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帘门电机逆变电源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3621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帘门电机逆变电源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帘门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帘门电机逆变电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流通的卷帘门控制电机一般使用220V低频变压器,现有卷帘门控制电机产品体积大,占用空间大;重量过重不易于安装操作;成本高转化效率低,不易于在市场进行大力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功耗小,能够将12V的低电压进行逆变形成220V直流电压输出的卷帘门电机逆变电源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控制装置体积大,功耗大,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卷帘门电机逆变电源控制装置,包括低压电源、逆变模块、转向切换模块、市电检测模块、低压电源开关模块、过流过压充电保护模块、低压电源电压检测模块、稳压模块、指示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放大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所述逆变模块包括高频推挽单元和低频推挽单元;所述高频推挽单元包括第一集成芯片、由第十一功率管与第十二功率管组成的高频推挽逆变电路、高频变压电路、整流桥及第一滤波电路;所述高频推挽逆变电路连接低压电源,所述第一集成芯片发送逆变信号至高频推挽逆变电路,高频推挽逆变电路将低压电源逆变后经过所述整流桥输出220V高电压,经由第一滤波电路输出直流高压;所述低频推挽单元包括由第十三功率管、第十四功率管、第十五功率管及第十六功率管组成的低频互补推挽电路及第二集成芯片,所述第十三功率管与第十四功率管连接的节点为第一供电端子,第十五功率管与第十六功率管连接的节点为第二供电端子,第十四功率管、第十五功率管的漏极经一互感器连接至放大模块,所述放大模块另一端还连接第一控制单元第314端子;所述低频互补推挽电路连接高频推挽单元所输出的直流高压,所述第二集成芯片与低频互补推挽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芯片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端子、第二供电端子供电;所述放大模块接收互感器电流,并输出放大电流至第一控制单元第314端子;所述稳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414端子,第二端连接市电检测模块,第三端连接低压电源充电端;所述转向切换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及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常闭触点与第二继电器转换触点连接,第一继电器转换触点连接第三继电器第一转换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卷帘门电机的反转接线端子,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卷帘门电机的正转接线端子;卷帘门电机的公共线连接第三继电器第二转换触点;所述第三继电器得电时,第三继电器第一转换触点连接第一供电端子,第三继电器第二转换触点连接第二供电端子;所述第三继电器失电时,第三继电器的第一转换触点、第二转换触点连接市电;所述第三继电器的一端子通过第二四三极管连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312端子;所述第一继电器通过第二八三极管连接第二控制单元的第416端子,第二继电器通过第二七三极管连接第二控制单元第415端子;所述过流过压充电保护模块包括可调稳压管,所述可调稳压管输入端依次连接第二滤波电路、第二整流电路、第二变压电路后连接市电,所述可调稳压管输出端依次串联第九一电阻、第八九电阻后接地;所述可调稳压管输出端通过第三十二极管后连接低压电源充电端;所述第九一电阻、第八九电阻的公共节点连接第九十电阻一端,所述第九十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二五三极管集电极,第二五三极管基极通过第八八电阻后连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313端子;所述第九十电阻、第八九电阻的公共节点还连接可调稳压管接地端;所述低压电源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七五电阻和第七六电阻,第七五电阻一端连接低压电源充电端,第七五电阻另一端串联第七六电阻后接地,所述第七五电阻和第七六电阻的公共节点连接第一控制单元第316端子;所述低压电源连接逆变模块,所述逆变模块输出220V直流电压为转向切换模块提供电源;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转向切换模块发送转向切换信号及电源转换信号至转向切换模块,所述转向切换模块向卷帘门电机发送正反转控制信号;所述市电检测模块连接第一控制单元第317端子,所述市电检测模块检测到市电时向控制模块发送市电信号,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市电信号后通过第一控制单元第312端子向转向切换模块发送电源转换信号;所述低压电源开关模块一端连接低压电源,另一端连接第一控制单元第315端子,所述低压电源开关模块接收控制模块发送的低压电源关断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413端子连接一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一无线发射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指示模块包括连接第一控制单元第311端子的第一发光体与连接第一控制单元第310端子的第二发光体。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第309端子与第二控制单元第417端子连接。

