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及包含该推力头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6465阅读:1075来源:国知局
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及包含该推力头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轴承领域,特别是涉及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及包含该推力头的电机。



背景技术:

立式滑动轴承主要应用于立式安装的电机、透平机、泵机和鼓风机等旋转机械,用于承受主机的轴向推力和径向力载荷。

长期以来,采用立式滑动轴承的电机为提高电机运行稳定性,减少振动,立式滑动轴承的推力头与电机转轴采用过盈装配,过盈装配虽有一些好处,但同时会带来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装配及拆卸极为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与转轴之间装配、拆卸不方便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装配,且方便拆卸的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

一种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其套设于转轴外,包括推力头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推力头本体上的消隙装置;推力头本体上沿轴向开设有通孔和光孔,通孔的内孔壁周向开设有与通孔贯通的环形孔,光孔与通孔间隔设置并与环形孔连通;消隙装置包括半封闭的内环、半封闭的外环以及连接件,内环和外环均收容于环形孔内,外环套设于内环外且沿推力头本体轴线方向与所述内环之间预留有挤压间隙,连接件沿轴向穿过光孔与内环和外环连接,且连接件沿轴向与外环连接的同时驱动外环向减小挤压间隙的方向移动并挤压内环向靠近通孔方向收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环包括由所述光孔向所述通孔方向倾斜的传动挤压面,所述外环有与所述传动挤压面面向且贴合的主动挤压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调节螺钉,所述内环和外环上分别开设有相应的内环螺纹孔和外环螺纹孔,所述调节螺钉与所述内环螺纹孔和所述外环螺纹孔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包括连接键,所述连接键设置于所述推力头本体远离所述环形孔的一端,所述连接键抵接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推力头本体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键为半圆弧形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止动垫片,所述止动垫片位于所述连接键上,所述止动垫片垫设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键之间。

一种电机,包括转轴,包含上述的任一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机的转轴上开设有平键槽,推力头本体与所述转轴之间通过平键连接。

本实用新型内环,外环都是半封闭形状,因此都能进行放缩,通过使外环向减小挤压间隙的方向移动的同时外环还能够挤压内环向通孔方向收缩,即将竖直方向的运动转变为水平方向的运动,使内环向通孔方向收缩,外环在内环的反作用下向环形孔壁方向涨大,从而消除推力头本体与转轴之间的间隙,此方案不必采用过盈配合,连接件与内环、外环均机械连接,装配和拆卸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中外环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外环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中内环的主视图;

图5为图4所示内环的C-C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中止动垫片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一种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100,其套设于转轴400外,包括推力头本体10及设置于推力头本体10上的消隙装置20,通过消隙装置20消除推力头本体10与转轴400之间的间隙。

推力头本体10上沿轴向开设有通孔102和光孔103,通孔102的内孔壁周向开设有与所述通孔103贯通的环形孔105,光孔103与通孔102间隔设置并与环形孔105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光孔103以通孔102为中心对称且均匀的分布在推力头本体10上。可以从图1上得知,环形孔105直径大于通孔102直径,通孔102直径是大于光孔103的直径。

消隙装置20,包括半封闭的内环201、半封闭的外环203以及连接件205,内环201和外环203均收容于环形孔内,外环203套设于内环201外且沿推力头本体10轴线方向与内环201之间预留有挤压间隙101,连接件205沿轴向穿过光孔103与内环201和外环203连接,且连接件205沿轴向与外环203连接的同时驱动外环203向减小挤压间隙101的方向移动并挤压内环201向靠近通孔方向收缩,即内环201向转轴400收缩,消除内环201与转轴400之间的间隙。

内环201和外环203为均设置有缺口210(参见图2),从而使内环210是半封闭的,同样的外环上也开设有相对应的缺口,该缺口是为内环201、外环203预留的收缩间隙。因此在受到外力挤压时可自由缩放。如此,通过使外环203向减小挤压间隙101的方向移动的同时外环203还能够挤压内环201向通孔方向收缩,在图上表示即为将竖直方向的运动转变为水平方向的运动。在内环201向通孔方向收缩时,外环203在内环的反作用下向环形孔壁方向涨大,从而消除推力头本体10与转轴400之间的间隙。因此,相较于传统装配方式不必采用过盈配合,连接件205与内环201、外环203均机械连接,装配和拆卸很方便,此外该消隙装置20组成零件少,内环201与外环203可以做到较高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较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环上开设有内环螺纹孔220(如图2所示),内环201包括由光孔103向通孔102方向倾斜的传动挤压面2011(如图3所示),外环上开设有外环螺纹孔230(如图4所示),外环203有与传动挤压面2011面向且贴合的主动挤压面2031(如图5所示),连接件205上设有外螺纹。连接件205与内环201、外环20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当拧紧连接件205时,外环203会沿着连接件205的外螺纹在竖直方向上向内环203移动。由于主动挤压面2031是倾斜的,因此主动挤压面在水平方向上也会挤压传动挤压面2011,导致内环201沿径向被挤压收缩,消除间隙。

可以想到的是,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例如主动挤压面2031不是倾斜的,而是凸起的半球状,当主动挤压面2031挤压倾斜的传动挤压面2011时,也可以实现内环201向通孔方向收缩的效果,因此类似的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205为调节螺钉,内环201和外环203上分别开设有相应的内环螺纹孔220和外环螺纹孔230,调节螺钉与内环螺纹孔220和外环螺纹孔230螺纹连接。调节螺钉穿过光孔103,先进入内环螺纹孔220,然后在进入外环螺纹孔230,内环220与外环230都被调节螺钉连接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100还包括连接键207,连接键207设置于推力头本体10远离环形孔的一端,连接键207抵接于连接件205与推力头本体10之间,起到支撑连接件205的作用,同时也能连接转轴400与推力头本体10。可选的连接键207为半圆弧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6,还包括止动垫片209,止动垫片209位于连接键207上,止动垫片垫209设于连接件205与连接键207之间,用来增大连接件205与连接键207之间的摩擦,同时防止连接件205的松动。

一种电机,包括转轴400,电机上安装有上述的任意一种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100,该电机在装卸推力头时简便,且该电机的推力头防松效果更好,装配精度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轴400上开设有平键槽30,推力头本体10与转轴400之间通过平键连接。

具体描述一下立式滑动轴承推力头100的装配过程,将内环201和外环203置于环形孔内,调节螺钉连接止动垫片209,并通过推力头本体10上的光孔103,拧入内环201上的螺纹孔220,并最终拧入外环203的螺纹孔230中。调节螺钉将推力头本体10、内环201、外环203、止动垫片209连接在一起,将装好平键的推力头本体10与转轴400装配至可安装两个半圆弧键207的位置时,将半圆弧键207放入环形槽。如图1所示内环201在环形孔壁的作用下是无法沿调节螺钉移动的,在图中无法沿竖直方向移动,但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收缩;由于内环2011与外环203之间预留有间隙,外环203则可以既沿轴向移动也可以沿径向涨大。拧紧调节螺钉,使外环203沿螺钉移动的同时,在径向上挤压内环201,内环201向内收缩,外环203向外涨大,达到消除推力头本体10与转轴400之间的间隙。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