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4645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及其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玻璃盖板。



背景技术:

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等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由于这些电子产品的功能日趋强大,耗能也越来越大。如何快速方便地为电子装置补充电能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无线充电技术由于摆脱有线电缆的束缚,使得消费者更为方便地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因此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商关注如何改善无线充电技术,以将无线充电装置应用在这些电子装置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玻璃盖板。

一种玻璃盖板,包括玻璃基体、装饰层、粘结层和线圈组件,所述玻璃基体具有相对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装饰层设置在玻璃基体的内表面上,所述线圈组件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通过粘结层固定在装饰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一盖设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屏蔽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为铁氧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一基材层,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丝印在该基材层上,所述粘结层粘接基材层与装饰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柔性线路板,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形成在柔性线路板上,所述粘结层粘接柔性线路板与装饰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的厚度为0.25-0.6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为矩形环状,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内圈长21-27mm,宽10-19mm;外圈长33-45mm,宽30-3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为圆环状,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内圈直径为15-20mm,外圈直径为35-4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层包括油墨层及/或镀膜层。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玻璃盖板及电池模组,所述壳体与玻璃盖板形成容置电池模组的腔体,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所述玻璃盖板为上述任意一种的玻璃盖板,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其中一端与正极端子电性导通,另一端与负极端子电性导通。

将用于无线充电的线圈组件设置在玻璃基体上,使之构成玻璃盖板的一部分,不但可以简化无线充电模组的结构,而且使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与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距离更近,有利于无线充电的效率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玻璃盖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玻璃盖板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玻璃盖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玻璃盖板可应用于消费型电子装置上,作为电子装置的背面盖板。这些电子装置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所述玻璃盖板包括玻璃基体10、装饰层20、粘结层30和线圈组件40。

玻璃基体10具有相对的内表面101和外表面102。在玻璃盖板应用至电子装置中时,玻璃基体10的内表面101朝向电子装置内部,外表面102朝向电子装置外部。玻璃基体10作为装饰层20、粘结层30和线圈组件40的载体。一实施例中,玻璃基体10的至少部分为平面状,以便设置线圈组件40。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线圈组件40对应的那部分玻璃基体10呈平面状。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玻璃基体10整体上可呈现为3D玻璃的结构,例如在边缘部分设置弯曲的弧形部。

所述装饰层20设置在玻璃基体10的内表面101上。所述装饰层20起到美化、装饰玻璃基体10的作用。例如装饰层20可以将玻璃基体10设置成非透明,以遮挡玻璃基体10内的元器件,从而在玻璃基体10的外表面102一侧观察不到玻璃基体10的内表面101一侧所设置的元器件。装饰层20还可以具有一定的图案或花纹,以使玻璃基体10呈现出各种具有观赏性的图形。装饰层20可以包括至少一层的油墨层。油墨层可以呈现为各种合适的颜色。装饰层2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层镀膜层。镀膜层可以呈现出具有波浪、水纹、木纹等图案形状。同时设置镀膜层和油墨层时,先在玻璃基体10的内表面101上形成镀膜层,再在镀膜层上形成油墨层。

所述线圈组件40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可以是铜丝线圈,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单独成型后,再借助粘结层30固定在装饰层20上。粘结层30可以是胶层。

如图2所示,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为矩形环状,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的内圈长21-27mm,宽10-19mm;外圈长33-45mm,宽30-35mm。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具有两个端部410、411。两个端部410、411用于与电子装置中的电池模组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形成电性导通。该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与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配合使用,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和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感应产生电流,从而对电池模组进行充电。

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可以为圆环状,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的内圈直径为15-20mm,外圈直径为35-43mm。

图1所示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由铜丝绕制而成,成型后与装饰层20形成粘接。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可以形成在一柔性线路板上。形成所述玻璃盖板时,可以先在柔性线路板上制作好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再借助所述粘结层30将柔性线路板固定在装饰层20上。

如图3所示,在另外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40还包括一基材层43。所述基材层43可以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也可以是由环烯烃聚合物(COP)制成。再通过丝印的方式将铜浆或银浆等导电性浆液制作在该基材层43上以形成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再将制作好的基材层43和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通过粘接层30固定在装饰层20上,其中所述粘结层20粘接基材层43和装饰层20。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组件40还包括一屏蔽层42。屏蔽层42盖设在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上。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先将屏蔽层42设置在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上,将含有屏蔽层42的线圈组件40再通过粘接层20固定在装饰层20上。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固定在装饰层20上后,再在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上设置屏蔽层42。屏蔽层42可以采用粘接的形式设置在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上。屏蔽层42可以是铁氧片。通过盖设屏蔽层42,可以降低电子装置中的各类电信号对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与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之间的电磁信号的影响,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组件40的厚度为0.25-0.65mm。将线圈组件40设置在玻璃基体10上,使之构成玻璃盖板的一部分,不但可以简化无线充电模组的结构,而且使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与外部的无线充电发射线圈距离更近,有利于无线充电的效率提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玻璃盖板及电池模组,所述壳体与玻璃盖板形成容置电池模组的腔体,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

所述玻璃盖板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玻璃盖板,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的其中一端410与电池模组的正极端子电性导通,另一端411与电池模组的负极端子电性导通。可以理解,电池模组内还可包含高频振荡电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高频整流滤波电路等电路设计,以使无线充电接收线圈41产生的感应电流可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充电。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