其中,所述市电检测模块包括光耦,所述光耦输入端连接市电,光耦一输出端经第七八电阻连接第二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第一控制单元的第317端子,发射极接地。

其中,所述低压电源开关模块包括由第八三极管、第九三极管组成的开关电路,所述第八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六五电阻接低压电源,发射极接高频变压电路第3输入端,基极通过第六八电阻接第九三极管集电极,第九三极管基极接第一控制单元第315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第110端子连接第十一功率管的栅极,第112端子和第111端子连接第108端子;第一集成芯片的第106端子串联第五六电阻后接地,第105端子串联第十一电容后接地,第102端子连接一分压电路;第十一功率管的漏极连接高频变压电路的第1输入端,第二电阻、第六二极管的公共结点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集成芯片的第110端子,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第十二功率管的漏极连接高频变压电路的第2输入端;所述高频变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的负载为串联的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三六电阻,所述第三六电阻一端接地;所述第一集成芯片的第104端子通过第十电阻接地。

其中,所述低频推挽单元的第十三功率管的源极连接整流桥与第四电阻的节点;第十三功率管的漏极连接第十四功率管的源级,二者的节点为第一供电端子;第十四功率管的漏极经第五四电阻连接第二集成芯片的第216端子;所述第十三功率管的栅极连接低压电源;一第十八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二三电阻连接第十三功率管的栅极,第十八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十八三极管的基极经第二一电阻接第二集成芯片的第211端子;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接第二集成芯片的第204端子,基极接第二集成芯片的第203端子,集电极接第二集成芯片的第214端子和213端子;第十五功率管的漏极连接第十六功率管的源级,二者的节点为第二供电端子;所述第十五功率管的栅极连接低压电源;一第十九三极管的集电极经第二四电阻连接第十五功率管栅极,第十九三极管发射极接地,第十九三极管基极经第四六电阻接第二集成芯片的第208端子;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208端子依次串联第十七电容、第二稳压管和第十四电阻,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七电容与第二稳压管连接的节点经第二一电容连接第二集成芯片的第211端子;第十七电容与第二稳压管连接的节点连接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稳压管与第十四电阻的节点经第六二电阻连接第一供电端子,第二稳压管与第十四电阻的节点经第六三电阻连接第二供电端子;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205端子经第十五电容接地,第206端子经第六一电阻接地;第215端子经第五五电阻接地;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215端子连接第202端子;所述第二集成芯片的第215端子经第三八电阻连接第七三极管集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集成芯片为IC1TL494。

其中,所述第二集成芯片为IC1TL49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所述的卷帘门电机逆变电源控制装置的所述低压电源连接逆变模块,所述逆变模块输出220V直流电压为转向切换模块提供电源;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转向切换模块,控制模块发送转向切换信号、电源转换信号至转向切换模块,所述转向切换模块向卷帘门电机发送正反转控制信号;所述市电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市电检测模块在检测到市电时向控制模块发送市电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市电信号后向低压电源开关模块发送信号,通过低压电源开关模块将低压电源供电关断,控制模块接收到市电信号后同时向转向切换模块的第三继电器发送信号使得第三继电器连接市电,卷帘门电机即可通过市电进行供电。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到无线发射模块发送的卷门升/降请求信号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信号的类型,若是卷帘门升信号则向第一继电器发送信号控制卷帘门电机正转,卷帘门实现上升;若是卷帘门降信号则向第二继电器发送信号控制卷帘门电机反转,卷帘门实现下降。

在逆变模块逆变过程中,电流通过放大模块输入到控制模块感测电机启动瞬间电流的大小。卷帘门电机在刚启动瞬间由于电机为感性负载,电流会瞬间变大,通过所述的稳压模块可以使得卷帘门电机刚启动瞬间的干扰被剔除,起到稳压的作用。当第一控制单元第314端子处于高电平状态并通过第315端子发送信号停止逆变模块进行逆变输出。

