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4465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尤其是一种制作中间孔完全密合的电容素子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来说,电容素子是电容半成品的惯称。由于电容器产品的需求,所以电容素子的外型可为圆柱形或者是椭圆形。椭圆形的电容素子为夹扁圆柱形电容素子而成。就目前的夹扁技术来说,是将凭借卷绕机卷制电容材料而成的圆柱形电容素子,搬置夹扁机上进行夹扁作业,但是这种作业方式存有电容素子置入夹扁机的方向不一致,导致夹扁方向不固定,终有品质不稳定及电容特性不佳的缺失。
[0003]请参考中国台湾专利第573777号电容素子夹扁装置专利案及其图1、图2,如图所示,圆柱形电容素子的中间孔为圆形,椭圆形电容素子的中间孔为狭长的椭圆形。并且使用者可以依据所需的电容素子予以采用。但是该专利的结构不仅复杂,其在组装程序上也非常繁复,因而此夹扁装置在长时间压制电容素子下,将容易产生误差或偏压的现象,仍会造成电容素子的品质及其电容特性不佳的情形发生。
[0004]再者,电容素子在使用时,往往会从压合后的中间孔缝隙损坏故障,因此如何将中间孔完全的压合至密合的状态,提高电容素子的品质、改善其电容特性不佳的问题以及增加电容素子的使用寿命减少损坏的机率,实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卷绕机卷制的电容素子夹扁,使其中间孔完全闭合,以增加电容素子的使用寿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其包括有:
[0007]—内撑机构,其能够移动,并包括能够相对移动的一对第一内撑板,且各该第一内撑板设有至少一内撑杆,以进入且左右撑开卷绕成型的一电容素子的一中间孔的相对两端,使该电容素子呈扁平状?’及
[0008]一加压机构,包括一压块,设于该内撑机构的移动范围内,其中当该内撑机构移送该电容素子至该加压机构,两该内撑杆能够自该中间孔及该内撑杆开孔退出,且该内撑机构归位后,该加压机构的该压块能够加压该电容素子,以使该电容素子的中间孔壁面互为贴合至该中间孔完全闭合;
[0009]其中:该内撑杆的半径相对于该电容素子为狭小至足以配合该内撑杆左右相对端撑开的力道而在该电容素子该中间孔内壁上形成各一压合导线,而使该中间孔壁面能够因该压合导线而在该加压机构加压时互为完全贴合,以使该中间孔完全闭合。
[0010]所述的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其中,更包括一卷绕机,用以使该电容素子卷绕成型。
[0011]所述的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其中,更包括一夹持机构及一旋转机构,用来夹持该电容素子,并利用其夹持力量稍微扁平化该电容素子,以供该内撑杆进入并于相对端撑开该电容素子的该中间孔。
[0012]所述的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其中,该夹持机构包括位于相对两侧的一伸缩元件及一上下夹爪,该伸缩元件能够推进该夹持机构的其他元件,使该上下夹爪夹持该电容素子。
[0013]所述的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其中,该旋转机构,以一固定齿轮的圆心为旋转中心,用以驱动该夹持机构,使该夹持机构由自该卷绕机夹持该电容素子的位置,旋转至供该内撑杆进入并撑开该电容素子的位置。
[0014]所述的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其中,该内撑机构包括相对该对第一内撑板移动的一对第二内撑板,且各该第二内撑板设有一开孔,该开孔的位置对应于该内撑杆,使该内撑杆执行插入该电容素子中间孔时,能够同时插入第二内撑板的开孔。
[0015]所述的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其中,该内撑机构包括一伸缩元件及一驱动元件,该伸缩元件设置于内撑机构的上方并连接该第一内撑板,用以使该内撑杆执行插入该电容素子中间孔的动作,而该驱动元件则成对的设置于第一内撑板及第二内撑板的两侦牝用以执行内撑杆于电容素子中间孔向左右相对端撑开的动作。
[0016]所述的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其中,该加压机构包括有一伸缩元件、能够活动地连接于该伸缩元件以压合该电容素子的该压块、一用以承接该电容素子的承接平台、一用于引导该承接平台的移动的轨道,及一用以调整该承接平台上的该电容素子的位置的挡料结构。
[0017]所述的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其中,该挡料结构包括推抵该电容素子的一推块、一端固接该推块的一活塞杆及能够活动地连接该活塞杆另一端的一伸缩元件,且该伸缩元件能够驱动该推块,以推动该电容素子至该压块下方。
[0018]所述的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其中,更包括一运送机构,该承接平台置放已夹扁的该电容素子,且位移至该运送机构的位移区域,并且该运送机构将该电容素子运输至一储存机构。
