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组件固定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2757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应用领域,尤其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固定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当太阳光照到电池组件便面时会产生光生电流。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通常是按照IEC61215 标准进行,设计寿命大于25 年。太阳能电池组件表面是由透光性能好的坚韧玻璃制成,电池组件固定于长、短边框的内扩型槽口中,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面向太阳安装,重力始终向下,在使用大功率太阳能电池组件时一般都很难达到25 年的使用寿命,不是边框变形受损就是太阳能电池组件损坏。

在正常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固定连接件很容易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暴漏在空气中,同时由于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固定不稳,导致产品必须要按时去检查,避免产品因外界因素的干扰二损坏,同时传统的固定件上缺少固定装置,导致固定件的拆卸困难,且无法更换组件框架,极大的浪费了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太阳能电池组件固定件,能够通过扣环与挂钩将固定件与组件框合理的连接在一起,当固定件受损时能够直观的观察并进行替换,替换操作简便,同时固定件的外壁采用弹性连接件,能够与组件框架紧密贴合,确保其密封性。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太阳能电池组件固定件,包括固定件本体和组件框,固定件本体插接在组件框中,固定件本体设置有直角的连接臂,在连接臂的相接处设置有弧形连接器,弧形连接器上连接有扣环,在组件框上设置有对称挂钩,挂钩与扣环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扣环卡在挂钩上,扣环顶部可活动的连接在挂钩内部的开口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挂钩可活动的固定在组件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连接器由弹性防水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挂钩与扣环的配合实现固定件与组件框架的一体性,且挂钩能够根据组件框架的大小进行调节,避免在部件使用的过程中造成设备不匹配,适用于各个尺寸的太阳能电池框架组件,且挂钩内部的开口槽用于将部件固定,避免组件之间的移位,确保其稳固性,且固定件能够有效延长组件的使用寿命,保证其安装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太阳能电池组件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固定件、2-弧形连接器、3-防滑齿、4-组件框、5-扣环、6-挂钩、7-开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固定件1,包括固定件1本体和组件框4,固定件1本体插接在组件框4中,固定件1本体设置有直角的连接臂,在连接臂的相接处设置有弧形连接器2,弧形连接器由弹性防水材料制成,弧形连接器上连接有扣环5,在组件框4上设置有对称挂钩6,挂钩6可活动的固定在组件框4上,挂钩6与扣环5相适配,扣环5卡在挂钩6上,扣环5顶部可活动的连接在挂钩6内部的开口槽7中,固定件1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相互固定,确保太阳能电池组件固定件1的稳定性。

在太阳能电池组件固定件1使用过程中,将连接臂插接在组件框4的内部,组件框4的两侧分别与连接臂的两侧相连,同时固定件1上的弧形连接器2与组件框4的边缘相接,弧形连接器2的两侧均设置有扣环5,扣环5与组件框4架上的挂钩6相连,能够确保固定件1与组件框4的贴合度,同时在挂钩6内部设置有开口槽7,开口槽7上能够容纳扣环5边容纳其中,保证扣环5与挂钩6紧密结合,不造成其滑动,挂钩6可活动的连接在组件框4架上,因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型号不同,多需要生产出不同的固定件1,现可以自由活动安装,确保其产品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