应用所述过流过压保护充电模块可对所述的低压电源进行充电并能够对所述低压电源的过流过压充电起到保护的作用。所述市电经过第二变压器、第二整流电路、第二滤波电路后进入可调稳压管,可调稳压管的应用能够起到限流的作用。

所述低压电源电压检测模块能够检测低压电源内的电源,低压电源通过第七五电阻和第七六电阻分压进入第一控制单元第316端子,将低压电源的电压值送入控制模块,使得控制模块能够实时监控电压电源的电压,在低压电源电压过低时使得控制模块发送信号至过流过压保护充电模块,通过过流过压保护充电模块对低压电源进行充电。

由第一控制单元第311端子直接控制第一发光体,第一发光体在有充电时灯亮,无充电时灯灭;由第一控制单元第310端子直接控制第二发光体,第二发光体为整个装置有电时灯亮。经由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卷帘门电机,操作简单,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高频推挽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图1-1中标示为1-1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低频推挽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标示为2-1部分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切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市电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电源开关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流过压保护充电模块的结构图;

图6-1为图6中标示为6-1部分的电路结构图;

图6-2为图6-1的等效实施方式替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压电源电压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稳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1为本实用新型图11中MCU1的电路结构图;

图11-2为本实用新型图11中MCU2的电路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接收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发射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卷帘门电机逆变电源控制装置的原理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卷帘门电机逆变电源控制装置,包括低压电源、逆变模块、转向切换模块、市电检测模块、低压电源开关模块、过流过压保护充电模块、低压电源电压检测模块、稳压模块、指示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放大模块及控制模块;过流过压保护充电模块如图11所示,所述控制模块U3包括第一控制单元MCU1和第二控制单元MCU2。

如图1-1、图1-2所示,所述逆变模块包括高频推挽单元和低频推挽单元;所述高频推挽单元包括第一集成芯片U1、第十一功率管Q11与第十二功率管Q12组成的高频推挽逆变电路、高频变压电路、整流桥及第一滤波电路;所述高频推挽逆变电路连接低压电源,所述第一集成芯片U1发送逆变信号至高频推挽逆变电路,高频推挽逆变电路将低压电源逆变后经过所述整流桥输出220V高电压,经由第一滤波电路输出直流高压。

如图2-1、图2-2所示,所述低频推挽单元包括第十三功率管Q13、第十四功率管Q14、第十五功率管Q15及第十六功率管Q16组成的低频互补推挽电路及第二集成芯片U2,所述第十三功率管Q13与第十四功率管Q14连接的节点为第一供电端子AC1,第十五功率管Q15与第十六功率管Q16连接的节点为第二供电端子AC2,第十四功率管Q14、第十五功率管Q15的漏极经一互感器T2连接至放大模块,所述放大模块另一端还连接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4端子,所述低频互补推挽电路连接高频推挽单元所输出的直流高压,所述第二集成芯片U2与低频互补推挽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集成芯片U2控制所述第一供电端子AC1、第二供电端子AC2供电。

如图8所示,所述放大模块接收互感器T2电流,并输出放大电流至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4端子;如图所示的放大模块包括转换器BR和放大器LM358,转换器BR接收互感器T2输出的电流并通过电阻R818输入到放大器LM358内,放大器LM358将电流信号放大后通过电阻R815输出到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5端子。放大模块将互感器上产生的感应信号通过运算放大器进行放大比较,输出放大电流给控制模块以判断电流是否过大。如此能够更精准的感测电机启动瞬间电流瞬时变化,使得控制模块能够对低压电源的逆变进行更好的控制。

