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0169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状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管状电机,属于电机领域。



背景技术:

管状电机在卷帘门、电动窗帘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管状电机由于其功能在安装时一般安装在较高的位置上,以便于提起或放下被驱动物。因此,管状电机一般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进行控制,以便于用户操作。

现有技术中安装于高位的管状电机在断电后,被管状电机驱动的部件将停留在断电时的位置上,需要被管状电机驱动的部件移动至合理的位置,则需要等管状电机上电后才可进行相应的操作。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管状电机无法手动操作,不利于管状电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状电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管状电机无法手动操作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状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控制电机本体工作的控制器,所述电机本体包括输出轴;

所述控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包括码盘;

所述码盘由所述输出轴驱动转动;

该管状电机还包括手动驱动输出轴转动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与所述输出轴垂直的传动杆,所述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传动杆上固定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所述传动杆上还设有第三齿轮,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由手柄驱动转动,所述手柄插接在所述第四齿轮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编码器的设置主要用于记忆被管状电机驱动的部件的位置,以利于对管状电机的相关控制。操作机构主要用于在断电后手动驱动输出轴转动,以将被管状电机驱动的部件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上,优化了管状电机的性能。操作机构包括传动杆,并且,传动杆与输出轴垂直,由于管状电机一般安装在较高的位置上,传动杆与输出轴垂直,传动杆远离输出轴的一端位于较低的位置,以利于相关人员的操作。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的设置主要用于改变作用力的方向,以利于相关人员操作手柄,优化了管状电机的性能。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传动杆通过支撑座转动连接在被固定物上,所述支撑座与传动杆之间设有滚动轴承,所述第四齿轮通过轴体转动连接在被固定物上。传动杆固定可靠,并且,滚动轴承减小了传动杆与支撑座的磨损,延长了传动杆、支撑座的使用寿命。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传动杆通过支撑座转动连接在被固定物上,所述第四齿轮通过轴体转动连接在被固定物上,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使传动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控制传动杆移动以控制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脱开或啮合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支撑传动杆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在远离传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通过支座滑动连接在被固定物上,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推动立杆移动的推杆,所述推杆转动连接在被固定物上,所述推杆远离立杆的一端设有踏板。该方案使得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可以脱开或啮合,管状电机在正常工作时,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脱离,输出轴的转动并不会带动传动杆一起转动,减小了传动杆、支撑座的磨损,并且使管状电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断电后,踏下踏板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从而利用手柄带动输出轴转动。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推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被固定物上,所述转轴与推杆之间设有滚动轴承。推杆固定可靠且转动灵活,滚动轴承的设置减小了推杆与转轴的磨损,延长了推杆、转轴的使用寿命。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四齿轮上一体式设有插柱,所述插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手柄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柱配合的插孔,所述手柄上套设有橡胶套。手柄可以方便地取下,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无关人员对管状电机误操作,优化了管状电机的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状电机,具有如下优点:

1、编码器的设置用于记忆被管状电机驱动的部件的位置,以利于对管状电机的相关控制。

2、操作机构主要用于手动驱动输出轴转动,以在断电后,可以方便地驱动输出轴转动,进而将被管状电机带动的部件移动至合适的位置上,优化了管状电机的性能。

3、传动杆与输出轴垂直,传动杆远离输出轴的一端位于较低的位置上,有利于相关人员的操作,优化了管状电机的性能。

4、手柄插接于第四齿轮上,手柄可以方便地由第四齿轮上取下,可以有效地避免无关人员误操作,优化了管状电机的性能。

5、码盘由输出轴驱动,并且第一齿轮固定于输出轴上,在手工驱动输出轴转动时,编码器仍可以记忆被管状电机驱动的部件的位置,优化了管状电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用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是对本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得到其它附图。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状电机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状电机中具有控制机构时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中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脱开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状电机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管状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和控制电机本体1工作的控制器2,所述电机本体1包括输出轴3,管状电机和控制器2均为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结构,在此不再展开;

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器2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编码器4,所述编码器4包括码盘,所述码盘由所述输出轴3驱动转动,管状电机带动被管状电机驱动的部件移动时,编码器4转动以记忆被管状电机驱动的部件的位置,被管状电机驱动的部件可以为卷帘门、窗帘等;

管状电机、控制器2及输出轴3与编码器4的连接方式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展开;

如图1所示,该管状电机还包括手动驱动输出轴3转动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与所述输出轴3垂直的传动杆5,传动杆5应与水平面垂直,并且,传动杆5远离输出轴3的一端应低于输出轴3的高度,以利于相关人员的操作,所述输出轴3上固定有第一齿轮6,第一齿轮6可通过键连接方式固定在输出轴3上,所述传动杆5上固定有与第一齿轮6啮合的第二齿轮7,传动杆5与第二齿轮7的连接方式与可以采用键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传动杆5上还设有第三齿轮8,第三齿轮8与传动杆5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键连接,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与第三齿轮8啮合的第四齿轮9,所述第四齿轮9由手柄10驱动转动,所述手柄10插接在所述第四齿轮9上,所述第四齿轮9通过轴体转动连接在被固定物上,被固定物可以为墙壁或其它结构;

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8、第四齿轮9均为锥齿轮;

如图1所示,所述第四齿轮9上一体式设有插柱18,所述插柱18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手柄10上开设有与所述插柱18配合的插孔,所述手柄10上套设有橡胶套,以优化手柄10的操作性能。手柄10可以为轮式也可以为Z字形手柄10,手柄10用于驱动第四齿轮9转动,其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可自由选择。

上述方案中的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通过支撑座11转动连接在被固定物上,所述支撑座11与传动杆5之间设有滚动轴承,被固定物可以为墙壁或其它结构,支撑座11可通过螺钉固定在被固定物上,该方案使得传动杆5固定可靠且转动灵活。

如图1所示,上述方案中的传动杆5,还可以通过如下方案固定在被固定物上:所述传动杆5通过支撑座11转动连接在被固定物上,支撑座11通过螺钉固定在被固定物上,所述第四齿轮9通过轴体转动连接在被固定物上,轴体可以通过螺纹或预埋方式固定在被固定物上,所述支撑座11上开设有使传动杆5穿过的通孔,传动杆5相对于通孔可以沿传动杆5的轴线旋转;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控制传动杆5移动以控制第二齿轮7与第一齿轮6脱开或啮合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支撑传动杆5的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上在远离传动杆5的一侧设置有立杆13,所述立杆13通过支座14滑动连接在被固定物上,立杆13相对于支座14可以滑动,支座14通过螺钉固定在被固定物上,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推动立杆13移动的推杆15,所述推杆15转动连接在被固定物上,所述推杆15远离立杆13的一端设有踏板16,踏板16与推杆15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推杆15通过转轴17转动连接在被固定物上,转轴17可以通过螺钉或预埋方式固定在被固定物上,所述转轴17与推杆15之间设有滚动轴承。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方案利用杠杆的原理驱动传动杆5移动,踏下踏板16后,推杆15与立杆13接触的一端抬起,进而使得支撑板12推动传动杆5移动,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啮合,同理,第三齿轮8与第四齿轮9啮合,此时,转动手柄10即可手动驱动输出轴3转动,在手工驱动输出轴3转动时,踏板16应始终处于被踏下的状态;操作结束后,松开踏板16,在传动杆5重力的作用下,传动杆5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脱开、第三齿轮8与第四齿轮9脱开,推杆15上具有踏板16的一端抬起,此时,输出轴3的转动不会带动传动杆5转动,提高了管状电机的安全性能。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说明书后,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这些修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