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振动线性马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2855阅读:1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平振动线性马达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子部件技术,尤其是一种用来提供触觉反馈及振动提醒等功能的水平振动(x轴振动)线性马达结构。



背景技术:

微型振动马达是电子、汽车、家电等工业领域不可缺少的元器件,其为用户提供触觉反馈及振动提醒。线性马达因结构简单、适合高速直线运动、初级绕组利用率高、无横向边缘效应、响应时间、使用寿命等众多优势而备受关注,并且其能提供多种振动模式,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而又细腻逼真的触觉反馈。目前内线性马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方形沿x轴振动,另一种是圆形沿z轴振动。现有的线性振动马达结构多种多样各有特点,其效果也不尽相同。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5262310a,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振子和定子,振子包括配重块和嵌设在配重块中的振动块,定子包括定子线圈和设置在定子线圈内部的导磁芯;其中振动块包括至少两块邻接设置的永磁铁和设置在相邻接的永磁铁之间的导磁轭/磁铁,每两块相邻接设置的永磁铁的邻接端的极性相同;并且导磁轭/磁铁的两端中,至少一端的截面宽度大于导磁轭/磁铁的中间部分的截面宽度,永磁铁的结构与邻接的导磁轭/磁铁的结构相适配。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5529896a设计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外壳、振子以及固定在外壳上并且与振子平行设置的定子,振子包括质量块及嵌设在质量块中部的振动块,振动块包括永磁铁;其中在振动块的两端分别邻接有推挽结构;推挽结构包括嵌设在质量块内的推挽磁铁,以及固定在外壳上的推挽线圈;推挽磁铁与相邻的永磁铁之间产生增强磁场的相互作用力;推挽线圈在通电后与推挽磁铁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推挽力,为振子沿与定子所在平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往复运动提供初始驱动力,这种结构目的在于利用推挽线圈的磁场,增强推挽力,实现磁场复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广泛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家电及工业领域,能提供触觉反馈及振动提醒等功能,其内部弹性件结构与机壳之间的安装巧妙、各部件简单且可靠的水平振动(x轴振动)线性马达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水平振动线性马达结构,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中的柔性电路板,以及磁轭,其特征是由线圈提供驱动电场,由与线圈平行布置的磁钢提供驱动磁场;磁钢安装在配重块中,配重块水平方向外部设有弹簧,由弹簧提供振动往复弹力;在电磁力驱动下配重块做水平往复运动,对外提供振频。

本方案设计内容为水平振动,即x轴振动的线性马达,为了使产品在振动特性、响应时间、使用寿命、噪音等各方面得到优化,本方案采用组合式壳体,并将振子通过弹簧与其中安装fpc和线圈的定子下机壳进行连接,使振子与下机壳组件构成一个整体,而组合式机壳有上机壳作为保护罩,简化了组装方式和定位。本装置采用柔性电路板(简称fpc),具有高度可靠性,良好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其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且弯折性强。本结构把磁轭隐藏在配重块的端面上,约束感应圈漏磁向外扩散,提高感应加入的效率,有着磁屏蔽作用,以减少振子等金属构件的发热,且起到加固振子的效果。本装置的弹簧以配重块水平方向两侧斜对称布置,其提供的振动往复弹力对称均衡,因设计了与定子为一体的连接方式,在磁感应范围内,可轻松布置和得到最佳部件空间位置、获得最佳有功功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磁轭安装在配重块的一个端面上,由配重块、磁钢、磁轭构成振子,弹簧的活动端连接在振子上,弹簧的固定端连接在机壳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由两个半框单簧组成,弹簧的半框内空尺寸与配重块水平方向的宽度配合。半框单簧从配重块两端嵌入连接,其两端分别与振子和定子连接,形成包箍之势,具有提供良好弹性和稳定振子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配重块为长方体结构,磁钢设有两件,两件磁钢平行布置在配重块中,磁轭完全覆盖两件磁钢。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由两个半框单簧组成,半框单簧为长方形的部分结构或平行四边形的部分结构。选择最佳连接点,提供较高的弹簧自身结构强度,保证振子振幅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壳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下机壳具有柔性电路板安装面;下机壳上还设有朝配重块方向弯曲的折条,所述的折条与弹簧连接。构成定子、振子以同一机壳部位为支点,减小装配难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机壳上沿水平方向的两边分别设有朝配重块方向弯曲的折条,弹簧由两个半框单簧组成,两个半框单簧的一端分别与所对应部位的折条连接,两个半框单簧的另一端分别与配重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配重块中间部位设有两处通孔,该通孔与磁钢过盈配合,配重块相对线圈方向的另一端面上设有沉槽,所述的沉槽与磁轭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了振子以定子为基准进行机壳的整体装配,简化了组装和定位方式,在磁感应范围内,达到优化各部件结构、灵活布置各部件之间组合空间位置的目的,u形弹簧提供了对称均匀的振动往复弹力,获得了最佳有功功率,整个产品在振动特性、响应时间、使用寿命、噪音等方面得到改善;零件数量少,各部件制造简单,综合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振子、定子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机壳,2.柔性电路板,3.弹簧,4.配重块,5.上机壳,6.磁轭,7.磁钢,8.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本实施例一种水平振动线性马达结构,参见图1、图2,主要由机壳、柔性电路板2、线圈8、弹簧3、磁钢7、配重块4、磁轭6组成。由线圈8提供驱动电场,由与线圈8平行布置的磁钢7提供驱动磁场,由弹簧3提供振动往复弹力,在电磁力驱动下配重块4做水平往复运动,对外提供振频。

其中,机壳由上机壳5和下机壳1组成,上机壳5为盒盖结构,下机壳1具有一个平面主板,该平面主板中间部位是柔性电路板2安装面,如图3、图4所示,下机壳1两条长度边上设有朝配重块4方向弯曲的折条,两处折条用来固定弹簧3。

弹簧3由两个半框单簧组成,呈“u”字形,弹簧3的半框内空尺寸与配重块4水平方向的宽度相适配,半框单簧为平行四边形的部分结构,其中一个角为锐角,一个角为钝角;当然也可以设计成两个直角的形状。

配重块4为长方体结构,磁钢7设有尺寸相等的两件,两件磁钢7平行布置在配重块4中,磁轭6完全覆盖两件磁钢7;进一步,配重块4中间部位设有两处通孔,该通孔与磁钢7过盈配合,配重块4相对线圈8方向的另一端面上设有沉槽,沉槽的深度与磁轭6的厚度相等。

安装时,在下机壳1上先装上柔性电路板2,然后装好线圈8备用;把两块磁钢7插装在配重块4中,配重块4水平方向外部两侧分别与弹簧3的一端焊接,并在配重块4上端面中装上磁轭6完全压住两块磁钢7,即由配重块4、磁钢7、磁轭6构成振子整体,弹簧3的活动端也就连接在振子上了。接下来把两个弹簧3的固定端分别对应焊接在下机壳1上的两处折条上,盖上上机壳5即可。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工艺、方法等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