如图9所示,所述稳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414端子,第二端连接市电检测模块,第三端连接低压电源充电端。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第二稳压管V2,所述第二稳压管V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一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一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低压电源充电端;第二稳压管V2的输入端还连接低压电源,且输入端通过电容E110接地;第二稳压管V2的输出端连接并联电容E111和C112后接地。所述低压电源充电端依次串联第一一三电阻R113,第一一一电阻R111及第一一零三极管Q110的集电极,第一一零三极管Q110的基极经第一一二二极管D112、第一一零电阻R110、第一一零二极管D110后连接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414端子,第一一零电阻R110与第一一二二极管D112的公共节点经第一一二电阻R112、第一一一二极管D111后连接市电检测模块的光耦的输出端,所述输出端连接第七八电阻R78。经过所述的稳压模块可以使得卷帘门电机刚启动瞬间的干扰被剔除,起到稳压的作用。放大模块如图3所示,所述转向切换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及第三继电器K3,所述第一继电器K1常闭触点808与第二继电器K2转换触点810连接,第一继电器K1转换触点806连接第三继电器K3第一转换触点804,第二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809连接卷帘门电机的反转接线端子,第一继电器K1常开触点807连接卷帘门电机J4的正转接线端子;卷帘门电机的公共线连接第三继电器K3第二转换触点805;所述第三继电器K3得电时,第三继电器K3第一转换触点804连接第一供电端子AC1,第三继电器K3第二转换触点805连接第二供电端子AC2;所述第三继电器K3失电时,第三继电器K3第一转换触点804、第二转换触点805连接市电;所述第三继电器K3的一端子通过第二四三极管Q24连接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2端子;所述第一继电器K1通过第二八三极管Q28连接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416端子,第二继电器K2通过第二七三极管Q27连接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415端子。

如图6、图6-1所示,所述过流过压保护充电模块包括可调稳压管LM317,所述可调稳压管LM317输入端依次连接第二滤波电路、第二整流电路、第二变压电路T3后连接市电,所述可调稳压管LM317输出端依次串联第九一电阻R91、第八九电阻R89后接地;所述可调稳压管LM317输出端通过第三十二极管D30后连接低压电源充电端;所述第九一电阻R91、第八九电阻R89的公共节点连接第九十电阻R90一端,所述第九十电阻R90另一端连接第二五三极管Q25集电极,第二五三极管Q25基极通过第八八电阻R88后连接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3端子;所述第九十电阻R90、第八九电阻R89的公共节点还连接可调稳压管LM317接地端。图6-1所示的电路结构还可以用图6-2所示的电路结构替代,如图6-2所示。

如图7所示,所述低压电源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第七五电阻R75、第七六电阻R76,第七五电阻R75一端连接低压电源充电端,第七五电阻R75另一端串联第七六电阻R76后接地,所述第七五电阻R75、第七六电阻R76的公共节点连接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6端子。12V的低压电源通过第七五电阻和第七六电阻分压进入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6端子,从而能够实现对低压电源进行实时电压检测。

所述低压电源连接逆变模块,所述逆变模块输出220V直流电压为转向切换模块提供电源;所述控制模块U3连接转向切换模块,控制模块U3发送转向切换信号及电源转换信号至转向切换模块,所述转向切换模块向卷帘门电机发送正反转控制信号。

如图10所示,所述指示模块包括连接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1端子的第一发光体LED1,连接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0端子的第二发光体LED2。由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1端子通过第八三电阻R83连接第一发光体LED1,从而第311端子能够直接控制第一发光体LED1,第一发光体LED1在有充电时灯亮,无充电时灯灭;由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0端子通过第八二电阻R82连接第二发光体LED2,第310端子能够直接控制第二发光体LED2,第二发光体LED2为整个装置有电时灯亮。应用所述的第一发光体LED1、第二发光体LED2能够对电机的工作状态起到直接的指示作用。所述市电检测模块连接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7端子,所述市电检测模块检测到市电时向控制模块U3发送市电信号,所述控制模块U3接收市电信号后通过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3端子向转向切换模块发送电源转换信号,使得转向切换模块转换模式采用市电供电。

如图5所示,所述低压电源开关模块一端连接低压电源,另一端连接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5端子,所述低压电源开关模块接收控制模块发送的低压电源连通/关断信号。

