简化滑动件60的结构。
[0067]并且,滑动件60整体形成为框状的形态,因此滑动件60在形状稳定性上优异。并且,初始位置保持部76形成为突出到滑动件60的框内的形态,因此成为初始位置保持部76的周围被保护的状态,能够避免初始位置保持部76由于与异物干扰而发生折损等的情况。
[0068]进而,嵌合位置保持托部23突出设置于锁定臂17的臂主体19,嵌合位置保持部64凹陷设置于连接部63,因此,能够防止嵌合位置保持部64和嵌合位置保持托部23的抵接状态在嵌合位置不慎被解除。
[0069]<其他实施例>
[0070]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根据上述记载以及附图来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以下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0071](I)弹簧部件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和滑动件之间。
[0072](2)滑动件也可以是从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前进的结构。
[0073](3)也可以是,在初始位置保持部的前端部形成有卡定凹部以取代卡定突起,初始位置保持托部不是凹状的形态,而形成为能够卡挂到卡定凹部的凸状的形态。
[0074](4)也可以是,与实施例1相反地,嵌合位置保持部突出设置于滑动件的连接部,嵌合位置保持托部以使所述突出状的嵌合位置保持部能够进入的方式凹陷设置于锁定臂的前端部。
[0075]标号说明
[0076]10:第一壳体;
[0077]11:壳体主体;
[0078]17:锁定臂;
[0079]23:嵌合位置保持托部;
[0080]25:初始位置保持托部;
[0081]42:弯曲空间;
[0082]60:滑动件;
[0083]61:基部;
[0084]62:臂部;
[0085]63:连接部;
[0086]64:嵌合位置保持部;
[0087]76:初始位置保持部;
[0088]80:弹簧部件;
[0089]90:第二壳体;
[0090]91:罩部;
[0091]92:锁定部;
[0092]96:解除部。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二壳体,具有锁定部; 第一壳体,能够与所述第二壳体嵌合;以及 滑动件,以能够在初始位置和嵌合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组装于所述第一壳体,随着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正确嵌合,从所述初始位置移动到所述嵌合位置,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和锁定臂,所述第二壳体能够外嵌于所述壳体主体,所述锁定臂在与所述壳体主体之间形成有弯曲空间,所述锁定臂通过弹性地卡定于所述锁定部而将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保持在嵌合状态, 在所述锁定臂的与所述壳体主体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设置有嵌合位置保持托部, 在所述壳体主体的与所述锁定臂相对的面设置有初始位置保持托部, 所述滑动件具有基部、一对臂部和连接部,所述基部插入所述弯曲空间侧并沿着宽度方向,所述一对臂部从所述基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突出,所述连接部将所述两臂部的突出端部彼此连接,并面向所述锁定臂的所述相反侧的面, 在所述基部以能够弯曲的方式设置有初始位置保持部,所述初始位置保持部通过在所述初始位置弹性地卡定于所述初始位置保持托部而限制所述滑动件向所述嵌合位置的移动, 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嵌合位置保持部,所述嵌合位置保持部通过在所述嵌合位置与所述嵌合位置保持托部抵接而限制所述滑动件的脱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隔着所述锁定臂位于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引导壁,通过所述两臂部沿所述两引导壁滑动而引导所述滑动件的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件由所述基部、所述两臂部和所述连接部在整体上形成为框状,所述初始位置保持部形成为向所述滑动件的框内突出的形态。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位置保持托部在所述锁定臂的主体部分突出设置,所述嵌合位置保持部以使所述嵌合位置保持托部能够进入的方式凹陷设置于所述连接部。
【专利摘要】在避免连接器的大型化的基础上防止滑动件(60)脱出。滑动件(60)具有:基部(61),插入锁定臂(17)的下方并沿着宽度方向;一对臂部(62),从基部(6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突出;及连接部(63),将两臂部(62)的突出端部彼此连接,并面向锁定臂(17)的上表面侧。在基部(61)以能够弯曲的方式设置有初始位置保持部(76),初始位置保持部通过在初始位置弹性地卡定于壳体主体(11)的初始位置保持托部(25)而限制滑动件(60)向嵌合位置的移动,在连接部(63)设置有嵌合位置保持部(64),嵌合位置保持部通过在嵌合位置与锁定臂(17)的嵌合位置保持托部(23)抵接而限制滑动件(60)的脱出。
【IPC分类】H01R13/639
【公开号】CN105191010
【申请号】CN201380076452
【发明人】中岛章, 桥本宣仁, 片冈茂人, 谷川直孝, 中村英人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3年5月8日
【公告号】EP2996207A1, EP2996207A4, US20160079703, WO2014181415A1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