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线束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300605阅读:来源:国知局
导线403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导线404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导线405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接线端子402连接,所述第三线束4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壳体I的第一侧面104并通过第三固定件406固定,所述第三线束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306。
[0036]所述第一导线20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线203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导线组302中的第六导线302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线组303中的第七导线3031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导线403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导线404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导线405的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热缩套管2301。
[0037]第四线束5和第五线束6,所述第四线束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2连接,所述第五线束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03连接。所述第四线束5和第五线束6结构相同,如图4所示,所述第四线束5包括第四导线组5601、与所述第四导线组5601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三连接器5602、与所述第四导线组5601的第二端连接的第四连接器5603,所述第四线束5上的第三连接器560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2连接,所述第五线束6上的第三连接器560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03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器5602为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03匹配的接插件,可以为PT直插式接线端子。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器为2.54连接器。
[0038]第六线束7,所述第六线束7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I的第二侧面105上。如图5所示,所述第六线束7包括第五导线组701、与所述第五导线组701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五连接器702、与所述第五导线组701的第二端连接的第六连接器703,所述第五连接器702固定在所述壳体I的第二侧面105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连接器702为CPC连接器。
[0039]第七线束8,所述第七线束8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I的第三侧面106上。如图7、图8所示,所述第七线束8包括第六导线组801、与所述第六导线组801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七连接器802、与所述第六导线组801的第二端连接的第八连接器803,所述第七连接器802固定在所述壳体I的第三侧面106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七连接器802为IDC连接器,所述第八连接器803为D-sub连接器。
[0040]本实施例所述的多线束连接装置,包括:壳体、第一线束、第二线束、第三线束、第四线束、第五线束、第六线束、第七线束,第一线束、第二线束、第三线束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壳体的一个侧面上,第四线束、第五线束分别与固定在壳体上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第六线束的第一端在壳体的一个侧面上,第七线束的第一端固定的壳体的另一个侧面上。其通过在线束穿过壳体的地方设置固定件对线束进行固定,可以将多跟线束进行集中束线,线束的整体束线强度高,线束的集中度好,能够有效防止松动和脱离现象,多个线束的布线方式合理,线束的传输稳定性好,本装置结构简单,传输质量高,加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0041]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多线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I),所述壳体(I)内设置有PCB板(101 ),所述PCB板(10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02)和第二连接件(I 03); 第一线束(2),所述第一线束(2)包括绝缘套管(201)和设置在所述绝缘套管(201)内的第一导线(202)、第二导线(203),所述第一线束(2)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壳体(I)的第一侧面(104)并通过第一固定件(204)固定,所述第一线束(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器(205); 第二线束(3),所述第二线束(3)包括螺纹管(301)和设置在所述螺纹管(301)内的第一导线组(302)、第二导线组(303)、第三导线组(304),所述第二线束(3)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壳体(I)的第一侧面(104)并通过第二固定件(305)固定,所述第二线束(3)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器(205)和第二连接器(306); 第三线束(4),所述第三线束(4)包括塑胶套(401)、接线端子(402)、第三导线(403)、第四导线(404)、第五导线(405),所述接线端子(402)设置在所述塑胶套(401)内,所述第三导线(403)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导线(404)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导线(405)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接线端子(402)连接,所述第三线束(4)的第一端穿过所述壳体(I)的第一侧面(104)并通过第三固定件(406)固定,所述第三线束(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306); 第四线束(5)和第五线束(6),所述第四线束(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2)连接,所述第五线束(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03)连接; 第六线束(7),所述第六线束(7)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I)的第二侧面(105)上; 第七线束(8),所述第七线束(8)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I)的第三侧面(10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线(202)的第二端端穿过所述第一线束(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导线(202)的第二端依次设置有第一热缩套管(2021)和保险丝(20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线(20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线(203)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导线组(302)中的第六导线(302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线组(303)中的第七导线(3031)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导线(403)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导线(404)的第二端、所述第五导线(405)的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热缩套管(23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线束(5)和第五线束(6)结构相同,所述第四线束(5)包括第四导线组(5601)、与所述第四导线组(5601)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三连接器(5602)、与所述第四导线组(5601)的第二端连接的第四连接器(5603),所述第四线束(5)上的第三连接器(5602)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2)连接,所述第五线束(6)上的第三连接器(560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0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六线束(7)包括第五导线组(701)、与所述第五导线组(701)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五连接器(702)、与所述第五导线组(701)的第二端连接的第六连接器(703),所述第五连接器(702)固定在所述壳体(I)的第二侧面(105)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线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七线束(8)包括第六导线组(801)、与所述第六导线组(801)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七连接器(802)、与所述第六导线组(801)的第二端连接的第八连接器(803),所述第七连接 器(802)固定在所述壳体(I)的第三侧面(10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线束连接装置,包括:壳体、第一线束、第二线束、第三线束、第四线束、第五线束、第六线束、第七线束,第一线束、第二线束、第三线束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壳体的一个侧面上,第四线束、第五线束分别与固定在壳体上的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第六线束的第一端在壳体的一个侧面上,第七线束的第一端固定的壳体的另一个侧面上。其通过在线束穿过壳体的地方设置固定件对线束进行固定,可以将多跟线束进行集中束线,线束的整体束线强度高,线束的集中度好,能够有效防止松动和脱离现象,多个线束的布线方式合理,线束的传输稳定性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传输质量高,加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IPC分类】H01R13/66, H01R27/00, H01R31/06, H01R13/46
【公开号】CN205212118
【申请号】CN201521106791
【发明人】陈艺峰
【申请人】苏州卓德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