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413端子连接一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一无线发射模块通信连接。如图11-1、图11-2所示,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MCU1、第二控制单元MCU2,所述第一控制单元MCU1第309端子与第二控制单元MCU2第417端子连接。第二控制单元MCU2的第413端子连接一无线接收模块,如图12所示的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无线发射模块发送的信号,如图13所示的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采用EV1527芯片进行信号处理,EV1527芯片的信号端子分别连接4个控制按键K1/K2/K3/K4,分别按压每一控制按键K1/K2/K3/K4可以向无线接收模块发送不同的信号,并实现控制卷帘门电机正转、反转、暂停、继续等控制模式。

本实施方式的卷帘门电机逆变电源控制装置的所述低压电源连接逆变模块,所述逆变模块输出220V直流电压为转向切换模块提供电源;所述控制模块U3连接转向切换模块,控制模块U3发送转向切换信号、电源转换信号至转向切换模块,所述转向切换模块向卷帘门电机发送正反转控制信号;所述市电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U3连接,市电检测模块在检测到市电时向控制模块U3发送市电信号,控制模块U3接收到市电信号后向低压电源开关模块发送信号,通过低压电源开关模块将低压电源供电关断,控制模块U3接收到市电信号后同时向转向切换模块的第三继电器K3发送信号使得第三继电器连接市电,卷帘门电机即可通过市电进行供电。所述控制模块U3通过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的通讯,在接收到外界卷门升/降请求信号时,根据信号的类型,若是卷帘门升信号则向第一继电器发送信号控制卷帘门电机正转,卷帘门实现上升;若是卷帘门降信号则向第二继电器发送信号控制卷帘门电机反转,卷帘门实现下降。

如图4所示,所述市电检测模块包括光耦P1,所述光耦输入端连接市电,光耦一输出端经第七八电阻R78连接第二三三极管Q23的基极,第二三三极管Q23的集电极接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7端子,发射极接地。如图4所示,光耦P1输入端通过第七九电阻R79、第八十电阻R80限流进入光耦P1,由光耦的通断控制第二三三极管Q23的通断,完成第一控制单元第317端子的高低电平变化。若有市电存在,则第317端子输入高电平,若无市电存在,则第317端子输入低电平。第一控制单元第317端子为高电平时向低压电源开关模块发送低压电源供电关断信号。

如图5所示,所述低压电源开关模块包括第八三极管Q8、第九三极管Q9组成的开关电路,所述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通过第六五电阻R65接低压电源,发射极接高频变压电路第3输入端803,基极通过第六八电阻R68接第九三极管Q9集电极,第九三极管Q9基极接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5端子。由第一控制单元MCU1的第315端子控制第九三极管Q9的导通,从而控制第八三极管Q8的导通,使得低压电源供电关断。

如图1-1、图1-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卷帘门电机逆变电源控制装置的所述第一集成芯片U1的第110端子连接第十一功率管Q11的栅极,第112端子和第111端子连接第108端子;第一集成芯片U1的第106端子串联第五六电阻R56后接地,第105端子串联第十一电容C11后接地,第102端子连接一分压电路;第十一功率管Q11的漏极连接高频变压电路的第1输入端801,第二电阻R2、第六二极管D6的公共结点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一集成芯片U1的第110端子,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第十二功率管Q12的漏极连接高频变压电路的第2输入端802;所述高频变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的负载为串联的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三六电阻R36,所述第三六电阻R36一端接地;所述第一集成芯片U1的第104端子通过第十电阻R10接地。

如图2所示,所述低频推挽单元的第十三功率管Q13的源极连接整流桥与第四电阻R4的节点,第十三功率管Q13的漏极连接第十四功率管Q14的源级,二者的节点为第一供电端子AC1;第十四功率管Q14的漏极经第五四电阻R54连接第二集成芯片U2的第216端子;所述第十三功率管Q13的栅极连接12V的低压电源;一第十八三极管Q18的集电极经第二三电阻R23连接第十三功率管Q13的栅极,第十八三极管Q18的发射极接地,第十八三极管Q18的基极经第二一电阻R21接第二集成芯片U2的第211端子;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第二集成芯片U2的第204端子,基极接第二集成芯片U2的第203端子,集电极接第二集成芯片U2的第214端子、213端子。

