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速比减速轮毂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1402发布日期:2019-01-13 17:03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速比减速轮毂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电机,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大速比减速轮毂电机。



背景技术:

电动推车和电动叉车等小型电动搬运车的车速较低,与人行走速度相近,但马力要大以便搬运货物。

为了增加电搬运车的马力,为此出现了一种将电机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结合的轮毂电机,此类电机的减速器多通过一级减速机构将电机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使轮毂得到较大的转矩,且多将电机内置于减速器内,轮毂尺寸大。而此类轮毂电机的减速机构在不改变轮毂直径的情况下,由于减速机构材料强度的限制,其速比较小。因此急需一种大速比减速轮毂电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大速比减速轮毂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大速比减速轮毂电机,包括电机轴、内定子、外转子以及轮毂,所述外转子和轮毂之间设有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与外转子相连的第一太阳轮、与电机轴固接的行星轮第一支架、设于行星轮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行星轮以及设于轮毂内壁的内齿圈;所述行星轮第一支架与第一太阳轮之间设有转轴,所述第一行星轮通过轴承于转轴上转动,第一行星轮一侧与所述内齿圈啮合;在所述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行星轮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传动齿轮组,每一传动齿轮组包括套设在电机轴上并绕其转动的浮动支架、设于浮动支架一侧的第二行星轮以及设于浮动支架另一侧中间的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二行星轮位于第一太阳轮和内齿圈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啮合或者位于第二太阳轮和内齿圈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啮合;最外侧的第二太阳轮靠近第一行星轮并与其相啮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行星轮以及多个传动齿轮组的第二行星轮同时与内齿圈啮合传动,而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均是在轴向上分布,因此该行星轮减速机构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在不改变轮毂直径的情况下,增大速比;另一方面多个行星齿轮同时与同一内齿圈啮合,可以分摊压力,减小对减速机构材料强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传动齿轮组设有两个,两传动齿轮组于第一太阳轮和第一行星轮之间依次排列;内侧传动齿轮组的第二行星轮位于第一太阳轮和内齿圈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啮合,外侧传动齿轮组的第二行星轮位于第二太阳轮和内齿圈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位于外侧传动齿轮组的第二太阳轮与内齿圈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两所述传动齿轮组中两个第二太阳轮齿数相同,两个第二行星轮齿数也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浮动支架外侧上设有转轴,转轴一端穿设浮动支架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电机轴平行,所述第二行星轮通过一轴承于浮动支架的转轴上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浮动支架呈环状且套设在电机轴外,浮动支架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适配并嵌合的第二内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二太阳轮的直齿一侧下凹形成一台面,所述第二太阳轮有台面的一侧与第二内齿紧密配合,第二太阳轮另一侧与所述第一行星轮或第二行星轮啮合传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快速安装和拆卸第二太阳轮,以便修理更换零部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外转子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内侧设有环形的安装座,一环形的太阳轮固定板嵌合于安装座内并与前端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太阳轮固定板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太阳轮相适配并嵌合的第一内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太阳轮的直齿一侧下凹形成一台面,所述第一太阳轮有台面的一侧与第一内齿紧密配合,第一太阳轮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行星轮啮合传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快速安装和拆卸第一太阳轮,以便修理更换零部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的减速结构,在轮毂同等直径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更大的速比;多个行星齿轮同时与同一内齿圈啮合,可以分摊压力,减小对减速机构材料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分解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第一太阳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传动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在沿电机轴方向的剖面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驻车制动器的分解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驻车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在沿电机轴方向的剖面图。

图中:1、电机轴;11、外转子;111、前端盖;112、后端盖;113、安装座;114、第一内齿;115、太阳轮固定板;12、轮毂;13、电机前盖;14、电机后盖;2、第一太阳轮;3、行星轮第一支架;31、第一行星轮;4、内齿圈;5、浮动支架;51、第二行星轮;52、第二太阳轮;53、第二内齿;61、刹座;611、电磁铁;612、弹簧;613、定位套;614、活动板;615、凹槽;616、固定板;62、动刹车件;63、刹车传动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示出了一种大速比减速轮毂电机,包括电机轴1、内定子、外转子11以及轮毂12。电机轴1安装在车架上且固定不动,内转子固定于电机轴1上。外转子1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前端盖111和后端盖112,前端盖111为与电机轴1外侧,后端盖112位于电机轴1内侧。前端盖111和后端盖112分别通过一轴承与电机轴1连接。轮毂12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电机前盖13和电机后盖14,电机前盖13和电机后盖14分别通过一轴承与电机轴1连接。前端盖111和轮毂12之间设有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后端盖112和电机后盖14之间设有驻车制动器(即手刹),用于在电机停转后锁定电机。