[0019]因此,本实用新型可用内撑杆将夹持机构所夹持的电容素子取出,并且移动电容素子至加压机构的承接平台,凭借这样的移动,内撑杆可以将电容素子的中间孔撑开,且因为内撑杆的半径狭小而于边端形成压合导线,所以后续加压机构的夹压电容素子的动作,就是可以将电容素子依照压合导线而夹压,因而中间孔完全闭合,以提高电容素子的品质、改善其电容特性不佳的问题及增加电容素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的夹爪旋转装置及内撑机构的示意图;
[0021]图1A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侧视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的内撑机构的做动示意图;
[0023]图2A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侧示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的内撑杆左右撑开电容素子中间孔两端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内撑机构左移及夹爪旋转装置旋转归位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的内撑杆移送电容素子至加压机构的不意图;
[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的内撑机构退出电容素子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实用新型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的加压机构的推块将电容素子推动至压块下方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实用新型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的内撑机构右移远离加压机构的不意图;
[0030]图9为本实用新型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加压机构压合电容素子的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加压机构的压块归位,且承接平台沿着导轨向左移动远离加压机构的示意图;
[00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的加压机构及运送机构的示意图;
[0033]图12为现有的电容素子加压后仍存空隙的示意图;
[0034]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的夹扁后电容素子不存空隙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1_卷绕机;10_夹爪旋转装置;11_夹持机构;111_伸缩元件;112-上下夹座;12_旋转机构;121-固定齿轮;A-内撑机构;A1-第一内撑板;A11-内撑杆;A2-第二内撑板;A21-开孔;A3-伸缩元件;A31-驱动元件;20_加压机构;21_伸缩元件;22-压块;23_承接平台;24_导轨;25_推块;26_伸缩元件;261_活塞杆;30_运送机构;31-输送单元;32_吸取单元;321-马达;322_升降块;323_吸盘元件;40_储存机构;50、50’ -电容素子;51、51’ -中间孔;52-压合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请参考图1及1A,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其包括有卷绕机1、夹爪旋转装置10、内撑机构A、加压机构20 (请参考图5)及运送机构30 (请参考图11)。夹爪旋转装置10包括有分别位于其两端的夹持机构11及旋转机构12。夹持机构11包括有位于相对两侧的一伸缩元件111及上下夹爪112,伸缩元件111可推进夹持机构11至电容素子50放置之处(例如,卷绕机I),使上下夹爪112得以夹持卷绕成型的电容素子50,其对电容素子50的夹持力可以使电容素子50略为压扁而截面由原来的圆形变成略呈椭圆形,也就是稍微扁平化电容素子50,并且旋转机构12固设于夹持机构11的一端,其是以固定齿轮121的圆心为旋转中心,用以驱动夹持机构11往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电容素子50得以自卷绕机I旋转移动至内撑机构A位移区域。
[0037]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扁平电容素子卷绕机改良结构示意图以及内撑机构连续做动的示意图。
[0038]如图1及图1A所示内撑机构A包括可相对移动的一对第一内撑板Al及第二内撑板A2,图2及图2A所示为内撑机构A右移,并各第一内撑板Al设有至少一内撑杆All,而内撑机构A的上方设置了伸缩元件A3并连接于内撑板Al,而内撑板Al的两侧则成对设置了驱动元件A31,内撑机构All通过伸缩元件A3连接内撑板Al的做动使其插入电容素子50中间孔51,再经由驱动元件A31使其向左右外侧远离,而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