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及其oled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89563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器及其oled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0LED背光源的制作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福射等众多优 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液晶电视、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屏 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
[0003] 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器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 液晶显示面板及设于壳体内的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
[0004] 液晶显示器属于被动显示器件,其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会发光,而是需要在背 光模组内设置背光源,液晶显示面板将背光源发出的光线折射出来显示画面,并作为光阀 控制背光亮度。传统的背光源包括阴极萤光灯管(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 CCFL)、和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两种,由于LED更节能,体积更小,因此 目前主流的液晶显示器均选用LED为背光源。
[0005] 现有的背光模组依照背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 模组两种。如图1所示,采用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0、分别贴附 于液晶显示面板100上、下表面的上偏光片120、与下偏光片140、以及设于液晶显示面板100 下方的侧入式背光模组300。在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300内,LED背光源320设于背板边310的 一侧边缘,LED背光源320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LightGuidePlate,LGP)330-侧的入光面 进入导光板330,经导光板330自身扩散和反射片340反射后从导光板330出光面射出,再经 由扩散片350、棱镜片360等光学膜片后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
[0006] 上述采用LED背光源320的液晶显示器,受限于导光板330及其它光学膜片的厚度, 很难再进行薄化设计,限制了液晶显示器向更轻薄的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能够进一步减小厚度,更轻薄。
[0008]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0LED背光源的制作方法,能够使液 晶显示器更轻薄。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分别贴附 于液晶显示面板上、下表面的上偏光片、与下偏光片、以及设于液晶显示面板下方的0LED背 光源;
[0010] 所述0LED背光源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衬底基板、阳极、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白光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透明阴极、及薄膜封装层;
[0011] 所述阳极由设于所述柔性衬底基板上的反射金属层、及设于反射金属层上的阳极 导电层构成,所述透明阴极由设于所述电子注入层上的阴极金属层、及设于阴极金属层上 的阴极导电层构成。
[0012] 所述阳极包括一整体式矩形形状的阳极主体部、及一连接于阳极主体部边缘的阳 极接线端子;所述透明阴极包括一整体式矩形形状的阴极主体部、及一连接于阴极主体部 边缘的阴极接线端子。
[0013] 所述阳极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阳极与第二阳极;所述第一阳极包括数条沿水平方 向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的第一阳极分支、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串接所有第一阳极分支的第一 连接部、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边缘的第一阳极接线端子;所述第二阳极包括数条沿水平方 向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的第二阳极分支、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串接所有第二阳极分支的第二 连接部、及连接于第二连接部边缘的第二阳极接线端子;所述第一阳极分支与第二阳极分 支沿竖直方向交替排布,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透明阴极包括一整 体式矩形形状的阴极主体部、及一连接于阴极主体部边缘的阴极接线端子。
[0014] 所述透明阴极通过电压值为VC0M的直流电压驱动,所述第一阳极、第二阳极分别 通过第一脉冲方波信号、第二脉冲方波信号交替驱动,所述第一脉冲方波信号与第二脉冲 方波信号的振幅均为2VC0M,且二者在时间上相差1/2周期,从而二者的相位相反;对应于第 一阳极的部分白光发光层与对应于第二阳极的部分白光发光层交替发光。
[0015]所述反射金属层的厚度为2(〕〇〇A~4000 .A,材料为Mo、Cu、或A1;所述阳极导电 层的厚度为500A~1000材料为IT0导电膜;所述阴极金属层的厚度为 100 1~300A,材料为Ag;所述阴极导电层的材料为石墨烯导电膜。
[001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0LED背光源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 步骤1、提供一柔性衬底基板,在所述柔性衬底基板上沉积形成反射金属层;
[0018] 步骤2、在所述反射金属层上沉积阳极导电层,并对阳极导电层与反射金属层同时 进行图案化光刻处理,形成阳极;
[0019] 步骤3、在所述阳极上依次涂布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白光发光层、电子传输 层、与电子注入层;
[0020] 步骤4、在所述电子注入层上沉积形成阴极金属层;
[0021] 步骤5、在所述阴极金属层上沉积阴极导电层,并对阴极导电层与阴极金属层同时 进行图案化光刻处理,形成透明阴极;
[0022]步骤6、采用薄膜封装层进行封装,形成0LED背光源。
