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和相应的热管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17801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器和相应的热管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辆中的热调节,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和相应的热管理
目.ο
现有技术
[0002]为了调节元件的温度,所述元件例如是在电动或混合动力机动车辆中的电池,已知的实践是将它们附连到连结至热管理回路的热交换器,且如果必要,这样做既冷却这些元件又加热它们。
[0003]在机动车辆领域中,更特别的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辆中,电池的热调节是要点,因为如果电池经受过冷的温度,它们的范围可能极大地降低,如果它们经受过高的温度,存在热散逸的风险,其能够达到毁坏电池的程度。
[0004]为了调节电池的温度,已知实践是添加用于电池模块的热管理装置。这些装置通常使用在管道回路中流通(例如借助栗来流通)的热传递流体,所述管道回路特别是在与电池直接接触的热交换器下方或内部。
[0005]热传递流体可因此吸收由一个或多个电池释放的热量,以便冷却它们以及将该热量排放在一个或多个热交换器处,所述热交换器比如是散热器或制冷剂。如果必要,热传递流体还可以提供热量以加热所述电池,例如如果它们连结至电阻器或正温度系数(PTC)加热设备。
[0006]通常使用的热传递流体是环境空气或液体,所述液体比如水。由于液体是比气体更好的热导体,这是优选的方案,因为其更高效。
[0007]然而,可能难以将这些不同的元件(且特别是热交换器)固定和连接到热管理回路,其可能影响组装和生产时间。

【发明内容】

[0008]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改进的连接和分支的热交换器以及和相关热管理装置。
[0009]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包括:
[0010]-扁平管,彼此平行设置,
[0011]-第一和第二热传递流体歧管,每个分别设置在扁平管的端部处。
[0012]第一歧管被分成至少一个近端部分和一个远端部分,所述近端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外围管并且连接到热传递流体入口,所述远端部分连接到热传递流体排放口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外围管,所述第二外围管不同于近端部分的外围管,所述部分被至少一个设置在扁平管的两个端部之间的所述第一歧管中的隔板分开,所述隔板阻挡热传递流体在所述第一歧管中的、在所述两个扁平管之间的流通,
[0013]热交换器进一步包括连接系统,所述连接系统固定到第一歧管并且包括供给连接器和排放连接器,所述供给连接器连结至第一歧管的近端部分的热传递流体入口,所述排放连接器连结至第一歧管的远端部分的热传递流体排放口。
[0014]该连接系统的存在,结合热传递流体入口和排放口两者,使得可以简化热管理装置中的热交换器的分支和组装。
[00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系统固定到第一歧管的近端部分的端部上,供给连接器在第一歧管的近端部分中露出,且排放连接器通过联接件连结到所述第一歧管的远端部分的热传递流体排放口。
[001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第一歧管和连接系统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它们的固定通过钎焊制成。
[001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连接系统包括预先定位槽,近端外围管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预先定位槽中。
[00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连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保持爪。
[0019]保持爪特别地使得可以在分支操作期间保持所述连接系统成为可能。
[00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扁平管使它们的平面表面平行于第一和第二歧管的轴线。
[002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供给连接器和排放连接器具有互相不同的分支配置。
[0022]这些不同的配置起极化作用以避免连接颠倒。
[0023]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热管理装置,其包括热传递流体在其中流通的热管理回路,并且包括如前所述的热交换器。
[0024]按照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一个方面,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连接至热交换器的分支系统,其与连接系统互补并且包括:
[0025]-第一连接器,通过供给通道连结至热管理回路,所述第一连接器与供给连接器以紧密密封方式连接,以便以热传递流体供给热交换器,
[0026]-第二连接器,通过排放通道连结至热管理回路,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排放连接器以紧密密封方式连接,以便排放已经通过热交换器的热传递流体。
[0027]按照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个方面,供给和排放连接器是孔,并且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是插入所述孔中的端部配件。
[0028]按照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个方面,连接系统和分支系统之间的固定通过至少一个螺钉制成。
[0029]按照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个方面,所述装置包括绕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端部配件设置的密封件。
【附图说明】
[0030]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在阅读以下作为说明性和非限定例子给出的描述、以及附图后将变得更清楚明显,其中:
[0031]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透视示意图,
[0032]图2示出了在热交换器和热管理回路之间的连接部的分解透视示意图,
[0033]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在歧管处的透视示意性横截面图,
[0034]图4示出了在热交换器和热管理回路之间的连接部的透视示意性横截面图,
[0035]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在歧管处从不同的视角的透视示意图,
[0036]图6示出了安装在两个电池之间的、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在平面图中看到的示意图,
[0037]图7a和7b不出了根据两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不意性横截面图。
[0038]在不同图中的相同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1的一部分的透视示意图,热交换器1包括:
[0040]-扁平管3,彼此平行设置,
[0041]-第一和第二热传递流体歧管5(这里只有第一歧管可见),每个分别设置在扁平管3的端部31处。
[0042]第一歧管5包括至少一个近端部分5a,近端部分5a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外围管3a,第一外围管3a连接到热传递流体入口。外围管应理解为意思是扁平管3,该扁平管3位于扁平管3布置的端部处的顶部或底部处。第一歧管还包括远端部分5b,远端部分5b连接到热传递流体排放口,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外围管3b,该第二外围管3b不同于近端部分5a的外围管。
[0043]部分5a、5b通过至少一个隔板7分开,所述隔板7设置在扁平管3的两个端部31之间的所述第一歧管5中。这种隔板7阻挡在所述第一歧管5中的、所述两个扁平管3之间的热传递流体的流通。
[0044]在图1和3中示出的例子中,并且更特别地在图7a中,第一歧管5包括单个隔板7。因此热传递流体到达近端部分5a中,并且通过扁平管3,包括第一外围管3a,其在隔板7的上游。然后流体进入第二歧管(其在这里没有任何隔板)并且进入扁平管3,包括第二外围管3b,位于隔板7的下游。
[0045]然而,完美可行的是设想一种实施例,其中,第一歧管5包括多个隔板7,所述隔板7限定多个其它部分,并且其中,第二歧管也包括它们,以便增加在近端部分5A和远端部分5b之间的热传递流体的通路的数量。该实施例,例如,在图7b中示出。
[0046]无论什么情况,热传递流体入口和其排放口在同一歧管5中产生。
[0047]热交换器1进一步包括固定到第一歧管5的连接系统11。该连接系统11特别地包括供给连接器13a和排放连接器13b,所述供给连接器13a连结第一歧管5的近端部分5a的热传递流体入口,所述排放连接器13b连结第一歧管5的远端部分5b的热传递流体排放口。
[0048]该连接系统11的存在,结合热传递流体入口和排放口两者,使得可以简化热管理装置中的热交换器的分支和组装。
[0049]供给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