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机的转子及步进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2919阅读:1657来源:国知局
步进电机的转子及步进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涉及步进电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电机,是现代数字程序控制系统中的主要执行元件,应用极为广泛。在正常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这个角度称为步距角。通过控制脉冲的数量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通过控制脉冲的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加速度。

步进电机主要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设有多个磁极,磁极上设有定子齿,转子设有转子齿,静止时转子齿对准定子齿,步进电机每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转子转动,因转子齿和定子齿之间的磁场作用,转子齿移动一个定子齿的间距,而对准行进方向的下一个定子齿,此时步进电机转动一个步距角,步进电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转动运行的。

现有的步进电机的转子,如中国专利ZL201120476235.X公开的步进电机,参见该中国专利的说明书附图2,其转子的横截面中,转子齿的结构是近似矩形的,相邻转子齿之间的槽,即齿槽的结构也与矩形相近,转子齿与齿槽是相互交错直线式排列然后再弯折呈圆形排列而成的形状。现有的这种步进电机的转子,转子齿与齿槽交界处的磁场变化比较激烈,步进电机在转动过程中,每转过一个步距角,因为激烈的磁场变化,转子的速度变化也比较激烈,由此使得步进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振动较大,产生比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步进电机的转子及具有该转子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运行过程中的振动较小,噪音也比较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步进电机的转子,所述转子设有若干个转子齿,该若干个转子齿环所述转子外侧设置,相邻的转子齿之间具有齿槽,每个转子齿的与齿槽相接的侧面包括竖面和斜面,每个转子齿的所述竖面高0.33mm,且与该转子齿的顶面垂直,与该转子齿的所述斜面的交接处具有半径为0.3mm的倒角,每个转子齿的所述斜面与相邻的转子齿的所述斜面的夹角为70°,且两者的交接处具有半径为0.3mm的倒角。此为技术方案1。

转子齿的侧面除了与顶面垂直的竖面,还设置有斜面,并在各交接处设置倒角,相比现有的转子的结构,本发明创造的转子在相邻的转子齿之间以及齿槽的结构过渡比较缓和,使得转子齿和齿槽交界处的磁场变化比较缓和,环转子一周的磁场变化相应地也比较缓和,如此,转子在转动的过程中速度变化比较缓和,步进电机的振动较小,运行的噪音也就降低了。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转子,转子齿的高度为2.17mm。此为技术方案2。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转子,所述转子的外直径为34.06mm。此为技术方案3。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转子,转子齿顶面的宽度为0.75±0.02mm。相比现有0.8mm的宽度更小,转子齿的磁场更集中,提高步进电机的力矩。此为技术方案4。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转子,转子齿有50个。此为技术方案5。

步进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为技术方案1-5任一项所述的转子。此为技术方案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步进电机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转子齿 1,顶面 11,竖面 12,斜面 13,齿槽 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创造的步进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如图1所示,转子设有50个转子齿1,所有转子齿1环所述转子外侧设置,相邻的转子齿1之间具有齿槽2,结合图2,以一个转子齿1为例对转子齿1的结构进行说明,转子齿1的与齿槽2相接的侧面包括竖面12和斜面13,竖面12的高度H1为0.33mm,且与顶面11垂直,竖面12与斜面13的交接处具有倒角,该倒角的半径R2为0.3mm,两个相邻的转子齿1的斜面13之间的夹角∠1为70°,且两者的交接处具有倒角,该倒角的半径R1为0.3mm。转子齿1的侧面除了与顶面11垂直的竖面12,还设置有斜面13,并在各交接处设置倒角,相比现有的转子的结构,本发明创造的转子在相邻的转子齿1之间以及齿槽2的结构过渡比较缓和,使得转子齿1和齿槽2交界处的磁场变化比较缓和,环转子一周的磁场变化相应地也比较缓和,如此,转子在转动的过程中速度变化比较缓和,步进电机的振动较小,运行的噪音也就降低了。

优选地,转子的外直径D1为34.06mm,转子齿1的高度为2.17mm,即图1中标注的直径D2为31.89mm。转子齿1顶面11的宽度W1为0.75±0.02mm,相比现有0.8mm的宽度更小,转子齿1的磁场更集中,提高步进电机的力矩。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