[0023] 所述步骤1通过低温物理气相沉积工艺沉积反射金属层;所述步骤2、步骤5中的图 案化光刻处理先后包括涂布光阻、曝光、显影、蚀刻、及剥离光阻的工序;所述步骤4通过低 温物理气相沉积工艺沉积阴极金属层;所述步骤5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沉积阴极导电层。
[0024]所述反射金属层的厚度为2000 A~4000 A,材料为M〇、Cu、或A1;所述阳极导电 层的厚度为500盖~丨00.0Λ,材料为Iτ0导电膜;所述阴极金属层的厚度为 100Α~300Α,材料为Ag;所述阴极导电层的材料为石墨烯导电膜。
[0025] 所述阳极包括一整体式矩形形状的阳极主体部、及一连接于阳极主体部边缘的阳 极接线端子;所述透明阴极包括一整体式矩形形状的阴极主体部、及一连接于阴极主体部 边缘的阴极接线端子。
[0026]所述阳极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阳极与第二阳极;所述第一阳极包括数条沿水平方 向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的第一阳极分支、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串接所有第一阳极分支的第一 连接部、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边缘的第一阳极接线端子;所述第二阳极包括数条沿水平方 向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的第二阳极分支、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串接所有第二阳极分支的第二 连接部、及连接于第二连接部边缘的第二阳极接线端子;所述第一阳极分支与第二阳极分 支沿竖直方向交替排布,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透明阴极包括一整 体式矩形形状的阴极主体部、及一连接于阴极主体部边缘的阴极接线端子。
[00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通过设置0LED背光源来取代现 有技术中包括LED背光源与导光板的背光模组,能够进一步减小液晶显示器的厚度,使得液 晶显示器更轻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0LED背光源的制作方法,能够使液晶显 示器更轻薄。
【附图说明】
[0028]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 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0029] 附图中,
[0030] 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0LED背光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图3所示0LED背光源中阳极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34]图5为图3所示0LED背光源中阳极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0035]图6为图3所示0LED背光源中透明阴极的俯视示意图;
[0036]图7为适用于包括图5所示阳极第二实施例的0LED背光源的驱动信号时序示意图; [0037]图8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0LED背光源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 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39]请同时参阅图2与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分别贴 附于液晶显示面板10上、下表面的上偏光片12、与下偏光片14、以及设于液晶显示面板10下 方的0LED背光源3。
[0040] 所述0LED背光源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衬底基板31、阳极32、空穴注 入层33、空穴传输层34、白光发光层35、电子传输层36、电子注入层37、透明阴极38、及薄膜 封装层39。进一步地,所述阳极32由设于所述柔性衬底基板31上的反射金属层321、及设于 反射金属层321上的阳极导电层322构成,所述透明阴极38由设于所述电子注入层37上的阴 极金属层381、及设于阴极金属层381上的阴极导电层382构成。采用所述0LED背光源3来取 代现有技术中包括LED背光源与导光板的背光模组,能够进一步减小液晶显示器的厚度,使 得液晶显示器更轻薄。
[0041]具体地,所述反射金属层321的厚度为200UΛ~4000A,材料为钼(M〇)、铜 (Cu)、或铝(A1)等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所述阳极导电层322的厚度为500A~丨000A, 材料为氧化铟锡(IndiumTin0xide,IT0)导电膜;所述阴极金属层381的厚度为 100A~300A,材料为Ag等;所述阴极导电层382的材料为石墨烯导电膜。
[0042]可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阳极32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整体式矩形形状的阳极主体 部323、及一连接于阳极主体部323边缘的阳极接线端子324。如图6所示,所述透明阴极38包 括一整体式矩形形状的阴极主体部383、及一连接于阴极主体部383边缘的阴极接线端子 384。当驱动所述透明阴极38与阳极32时,所述白光发光层35全部持续发光。
[0043]如图5所示,所述阳极32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阳极323'与第二阳极324'。所述第一 阳极323'包括数条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的第一阳极分支3231'、沿竖直方向设 置并串接所有第一阳极分支3231'的第一连接部3232'、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3232'边缘的 第一阳极接线端子3233'。所述第二阳极324'包括数条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的 第二阳极分支3241'、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串接所有第二阳极分支3241'的第二连接部3242'、 及连接于第二连接部3242'边缘的第二阳极接线端子3243'。所述第一阳极分支3231'与第 二阳极分支3241'沿竖直方向交替排布,所述第一连接部3232 '与第二连接部3242 '相对设 置。如图6所示,所述透明阴极38的结构仍包括一整体式矩形形状的阴极主体部383、及一连 接于阴极主体部383边缘的阴极接线端子384。请参阅图7,所述透明阴极38通过电压值为 VC0M的直流电压驱动,所述第一阳极323'、第二阳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