第十五功率管Q15的漏极连接第十六功率管Q16的源级,二者的节点为第二供电端子AC2;所述第十五功率管Q15的栅极连接低压电源;一第十九三极管Q19的集电极经第二四电阻R24连接第十五功率管Q15的栅极,第十九三极管Q19的发射极接地,第十九三极管Q19的基极经第四六电阻R46接第二集成芯片U2的第208端子。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集成芯片U2的第208端子依次串联第十七电容C17、第二稳压管ZD2、第十四电阻R14,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七电容C17与第二稳压管ZD2连接的节点经第二一电容C21连接第二集成芯片U2的第211端子;第十七电容C17与第二稳压管ZD2连接的节点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第二稳压管ZD2与第十四电阻R14的节点经第六二电阻R62连接第一供电端子AC1,第二稳压管ZD2与第十四电阻R14的节点经第六三电阻R63连接第二供电端子AC2;所述第二集成芯片U2的第205端子经第十五电容C15接地,第206端子经第六一电阻R61接地;第215端子经第五五电阻R55接地;第215端子连接第202端子;第215端子经第三八电阻R38连接第七三极管Q7集电极。

所述卷帘门电机逆变电源控制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所述的控制模块向第一集成芯片U1发送逆变信号时,第一集成芯片U1开启工作,12V的低压电源向逆变模块提供电压源。

所述低压电源连接逆变模块的高频推挽单元,所述高频推挽单元的高频变压电路可以采用高频变压器T1,由第一集成芯片U1产生高频信号,推动第十一功率管Q11跟第十二功率管Q12,使得高频变压器T1把低压电源的电压提升至高电压输出。与第一集成芯片U1第106端子连接的第五六电阻R56、整流桥的负载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组成反馈回路,进入第一集成芯片U1的第110端子,第一集成芯片U1的第102端子由5.1V经过第三九电阻R39、第十七电阻R17组成的分压进入。若第一集成芯片U1第101端子的电压高于第102端子的电压,则第110端子、第109端子输出的方波占空比变小并处于打嗝状态,反之则输出正常。第110端子、第109端子输出对称的高频方波信号。第109端子通过第一三极管Q1控制第十二功率管Q12的通断。第110端子通过第二三极管Q2控制第十一功率管Q11的通断。当控制模块发送电压信号使第一集成芯片U1的第104端子输入电压为高电平12V,第一集成芯片U1占空比变小使得第一集成芯片U1处于打嗝状态,高频逆变单元实现输出关断。当控制模块不发送电压信号使第一集成芯片U1能够正常工作,高频逆变单元即可实现正常电压逆变输出。

所述低频互补推挽电路连接高频推挽单元所输出的直流高压,再通过两组功率管组成的低频推挽电路,即第十三功率管Q13、第十六功率管Q16及第十五功率管Q15、第十四功率管Q14轮流导通,形成低频方波的市电电压输出。第二集成芯片U2的第十五电容C15、第六一电阻R61决定第一供电端子AC1、第二供电端子AC2的输出频率;第203端子连接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第204端子连接,补偿第二集成芯片U2环路的稳定性。第一供电端子AC1、第二供电端子AC2通过第六二电阻R62、第六三电阻R63与第十四电阻R14分压,再通过第二稳压管ZD2进入第二集成芯片U2的第204端子,起到稳定输出市电电压值。第216端子输出的5.1V电压经过第三八电阻R38、第五五电阻R55的分压进入第二集成芯片U2的第202端子与第215端子。当第一供电端子AC1短路,互感器T2经过大电流,互感器T2产生的电压经过第五四电阻R54进入第二集成芯片U2的第216端子,使第201端子的电压高于第202端子的电压,第二集成芯片U2的第一供电端子AC1、第二供电端子AC2输出占空比迅速变小,使得输出为0处于打嗝状态。第201端子的平时电压高于第202端子,当第201端子为低电压时,第一供电端子AC1、第二供电端子AC2输出正常。采用这种电路连接方式,在前级电压不稳定时,后级的第二集成芯片U2可以不工作。第一供电端子控制第十六功率管Q16的导通,也通过第十九三极管Q19反相控制第十五功率管Q15。当第十六功率管Q16导通,第十五功率管Q15不导通,反之相反。第二供电端子AC2控制第十四功率管Q14,也通过第十八三极管Q18反相控制第十三功率管Q13。当第十四功率管Q14导通,第十三功率管Q13不导通,反之则相反。第一供电端子AC1、第二供电端子AC2的输出相位相反,组合使用,轮流输出电压。即第一供电端子AC1、第二供电端子AC2轮流向转向切换单元供电。所述控制模块向转向切换模块的第一继电器发送正转控制信号,所述控制模块向转向切换模块的第二继电器K2发送反转控制信号。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的连接方式可以保证卷帘门电机的正转接线端子、反转接线端子不会同时供电,从而保证电机能够实现正常的上升、下降。

