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2767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属于3D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WOLED由于反射电极反光致使黑态的像素不够暗而产生较大串扰的问题。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在OLED显示器件出光侧增设了电致变色单元,电致变色单元具有可切换的透光和不透光状态,当用于2D显示时,电致变色单元变为透光状态;而当用于3D显示时,电致变色单元变为黑色吸光,从而吸收相邻OLED显示器件的光,减少干扰。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适用于各种显示装置。
【专利说明】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3D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3D(Dimens1n)显示技术可以使显示画面变得立体逼真,使得图像不再局限于屏幕的平面上,仿佛能够走出屏幕外面,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多年来有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0003]人眼之所以会看到3D立体的影像,简单的说就是两眼看到不同视角的影像,经由视神经感测后透过大脑将这些不同图像组合立体所致,我们称之为双眼视差。因此,如果让人眼透过不同的视角看到从光源不同部位所传达的影像,就是我们要得到的立体效果。
[0004]现有技术中常利用视差障栅实现3D显示,如图1所示,在显示器前放置黑白狭缝光栅,类似于小孔成像原理,将显示器上光线向两个方向分开,射入左眼、右眼,产生双眼视差。但这种方法损失了一大部分背光,使得3D显示时功耗较高。
[0005]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1de,0LED)的背光形成3D显示装置,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图像的需要选择开启的灯条,节省功耗。但是由于白色OLED背光(WOLED)器件I的两个电极中必须有一个电极是反射电极,由于反射电极反射光,如图2所示,使得本应该为黑态的像素不够暗,这样造成3D器件的串扰较大。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针对现有的WOLED由于反射电极反光致使黑态的像素不够暗而产生较大串扰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0007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设于衬底上方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出光侧设有电致变色单元,所述电致变色单元具有可切换的透光和不透光状态。
[0009]优选的是,相邻的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出光侧设置的电致变色单元之间设有隔呙柱。
[0010]优选的是,所述电致变色单元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薄膜,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相较于第二透明电极更靠近衬底。
[0011]优选的是,所述电致变色薄膜由聚苯胺、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紫罗精、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化合物、氧化钨、二氧化钛中的任意一种构成。
[0012]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压为(-0.7?0)V时,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呈透明状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压为(4.5?5)V时,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呈不透光状态。
[0013]优选的是,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为底发射型,所述电致变色单元设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与所述衬底之间。
[0014]优选的是,所述电致变色单元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之间设有栅金属层,所述栅金属层与所述电致变色单元之间设有绝缘层。
[0015]优选的是,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为顶发射型,所述电致变色单元设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0016]优选的是,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包括阳极和阴极,以及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功能层。
[00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在衬底上方形成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0019]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出光侧形成电致变色单元,所述电致变色单元具有可切换的透光和不透光状态。
[0020]优选的是,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为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通过沉积的方法形成。
[0021]优选的是,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电致变色薄膜通过电化学法、气相沉积法、溶液聚合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制备。
[0022]优选的是,所述电致变色薄膜由聚苯胺构成,所述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出光侧形成电致变色单元包括以下步骤:
[0023]在衬底上沉积第一透明电极材料并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材料图案化得到第一透明电极;
[0024]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材料图案化的开口处形成隔离柱;
[0025]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浸入苯胺的酸溶液中,在第一透明电极上形成聚苯胺;
[0026]在所述聚苯胺上沉积第二透明电极。
[0027]优选的是,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电致变色薄膜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
[002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0029]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在OLED显示器件出光侧增设了电致变色单元,电致变色单元具有可切换的透光和不透光状态,当用于2D显示时,电致变色单元变为透光状态;而当用于3D显示时,电致变色单元变为黑色吸光,从而吸收相邻OLED显示器件(像素)的光,减少干扰。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适用于各种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现有的视差障栅实现3D显示的示意图;
[0031 ] 图2为现有的WOLED器件3D显示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0033]图4、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0035]其中,附图标记为:1、W0LED器件;2、衬底;3、电致变色单元;30、隔离柱;31、第一透明电极;32、第二透明电极;33、电致变色薄膜;4、0LED显示器件;41、阴极;42、发光功能层;43、阳极;44、像素界定层;51、栅金属层;52、钝化层;53、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7]实施例1:
[003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如图3所示,包括衬底2,以及设于衬底2上方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4,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4的出光侧设有电致变色单元3,所述电致变色单元3具有可切换的透光和不透光状态。
[0039]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在OLED显示器件出光侧增设了电致变色单元3,电致变色单元3具有可切换的透光和不透光状态,当用于2D显示时,电致变色单元变3为透光状态;而当用于3D显示时,电致变色单元3变为黑色吸光,从而吸收相邻OLED显示器件4 (像素)的光,减少干扰。
[0040]可以理解的是,无需每个OLED显示器件4的出光侧都设有电致变色单元3,当用于显示固定内容或用于广告显示几幅图画时,电致变色单元3可以根据需要间隔设置。当然也可以在每个OLED显示器件4的出光侧均设至电致变色单元3,分别控制电致变色单元3的透光状态。
[0041 ] 实施例2:
[004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如图4所示,包括衬底2,以及设于衬底2上方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具体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包括阳极43和阴极41,以及位于阳极43和阴极41之间的发光功能层42,相邻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之间由像素界定层44隔开;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出光侧设有电致变色单元3,所述电致变色单元3具有可切换的透光和不透光状态,其中,相邻的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出光侧设置的电致变色单元之间设有隔离柱30。
[0043]也就是说,每个OLED显示器件4的出光侧均设置有电致变色单元3,隔离柱30将相邻的电致变色单元3隔开,便于实现独立控制每个电致变色单元3的透光状态。
