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伺服电机前端盖的连接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4131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伺服电机的连接支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伺服电机前端盖的连接支架。



背景技术:

现在在使用伺服电机时,通常都是放置在一个特定的支架上,而现在的支架功能过于单一,且并不具有连体作用,这样的支架大大降低了连接轴的同轴度,容易产生误差,同时如今的支架也不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使电机在运作时没有一定的稳定性,容易引起电机轴的变形,损伤连接轴的寿命,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伺服电机前端盖的连接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伺服电机前端盖的连接支架,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在电机运作时,能够良好的起到减震作用,且可以有效的减小电机运作时的幅度,保证连接转轴的同轴度,增加连接轴的使用寿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伺服电机前端盖的连接支架,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和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前端盖,所述护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后端盖,所述前端盖中部固定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聚氨酯层,所述前端盖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护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护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后端盖顶部表面固定设有注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盖顶部固定设有减震脚钉,所述后端盖内部固定设有A号轴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设有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内部均固定设有螺丝孔。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层为橡胶棉的减震层,所述缓冲层为PU泡棉的缓冲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用于伺服电机的连接支架

1.通过减震层、缓冲层和橡胶垫的结合,能够使支架起到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大大增加了电机的稳定性。

2.通过后端盖和注油孔的结合,能够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提高了连接轴的使用寿命。

3.通过轴孔和聚氨酯层的结合,能够有效的起到耐磨、防滑作用,且防止了因转轴在轴孔里长时间转动而使同轴度变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伺服电机前端盖的连接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伺服电机的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端盖;2、后端盖;3、护板;4、支撑柱;5、注油孔;6、固定板;7、聚氨酯层;8、固定孔;9、轴孔;10、减震层;11、缓冲层;12、橡胶垫;13、橡胶脚钉;14、螺丝孔;15、A号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伺服电机前端盖的连接支架,包括前端盖1、后端盖2和护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3一端固定连接有前端盖1,所述护板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后端盖2,所述前端盖1中部固定设有轴孔9,所述轴孔9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聚氨酯层7,所述前端盖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护板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护板3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层10,所述减震层10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层11,所述缓冲层11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2,所述后端盖2顶部表面固定设有注油孔5。

其中,所述后端盖2顶部固定设有减震脚钉13,所述后端盖2内部固定设有A号轴孔15。

其中,所述固定板6顶部固定设有固定孔8。

其中,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2内部均固定设有螺丝孔14。

其中,所述减震层10为橡胶棉的减震层,所述缓冲层11为PU泡棉的缓冲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伺服电机前端盖的连接支架,利用轴孔9内侧壁上固定设有聚氨酯层7,具有耐磨和防滑的作用,当电机在运作时,聚氨酯层7可以很好的起到耐磨的作用,防止因电机长期运作,使轴的同轴度受到影响,前端盖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当人们在组装前端盖1时,支撑板1可以很好的支撑起来电机本身,减小了人们组装时难度,同时也能起到固定作用,前端盖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护板3,护板3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层10,减震层10为橡胶棉,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不容易变形,能够长期的使用,同时具有很好的减震作用,减震层10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层11,缓冲层11为PU泡棉制作,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缓冲性,能够很好的使电机运动时的传来的动力得到缓冲,缓冲层11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2,具有支撑和耐磨的作用,在支撑起支架的同时可以为减震层10和缓冲层起到一定的保护能力,防止减震层10和缓冲层11遭到破坏,且橡胶垫12也具有一定的减震和防滑的作用,后端盖2顶部固定设有注油孔5,当转轴在A号轴孔15里长时间转动时,人们可以通过注油孔5向A号轴孔内注入一定的润滑液,可以使转轴长期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