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包括与外转子11相连的第一太阳轮2、与电机轴1固接的行星轮第一支架3、设于行星轮第一支架3上的第一行星轮31以及设于轮毂12内壁的内齿圈4。前端盖111内侧设有环形的安装座113,一环形的太阳轮固定板115嵌合于安装座113内并与前端盖111通过螺栓连接。太阳轮固定板115内壁设有与第一太阳轮2相适配并嵌合的第一内齿114。第一太阳轮2的直齿一侧下凹形成一台面,第一太阳轮2有台面的一侧与第一内齿114紧密配合,第一太阳轮2另一侧与第二行星轮51啮合传动。行星轮第一支架3与第一太阳轮2之间设有转轴,第一行星轮31通过轴承于转轴上转动,第一行星轮31一侧与内齿圈4啮合。

在第一太阳轮2与第一行星轮31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传动齿轮组。每一传动齿轮组包括套设在电机轴1上并绕其转动的浮动支架5、设于浮动支架5一侧的第二行星轮51以及设于浮动支架5另一侧中间的第二太阳轮52。第二行星轮51位于第一太阳轮2和内齿圈4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啮合或者位于第二太阳轮52和内齿圈4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啮合。最外侧的第二太阳轮52靠近第一行星轮31并与其相啮合。在本实施例中传动齿轮组设有一个。

第二行星轮51置于与第一太阳轮2和内齿圈4之间且第二行星轮51分别与第一太阳轮2和内齿圈4相啮合,第二太阳轮52与第一行星轮31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星轮31设有四个且四个第一行星轮31于行星轮第一支架3上圆周均布;第二行星轮51设有三个且三个第二行星轮51于浮动支架5上圆周均布。

具体地,浮动支架5外侧上设有转轴,转轴一端穿设浮动支架5并与其固定连接;转轴与电机轴1平行,第二行星轮51通过一轴承于浮动支架5的转轴上转动。

更具体地,浮动支架5呈环状且套设在电机轴1外,浮动支架5内壁设有与第二太阳轮52相适配并嵌合的第二内齿53。第二太阳轮52的直齿一侧下凹形成一台面,第二太阳轮52有台面的一侧与第二内齿53紧密配合,第二太阳轮52另一侧与第一行星轮31或第二行星轮51啮合传动。

驻车制动器包括动刹车件62和静刹车组件,静刹车组件和动刹车件62均呈环状且套接于电机轴1外。后端盖112上连有刹车传动套63,刹车传动套63套设在电机轴1外并与后端盖112通过螺栓连接。动刹车件62包括与刹车传动套63连接的摩擦片,刹车传动套63外壁设有直齿并形成齿圈,摩擦片呈环状且套接于刹车传动套63外,摩擦片内壁设有直齿并形成齿圈。摩擦片内壁的齿圈与刹车传动套63外壁的齿圈等径并且相互契合,将摩擦片周向限位。摩擦片可于刹车传动套63上沿电机轴1的轴向来回滑动。

静刹车组件固定于电机轴1上。当静刹车组件与动刹车件62分离时,外转子11正常转动;电机停止转动后,当静刹车组件与动刹车件62贴合并抵触时,静刹车组件与动刹车件62之间产生静摩擦力从而将外转子锁紧。

静刹车组件包括固定在电机轴1上的刹座61和位于刹座61与摩擦片之间的活动板614。刹座61内设有电磁铁611和弹簧612,电磁铁611固定在刹座61上,弹簧612一端与刹座61抵触,另一端与活动板614抵触。在电磁铁611通电时,活动板614与电磁铁611相吸且活动板614的一端面与刹座61相触。

静刹车组件还包括与刹座61连接的固定板616,固定板616与刹座61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活动板614和摩擦片的腔体。当电磁铁611开路时,活动板614受弹簧612作用将摩擦片紧锁在固定板616上。

刹座61和固定板616之间还设有若干的定位套613;固定板616通过其外边缘的若干螺栓与刹座61连接且螺栓一一穿设定位套613。活动板614的边缘开设与定位套613一一对应的凹槽615;在电磁铁611开路时,活动板614沿定位套613的轴向向靠近摩擦片的方向移动。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示出了一种大速比减速轮毂电机另一实施方式。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实施例一中设有驻车制动器且传动齿轮组的数量为一;实施例二中没有驻车制动器且传动齿轮组的数量为二,其余结构均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两传动齿轮组于第一太阳轮2和第一行星轮31之间依次排列;内侧传动齿轮组的第二行星轮51位于第一太阳轮2和内齿圈4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啮合,外侧传动齿轮组的第二行星轮51位于第二太阳轮52和内齿圈4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啮合;第一行星轮31位于外侧传动齿轮组的第二太阳轮52与内齿圈4之间并分别与两者相啮合。

优选地,两传动齿轮组中两个第二太阳轮52齿数相同,两个第二行星轮51齿数也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