[0044]优选的是,所述电致变色单元3包括第一透明电极31和第二透明电极3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31和第二透明电极32之间的电致变色薄膜33,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31相较于第二透明电极32更靠近衬底。电致变色单元3与OLED显示器件4之间设有栅金属层51、钝化层52,所述栅金属层51与第二透明电极32之间设置绝缘层53。
[0045]也就是说,在此给出一种独立控制每个电致变色单元3的透光状态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两个透明电极之间夹上电致变色薄膜33,通过控制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压使得电致变色薄膜33呈现不同的透光状态。
[0046]具体的,第一透明电极31和第二透明电极32可以由氧化铟锡(ΙΤ0)、三氧化二砷(ΑΤ0)、氧化铟锌(IZO)等透明导电材料构成,与此同时,在栅金属层51与第二透明电极32之间设置绝缘层53以使栅金属层51与第二透明电极32互不影响。
[0047]具体的,需要呈现2D显示效果时,如图4所示,第一透明电极31和第二透明电极32不施加电压,这时电致变色膜为透明状态,相邻的OLED显示器件4同时亮起。需要呈现3D显示效果时,如图5所示,A区的OLED显示器件4的第一透明电极31和第二透明电极32之间施加一定的电压,这时A区的电致变色膜33呈黑色,从而吸收和阻挡外界光和B区的OLED显示器件4的光对A区的干扰,降低3D显示效果的串扰现象。
[0048]优选的是,所述电致变色薄膜33由聚苯胺、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紫罗精、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化合物、氧化钨、二氧化钛中的任意一种构成。
[0049]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透明电极31和第二透明电极32之间的电压为(-0.7?0)V时,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呈透明状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31和第二透明电极32之间的电压为(4.5?5)V时,所述电致变色薄膜33呈不透光状态。
[0050]优选的是,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为底发射型,所述电致变色单元3设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与所述衬底2之间。
[0051]优选的是,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为顶发射型,所述电致变色单元3设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远离所述衬底2的一侧。
[0052]也就是说,图5中给出的是底发射型显示器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同样适用于顶发射型,顶发射型防干扰的原理与图5中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0053]实施例3:
[005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底发射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55]SOl、在衬底上沉积第一透明电极材料并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材料图案化得到第一透明电极;具体的,可以沉积氧化铟锡(ΙΤ0)、三氧化二砷(ΑΤ0)、氧化铟锌(IZO)等透明导电材料。
[0056]S02、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材料图案化的开口处形成隔离柱;也就是说,隔离柱将相邻的电致变色单元隔开,便于实现独立控制每个电致变色单元的透光状态。
[0057]S03、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浸入苯胺的盐酸溶液中,在第一透明电极上形成聚苯胺;具体的,可以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电极为辅助电极,导电玻璃(经过超声波清洗仪清洗过的带ITO薄膜的玻璃片)将各导线与各电极接好,插入装有已配置好的苯胺的盐酸溶液中,设定点位0.8?0.9V,扫描400s,即可得到聚苯胺薄膜。
[0058]S04、在所述聚苯胺上沉积第二透明电极,第二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与第一透明电极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衬底上已形成有隔离柱,因此隔离柱可将沉积的第二透明电极的图案化。
[0059]S05、在第二透明电极上方形成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具体的,先依次在在第二透明电极上形成绝缘层、栅金属层、钝化层,然后再在钝化层上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0060]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电致变色薄膜通过电化学聚合法制备。需要说明的是,电致变色薄膜还可以通过溶液法涂覆、气相沉积法制备。
[0061]可以理解的是,顶发射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与上述底发射型的类似,具体的,顶发射型相当于衬底上先形成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然后再在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上形成电致变色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在已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衬底上制备聚苯胺薄膜时,为了防止电化学法中电解液影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优选采用溶液法涂覆形成聚苯胺薄膜。显然,上述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进行许多变化;例如:电致变色单元的具体制备工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0062]实施例4:
[006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0064]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设于衬底上方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出光侧设有电致变色单元,所述电致变色单元具有可切换的透光和不透光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出光侧设置的电致变色单元之间设有隔离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单元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薄膜,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相较于第二透明电极更靠近衬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薄膜由聚苯胺、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紫罗精、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化合物、氧化钨、二氧化钛中的任意一种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压为(-0.7?0)V时,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呈透明状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压为(4.5?5)V时,所述电致变色薄膜呈不透光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为底发射型,所述电致变色单元设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与所述衬底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单元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之间设有栅金属层,所述栅金属层与所述电致变色单元之间设有绝缘层。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为顶发射型,所述电致变色单元设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9.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衬底上方形成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出光侧形成电致变色单元,所述电致变色单元具有可切换的透光和不透光状态。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为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通过沉积的方法形成。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电致变色薄膜通过电化学法、气相沉积法、溶液聚合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制备。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薄膜由聚苯胺构成,所述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出光侧形成电致变色单元包括以下步骤: 在衬底上沉积第一透明电极材料并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材料图案化得到第一透明电极; 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材料图案化的开口处形成隔离柱; 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浸入苯胺的酸溶液中,在第一透明电极上形成聚苯胺; 在所述聚苯胺上沉积第二透明电极。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电致变色薄膜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文档编号】H01L51/56GK106098737SQ201610524543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7月5日
【发明人】张粲, 付杰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