在逆变模块逆变过程中,电流需经过互感器T2后进入放大模块,由放大模块对电流进行放大后输出放大电流进入第一控制单元MCU1第314端子。卷帘门电机在刚启动瞬间由于电机为感性负载,电流会瞬间变大,通过所述的稳压模块可以使得卷帘门电机刚启动瞬间的干扰被剔除,起到稳压的作用。当第一控制单元MCU1第314端子处于高电平状态并通过第315端子发送信号停止逆变模块进行逆变输出220V直流电压。

当市电检测模块检测到存在市电时,市电检测模块向所述第一控制单元MCU1第317端子输入高电平,当无市电时第一控制单元MCU1第317端子输入低电平。第一控制单元第317端子为高电平时向低压电源开关模块发送低压电源供电关断信号,从而使得第一供电端子AC1、第二供电端子AC2暂停供电。

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市电信号时,同时通过第一控制单元MCU1第313端子向转向切换模块的第三继电器K3发送信号,第三继电器K3第一转换触点、第三继电器K3第二转换触点连接市电,使得卷帘门电机通过市电供电。所述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无线发射模块的卷门升/降请求信号时,根据信号的类型,若是卷帘门升信号则向第一继电器发送信号控制卷帘门电机正转,卷帘门实现上升;若是卷帘门降信号则向第二继电器发送信号控制卷帘门电机反转,卷帘门实现下降。经由该控制电路控制卷帘门电机,操作简单,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的目的。

所述低压电源电压检测模块能够检测低压电源的电压大小,低压电源通过第七五电阻和第七六电阻分压进入第一控制单元MCU1第316端子,将低压电源的电压值送入控制模块,使得控制模块能够实时监控电压电源的电压,在低压电源电压过低时使得控制模块发送信号至过流过压保护充电模块,通过过流过压保护充电模块对低压电源进行充电。

如图6、图6-1所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MCU1通过第313端子与过流过压保护充电模块连接,当过流过压保护充电模块接收到控制模块发送的充电信号时即开始对低压电源进行充电。所述的过流过压保护充电模块能够在充电的过程中实现过流过压保护作用。所述市电经过第二变压器T3、由第二六二极管D26、第二七二极管D27、第二八二极管D28、第二九二极管D29组成的第二整流电路、第二滤波电路后进入可调稳压管LM317,第九一电阻R91、第八九电阻R89决定输出高电压,第九十电阻R90经过第二五三极管Q25后与第八九电阻R89并联,决定了输出的低电压;当低压电源充电端对地短路时,电流经过第八九电阻R88到地,经过第九一电阻R91、第八九电阻R89的压差变化,所述可调稳压管LM317输出端对可调稳压管LM317接地端的压差为固定的1.25V,可调稳压管LM317输出端输出高电压的时候就启动限流的作用。

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卷帘门电机逆变电源控制装置的所述第一集成芯片为IC1TL494。

所述的卷帘门电机逆变电源控制装置所述的第二集成芯片U2为IC1TL49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卷帘门电机逆变电源控制装置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